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题组从青种实生树中实生选育出白沙枇杷新品种-金玉,2015年通过江苏省果茶花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树势旺,平均单果重41.5g,肉质细腻多汁,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4%-16%,成熟期5月底,综合性状优良。与母本青种相比在枝条、花序、果实等性状上差异明显。通过多地多年的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分子标记检测,证明金玉枇杷是一个遗传稳定、大果、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当地主栽品种‘软条白沙’和‘宁海白’为试材,从防控白沙枇杷皱果入手,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进行白沙枇杷皱果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果实着生方位、果园土壤肥力水平、果实负载多沙均与皱果有关,‘宁海白’抗皱果性强于‘软条白沙’;着生在南面的果实比东、西、北易皱果,树体表面的果实比树冠内膛的果实易皱果;重施基肥的果园抗皱性能强于肥力低的果园;结果枝和营养枝成一定比例、叶果比大的树抗皱性强于叶果比小的树。经过幼果早期套袋、转色期覆盖遮阳网遮阳布、树冠喷水、树盘覆盖反光膜等防皱试验比较,幼果期早期套袋是白沙枇杷防皱果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实用方法,值得生产中大力推广。白沙枇杷皱果的阈值温度是田间气温在35.3℃以上,阈值湿度在48.3%以下,持续1:30以上。  相似文献   

3.
‘4-58-2’桃是以‘枣油桃’为母本,‘早仙红’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特早熟红肉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强,树姿半开张,在武汉地区花期3月上中旬,果实5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单果质量71.39 g,最大105 g;果实近圆形,果底白,果面光滑无毛,晚熟后果面90%着鲜红色,果肉鲜红色;果肉脆,粘核,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10 %,可滴定酸0.20 %~0.28 %,果实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平均产量18.0 t.hm-2  相似文献   

4.
为选出适于海南北部地区生产的百香果品种,本研究自2018年起引进‘台农一号’、‘小黄金’、‘大黄金’、‘大黄果’、 ‘满天星’5个优质主栽百香果品种(系),于琼北的澄迈县福山镇、海口市旧州镇和屯昌县屯城镇3个试验点开展试种筛选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品系)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调查分析及果实品质指标测定进行适应性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各品种百香果生长状况均较稳定,‘台农一号’、‘小黄金’的抗病性、耐热性及丰产性较‘满天星’、‘大黄果’更强,‘大黄金’居于中等水平;‘小黄金’、‘台农一号’、‘大黄金’果重较大,其可食率约在40%,显著高于‘满天星’与‘大黄果’;其果肉蔗糖、TSS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总酸含量则低于其他品种;果肉VC含量以‘台农一号’最高,‘大黄果’居中,其他品种无显著差异;‘满天星’、‘大黄果’固酸比分别为所有品种中最高(69.21%)和最低(51.23%)者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表现较好的‘台农一号’、‘小黄金’以及‘大黄金’3个品种,可作为琼北地区适宜生产发展的百香果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5.
枇杷开花期遇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天气,枇杷花穗腐烂病爆发,严重影响产量。为了解花腐病的发生规律与研究相应的防治技术,本文调查了不同种植环境与管理的枇杷花穗腐烂病发病特点与和采用花期全程进行化学防治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水体边、树冠陏闭、树势弱的枇杷园花穗腐烂病发病严重,全穗腐烂分别占90.45%、94.72%、74.33%;而通风透光与避雨的发病轻,全穗腐烂分另仅13.10%、0.72%。在花期全程连续定期喷药防治效果好,‘宁海白’、‘软条白沙’、‘大红袍’喷药的全穗腐烂分别为12.49%、9.09%、12.14%,比不喷药防治的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6.
‘NH003’是从湖北宜昌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中选育出的软枣猕猴桃雄性优系。该优系树势强,花枝率96%,花白绿色,呈多歧聚花序;花冠直径2.4cm;花瓣5瓣,基部分离;花柄长2.9cm,萼片5~6枚,绿色;花粉萌发率为56.1%。染色体倍性为四倍体。对软枣猕猴桃品种‘金香红’授粉坐果率高,果实品质优良。在武汉市,‘NH003’在3月上旬萌芽,4月下旬开花,花期长9-12d,能够覆盖本地早熟软枣猕猴桃雌性品种(‘红宝石星’、‘金香红’和‘金红贝’等)的开花期。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在对四川、重庆、河南、山东、安徽、甘肃和陕西等省的中国樱桃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对其中表现较好的四川和河南的14份优良单株和品种进行了主要经济性状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樱桃遗传多样性丰富,适应性、抗逆性强,丰产性高。编号为1、3和7的单株和品种‘白花’、‘早大紫’、‘笨樱桃’和‘燥樱桃’的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今后应重点选育或推广;编号为4和5的单株尽管综合性状一般,但单果重和可食率高。  相似文献   

