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兰  张建林 《南方农业》2007,1(6):41-45
结合竹类的特性,分析了观赏竹类在园林空间营造的基本原则及应用,从成竹的大小、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分布等方面统计出了常用观赏竹类资源表,为竹类在园林空间中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观赏竹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我国竹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竹类植物资源对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初步探讨了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配植形式及竹与山石、水体、道路、园林建筑及其他园林植物组景等应用类型,以期为提高观赏竹类植物应用水平提供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竹类植物是现代园林造园的主要材料之一,在环境绿化和造园艺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观赏竹的种类和应用形式两个方面,对观赏竹在乐山市内绿化建设中的竹类造景进行分析,结合应用现状,归纳其造景原则;指出观赏竹在乐山地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拓展应用范围,注重合理选材;融合竹文化特性,提升设计水平;关注竹的生长习性,增强管理水平"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观赏竹类资源及其园林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由于太姥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山系东北向西南所构成的天然屏障,使福建省分隔为东南沿海和西北2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型,分别生长着不同的竹类,闽东南沿海为南亚热带丛生竹林区,闽西北为中亚热带混生竹林区,竹类资源丰富,有15属120种以上,其中有许多有价值的观赏竹类,观赏竹类资源按观赏部位的主要形态特征归为观秆形、秆色类;观叶形、叶色、绿篱竹类;观笋、观箨竹类三大类。并简述了观赏竹种类、分布、观赏特性以及园林配置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自然条件优越,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由于太姥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山系东北向西南所构成的天然屏障,使福建省分隔为东南沿海和西北2个截然不同的气候型,分别生长着不同的竹类,间东南沿海为南亚热带丛生竹林区,闽西北为中亚热带混生竹林区,竹类资源丰富,有15属120种以上,其中有许多有价值的观赏竹类,观赏竹类资源按观赏部位的主要形态特征归为观秆形、秆色类;观叶形、叶色、绿篱竹类;观笋、观箨竹类三大类。并简述了观赏竹种类、分布、观赏特性以及园林配置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观赏竹作为比较普遍的园林观赏植被,加之其特有的竹文化内涵,被广泛栽植在南北方的园林中,深受游客和广大爱好者的青睐。其四季常青的特点以及坚韧不屈的性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观赏竹的园艺栽培技术源远流长,本文基于观赏竹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观赏竹园艺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观赏竹在园林绿化中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大量用于城市绿化在国内还不常见。本文简单叙述观赏竹的特性,重点介绍了重庆市北碚新城区的竹绿化网,并针对竹绿化提出了几点建议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绿化中,竹类植物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竹类植物在长沙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出竹类植物在长沙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图1竹类群植(长沙市南郊公园)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观赏果树的概念、特点,观赏果树园林应用的注意事项,对桃花类、海棠类、樱花类、山楂、柿、石榴等分别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观赏果树的概念、特点,观赏果树园林应用的注意事项,对桃花类、海棠类、樱花类、山楂、柿、石榴等分别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未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安全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对贵阳市近20 a来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基于P-S-R模型构建城市化驱动力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计算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利用SPSS软件和GM(1,1)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与短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近20 a贵阳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1992—2000年处于恶化级、2001—2009年处于风险级、2010—2011年处于敏感级,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基本处于不安全状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响应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较大;预测在2011年后5 a内该区域压力值、状态值、响应值和综合值均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潜力具大,但生态系统脆弱且敏感性显著等问题一直存在。控制人口增长,优化人口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构建绿色经济生态体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合理利用土地,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贵阳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合理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贵阳市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查明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产生的各种环境效应,通过野外调查贵阳市环境地质背景,分析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各含水岩组的富水性进行评价,同时根据研究区地层植被发育情况、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具体工程实例和近3 a的地下水水质检测等资料,运用空间信息统计方法,探讨了水文地质条件下产生的城市生态环境效应、环境水文地质效应、环境工程地质效应、地下水环境污染效应。取得的主要结果有:①贵阳市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其次为基岩裂隙水;②贵阳市形成宽1~7 km,长逾70 km的环城林带,为贵阳市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③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在和尚坡、三桥地段形成降落漏斗群,破坏水文地质结构,产生环境水文地质效应;④在工程建设中抽排地下水产生地面开裂、地表塌陷等环境工程地质效应;⑤由于工业废水和人类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地下水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产生水环境污染效应。