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讨La及La(POA)3对Cd损伤绿豆幼苗的生理生态效应。[方法]以绿豆幼苗为试材,研究了La及La(POA)3对镉胁迫绿豆幼苗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和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单一Cd(10 mg/L)胁迫下,绿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NR活性下降,可溶性糖含量上升;5~30 mg/L的La及La(POA)3能明显促进绿豆幼苗生长,缓解Cd对绿豆幼苗的胁迫作用;高浓度(100 mg/L)La及La(POA)3对Cd污染的缓解作用都减弱;较低浓度(10、15、30 mg/L)的La(POA)3对Cd胁迫的缓解作用较La更明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La及La(POA)3对Cd污染的缓解作用均逐渐下降。[结论]低浓度的La及La(POA)3能缓解Cd对绿豆幼苗的胁迫,而高浓度时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金属Zn2+、Cd2+对田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田菁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Zn2+、Cd2+对田菁幼苗生理上的毒害。[结果]Zn2+、Cd2+对田菁幼苗毒害作用显著。随着Zn2+、Cd2+胁迫浓度的增高,田菁叶片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增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表现为上升趋势;SOD与P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Zn2+、Cd2+对田菁幼苗的毒害作用强度不同,Cd2+表现出更强的毒害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海滨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源硼缓解铅对蜈蚣萍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外源硼缓解植物重金属毒害的机制。[方法]以水生植物蜈蚣萍为材料,研究了外源硼对不同浓度铅胁迫下植物叶内O2-.产生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随铅浓度的升高,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被打破,O2-.产生速率急剧上升。而外施硼有效维持了抗氧化酶系统的平衡,降低了O2-.产生速率,并且提高了铅胁迫下蜈蚣萍叶内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结论]外源硼有效缓解了植物的铅毒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Na2SeO3)对铜胁迫酿酒葡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揭示硒元素缓解酿酒葡萄幼苗铜胁迫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淡灰钙土在温室中盆栽酿酒葡萄赤霞珠,分析添加外源硒(1.0mg/kg)对铜胁迫(300.0mg/kg)酿酒葡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1.0mg/kg硒处理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及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但对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00.0mg/kg铜胁迫可显著降低葡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P<0.05,下同),提高Chla/b、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1.0mg/kg硒+300.0mg/kg铜处理的葡萄幼苗叶片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相当,但均高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SOD、POD和CAT活性比300.0mg/kg铜胁迫处理略有降低,MAD含量显著低于300.0mg/kg铜胁迫处理.[结论]铜胁迫条件下,低浓度(1.0mg/kg)硒元素能提高酿酒葡萄幼苗对逆境的耐受力,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进而缓解铜对葡萄幼苗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金属Pb2+对刚毛藻的损害情况以及刚毛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性能。[方法]将刚毛藻置于不同浓度(0、2.5、5.0、7.5、10.0、12.5、15.0、17.5、20.0 mg/L)重金属Pb2+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周期为10 d,测定分析刚毛藻体内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含量及刚毛藻体内重金属Pb2+的含量。[结果]随着重金属Pb2+浓度的增大,刚毛藻体内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最终维持在0.30 mg/mg左右,Ca/Cb比值逐渐减小最终维持在0.30左右,重金属Pb2+对叶绿素a的损害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对叶绿素a的损害作用要大于对叶绿素b的损害作用。重金属Pb2+浓度在0~20 mg/L时,刚毛藻体内的MD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最大值为20.44μmol/g,表明重金属Pb2+对刚毛藻的毒害作用在逐渐增大。随着重金属Pb2+浓度的增加,刚毛藻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最终维持在1.10 mg/g。推测刚毛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分为两个阶段,即快速吸附阶段和缓慢吸附阶段。[结论]刚毛藻对重金属Pb2+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及耐受性,可以用于控制并修复水体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镧(La3+)、铈(Ce3+)、锌(Zn2+)对水稻根系的生理生化影响,探讨过量施用稀土的环境效应。[方法]以稀土元素镧(La3+)、铈(Ce3+)和兼具营养与毒性的重金属元素锌(Zn2+)为胁迫因子,采用组织培养法比较三者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La3+、Ce3+和Zn2+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影响很小,但对幼苗根、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高浓度下稀土离子的抑制作用均大于Zn2+。水稻根可溶蛋白质含量随3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La3+、Ce3+较Zn2+更为敏感;CAT和POD的活性随La3+、Ce3+和Zn2+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SOD活性则先降后升;3种金属离子均能显著地刺激水稻根内MDA迅速积累。在高浓度下,La3+、Ce3+表现出比Zn2+更强的毒性。[结论]稀土元素La3+、Ce3+同重金属元素Zn2+对水稻的毒害机制相似。从长远来看,稀土有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张慧  王超  王沛芳  薛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54-1658,1661
