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选取平均病叶率,平均病斑数和病斑平均宽度3个指标,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枇杷灰斑病在15个枇杷品种上的感染程度进行了灰色综合评价,将15个枇杷品种分为感染重、感染中等,感染轻三类、为生产中推广抗病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枇杷灰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枇杷灰斑病病斑上分离的病原菌,经鉴定分属于2个种,即Pestalotia adusta Ell.&Ev.[Pestalotiaadusta (Ell.&Ev.) Stey]和P.eriobotrifolia Guba。它们的分生孢于形态差异很大,菌体酯酶及蛋白质电泳图谱也有明显的差别.种内不同分离物间的酯酶及蛋白质电泳图谱有很大的相似性.P.eriobotrifolia是枇杷灰斑病病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枇杷木虱是黔东南枇杷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枇杷花期和幼果期形成两个为害高峰,能诱发枇杷煤烟病,对枇杷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其发生程度与枇杷品种、气候、地势、种植制度、栽培管理等有密切相关。在生产上应实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压低高峰,兼顾中间"的化学防治策略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植物医生》2004,17(1):36-36
枇杷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水果品种。优的枇杷果大、核少 ,皮色橙红发亮 ,果肉柔软多汁 ,甜酸适度 ,风味独特 ,营养丰富 ,有清热、润肺、止咳、健胃等功效。近年来 ,优质的枇杷悄悄地进入了高档水果市场 ,不但售价高 ,销路也很大。广东大部分地区 ,特别是中北部山区十分适合枇杷生长 ,枇杷成熟期要比福建等地提早10d以上 ,市场竞争力强 ,发展潜力很大。广东省四会市某专业户从1999年开始引进解放钟、早钟六号等枇杷品种试种 ,第2年即开始挂果 ,果实未成熟就被订购一空 ,每kg价格高达20多元。我国枇杷品种多达200多个 ,但推广种植最多、最受欢…  相似文献   

5.
杷枇灰斑病     
枇杷灰斑病(Pestalozzia funerea Desm.)是上海郊区枇杷的主要叶部病害。此病常导致枇杷叶片早期脱落,削弱树势,影响新梢抽生。为此,我们对枇杷灰斑病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测定作了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 一、枇杷灰斑病菌培养性状: 1.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性状: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先为白色,渐转为黄白色,最后为土黄色。气生菌丝为白色,较疏松。培养基底色为黄褐色。在24℃恒温培养下,一般经15天左右长出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6.
王豪 《植物医生》2014,(5):12-12
枇杷木虱是歙县枇杷生产的重要害虫,主要以若虫为害,在枇杷花穗期和幼果期形成2个若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并可诱发煤烟病。生产上以保花保果为重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开展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贺占雪  马建鹏  杨斌  赵宁 《植物保护》2019,45(4):195-200
为了解云南地区不同核桃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从而为核桃抗病品种选育和叶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调查和离体叶片接种法获得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的病斑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病害分级标准,综合评价云南主栽37个核桃品种对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大泡核桃1’叶片上未出现病斑,‘小圆果’病斑面积最小,为5.05 mm~2,而‘圆菠萝2’病斑面积最大,达到887.68 mm~2;采用Ward最小偏差平方和法和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效果与接种结果和田间调查结果的吻合度最好。通过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综合评价,将37个核桃品种分为13个抗病品种、15个中抗品种、7个中感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8.
枇杷白纹羽病发生流行环境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白纹羽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之一 ,是由褐座坚壳菌 ( Rosellinia necatrix ( Hart.) Berl.)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 ,幼龄树和成年树均可发生。其主要为害根部和根颈部 ,造成全树逐渐死亡。2 0 0 0~ 2 0 0 1年我们在莆田县西天尾镇渭阳村果园和后黄村果园进行调查观察 ,现将观察材料作如下分析和探讨。1 调查方法   2 0 0 0年对莆田县西天尾镇渭阳村果园和后黄村果园发病情况进行普查 ,渭阳村果园为坡地沙壤土果园 ,品种为“解放钟”,调查数量为 645株 ,其中投产树 431株 ,幼龄树 2 1 4株 ;后黄村果园为平地粘壤土果园 ,品种为“…  相似文献   

9.
荔波县位于贵州南部,与广西接壤,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8.6℃,年降雨量1300 mm左右。枇杷是荔波县地方特色水果之一,品种以大五星为主。由于品质优良,效益好,近年来发展很快,目前枇杷种植面积达500 hm2,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荔波县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各种病虫的发生为害,随着枇杷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为害日趋严重,对枇杷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及时指导果农科学防治,促进枇杷种植产业发展,2010-2012年笔者对不同类型的枇杷园主要病虫进行了系统观察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感染灰斑病大豆叶组织的自由基代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以电子自旋共振技术(ESR)为手段对大豆感染灰斑病后叶内自由基代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病叶内的自由基浓度均远远高于正常叶片,感病品种显著高于抗病品种。病斑周围绿色组织的自由基浓度基本上与正常组织相同,但近病斑组织自由基浓度却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病致黄化组织与自然黄化组织相比,前者自由基浓度更高。因此,自由基浓度的高低与组织的病理状态和品种的抗病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枇杷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庆椿 《植物医生》2009,22(6):27-28
枇杷属蔷薇科枇属植物.树冠圆头形.成熟果色淡橙黄色至橙红色.果肉有雪白、黄白、橙黄和橙红多种色泽,种子为棕色。枇杷畏寒.喜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冬季低温在-3~4℃的地域.可作经济栽培。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含有机质丰富、pH值6左右的壤土最宜栽培.  相似文献   