该研究结论可为贵阳市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贵阳市城区土壤重金属累积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土壤质量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会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以贵阳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在三个城区采集50个土样,调查城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状况并探究其来源。结果表明:城区土壤As、Cd、Cu、Ni、Pb和Zn的含量分别为16.8 mg kg-1、0.984 mg kg-1、66.1 mg kg-1、38.9 mg kg-1、79.5 mg kg-1、243 mg kg-1;三城区6种重金属分布特征总体上存在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的趋势;南明区土壤重金属达到轻度污染,云岩和小河两区处于尚清洁状态,Pb和Zn为南明区土壤的主要污染元素,Cd是三城区土壤的主要污染元素;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Cd、Zn、Pb的可能主要来源是人为活动,As和Ni的来源是自然因素-成土母质,Cu的来源可能以人为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角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喀斯特地区作为一种典型的土地生态环境区域,对其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和趋势进行评价是诊断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系统破坏和退化程度的重要手段。该文在界定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性指数、功能性指数和效益指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三角模型,并对2005-2012年贵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状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的路径。结果表明:贵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水平先后经历了不健康、亚健康、初级健康和中级健康4个状态阶段,具有逐渐向高级健康状态发展的趋势,在未来应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建设基础保障水平并结合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土地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预警系统以优化土地利用系统的健康水平。该研究能够为生态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影响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变化的关键因素,为贵阳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合理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贵阳市为例,将水资源系统分为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选取评价指标,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整体上,2003—2013年贵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不断提高,可较好地支持贵阳市社会经济发展。其中水资源子系统指数处于波动缓慢下降状态,生态环境子系统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社会经济子系统指数呈下降趋势。[结论]水资源子系统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贡献率逐渐降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是水资源承载力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社会经济子系统是水资源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压力源。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壤及蔬菜重金属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非污灌区的4个蔬菜园艺场和张江镇2个污灌区的土壤及其对应生长的蔬菜中的7种重金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个蔬菜园艺场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园艺场环境要求,而张江镇污灌区的土壤Cd污染严重,其次是Cu、Zn和Hg污染,其上生长的蔬菜中Cr和Cd100%超标,属轻度污染。张江镇污灌区土壤和蔬菜的污染主要是由于上世纪70年代应用黄浦江疏浚底泥吹泥和污水灌溉等因素,致使土壤及农产品中重金属遭受污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贵阳、北京两地1982—1985年秋播试验为依据,阐明北方强冬性小麦品种在两地均能通过春化反应正常成熟,在冬季短日配合下,冬小麦可以在较宽范围低温条件下通过春化阶段,短日对春化有促进作用。北方强冬性小麦在贵阳的生育期比北京短,某些性状似优于北京点的表现,为贵州开发利用冬型品种,提出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贵阳市耕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贵阳市4郊区1市3县耕地土壤重金属As、Pb、Cd、Cr、Hg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在地区内及地区间差异都较大,除Cr外,As、Pb、Cd、Hg富集度较高;1市3县是贵阳市主要工业区,土壤属轻度污染,明显高于4郊区;Cd元素污染十分突出,其次是Hg和As。分析认为磷化工、煤化工及铁合金等工业与之密切相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贵州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该文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1986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首先研究了0.2km×0.2km、0.4km×0.4km和0.6km×0.6km3个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建立不同尺度的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并对比2种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1986年、1995年和2000年花溪区的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在3个尺度都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空间相关性与研究尺度有关,随研究尺度变大空间自相关性逐渐下降。通过对比分析3个尺度空间滞后模型和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空间滞后模型的残差较小,解释能力比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强,空间滞后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该文研究可为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贵州贵阳市郊区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贵州省贵阳市乌当、白云、花溪及清镇四个区域菜园土壤重金属Hg、Pb、As、Cr、Cd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分析各调查区域的环境背景特征的基础上,计算各区域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应用对应分析技术,计算出各区域菜园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贵阳市郊区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当严重,各调查区域间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一定差异,总体上清镇、白云、花溪较乌当污染严重,各区域间Hg、Cr、As污染水平差异明显,Pb、Cd污染差异不大,根据研究提出了控制贵阳市郊区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