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各类小麦品种不同春化时间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强冬性、冬性、半冬性、春性不同类型中五个代表性小麦品种进行不同春化时间、不同低温处理试验,探讨小麦春化反应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低温春化特性与抗寒性是同一外界条件(即低温)诱导的品种所具有的两种遗传特性,要求较长低温春化时间的品种,抗寒性不一定强,但抗寒性强的品种,要求的春化时间一般较长,春化有利于抗寒性的形成;同一品种不同春化时间处理后幼苗的抗寒性不同,随着春化时间的延长,抗寒性增强,春化时间适宜者抗寒性最强;但同时也发现春化时间超过适宜范围后,抗寒性又下降这一现象目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非正常播期中的生育表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90年,在北京进行了小麦生态试验.春型品种在晚秋播试验中存在着春蘖发生期,以侧茎成穗的方式完成生活周期,可以和冬型品种花期相遇,成熟期相近,千粒重较高.冬型品种在早春播试验中能抽穗、开花、成熟.0~15℃的温度和较短的日长相组合,保证了田间春化.春型和冬型小麦品种都有较广的生态适应范围.了解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在非正常播期中的生育表现,对小麦科研与生产,尤其在异常气候条件下的小麦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3个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和春化处理,以热时间为尺度,研究了冬前积温对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幼穗分化进程及主要穗分化期累积GDD(生长度日,growingdegree days)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积温的减少,不同幼穗分化时期累积GDD减小,冬前积温对小麦幼穗分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单棱期和二棱期,护颖分化期后幼穗分化受冬前积温的影响较小,冬性品种幼穗分化累积GDD对冬前积温最敏感,半冬性品种次之,春性品种则对冬前积温不敏感。春性品种幼穗分化前期适宜温度的上限为14℃,当14℃以下累积GDD达到232~243时,幼穗可正常分化进入二棱期,半冬性品种幼穗分化适宜温度的上限为12℃,12℃以下GDD达到261~277后,幼穗分化可正常进入二棱期,高于上限的GDD不能满足小穗原基正常分化的需求。在田间条件下小麦小穗原基的分化对特定温度范围的累积GDD有稳定的需求,这种需求因品种的春化发育特性而异。  相似文献   

4.
过渡型小麦品种在我国非过渡地带早播条件下的生育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0年,用过渡型小麦品种在黑河、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进行早春播,在西南冬播麦区的昆明和贵阳进行早播,生长发育均正常。与当地春型小麦品种相比,成熟期因各地生态条件不同而有差别。在营养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殖生长这三大生育阶段中,过渡型小麦品种在黑河、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表现长—短—长的“两长一短”现象,而在昆明和贵阳则表现“三长”现象。田间春化的温度条件较宽,在日均温0~15℃范围内均可。开花前,对日长要求不严格。生理拔节—抽穗期间的天数与同期间的“平均光温积”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表现温光互作效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抽穗—成熟天数与此期间日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春型小麦品种相比,过渡型品种的千粒重较高。通过在我国非过渡地带试验,从生长发育上,过渡型小麦品种表现了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析小麦叶片出生与小穗原基分化的同步关系,为营养器官生长和幼穗分化的协调发展、苗情诊断和培育壮苗提供理论依据,以16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春化处理和田间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春化处理和播期对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叶片出生与壮苗冬前安全穗发育期(二棱期)和护颖分化期对应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穗原基分化的叶龄和叶龄余数受播期和春化处理的影响较大,不同播期和春化处理的叶龄指数则较为稳定,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间的叶龄指标差异大于播期和春化处理之间的差异。表明主茎叶龄与小穗原基分化的对应关系受生态因子及栽培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宜将叶龄作为冬前壮苗的形态指标,而叶龄指数和小穗原基分化之间存在确定的量化关系,且主要由品种特性决定,可将春性品种以二棱期、半冬性品种以单棱末期或二棱始期进入越冬期的叶龄指数作为壮苗的叶龄指标。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不同品种生态型生育期的地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普通小麦的春型强春性、春型春性、春型弱春性、过渡型4个品种生态型在我国纬度和海拔各不相同的10个试验点进行多年同期春播试验;还用过渡型、冬型弱冬性、冬型冬性、冬型强冬性、冬型超强冬性5个品种生态型在纬度和海拔各不相同并且有小麦越冬期的10~12个试验点进行多年同期秋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个品种生态型的普通小麦,其播种至成熟的生育天数与纬度和海拔皆呈极显著正相关。春播条件下,海拔不变时,纬度北移  相似文献   

