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7月,笔者随陕西省果业管理部门的一些领导和专家,赴延安市宜JlI县、富县、洛川县和铜川市等地考察苹果生产、矮砧苹果栽培、果农合作社运作与企业苹果出口基地建设等情况,通过实地察看、情况介绍和座谈交流,发现渭北苹果产区存在一些共性问题,现就这些问题作如下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南方苹果优良品种及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苹果"是对一些相对较适应南方气候的苹果早熟品种的通称。近年来,由于南方柑桔生产相对过剩,同时又受北方苹果发展高潮的影响,江南一些地区掀起了发展南方苹果的热潮。目前,我国除海南外,其余各省(市、区)均有苹果栽培。就当前南方苹果的栽培情况看,其栽培品种和栽培方式多是采用北方的一套,不能完全适应南方各地的生态条件,致使南方苹果在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南方苹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结果,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观点,以便引导果农对发展南方苹果有一个正确…  相似文献   

3.
苹果套袋栽培,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生产低毒、低残留苹果,打开国际市场,促进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早采、习惯使用农药等问题。为此有关专家进行研讨和座谈。现将研讨情况,简述如下,愿意与业内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世界及中国苹果属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分类概况,并有针对性地叙述了苹果属植物的应用分型情况,即砧木种类、食用种类、观赏种类和基因资源类,提出了各分型的部分代表植物及其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根据我国苹果4大主产区的生态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空间等内容,对应苹果属植物的应用分型特点,为今后各主产区的发展方向及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建议:2个苹果优势区域带应以鲜食苹果为主,加工为辅进行发展;另2个主产带应以发展加工、早熟及观赏类型苹果为主,并辅以进行基因资源类型的保存和利用工作。最后对苹果资源的保存及观赏苹果类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实践,苹果产业在贵州长顺已开始显现出早熟、质优、区位等比较优势。但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种植农户的增加,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文章主要从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综合阐述长顺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加快长顺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苹果的产业现状分析及节本增效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苹果产业现状,包括苹果的种植面积、产量和贸易情况;探讨了我国目前苹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结构、标准化生产、农药化肥使用、采后处理和生产成本等问题;以及未来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苹果产业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包括品种与砧穗的选择、轻简化栽培措施和轻简化生产农机设备等。  相似文献   

7.
<正>临汾市是国家农业部规划的苹果优势产业区,近年来,苹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栽植面积已达到8.67万hm2,总产75.09万t,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随着果业的大发展,市场形势的新变化,在苹果生产经营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深入果树生产第一线调查,归纳出苹果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很值得注意。1晚熟苹果早采的问题目前,临汾市苹果的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为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苹果栽培具有百年历史,辽南、辽西都位于全国两大优势区域之一的“环渤海苹果优势产业带”内,全省现有苹果栽培面积20.4万hm^2,产量280万t,年出口量20万t左右,经济效益达50亿元以上。苹果是我省农业五大优势产业之一,是我省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些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大作用。辽宁各地苹果栽培管理水平差距较大,辽南、辽西老果区苹果栽培历史较长,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少;辽北、辽东等一些新果区苹果栽培时间较短,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现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提高苹果套袋成果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套袋栽培,为生产名牌、高档、优质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果提供了保证,是提高苹果外观质量的有效技术途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套袋果,特别是红富士苹果,出现了一些问题,套袋成果率仅为61.7%,影响了套袋栽培的效果。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提高苹果套袋成果率的技术措施。1995年,全乡苹果套袋260万个,套袋成果率超过了87.4%。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渭北西部一些果区率先引进栽植国外矮化自根砧苹果大苗,在产量、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现代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苹果生产中广为栽培的富士、乔纳金、王林、陆奥等品种.多是从日本引进的.其中富士苹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苹果栽培总面积、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日本的苹果品种对我国苹果生产有极大的影响。现就日本目前苹果产业的一些问题做一介绍,供我国果树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矮化栽培在国外已成为苹果生产发展的总趋势。国内一些省近几年来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辽宁省的苹果矮化栽培虽然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其在生产中将居何种地位,至今尚未定论。为了对我省苹果矮化栽培进行正确估价,应首先掌握矮化栽培现状,摸清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此,省农牧业厅组织了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于1983年8月22日至9月14日,对营口、大连、沈阳、朝阳、锦州等6个市(地)、11个县(区)的苹果矮化栽培情况做了全面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辽宁省苹果矮化栽培概况辽宁省是我国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其大苹果栽培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惟长期以来在生产上采用的是乔砧稀植栽培方式,生产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我省试行矮化栽  相似文献   

13.
孙晓东 《果农之友》2023,(11):15-18
<正>目前烟台苹果生产正面临老果园面积快速增加、生产效率下降的严峻考验。老果园普遍存在品种老化、产量降低、果实品质下降的问题,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果农的种植效益变差、种植积极性下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将越来越严峻。笔者对烟台苹果老果园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据澳大利亚苹果和梨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称,澳大利亚苹果和梨出口逐渐增加,出口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亚洲市场的开拓力度增大,尤其是泰国等亚洲国家。对于上个产季的情况,该经理称,2012年澳大利亚苹果出口形势好,出口量比上年增长59%,这主要是由于“粉红女士”苹果对英国的出口量增加。其他出口量增长显著的目标市场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和马来西亚等。部分出口目标市场对澳大利亚苹果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澳大利亚已开始出口新产季水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套袋苹果因药物刺激、营养失衡、水分失调、日灼风吹、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的各种斑、点、锈、纹,甚至皲裂等系列症状,是影响苹果外观质量和套袋果商品率的首要问题。笔者就此结合有关资料和生产经验,提出一些增加苹果果面质量的有效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我国苹果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地位,根据60年来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变化情况及苹果栽培区域变化的实际,提出了基于苹果品质和生产效益的6个质效栽培新区,并就这些新区常见灾害及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果树树种对自然条件有着各自的需求,尤其对温度指标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将果树栽培在最佳栽培区内,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生产上常发生因忽略果树适应性问题而致使建园失败的情况.建园失败的情况在富士苹果推广过程中也时有发生.自从"寒富"苹果问世以来,因其抗寒性显著强于富士,在一些不适宜富士苹果栽培的地区,"寒富"苹果显示出强劲的优势.从沈阳地区开始逐步向南扩展,现已与富士苹果最佳栽培区辽南、盖州、辽西、绥中相衔接,并有继续向南扩展趋势.为总结生产经验,现将绥中县的"富士"与"寒富"苹果栽培种植情况报道如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果园生产过程中,苹果套袋栽培因能促进果实着色,还可预防部分病虫、鸟类的危害,减少果锈和果点,使果面光洁、色泽鲜艳,而成为苹果生产的主流,但苹果套袋栽培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果园省力化栽培的大力发展,国内一些地方探索苹果无袋化栽培技术,以解决苹果套袋栽培存在的问题,并获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将苹果无袋化栽培发展趋势及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苹果套袋生产已为广大果农所接受,现成为苹果生产管理的常规措施.由于气候变化,施肥技术、套袋时间、喷药,修剪方法及留枝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套袋苹果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生理性的病害或外表质量差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提出以下苹果套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陕西苹果业一直稳步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稳步增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青壮年劳动力缺乏,果树专业人才偏少,果园老龄化、腐烂病严重等,针对问题,提出了果树人才培养、老果园改造、病害综合防治等相关措施,以推进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