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轮选2号”胡麻新品种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轮选2号"胡麻产量较对照"晋亚7号"增产6.1%~14.6%,含油量高4~5个百分点,是一个高产、优质、抗旱、适应性强的胡麻新品种,适宜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11个胡麻新品系在景泰县的引种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胡麻品种陇亚10号为对照,在景泰县对11个胡麻新品系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露地条播栽培条件下,籽粒产量以新品系97047-13最高,达2 642.18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2.61%;新品系2005×94301-14、陇亚10号(CK)含油率最高,均为39.72%;油产量也以新品系97047-13最高,达1 043.66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1.40%。初步认为胡麻新品系97047-13适宜在景泰县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胡麻‘晋亚10号’抗旱品种引进试验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年的胡麻引种试验,从全国胡麻主产区近几年育成的13个新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合内蒙古中西部旱地种植的胡麻品种‘晋亚10号’。品比试验表明,其2年平均产量比对照‘晋亚7号’增产17.5%;2011—2012年,‘晋亚10号’经多点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晋亚7号’增产8.7%;2012—2013年,在清水河县进行了‘晋亚10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示范,经测试,平均产量为915.0 kg/hm2,比对照增产8.4%。项目组经过5年试验示范,发现该品种高产、抗旱、抗枯萎病、旱地增产潜力大,适宜在内蒙古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等地的山区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陇亚10号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推广种植,开展4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陇亚10号胡麻产量较对照晋亚7号增产4.30%~15.64%,含油量高1~2个百分点,是一个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胡麻品种,适宜在内蒙古西部的沿黄河平原灌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晋亚10号是用8918-1做母本,国外引入的高抗胡麻枯萎病品种NORLIN做父本,通过病圃连续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所内品比、山西省生产试验、以及全国胡麻品种区试中比对照晋亚8号、陇亚8号显著增产,其含油率39.82%,α-亚麻酸含量50.49%,是一个适应性广、品质性状好的胡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由于生态气候条件变化,干旱缺水已成为影响胡麻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国家胡麻产业体系项目支持下,对不同省(区)13个胡麻品种进行抗旱比较试验,以甘肃品种陇亚10号为对照,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抗旱高产品种。通过分析评价,筛选出坝亚13号、98036及内亚9号3个品种,比对照增产19.65%~40.443%,适宜在当地旱作区种植,可大大提高亩产,同时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7.
胡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省(区)13个胡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陇亚8号为对照,筛选出定亚23号、晋亚11号2个品种,这两个品种比对照增产11.30%~18.13%,适宜在当地生态条件下种植,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胡麻膜侧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为平台,对西吉县引进的4个胡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家品种宁亚11号为对照,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宁亚17号、宁亚19号2个品种比对照分别增产15.62%、9.46%,适宜在西吉县种植,可代替宁亚10号和宁亚11号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西吉县大面积推广的优良胡麻新品种,进行了胡麻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胡麻品种宁亚19号、宁亚20号、宁亚21号、固亚8号产量均高于对照宁亚17号,其中宁亚19号与宁亚21号产量相同,均为2 240.91 kg/hm~2;宁亚20号与固亚8号产量相同,均为2 204.55 kg/hm~2;宁亚19号、宁亚20号、宁亚21号、固亚8号较对照宁亚17号分别增产11.54%、9.73%、11.54%、9.73%,适宜在西吉县种植,可代替宁亚17号品种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胡麻品种陇亚10号为对照,在井泉灌区吊沟村对8个胡麻新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陇亚13号折合产量最高,达2 706.2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9.31%,陇亚14号次之,折合产量达2 641.6 kg/hm~2,较对照增产6.7%。综合分析,初步认为胡麻新品种陇亚13号适宜在井泉砂田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2015年田坪乡黄岔村膜侧胡麻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宁亚15号、宁亚14号、固亚1号、选三等4个胡麻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宁亚11号,分别为2 583.33、2 381.94、2 083.33、1 958.33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宁亚11号增产60.34%、47.84%、29.31%、21.55%,适宜在西吉县种植,可代替宁亚11号品种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系统探索覆膜对胡麻植株的全面影响,完善地膜胡麻生长发育规律。