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乳清蛋白抗氧化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副产物少,有发酵的芳香,安全无毒。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乳清蛋白抗氧化肽,通过菌株的筛选及乳清蛋白肽制备条件的优化,得到乳清蛋白肽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选择瑞士乳杆菌CICC 22818发酵最终水解度为9.36%,菌株活力达到8.5 LogCFU/g,且产酸能力较强,因此选择瑞士乳杆菌CICC 22818作为最终发酵菌株。发酵乳清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乳清蛋白含量10%,发酵时间63 h、发酵温度43.3℃、接种量3.5%,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6.4%,同时乳清蛋白肽纯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到35.62%,·O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20.58%。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成的混合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马铃薯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白砂糖加入量8%、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43℃。此工艺制备的马铃薯酸奶,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较好,口感细腻,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乳清和柠檬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乳清发酵的最佳条件和发酵乳清柠檬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乳清最佳发酵条件为混合乳酸菌接种量4%,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40℃;②在饮料中添加0.3%的黄原胶,沉淀率最低(4.3%),稳定效果最好;③发酵乳清柠檬饮料最佳配方为柠檬汁9.0%,绵白糖6.0%,稳定剂0.4%。  相似文献   

4.
优化试验研究了益生菌发酵乳清饮料pH值与益生菌接种量、后发酵时间和乳糖添加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同时正交试验对发酵后的乳清进行风味的调配。结果表明:乳清发酵饮料的最佳后发酵条件为:乳糖添加量为6%、益生菌接种量为7%、后发酵时间8 h,发酵好的乳清再添加甜味剂蛋白糖0.08%、稳定剂CMC 0.3%、香芋香精0.1%,所得乳清发酵饮料的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葡萄皮渣生物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皮渣为主要原料,探讨以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葡萄皮渣制备生物饲料的最佳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确定的产朊假丝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最佳接种比例为1.5∶1.0,接种量为10.0%;固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皮渣75%,辅料25%(玉米∶麸皮=1∶1),尿素1.5%,硫酸铵1.5%,硫酸镁0.4%,磷酸二氢钾1.5%;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料投放量100g/500mL,料水比1.0∶1.0,自然条件下pH值,32℃发酵72h。在该条件下,发酵终产物的真蛋白含量为14.45%(干基),比发酵前提高4.35%。研究结果为葡萄皮渣的饲料化利用以及新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发酵食品来源的三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发酵特性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DH1-XHG-3具有适度的菌体自溶特性和蛋白水解活力,且能够高产胞外多糖(99.7mg/L)。将植物乳杆菌DH1-XHG-3作为附属发酵剂应用于酸奶中,发现添加植物乳杆菌的酸奶样品经冷藏21d后菌株DH1-XHG-3的活菌数仍保持在108 CFU/m L,且酸奶样品的乳清析出率低于对照组,感官评定、质构特性和持水力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证明植物乳杆菌DH1-XHG-3适合作为附属发酵剂应用于发酵乳制品中。  相似文献   

7.
以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液、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发酵制备铁皮石斛多糖酸乳饮料.铁皮石斛多糖乳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以质量分数计):50%铁皮石斛多糖溶液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7%、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0.10%,在发酵温度42℃条件下发酵6h,所得铁皮石斛多糖酸乳饮料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8.
选用草地放牧牛所产牛乳和红枣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益生元——低聚异麦芽糖,通过乳酸菌发酵等技术集成,研制出具有营养平衡和保健价值的红枣乳酸菌饮料。通过预处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红枣乳酸菌饮料最佳工艺配方为:红枣粉1.0%、鲜牛乳40%、糖类4.0%(其中,低聚异麦芽糖2.0%)、复合稳定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三聚磷酸钠、魔芋粉)0.2%。采用直投式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比例为2∶1,添加量为40 g/1 000 kg)发酵酸奶: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4 h、终点酸度60°T,均质温度65℃、均质压力22 MPa。  相似文献   

9.
以红枣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具有红枣和乳酸发酵特有风味与营养功能的红枣乳酸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红枣乳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复合比2∶1、发酵时间1d、发酵温度38℃、复合菌剂接入量6%、牛奶添加量3mL/100mL、葡萄糖添加量0.5g/100mL,产酸量达7.5g/L.饮料调配最佳工艺条件为100mL饮料中添加红蔗糖2g、白蔗糖5g、NaCl 20mg,乳酸含量为0.5g.对4种乳酸发酵醪抗氧化功能分析发现次等红枣发酵醪在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方面与优质红枣发酵醪相当,而高于苹果汁、红心红薯2种发酵醪.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纯牛奶、黑豆粉、海藻糖和浓缩菠萝汁为原料,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发酵剂,制备菠萝风味双蛋白酸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并以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得到双蛋白酸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黑豆豆浆与纯牛奶质量比3︰1,海藻糖5%,浓缩菠萝汁15%,发酵时间6 h,菌种添加量2%,发酵温度42℃。[结论]制备酸奶呈淡绿色,有明显菠萝果香和酸奶特有的发酵风味,口感酸甜适中,组织细腻,感官评分92.15分。  相似文献   