12.
枇杷巨锥大蚜(Pyrolachus macroconus Zhang et Zhong)是我国发现的一个新种(张广学等,1982)。在云南、四川均有分布。枇杷为主要寄主植物。该虫常群集于枝条上吸取汁液,被害枝条生长不良,甚至枯死。排泄物蜜露常引起煤污病发生,对树势  相似文献   

13.
重庆合川市从1980~1990年在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的帮助指导下,先后从福建、浙江等省引进优质枇杷解放钟、洛阳青、大五星等10多个品种在渝南(重庆至四川南充)公路沿线的大石、古楼等地栽植310万株,目前常年产果250万kg,产值1500多万元,居西南之冠。他们获得稳产高产的主要经验之一是科学防虫治虫。1黄毛虫1.1分布为害黄毛虫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重庆等省区市,是较难治的枇杷害虫,幼虫食枇杷嫩叶、嫩芽,猖獗时也为害老叶、嫩茎、花果;严重时整株叶片食光剩极少叶脉,甚至发生枯死。1.2识别成雌虫体长9~9.5mm,翅展20~22mm,雄虫略小。体灰…  相似文献   

14.
桃蛀螟是兴义地区枇杷上的主要害虫,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蛀食枇杷的花蕾、花蕊、部分嫩枝及果实,严重影响枇杷产业的发展。采取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针刺接种法,比较了4个品种在N、P、K4种不同组配施用条件下对稻细条病的抗感性反应。结果表明:单施N或N、K混施,有助于病斑的扩展,而N、P混施,特别是N、P、K混施,可有效地增强品种抗性,缩短病斑扩展长度。通过对病斑扩展的系统调查,发现病斑的扩展高峰在接种后的第15d左右、第18d病斑发展即进入缓慢或萎缩阶段,因此,若以针刺接种测定品种抗性,最好选接种后第18d作结果调查日。  相似文献   

16.
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褐斑病和网斑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明确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辽宁主栽的16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花生品种(系)对两种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褐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阜花17’属抗病类型,‘鲁花11’、‘铁引花2号’、‘良青8号’、‘新花2号’和‘锦花15’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鲁花11’、‘铁引花2号’和‘白花生’属抗病类型,‘黑花生’、‘新花2号’、‘花育20’、‘锦花14’、‘新花1号’、‘锦花15’和‘良青8号’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多数花生品种(系)对花生叶斑病综合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2016年开展了250g/L嘧菌酯悬浮剂在枇杷上的残留田间试验,以期为嘧菌酯在枇杷上的合理使用和制定最终残留限量提供参考。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枇杷中嘧菌酯的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当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添加浓度为0.05、1.0、2.O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112.4%~117.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6%~6.4%,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7.9~12.2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50g/L嘧菌酯悬浮剂按有效成分416.7和625.05 mg/kg,施药3次和4次,,末次施药后7、14、21d,枇杷中嘧菌酯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47~2.051mg/kg、0.145~1.379mg/kg、0.015~1.004mg/kg。建议在枇杷上使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时,有效成分用药量321.5~416.7mg/kg,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21d。  相似文献   

18.
花生网斑病不同病斑类型及其病原菌致病力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河南省发生日趋严重的花生网斑病在田间出现的一种新的病斑类型,并结合已报道的两种病斑类型,对3种病斑类型的病原菌开展致病力差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新发现的花生网斑病病斑特征明显,综合分析后将花生网斑病病斑类型分别定为网纹型、类褐斑型和污斑型;同一花生品种上3种病斑类型病原菌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差异,同一病斑类型菌株对不同花生品种的致病力也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枇杷病虫害种类多、为害重,导致枇杷树势早衰,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影响果农的收入。做好枇杷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枇杷高产、优质、增加果农收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17年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天津五省市疑似发生玉米灰斑病的76个市县采集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显微单孢分离法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与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并对黄淮海地区、陕西、辽宁、黑龙江的37个菌株进行I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引起黄淮海地区玉米灰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尾孢(Cercospora zeae-maydis),玉蜀黍尾孢的变异具有地理种群特征。同时对黄淮海夏玉米区主栽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6个主栽品种中郑单958、登海605、先玉335、浚单20等4个品种对玉米灰斑病抗性较差,玉米灰斑病在本区域具有大面积发生和流行的风险。本研究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灰斑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