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橡别名长柄栎,属壳斗科栎属。原产于欧洲,1841年前后引进伊犁和塔城地区栽培,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夏橡树干高达30多米,材质坚硬,长势雄伟,树皮褐灰色,细裂纹,幼枝棕灰色,树形树叶优美。其抗寒耐旱,适应性强,在年平均气温5.9℃以上、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上、无霜期120天以上地区可正常生长,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和工业用材树种。其果可人药或作饲料,病虫害少,寿命可达1000年。  相似文献   

2.
杭州下沙属盐碱性土壤,该环境条件对树种要求很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10个树种进行适应性研究,通过分析树种的种植死亡率、树木的年生长量、落叶树种的落叶期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椤木石楠、蜡杨梅、弗吉尼亚栎、小叶朴和香花槐5个树种在下沙值得推广应用,日本黄栌、花榈木、巨紫荆需经土壤改良后方可应用,而七叶树、含笑属植物不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
浙南海岸带盐碱地适生树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南填海围垦区,2年时间,对8个耐盐碱树种进行试种与比较,主要采用了带土移植、开沟排盐、滴灌洗盐、促进生根等一系列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乔木以东方杉、弗吉尼亚栎、无柄小叶榕表现最佳,灌木以海滨木槿综合表现为佳,以上4种树种可以在浙南海岸带盐碱地作为基干树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正>夏橡,别名长柄栎,属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夏橡的抗寒、抗旱性很强,能耐-40℃低温,耐高温及干旱。夏橡对土壤适应性强,且较耐盐碱,但在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良好。夏橡  相似文献   

5.
正夏橡,又名长柄栎、夏栎,为壳斗科栎属树种。1881年引入伊犁和塔城地区种植后表现良好,至今仍有上百年的夏橡保存。1967年玛纳斯县平原林场从伊犁地区引进夏橡后,经过近50年栽培繁育,适应性良好。于2013年通过自治区林木良种认定,目前已作为珍贵绿化树种在全疆各地得到广泛应用。一、形态特征夏橡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40余米,树干通  相似文献   

6.
文冠果又名文官木、文登果等,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单属),是我国特有一种含油率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的木本油料树种。高8m以上,主干死亡或人为截去主干时,茎基部萌生力强,常形成灌丛状树体,多年生树皮为灰褐色和黑灰色,长片状开裂。  相似文献   

7.
蒙古栎(Quercus mongqlica),又称柞栎,是壳斗科栎属树种。落叶乔木,少数为灌木,喜光耐寒,主根发达,耐干旱瘠薄,寿命长,萌生力强。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雄花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坚果单生,果皮内壁无毛,不发育的胚珠位于种子基部之外侧。适生于东北、华北地区,生长在瘠薄山地,是我国栎类分布最北树种。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是我国树种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本文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和小面积造林实验的基础上,对已经成林的初步筛选出的23个树种,选取年树高生长量、年胸径生长量、木材气干容量、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和端面硬度7个表征造林树种速生珍贵的指标,应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西双版纳造林树种进行了灰色局势决策。结论:榆绿木、铁刀木、团花和山桂花四个树种应排在西双版纳营造用材林树种的首位。  相似文献   