以常规露地条播为对照(CK),研究陇东旱塬区普遍应用的两种覆膜方式(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下胡麻根系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下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盛花期)和胡麻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21.71%和20.34%,膜侧条播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胡麻现蕾期和盛花期,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条播处理下胡麻0~10 cm主根直径较CK显著提高4.11%~103.39%,根干质量较CK提高21.76%~30.98%,根冠比较CK降低4.38%~29.46%,但在盛花期膜侧条播处理下胡麻主根直径、根干质量、根冠比与CK差异不显著;成熟期,覆膜处理对胡麻根系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综上所述,全膜覆土穴播和膜侧条播均能够促进胡麻根系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和胡麻籽粒产量,且全膜覆土穴播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优质胡麻新品系988-1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质胡麻新品系988-1是以白粒胡麻"7221-1"为母本、"雁杂10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7—2018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393.5 kg/hm~2,较对照陇亚13号(CK)减产3.90%,减产不显著。该品种为油用型,籽粒淡黄色,含油率41.70%,含亚麻酸505.6~571.0 g/kg,较对照或普通品种提高38.9~156.0 g/kg。中早熟,生育期97~123 d。株型紧凑,生长整齐一致。抗倒伏,中抗(MR)枯萎病,适于机械化收获。适宜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张掖、武威、金昌、酒泉,中部白银、陇东平凉、庆阳等地,以及新疆、宁夏、内蒙古等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胡麻"一膜两年用"免耕栽培技术就是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不再揭膜、不耕翻土地,来年春季在原旧地膜上穴播胡麻的栽培技术,是一项集节本增效、集雨保墒、保护环境于一体的抗旱增产技术。经大面积示范种植,平均每667m^2产212.30kg,较露地胡麻增产29.60%;播种期0~30cm土层含水量较露地提高8.50个百分点,胡麻出苗率比露地栽培提高15.40个百分点,破解了甘肃中部旱作区多年来因春旱胡麻难以播种或播种后出苗不全、苗情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胡麻新品种定亚2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亚22"(原系号定18-89T3,简称定新18)是定西市旱农中心油料试验站从"定亚18"中的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旱、抗枯萎病能力较原品种明显增强,单株成茎力强,田间长相整齐,在2000-2002年国家华北、西北胡麻联合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990.00~2 852.55 kg/hm2,比对照陇亚8号平均增产4.5%,尤其在甘肃、宁夏表现更佳,平均产量1 900.0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产9.4%,居参试品种首位.  相似文献   

16.
晋亚14号的母本是定西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丰产抗病品系9143,父本是从国外引入的CAN200101,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在 2015-2016 年全国胡麻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中,晋亚14号平均折合产量为1 766.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 8.68%。2017年参加全国胡麻品种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1 503.3 kg/hm2,较对照陇亚10号增产1.89%;2018-2019年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2019年转基因检测。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晋亚14号含油率42.08%,亚麻酸含量48.2%,是一个丰产性好、含油率高、综合性状优良的胡麻新品种,适宜在山西、内蒙乌盟、河北、甘肃及新疆胡麻产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7.
互助县胡麻新品种引进及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国内胡麻主产区科研单位引进了1个胡麻新品种并开展引种区域试验种植,对其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表现等相关指标与当地胡麻品种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表明,引进品种张亚2号各生育期均较对照当地品种晚2 d,其株高、分蘖数、果枝数、结实果数、果粒数、单株产量等均较对照当地品种高,小区试验增产5.65%,生产试验增产34.62%。  相似文献   

18.
对从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油料站引进的6个胡麻新品种(系)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97047、96167、定亚21号、陇亚10号4个品种(系)经济性状好、产量高,分别比对照品种定亚18号增产3.80%、2.22%、1.52%和0.83%,建议作为接班品种在白银市适宜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产、高含油量、高蛋白含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油研10号含油量平均达44.48%,饼粕蛋白含量达40.44%,芥酸含量为0.45%,硫苷含量为22.38μmol/g饼;产量比油研七号平均增产6.62%,比中油821增产8.73%,最高产量可达3.5~4t/hm^2;产油量比油研七号增产17%,比中油821增产22.4%~34.6%,是一个具有"三高两低"高效型的杂交油菜品种,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审定,准予在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9个省(市)和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地区冬油菜区种植.推广应用将会给农户和加工部门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秦江敏  全修冰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16-116,118
引进3个辣椒品种在贵州省荔波县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长辣七号产量最高,为17 848.92 kg/hm2,比对照本地品种增产21.36%;丰力一号产量其次,为16 318.20 kg/hm2,比对照增产10.95%;小仙女产量居第3位,为15 407.70 kg/hm2,比对照增产4.76%。长辣七号作为可在荔波县进一步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