7.
以强冬性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非光敏特早熟小麦新品种冬早5号的冬前生长特性、抗寒特性以及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冬早5号的临界致死温度(LT50)为-14.9℃,比对照高出1.8℃,属于弱冬性小麦品种;冬早5号比对照早熟4d,增产43.4 %,如采取有利抗寒措施该品种可以在北京及以南地区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8.
强春性小麦品种的人工光温反应及短日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春6号属于强春性等级小麦品种。人工气候箱中的试验表明,在较高温度的配合下,它不但能在始终短日的条件下正常地生长发育,而且不延迟孕穗,其光周期类型可以表现为短日型。在温度适宜地区的短日照月份,这个等级的小麦具有短日种植的可能性。在不具备适宜温度条件的地区,利用一定设施,可在短日季节繁殖种子。  相似文献   

9.
辽春6号、76—63—1和粤麦6号属于强春性小麦品种。在1983年到1985年的三年中,在北京共进行了11期春播和夏播试验。随着播期的推迟,温度逐渐升高,日长逐渐变长,从播种到生理拔节的天数和生育天数逐渐减少。在夏播中,没有8~15℃的日均温。这些品种在生育早期对温度和日长不敏感。它们没有春化反应。高温和长日可以促进早期生育进程,并且具有互补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高产条件下,冬性春性类型小麦品种各自适期播种,相对早播的冬性半冬性类型的总干物质积累量(简称DMA,后同)高于春性类型;生育前期冬性、半冬性的DMA高于春性,后期春性半冬性高于冬性.茎秆光合产物输出率、成熟期籽粒干重占单株总干重的百分率表现为春性>半冬性>冬性,而基秆干重所占的百分率则呈相反趋势.同期播种,总DMA及籽粒产量都有春性高于冬性、半冬性的趋势.春性及半冬性品种的籽粒干重日增长量和籽粒相对生长率都明显高于冬性品种.因而春性及半冬性品种单株粒重大,经济产量高.本文提出在冬性春性类型品种交叉地区,  相似文献   