9.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土高原乡土树种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黄土高原大叶细裂槭、虎榛子、白刺花、辽东栎4个常见乡土树种幼苗为试验材料,用盆栽方法模拟土壤干旱条件,研究各树种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各树种的耗水量依次是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耗水量在各月的分配规律为:4,5,10月耗水少,6~9月耗水多。因土壤水分条件不同,4个树种在生长季的耗水规律也有差异,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不同树种的最大耗水时期、最高耗水日及日耗水高峰有提前的趋势,总耗水量在各月份的分配比例各不相同,不同树种的耗水规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叶细裂槭对水分的反应较敏感,适应性强;白刺花属高耗水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树种,耗水量在4个树种中最高,耗水高峰集中在7~9月,与黄土区的雨季同步,辽东栎的耗水高峰也有这一特点;耗水量最少的树种是虎榛子,其耗水系数最大,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最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陕南野生乔木树种资源,为该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线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南乔木树种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区类型和观赏特点等进行研究。【结果】1)陕南地区乔木树种共计57科139属344种,其中槭树科、蔷薇科、壳斗科和桦木科为优势科,槭树属、李属、栎属和鹅耳枥属为优势属;常绿乔木83种,落叶乔木261种;单子叶植物7种,双子叶植物337种。2)该区乔木树种属于11个地理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类型居首位,占28.06%。3)该区乔木树种按观赏特点可分为5大类,以观叶类最多,占28.49%;其次为观花类和观冠类,分别占25.58%和21.51%;观干类较少,占13.95%;观果类最少,仅占10.47%。【结论】陕南乔木树种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加强对野生乔木树种的合理引种,可以丰富城镇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S为丰富栎类品种、促进彩叶树种苗木升级,按照叶形、色彩、常绿性、水适性和耐寒性等因素,从美国引进属北美红栎、纳塔栎、沼生栎、水栎、柳叶栎和弗吉尼亚栎等几个橡树树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笔者通过对各树种成活率、干形、枝条伸展和生长速度等进行定向分析,为多目标培育和示范推广通过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乡土树种光合作用及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黄土高原乡土树种油松、刺槐、侧柏、山杏、连翘、辽东栎、文冠果、丁香、臭柏、金银花等10个树种的光合作用和抗旱性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丁香、侧柏和刺槐具有极强的利用太阳光的能力,耐荫性较差,金银花耐荫性最强。与侧柏和刺槐相比,油松的耐荫性较强。金银花、山杏、连翘、辽东栎、文冠果、丁香、臭柏、油松、侧柏、刺槐的耐荫性依次降低。另外,辽东栎、文冠果、臭柏和金银花对弱光的利用率较高,可以适应一定的较弱光照环境。丁香、刺槐和侧柏为典型的阳性树种,金银花为典型的阴性树种,辽东栎、文冠果、臭柏、油松、山杏和连翘既可以适应弱光条件,也可以在一定的强光照条件下生长。10个树种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及水分特性上有差异,其抗旱机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适宜黄土高原干旱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3.
收集8个种源地7个栎属树种(蒙古栎、栓皮栎、短柄抱栎、槲栎、锐齿槲栎、辽东栎、橿子栎)在保定市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栎属不同树种在出苗时间、出苗率及高生长过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出苗最早的雾灵山蒙古栎与出苗最晚的武安栓皮栎相差15 d,帽儿山蒙古栎出苗时间比原产地提前37 d;不同种源地栎属树种出苗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雾灵山蒙古栎出苗持续时间最长,为65 d,而宝天曼短柄抱栎的持续时间只有30 d;不同种源地栎属树种的高生长过程基本一致,都经历一个慢-快-慢的生长节律,多数都在40 d以内完成高生长,但高生长持续时间有较大差异。出苗率及苗期高生长量与种子千粒重相关关系显著,千粒重越大,高生长量越大,千粒重中等的种子出苗率最高,千粒重较小和较大的种子出苗率都比较低。综合幼苗期各方面的特征来看,雾灵山蒙古栎在保定地区表现较好,适用于该地区造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苗龄为6年、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树种麻栎、枫香、苦楝和湿地松人工林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皖东丘陵紫砂岩乡土树种造林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差异,不同树种胸径生长表现为苦楝>枫香>麻栎,不同树种蓄积量表现为麻栎>苦楝>枫香;湿地松在造林3年后逐渐死亡,表现出生长不适应性。说明麻栎、枫香、苦楝等优良乡土树种可以作为紫砂岩造林首选树种,并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栎属类树种在我国分布广泛,因而栎属栎实资源相当丰富。对我国栎属栎实的化学组成进行系统的研究工作,不仅能为合理利用栎实资源提供参考资料,某些化学组成的变化还可为树木生态及分类的探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文对14种中国落叶栎栎实中的淀粉、单宁、油脂、蛋白质、可溶性糖、纤维素、灰分的含量进行了系统测定。并提出了合理综合利用栎实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滇中高原及干热河谷薪材树种热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1年以来,对安宁、玉溪、东川、元谋4个试验基地的供试树种和部分乡土树种,共计35个树种,用GR~3500B微电脑热量计对薪材热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中高原直干桉,赤桉、黑荆、圣诞、木荷、麻栎、锥连栎、苦刺等8个树种为优质薪材树种,每千克薪材的热值达18850kJ以上,与褐煤的热值相当,其次为大叶桉、蓝桉、山樱桃、桤木等9个树种,薪材热值在16750~18850kJ之间。干热河谷区赤桉、直干桉、巨桉、黑荆、圣诞、马占相思、苏门答腊金合欢、刺槐等8个树种为优质薪材树种,其次为柠檬桉、银合欢、念珠相思等11个树种。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乡土树种枫香、蓝果树为对照,研究水紫树、沼地紫树、美国枫香不同种源、纳塔栎、洋白蜡等8个美国引进树种(包括种源)在人工模拟水涝胁迫下的死亡率、最终成活率、地径生长量以及水涝21 d和49 d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受害情况等.结果表明,水涝49 d以后,我国乡土树种蓝果树死亡率较高,其他大部分树种在水涝胁迫下能够存活,树种之间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P>O.05);研究还发现,水涝胁迫抑制蓝果树、河桦、美国枫香LA种源和纳塔栎的地径生长,而促进其他树种的地径生长;对叶绿素含量的分析表明,水涝对叶绿素a/b比值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由于不同树种和不同水涝时期而不同,随着水涝时间的延长,对水涝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如水紫树和沼地紫树)叶片叶绿素a/b比值由最初的下降转为升高;根据地径生长率和叶绿素a/b比值计算的耐受系数的分析,水紫树、沼地紫树、纳塔栎、美国枫香sc种源和中国枫香宜兴种源对水涝胁迫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栓皮栎又名软木栎,陕南山区群众叫花栎树,在秦岭低山区分布广泛,陕西省洛南县分布也较普遍,是我国一种主要的用材树种和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观果树种在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现状,比较观果树种在园林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观果树种的利用特点,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化的观果树种,提出适合的配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齐齐哈尔市在园林绿化中对观果树种的利用种类不够丰富多样,数量也不占优势;主要以忍冬科忍冬属、荚蒾属、接骨木属及蔷薇科李属、樱桃属、梨属、苹果属等几个科属的观果树种应用较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在对芜湖马仁奇峰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次生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分析得出:①该公园天然次生林组成物种有167种,分属78科、128属,其中乔木50种、灌木50种、草本48种、藤本19种;②主要次生林群落类型有苦槠林、山苍子林、紫楠林、毛竹林、马尾松林、南酸枣林、青冈栎林和紫楠-南酸枣林;③公园天然次生林树种可以开发作为城市行道树29种、庭荫树42种、观叶树种26种、观花植物40种、观果植物45种、垂直绿化植物21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