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固体水对树木幼苗水分生理及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春之霖固体水对树木幼苗水分生理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干旱条件下,固体水可明显地改善树木幼苗的水分状况,大大提高成活率,并能维持接近正常水平的代谢活动和生长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固体水种植技术是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最佳供水途径.  相似文献   

2.
固体水对苗木作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固体水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为了有效地指导其在野外造林的应用,在温室可控条件下,从植物水分状况、土壤含水量变化及微生物数量等方面,研究了固体水对北方主要造林树种油松和侧柏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固体水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明显改善苗木的水分状况,减轻水分胁迫,其中效果最佳的是接触面积为50?cm2的纯固体水和38?cm2的加剂固体水.根据固体水释水速率和供试苗木的水分状况及生长表现,在没有其它水源补充的条件下,艾德迈尔固体水至少可以维持油松和侧柏苗木生长2个月.  相似文献   

3.
固体水对苗木作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固体水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为了有效地指导其在野外造林的应用 ,在温室可控条件下 ,从植物水分状况、土壤含水量变化及微生物数量等方面 ,研究了固体水对北方主要造林树种油松和侧柏苗木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使用固体水可提高土壤含水量 ,明显改善苗木的水分状况 ,减轻水分胁迫 ,其中效果最佳的是接触面积为 5 0cm2 的纯固体水和 38cm2 的加剂固体水 .根据固体水释水速率和供试苗木的水分状况及生长表现 ,在没有其它水源补充的条件下 ,艾德迈尔固体水至少可以维持油松和侧柏苗木生长 2个月  相似文献   

4.
"海礁王"固体水是一种最适合于干旱条件下,保证植物成活,蓄水能力极强的凝胶状物质.在土壤中,根据植物需要,可持续缓慢地供水长达2~3个月,如遇降雨,又可快速吸水储存起来,再供植物利用,如此反复吸水多年有效.为了验证其在我县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设计该试验.  相似文献   

5.
分析干旱和复水环境中植物水势特征,对探讨植物水分状况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侧柏水势对干旱与复水环境的响应特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与复水环境对侧柏苗木不同生长阶段水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干旱持续时间、苗木生长时期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侧柏苗木水势均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干旱程度加剧,侧柏苗木水势呈下降趋势,水分胁迫指数呈上升趋势.40.00%SWC处理的苗木水势下降幅度达到最大,其中干旱15 d的生长初期、生长中期和生长后期的苗木水势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46、1.10、1.84 MPa.复水后,侧柏苗木3个生长时期水势逐渐恢复,恢复速率与干旱程度、干旱持续时间和生长时期相关.随着供水时间的延长,复水激发了侧柏苗木水势的补偿作用,苗木生长中期阶段水势恢复快于生长初期和生长后期阶段,在复水72 h后逐渐接近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植物固体营养液,又称能量保水肥,是继保水剂后的一种高性能抗旱、高肥效、广谱长效等多功能新产品。多功能植物固体营养液是固体状不流动的,在植物根部形成一个“微型小水肥库”,其贮存的营养液不流失而可完全被植物吸收,而一般给植物施肥水时,由于水肥流动,植物只能够吸收极少一部分,大部分是白白流失;固体营养液释放水肥缓慢,保水性能是市售保水剂的两倍以上,真正起到保水保肥的效果;固体营养液把营养液释放完后,如遇水都会再将其迅速吸收并牢牢贮存起来,干旱时又缓缓释放,如此在土壤里反复使用2年以上。使用固体营养液可节水80%以上,节肥50%以上,其使用成本仅是目前市售保水剂的一半。使用效果介绍:  相似文献   

7.
生物节水中的补偿效应与根系调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别介绍了作物对干旱、复水的响应,及水通道蛋白、信号传导在水分调控中的最近研究进展,并从根系方面分析了补偿效应与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关系。干旱对植物的影响一般存在临界期,而植物旱后复水有其自身的补偿有效期,选择在关键期供水往往会取得最好的灌水效果。因此,旱地作物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利用作物自身潜力达到节水目的。  相似文献   