[目的]揭示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共同存在时对沉水植物的影响,为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手段。[方法]比较研究了不同磷营养水平对Cd、Zn复合污染下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2种沉水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MDA含量、GSH含量、POD活性、CAT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2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GSH呈缓慢上升趋势,当不存在磷水平时CAT活性无明显变化;但是黑藻比伊乐藻对胁迫更敏感,并且耐性优于伊乐藻。[结论]不同磷营养水平对受重金属胁迫植物的影响不一样,其中低磷水平(0.05 mg/L)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与重金属产生拮抗作用;而高磷水平(5 mg/L)则加重了重金属对植物的伤害,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Cd2+对皱叶留兰香的毒害作用,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20 mg/L、30 mg/L Cd2+胁迫下皱叶留兰香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 SNP一定程度缓解较高浓度Cd2+对皱叶留兰香植株生长,叶绿素a、b,叶绿素总含量合成、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性的抑制作用;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较高浓度Cd2+对皱叶留兰香生长的胁迫。  相似文献   

9.
镉胁迫对茳芏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江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25-12128
[目的]从生理生态学角度揭示镉污染对盐沼植物环境的破坏,探索植物受毒害过程与抗性机制,以期为重金属污染植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茳芏为供试材料,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胁迫下茳芏生理生态响应及耐性机理。以植株的株高、地下直径、地上茎直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鲜重及干重为基本生理指标,以叶面积指数、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CAT、POD酶活性为生化指标,描述镉胁迫下的茳芏生理生长过程。[结果]低浓度镉胁迫对茳芏生长起促进作用,当Cd2+≥5.0mg/L时则表现为抑制效应,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叶绿素随镉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且镉胁迫对叶绿素a的抑制作用大于叶绿素b;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在镉胁迫下呈现出"低促高抑";可溶性总糖在镉浓度(Cd2+≤10 mg/L)呈上升趋势;CAT随镉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而POD活性持续升高。说明镉在一定程度上对茳芏生长生理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镉(Cd2+≥5.0 mg/L)则抑制茳芏生长。[结论]茳芏的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光氮互作对拟南芥碳、氮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col-0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1;1)的T-DNA插入突变体CS3721512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设置2种光照强度(正常和50%遮阳网遮阳处理)和2种NH_4~+水平(2和20 mmol·L-1NH4Cl),测定拟南芥鲜质量,分析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N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与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正常光照下,增加NH_4~+浓度,植株的鲜质量减少,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游离铵含量与总N量增加,GS和GDH活性升高;与col-0相比,CS3721512对高NH_4~+更为敏感,铵同化能力受到抑制,植株的长势更弱。弱光胁迫下,拟南芥的鲜质量下降,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游离铵含量与总N量降低,GS和GDH活性降低。弱光胁迫下增加NH_4~+浓度,可以增加拟南芥鲜质量、叶绿素a含量、游离铵含量和植株总N量,提高叶片中GS和GDH活性。[结论]光、氮及其互作对拟南芥的碳、氮代谢有影响,弱光胁迫条件下增加NH_4~+浓度可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弱光对植株的生长胁迫。与col-0相比,弱光下增加NH_4~+浓度,对CS3721512的生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以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及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S2)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理学方法研究了低温、强光胁迫处理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不同波长的光对胁迫处理后螺旋藻光合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强光胁迫下螺旋藻的光抑制现象十分显著,且随处理温度的降低、时间的延长,螺旋藻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加大,处理15 min 后净光合速率出现负值;处理后的样品在不同波长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恢复,蓝光的效果最显著,其次为红、黄、绿光,弱光的效果介于蓝光和红光之间,黑暗中的恢复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罗冰  陶宏征  林丽飞  周倩兰  马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88-16789