8.
鸭茅系世界著名多年生冷季型优质牧草,在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系统地探明我国鸭茅品种(系)在表型水平上的多态性及变异规律,本研究对我国鸭茅8个品种和1个新品系单株的物候期、抗锈病能力、越夏率、生长速度、鲜干草产量、鲜干草茎叶比、鲜干比、分蘖数、植物学表型性状及DUS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各鸭茅品种(系)生育期、抗锈病能力、越夏率、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差异明显,以‘02-116’新品系表现较为突出;2)供试12个表型性状在品种(系)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变异系数变幅为21.64%(倒二叶长度)~106.20%(穗叶距),穗叶距、株高、茎上部节间长度、倒二叶宽度、株幅等性状与鸭茅产量显著相关;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68.225%,鸭茅植株株型的形成和生长速度的动态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由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株高、穗叶距等共同决定;4)各品种(系)在7个供试DUS性状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群体差异;5)品系‘02-116’与品种‘川东’、‘古蔺’等在主要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4-24-1’桃是以‘丰光’为母本,‘070507(天仙红×中油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早熟离核油桃优系。该优系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在武汉地区3月上中旬开花,果实6月上旬成熟,平均单果质量81.64 g,最大130 g;果实近圆形,果底白,果面光滑无毛,红色,果肉白色;果肉脆,离核,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 %,可滴定酸0.22 %~0.29 %,果实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平均产量30.0 t.hm-2  相似文献   

10.
城阳大仙桃     
城阳大仙桃是在青岛市城阳区发现的一实生变异单株,1997年由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是综合性状优良的中熟、大果桃树新品种。1果实性状平均单果重325g,最大900g;果形微扁圆,缝合线浅,梗洼深;果面底色黄绿,成熟后颜色鲜艳;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汁多,离核,含可溶性固形物11.5%;青岛地区8月中下旬成熟;室温下可存放10天左右。2生物学特性树势较强,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成花易,幼树以中长校结果为主,成龄树以中短枝结果为主;适应性、抗逆性强,对肥水要求不高,有30-50cm土层即…  相似文献   