8.
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是由两种性質不同的水分形态,即自由水和束縛水构成的。这两种水分形态在植物体内起着不同的作用。自由水可以制約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长等生理过程的活性;束縛水則表示原生質胶体亲水程度大小,是决定植物对不良外界条件抗性的一个指标。它們在植物体内,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分配状态是不同的。当环境条件变坏时(干旱、寒冷等),束縛水就占优势;反之,自由水就占优势。在植物生长期間,这两种水分形态保持着一定的比例,掌握了它們在植物体内的动态变  相似文献   

9.
从根系生长状况、植物组织的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光合特性、蒸腾特点等方面分析,罗望子适应干旱环境的机理,结果表明:罗望子在干旱的环境下,根系发达,利于从土壤吸收更多的水分满足其水分生理需要;组织内的束缚水含量大于自由水的含量,水分代谢减慢;干旱季节植物组织的脯氨酸含量提高,有助于细胞持水,防止脱水作用;通过调节气孔导度来...  相似文献   

10.
干旱对苹果树叶水势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分是影响果树生产的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水分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和作物的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土壤干旱和水分胁迫时果树叶水势下降,并且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加剧和干旱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变化。苹果树叶水势日变化的总趋势和正常供水树基本一致。持续干旱下,不同干旱处理的叶水势均持续下降,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在复水后,不同处理叶水势恢复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以往研究表明,固体水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特别在困难立地造林应用中已取得较好效果。为进一步选择应用固体水效果较好的树种,为今后困难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于2004年4月在北京市延庆县龙庆峡荒滩进行固体水多树种造林应用试验。通过分析树种成活率和相关生长指标,对比研究固体水多树种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荒滩造林绿化中,固体水能够提高各供试树种成活率和生长指标;银杏、旱柳、国槐、新疆杨、白榆、侧柏、刺槐、毛白杨和樟子松等9个树种应用固体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寻找促进沙地植被恢复的新途径,提高防沙治沙造林效果,用固体水和叶面肥在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同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 kg固体水和用10 mg/kg叶面肥浸根24 h,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使用固体水苗木成活率平均提高10%,使用叶面肥浸根效果更明显,成活率平均提高18.2%,其中沙柳和杨柴在两个试验地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且固体水和叶面肥浸根对沙柳的高生长和增加冠幅的作用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效果,对生物量增加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能适应生态环境的适生造林树种是造林成功的1个关键因素。在太行山区的河北省易县旺龙沟流域,以常见的14种造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自然环境下不同树种的主要分布区域;并在各树种的主要分布区,每树种确定10株2~4 a生的幼树,在主干及主枝枝条中部选择成熟叶片作为测定样品,分析了其叶片束缚水/自由水与所处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进而分析与树种耐旱性的关系,可为该区抗旱造林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集中分布在丘陵的部位不同;各树种鲜叶的束缚水/自由水与其对应所处土壤的含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叶片束缚水/自由水越大,植物的耐旱性越强。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在丘陵山地上部保留下来的树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土壤容积含水率变化,研究了无苗条件下固体水的释放规律,得出了不同试验阶段固体水的释放规律、保水时效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同时,固体水对柠条种子发芽率的作用明显,最佳的是固体水0.75kg处理,其次为固体水1.0kg、0.5kg、0.25kg处理,对照最差。自然模拟干旱条件,使用固体水明显改善土壤水分保存状况,而至少使苗木维持2个月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经对10种乔木的含水率、水分逸出率测定分析和对6种乔木、4种灌木预引燃所需热能的估计认为,在防火树种选择中二个水分因子具有不可代替性,且水分逸出率用于树种燃烧性的评判比含水率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地区封山育林水源涵养效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经采用面上样地调查和设置迳流观测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定量评估千岛湖地区封山育林水源涵养效益。结果表明:1.有林地比无林地年有效持水量大30%,20年累计10亿m~3,起到削减洪峰及调节水源的巨大作用。2.有林地比开垦地地表迳流系数小53%,输沙率减少99.1%,起到明显的保持水土作用,减缓水库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年限。3.封山育林提高了水库水质的纯洁度和透明度,防止水库污染,提高了千岛湖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造林对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跃志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1):61-62,74
通过在北票市、凌源市设立对比试验,对困难立地造林后的水土保持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造林后林地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与对照相比,没有增加;降雨量相同时,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随着造林时间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