11.
褐色乳酸菌饮料加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脂乳粉与葡萄糖为原料,经热处理发生美拉德反应,再通过干酪乳杆菌长时间发酵,添加白砂糖、稳定剂、酸味剂等辅料制得褐色乳酸菌饮料.通过对热处理条件、稳定剂、糖酸比等参数的优化,开发出一种风味浓郁稳定性较好的褐色乳酸菌饮料工艺.结果表明:杀菌条件115℃、15 min;稳定剂最优组合为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0.10%、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0.05%、果胶添加量0.15%;糖酸比为蔗糖添加量9%,pH 4.0.  相似文献   

12.
乳清奶酒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试验采用乳清粉为原料,研究奶酒发酵生产工艺。配制10%的乳清粉溶液,在35℃下用0.7%乳糖酶水解乳清粉3 h,然后向其中添加30%的蔗糖,经高压灭菌锅121℃,15 min的杀菌处理,冷却至28℃,添加1%酵母进行发酵,在25℃下发酵5 d~7 d,生产出具有奶香风味的乳清奶酒。经正交试验,得出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添加蔗糖量为30%,酵母菌发酵温度25℃,酵母添加量1%。  相似文献   

13.
以米邦塔仙人掌、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发酵制备米邦塔仙人掌酸乳饮料.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其最佳工艺参数(以质量分数计)为:米邦塔仙人掌滤液添加量15.3%、蔗糖添加量9.4%、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0.16%、发酵温度42℃条件下发酵6.8h,得到"米邦塔"仙人掌发酵乳饮料酸度为93.2°T,且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建立了红枣山羊乳乳扇的加工工艺,并对其配方及加工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红枣山羊乳乳扇的加工工艺:加入食用白醋→加热至65℃→加入灭菌山羊乳→迅速搅拌→形成絮状凝乳→揉搓成团→洗涤→加入白砂糖、大枣粉→混合均匀→制成饼状→入模成型→自然干燥24~48 h→成品。(2)红枣山羊乳乳扇的配方为:食用白醋使用量占鲜羊乳的12%,大枣粉、白砂糖质量分别占凝乳块的10%,5%。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蓝莓、紫薯和牛乳为主要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而制成蓝莓紫薯发酵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乳清析出率为评价指标,明确出最佳制备条件为:蓝莓添加量为8%,紫薯添加量为10%,加糖量7%,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 h,乳酸菌接种量3%,稳定剂(果胶)用量0.4%,此条件下得到的蓝莓紫薯发酵乳感官评定分数为92分,乳清析出率为5.6%。制得的产品酸甜可口、组织状态均匀、呈淡紫色的发酵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羊奶粉、脱脂牛乳粉及浓缩乳清蛋白WPC-34代替部分混合奶粉生产酸乳,对酸乳发酵品质特性的影响,测定了pH值、滴定酸度、黏度和持水性,并做了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用脱脂牛乳粉和羊奶粉按不同比例制作酸乳时(乳固形物恒定为13%),随着羊奶粉比例的增加,凝块变软,黏度降低,NpH值和滴定酸度变化不明显,在羊奶粉比例小于70%时感官评价分数降低不明显,然而当大于70%时感官评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当使用WPC-34替代混合乳粉(固形物含量为13%)发酵酸乳时,在替代率为10%-40%时滴定酸度、黏度、持水性均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项指标均在替代率为20%时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核桃碎等辅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确定对核桃发酵乳的制作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核桃酸奶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为:100mL牛奶和10g/100mL白砂糖→灭菌(63℃,30min)→接入5g/100mL发酵剂→35℃恒温发酵12h→加入5g核桃碎→后发酵24h(5~7℃)。利用此工艺制备的核桃酸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在0~6℃时的货架期可达10d左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研究乳酸菌干粉及其活化代数对牛乳乳酸发酵理化特性影响。[方法]分别添加乳酸菌干粉0.125、0.250、0.375、0.500、0.625 g/100 g 及其不同活化1、2、3、4、5代分别添加2、3、4、5、6 g/100 g 对巴氏消毒牛乳乳酸发酵6 h,每小时测定酸度、乳清析出率和粘度。[结果]表明:随着乳酸菌干粉添加量的增加,发酵乳酸度、乳清析出率和粘度均显著上升(P 〈0.05);随着干粉乳酸菌活化代数的增加,第2~5代酸度、乳清析出率均显著上升(P 〈0.05),其中第3代最高,粘度则依代递减。[结论]乳酸菌干粉发酵乳品质稳定,其活化菌发酵乳品质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将副干酪乳杆菌用于牛乳发酵,制备含抗氧化肽的新型乳酸菌功能性饮料。通过测定发酵终产品的活菌数、酸度、多肽含量、多肽转化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探讨最优的发酵培养方式和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确定出的最佳培养方式为摇床培养,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24 h、脱脂乳粉添加量12 g、葡萄糖添加量6 g、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产品的多肽产量最高达0.98 mg/mL,活菌数最高达8.5×108 CFU/mL,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6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