[目的]明确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间硝酸镧溶液的最佳浓度和临界浓度。[方法]研究稀土元素镧对水稻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20.0mg/L硝酸镧处理效果最佳。当浓度超过30.0mg/L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稀土农用应该慎重,以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螺旋藻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其抗寒性之间的关系,该文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了低温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3和极大螺旋藻S4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引起螺旋藻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平均含量S1>S3>S4。经低温锻炼或ABA预处理可增加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从而提高螺旋藻的抗寒性,但这种作用对抗寒性强的S1的效果大于冷敏感种S3和S4。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重金属污染植物的生态防御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浓度CdCl2(0、1×10^-4、5×10^-4、1×10^-3、5×10^-3mol/L)处理萝卜幼苗,各处理整株喷洒等量工丑(N0,),溶液(以喷洒等量蒸馏水为对照),研究镧对铬胁迫下萝卜幼苗的防护效应。[结果]镉胁迫下,萝卜幼苗的株高、主根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有所下降,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升高;喷洒一定剂量(15mg/L)La(NO3),后,萝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适当剂量的稀土元素镧可减轻重金属元素铬对萝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Cr3+·Zn2+对亚心型大扁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金属离子Cr^3+、Zn^2+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为渔业生产及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试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C=0.01~100.00mg/L)的Cr^3+、Zn^2+处理绿藻门亚心型大扁藻(Rlztymonas sp.)。[结果]0.10mg/L Zn^2+溶液促进亚心型大扁藻生长的效果最好,Cr^3+、Zn^2+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亚心型大扁藻的生长。[结论]充分利用各种海洋及淡水藻类对污水进行净化是一条高效、节能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Zn和Hg对植物的毒害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辽春14小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Zn^2+(0、10、50、100、200、400mg/L)和Hg^2+(0、10、20、40、80、120mg/L)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10、50、100、200、400mg/L Zn^2+波处理的小麦叶片SOD活性分别为时照的115.93%、98.90%、126.37%、141.21%、157.14%,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10mg/L Zn^2+处理的小麦叶片MDA含量低于对照;随着Zn^2+浓度的升高,POD活性呈升高趋势。随着Hg^2+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SOD和POD活性总体呈升高趋势;40mg/L Hg^2+处理的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对照差异最大,为对照的79.15%;10mg/L Hg^2+处理的小麦叶片MDA含量为对照的70.85%。[结论]随Zn^2+和Hg^2+浓度增加,小麦细胞膜损伤加重,SOD和P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镉对日本沼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Cd2+对日本沼虾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急性毒性实验的方法测定Cd2+对日本沼虾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以96h的半致死浓度为最高浓度设置5个浓度组进行急性胁迫实验,测定日本沼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活力。[结果]24℃下Cd2+对日本沼虾的24、48、96h的LC50值分别为0.038、0.022、0.019mg/L。在几个Cd2+浓度梯度胁迫下,SOD、GPT和GOT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且随Cd2+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Cd2+对日本沼虾有较强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HCl与NaOH调整Zarrouk培养液的pH值,使其pH值从0.5到12.59的系列;在此酸碱范围内测定鄂尔多斯沙区碱湖钝顶螺旋藻的生长量。结果表明:该藻对培养液pH值适应的范围为2.7-11.1。可生长的pH值范围为5.5-11.1。最适pH值为9.3左右。根据其实际生存湖水的pH值(pH值9.3-10.5)和H.Eng-berg的生态类型的分法,作者认为该藻属于嗜碱耐酸植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r6+和Pb2+胁迫对大蒜发芽的影响。[方法]测定了在Cr6+和Pb2+2种重金属胁迫下大蒜发芽过程中的根长、酶(SOD和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大蒜萌发过程中,Cr6+和Pb2+重金属浓度超过20 mg/L时对芽苗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OD和CAT对低浓度的重金属毒性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在低浓度Cr6+胁迫下SOD活性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当处理浓度为50 mg/L时达到最大,而CAT活性在Cr6+浓度低于20 mg/L时逐渐增大;SOD和CAT活性在高浓度Cr6+(大于50 mg/L)或在Pb2+胁迫下随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持续降低;在重金属(Cr2+、Pb2+)溶液各个浓度作用下随着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表现出下降趋势,且随着浓度的提升下降趋势明显。另外,大蒜对Cr6+毒性的耐受性远高于对Pb2+。[结论]为深入探讨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