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指出了杉木作为广西当地典型乡土树种,具有生长适应能力强、生长快速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分析了广西杉木栽培技术的现有内容,对广西杉木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科学高效的良种培育建议,为广西杉木人工林培育技术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育苗方式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从生长量、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1年生杉木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平均苗高和平均地径分别为31.38 cm、4.51 mm,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25.69 cm、3.34 mm)。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杉木苗的根冠比分别为0.24、0.16;采用沙床及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分别为84.3、68.8条。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的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采用托盘培育的轻基质杉木苗,说明沙床较托盘培育的苗木根系发达,更利于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采用沙床培育的苗木出圃率为88.75%,显著高于托盘培育的苗木出圃率。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杉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由于其生命力比较旺盛,则它的培育方法相对简单且生产快、生产量大,成木用途相当广泛。结合我国南方广西地区杉木良种培育的基本现状,提出了杉木良种壮苗培育的相关技术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沙床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并对该技术的特点、创新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采用沙床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杉木种子发芽率提高50%以上,1年生杉木苗平均苗高、地径分别为32.4 cm和5.5 mm,苗木出圃率达90%以上,能有效提高良种利用率及苗木质量,利于育苗期间的集约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育苗沙床兼具排水和保水功能,能有效平衡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实现苗木对水分的高效利用并大幅节约用水成本。采用沙床培育的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茎干粗壮、抗逆性增强,造林后成活率显著提高。采用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是实现杉木工厂化和规范化育苗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提升杉木育苗技术水平的重要突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可在杉木栽培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天云 《绿色科技》2013,(8):146-147
指出了杉木裸根苗的栽培和培育的方法相对轻基质苗的培育而言较为简单,能大量节省杉木的种植成本,因此这种育种方法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杉木是中国商品林的主要树种,是一个历史悠久,能速生栽培的农林产业,杉木裸根苗的栽培和培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效益,是满足当前造林大量需求的有效方法。造林苗木的质量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对杉木祼根苗与轻基质苗造林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杉木裸根苗的栽培和培育的方法相对轻基质苗的培育而言较为简单,能大量节省杉木的种植成本,因此这种育种方法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杉木是中国商品林的主要树种,是一个历史悠久,能速生栽培的农林产业,杉木裸根苗的栽培和培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效益,是满足当前造林大量需求的有效方法。造林苗木的质量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对杉木裸根苗与轻基质苗造林早期生长进行了比较,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提升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轻基质容器育苗方法的基础上,从生长量、生物量,生长量区间分布,苗木质量等级评价以及根系生长状况等方面,探究1年生杉木实生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40.87、0.50 cm,均达到Ⅰ级苗出圃标准;裸根苗平均苗高43.35 cm,达Ⅰ级苗出圃标准,平均地径0.54 cm,仅达到Ⅱ级苗出圃标准。轻基质容器苗和裸根苗苗高分别有73.3%、74.2%分布在30~50 cm范围,苗高分布差异较小;轻基质容器苗地径有78.0%分布在0.3~0.6 cm范围,裸根苗仅为62.4%,说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生长更加均匀。轻基质容器苗侧根数量以及根冠比显著高于裸根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沙床培育,可获得高质量等级和高出圃率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  相似文献   

8.
对采用沙床育苗法培育的杉木轻基质容器苗的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和出圃率等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轻基质容器苗地径、侧根数、高径比在贝江河林场、西山林场和咸水林场等3个种子园的良种苗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轻基质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地下鲜重、根冠比和出圃率分别为37.3 cm、5.5 mm、13.5条、5.1 g、0.29和94.5%,表明轻基质容器苗根系发达,出圃率高,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良种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沙床培育轻基质容器苗技术利于培育出高质量和高出圃率的良种壮苗,宜在苗木培育与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容器育苗轻基质成本,提高林区易获取轻基质比例,将泥炭、蛭石、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松鳞、发酵木屑、砻糠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种不同配方基质,每立方米基质施加N、P2O5、K2O含量分别为18%、6%和12%的控释肥4 kg,研究其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1年生实生容器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1年生实生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生长性状和成本,筛选出适合培育1年生杉木和湿地松实生容器苗的最优基质配方均为泥炭∶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木屑∶发酵松鳞=0.3∶0.1∶0.2∶0.15∶0.25。尽管筛选的配方与传统配方(泥炭∶蛭石∶珍珠岩=0.4∶0.3∶0.3)在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育苗成本降低了2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地区杉木和湿地松容器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湖北林业科技》2017,(6):24-27
林木良种是森林资源高效培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优化杉木良种资源应用的配置,以福建省杉木中心产区建瓯市和大田县两地种源种子为对照,开展产自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等10个单位14个1至3代杉木种子园良种的轻基质容器育苗对比试验。通过对苗高、地茎、高茎比、质量指数等8个苗期生长与质量指标的调查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不同世代良种和相同世代不同种子园良种间的生长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杉木不同良种之间的苗木生长特性存在差异;依据苗高、地径和生物量进行苗木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世代良种的苗木质量总体上优于对照组,苗木质量指数最高的是尤溪林场3代,高出总群体平均值25.21%,其次是洋口林场3代、光泽华侨林场3代、官庄林场2.5代、长汀2代,高出总群体平均数的14.12%。  相似文献   

11.