11.
2021年秋季(9−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0.5℃,较常年同期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57.9mm,为1961年来最高值,尤其西北地区、华北、黄淮区域平均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564.9h,为1961年以来第9低值。东北地区大部初霜期较常年明显偏晚,全国秋收区光温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灌浆成熟和收晒。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秋季前期多雨和寡照突出,属典型“埋汰秋”,麦播期普遍推迟7~15d,秋季中后期天气转好,冬小麦播种速度加快。秋末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冬小麦发育期较常年普遍偏晚7~25d,处于分蘖期的占比低于常年和2020年同期,全国冬小麦晚弱苗比例高于常年和2020年同期。南方大部地区秋播期间农田土壤墒情适宜,冬小麦、油菜播种和出苗顺利,发育期基本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12.
宁夏引黄灌区近50年北移冬小麦越冬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夏引黄灌区所辖市(县)的11个气象站点1961-2009年的逐日温度数据,分析了当地北移冬小麦种植区各项温度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宁夏引黄灌区1月极端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为-19.8℃,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升高了3.9%;1月的平均温度为-7.4℃,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升高了12.8%,1月平均气温低于-9℃的年数减少了75%,说明宁夏引黄灌区北移冬小麦已经处于冬小麦种植北界内的适宜种植区;北移冬小麦生育期≥0℃积温平均值为1969.6℃.d,冬小麦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11.1%,但无论冬小麦北移之前还是之后,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生育期≥0℃积温都能保证冬小麦正常生长;北移冬小麦越冬前≥0℃积温平均值为363℃.d,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10.3%,接近华北冬小麦生长所需冬前≥0℃积温400℃.d的下限;越冬期负积温平均值为-586℃.d,北移后比北移前增加了22.3%,但仍然达不到华北冬性和强冬性品种安全越冬的越冬期负积温的下限。因此,适时早播和加强水肥管理以增加冬前≥0℃积温、培育壮苗和提高冬小麦的越冬存活率是保证北移冬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山西临汾、襄汾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了土壤质地、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闲制不同土壤质地的传统土壤耕作方式,小麦播前0-200cm的各主要土壤层面的贮水量为中粘土〉中壤土〉轻壤土;夏季复播制的土壤质地和复播作物对小麦播前贮水量的影响以土壤质地〉复播作物种类;夏闲制不同土壤耕作方式的小麦播前贮水量以浅旋灭茬〉免耕〉隔行深松〉传统耕作〉全耕层深松。不同春播作物茬口小麦播前的贮水量以地黄茬贮水量最高,其次为丹参茬,棉花茬较差。该项研究为小麦播前土壤贮水量的恢复选择夏季复播制的土壤质地、夏闲制合理的土壤耕作方式和春播作物茬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冬前旺长及资源损耗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秋季气温变化对冬小麦冬前发育期及发育期间隔日数的影响为前提,分析了黄土高原最典型区域"董志塬"发生冬小麦冬前旺长现象的气候背景,旺长特征,以及由于旺长引起的资源损耗现象。分析认为秋季气温偏高是冬前旺长的主导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生长期长、水肥条件好,气象条件适宜是冬小麦冬前旺长的必备条件。尤其10月份气温偏高导致麦田分蘖过多,群体过大是冬前旺长的主要原因,其中水资源无效损耗主要出现在初仲秋,以生态耗水为主,生物量损耗主要发生在仲晚秋分孽期-停止生长期。结论认为虽然由于气候变化和当地传统生产习惯导致多数年份存在冬前旺长现象,造成生物量和水资源的无谓损耗,以冬前生长过剩导致的干物质损耗尤为突出,但冬前旺长现象可以通过适当推迟冬小麦播种期、人为缩短秋季生长期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高温对小麦春性品种生育的促进作用,夏秋麦比冬播麦分蘖少,秆矮叶面积小,干物质积累少,生育期短,产量低。单位面积穗数不足是夏秋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多数年份夏秋麦穗粒数和千粒重比冬播麦低,气候生态因素是决定二者大小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In Northern Europe, cover crops are traditionally established before spring crops by undersowing, but some cover crops might also have an effect if preharvest sown before spring crops and even winter crops. The effects of cover crop sowing date, sowing technique and succeeding main crop on biomass production, N uptake, nitrate leaching and soil inorganic N were tested in lysimeters and in the field. Cruciferous cover crops (oil radish, white mustard) were sown preharvest by broadcasting into winter wheat in July and were allowed to grow until a following winter wheat was established in September. Other preharvest cover crops were left in place until late autumn. For comparison, the same cruciferous cover crops were established postharvest after light harrowing. Perennial ryegrass undersown in spring barley was also included. Aboveground N uptake in preharvest cover crops amounted to a maximum of 24 kg N/ha in September before sowing winter wheat. When left until late autumn, preharvest oil radish took up a maximum of 66 kg N/ha, and ryegrass and postharvest cover crops 35 kg N/ha. Preharvest establishment of cruciferous cover crops before a spring‐sown crop thus seems promising. The soil was depleted of inorganic N to the same extent in late autumn irrespective of cover crop type, sowing time and technique within winter wheat or spring barley. However, the reduction in nitrate leaching of preharvest cover crops incorporated after 2 months and followed by winter wheat was only half of that achieved by cover crops left until late autumn or spring.  相似文献   

17.
基于APSIM模型的灌溉降低冬小麦产量风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干旱是影响该地区冬小麦产量稳定的最主要的灾害之一。进行产量风险评估以及如何通过灌溉降低干旱产量风险对于该地区冬小麦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利用澳大利亚的APSIM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以华北平原北京和山东禹城为例,分析了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风险;通过不同灌溉方案的设计和模拟,分析了不同的灌溉方案在各种年型条件下对降低冬小麦产量风险的作用。结果表明:北京和禹城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绝大部分年份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水,严重缺水年型出现的频率均在30%左右,两地该年型的平均产量仅为2 445和2 466 kg/hm2,产量风险较高。灌溉对于降低产量风险具有明显的作用,但需根据不同的缺水年型选择适宜的灌溉方案。在兼顾冬小麦稳产高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严重和中度缺水年型进行3次补充灌溉,分别为底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而在轻度缺水年型条件下,底墒水和拔节水两次灌溉即可大大降低干旱带来的产量风险,灌水定额为50~70 mm,且随缺水程度的降低和灌溉次数的增加,可以适当减小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