11.
以黄肉桃优系‘黄玫瑰’为研究对象,成熟期较为接近‘锦香’黄桃为对照,对‘黄玫瑰’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抗性、果实品质指标等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研究栽培性状。‘黄玫瑰’有花粉、颜色为橘红色、可育,自然授粉坐果率为31.51%;果实平均单果重304.6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硬度25.67N、自然贮藏时间为8天,贮藏性强,丰产性较好;成熟期在7月上旬,比‘锦香’晚10d左右,可填补‘锦香’与‘锦绣’之间的市场空白期,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23个形态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对在川西北推广应用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3个国审品种(‘川草2号’、‘阿坝’和‘康巴’)及1个新品系(‘雅江’)进行了鉴定研究。各品种表型性状与遗传背景差异较明显。新品系‘雅江’表现出优良的农艺性状,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等形态性状均值显著优于3个对照品种(P0.05)。13对多态性好、特异性强、条带清晰的SSR引物在4个品种(系)中共扩增出90条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共68条,引物多态性条带比例(PPB)、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分别为76.32%、0.309及0.451,在供试品种(系)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基于形态数据的欧氏距离和基于SSR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696,P=0.08),表明联合形态学标记和遗传标记能很好地用于品种鉴定,并且基于形态数据以及SSR分子标记的UPGMA聚类结果基本一致。筛选出4对引物可用于供试品种鉴定,并绘制了DNA指纹图谱。新品系‘雅江’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3个主推品种的形态特征和遗传背景,这为川西北高原老芒麦主要品种的遗传关系分析及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汉美’猕猴桃是湖北省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从十堰市武当山地区发现的优质野生猕猴桃培育而成。经实生播种并从后代中选育出表现优异的单株作为母本,对该优株母本进行扩繁,通过连续多(年)的DUS测试及区域试验,于2018年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授权(品种权号CNA20160825.1)。该优系属大果型绿肉高糖高酸美味猕猴桃品种,具有果个大、产量高、果形美观、口感优良的特点,且丰产性好、抗性好、适应性强。现将近4年来‘汉美’猕猴桃的物候期数据、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性状、生长结果习性及其病虫害绿色防控要点进行总结,以期为推广栽培及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丽白"是从白沙枇杷实生群体中选出的大果枇杷新品种。2012年6月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倒卵圆形或近圆形,果形指数1.08。平均单果重45.1g,最大果重51.2g。果皮淡黄白色,锈斑少,较薄,剥皮易。茸毛短,较多。果肉乳白色,细腻,化渣,汁多,味浓甜,果肉厚0.83~0.91cm,可食率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2%。每果平均种子2.4粒。树形呈圆头形,树势较强,中心干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我们以‘早钟六号’为母本,用‘早钟六号’和‘东湖早’两个枇杷品种的等量花粉混合进行授粉受精,获得杂种F1,从中选育出优良早熟株系 ‘榕早13号’(代号F113),果实椭圆形,果皮淡黄色,果肉乳白色,不流汁,肉质细嫩,味浓甜,有香气,易剥皮。综合母树和子代历年结果性状来看,优株‘榕早13号’无性后代保持了母树的优良性状,表现较一致,平均单果重58.7g,纵径5.45cm,横径4.59cm,果形指数1.19,可溶性固形物含14.9%,可食率74.1%,不流汁,肉质细嫩,味浓甜,有香气,母树成熟期逐年提前,近3年成熟期4月上中旬,子代成熟期4月上中旬,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观察‘早钟6号’和‘东湖早’两个红肉枇杷品种的嫁接苗幼树期,以及‘早钟6号’ב东湖早’的实生苗的童期,探索亲本幼树期长短对杂种后代童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钟6号’枇杷的嫁接树幼树期比‘东湖早’枇杷的嫁接树短10.3个月,‘早钟6号’枇杷的杂种后代实生苗的童期比‘东湖早’枇杷的实生后代童期短6-9.3个月。说明以幼树期短的‘早钟6号’枇杷为母本的杂种后代实生苗童期也短,早实性更强,与童期短的母本其杂种后代童期也短的枇杷育种规律一致。所以在枇杷育种中,幼树期长短可作为杂种后代童期长短的预测依据,幼树期短的母本其杂种后代实生苗童期也短。相同的杂交亲本组合应选择幼树期短的品种作母本,以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橘湘珑’是从‘黔阳冰糖橙’胚芽嫁接子代中选育的新品种。果实大小均匀,整齐度较好,近球形,果形指数0.97,纵径65.1 mm,横径66.0 mm,单果重120 g,果皮厚4.68 mm,难剥皮,果面橙色,果肉浅橙色,化渣性好,出汁率60.05%, 可溶性固形物14.5 Brix,可滴定酸含量 0.38 %,Vc 含量46.96 mg/100 ml,可食率为70.59%,无核或种子数极少,在11月中下旬成熟。抗寒性强,抗旱性强,和‘黔阳冰糖橙’抗病性类似,易感溃疡病和衰退病。采用SSR标记可以区分‘橘湘珑’和‘黔阳冰糖橙’。该品种适合在全国甜橙种植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8.
在对茂名地区化州、高州、电白、茂南等县区的野生水果“胭脂子”(红桂木)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对其中表现较好的26份优良单株和品种进行了主要经济性状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胭脂子”遗传多样性丰富,适应性、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选育出‘胭脂1号’、‘胭脂2号’、‘古塘胭脂’、‘东友胭脂’等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单株,或可为今后重点选育推广。  相似文献   

19.
金华猪不同品系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金华猪3个品系的试验猪各10头,收集其屠宰后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比较金华猪不同品系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胴体品质中Ⅰ系体型较大,骨大皮厚,瘦肉率为44.88%;Ⅱ系体型中等,瘦肉率为46.51%;Ⅲ系体型小,皮薄骨细,瘦肉率为44.97%。肉质性状中Ⅰ系pH值为6.00,Ⅱ系为5.79,Ⅲ系为6.4;系水力Ⅰ系为0.36,Ⅱ系为0.28,Ⅲ系为0.44;3个品系的肉色都在正常范围内。分别对金华猪不同品系的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中华猕猴桃新株系‘武当03-01’的选育经过,重点阐述了该株系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