沙床容器育苗是目前广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育苗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轻基质水分、电导率和温度等方面比较沙床和托盘育苗2种方式之间的差异,探讨沙床在杉木容器育苗中的水分、电导率和温度平衡能力。结果表明:晴天和阴天时,轻基质水分含量呈递减趋势,沙床中轻基质杯水分含量降低幅度极显著低于托盘;雨天时,托盘中轻基质水分含量极显著高于沙床,沙床有利于排出轻基质杯中多余水分。沙床对轻基质杯中的养分具有一定的保持作用,可减缓轻基质杯中的养分流失速率,这种保持作用在距离施肥稍长一段时间表现尤为明显。轻基质杯中温度比空气温度低1~2℃,3种天气情况下,沙床中轻基质杯中的温度均高于托盘,沙床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3个省级杉木三代良种容器育苗试验示范,总结出容器育苗的种子来源及处理,容器材料及规格,基质配方及消毒,播种及容器放置,缺苗补植、除草、追肥、遮荫、水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试验表明,容器苗产量68万株·hm^-2,其中80%的苗木达到地径0.45cm以上,苗高30.0cm以上的Ⅰ级苗标准,为杉木良种容器苗培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广西杉木良种选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我国杉木良种选育概况,总结了广西杉木良种选育研究与良种基地建设现状。广西保存了优良家系和优良组合800多个,优良无性系900多个,筛选出了融水、金秀、那坡、隆林、贺县(八步)等优良种源,筛选出优良材料一批应用于种子园建设和营造速生丰产林。同时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杉木良种发展目标与策略,以推动广西杉木良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分析了种源选择、立地条件、土壤条件、林分密度,海拔、地形因子等因素对大径材高效培育的影响,总结了杉木大径材培育的一些技术方法,为建立广西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西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广西10年生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分析杉木第二代良种在广西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及增益效果,将良种林分生长量与行业标准及广西地方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低限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杉木第二代良种林分生长量在不同试验点间差异显著;3个试验点的良种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增益分别为47.2%、50.8%和215.8%;10年生良种林分的树高、胸径、年均蓄积生长量和蓄积量均达到行业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16年生时的低限指标要求,年均蓄积生长量和蓄积量达到广西地方标准规定的杉木中心产区15年生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分析了广西南部(桂南)的良种杉木栽培与培育问题,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树种之一,在广西地区杉木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乡土树种,与其他树种相比种植优势比较明显,具有比较广的用途,良种杉木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生长成材,种植经济生态效益明显,因此近些年来在广西地区发展迅速。基于此,分析了桂南良种杉木栽培现状,探讨和总结了桂南良种杉木的栽培技术,针对桂南地区的杉木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桂南良种杉木培育建议,希望能够为桂南地区良种杉木人工林的培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材料配比的轻基质容器杉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种不同材料配比的轻基质容器杉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配方对杉木苗木的苗高、地径、茎叶干重、根干重及冠根比等指标影响显著,其中以6号轻基质配方(珍珠岩:泥炭土=1:4)处理方案效果最好,冠根比小,苗木高且粗壮,地上和地下部分长势均衡。其次是3号轻基质配方(腐木屑:泥炭土=1:1),最差的是7号轻基质配方(谷壳:珍珠岩:泥炭土=2:1:2)。杉木轻基质扦插育苗可以在生产上推广,轻基质网袋苗更适宜不在造林季节时造林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杉木良种与普通种林分间伐后生长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良种和普通种杉木人工林间伐后生长情况,加快培育杉木大径材,对庆元林场四个林区良种和普通种杉木林间伐后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3年后,四个林区杉木良种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都高于普通种;大洋林区的杉木良种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虽然其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差异不显著,但其数值较高;各林区的平均树高差距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相同林区良种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培育杉木大径材;不同林区中,大洋林区的良种更适合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杉木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介绍了应用轻基质网袋容器培育杉木壮苗的新技术。以沙壤土为基质进行播种,幼苗高5-8cm时移入轻基质网袋容器,基质以松皮粉60%+锯末25%+炭化锯末15%为宜,约1a生时85%以上苗木的地径大于0.50cm、苗高大于25cm,这时即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广西市场杉木优质木材的充分供应,确保广西主要用材林的高效培育,通过分析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混交林造林技术,总结了相关的混交林抚育管理措施,并有效地在贝江河林场应用混交林栽培模式实施混交林栽培3年。根据2019年12月调查测定结果显示: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良好,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为市场优良木材的供应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