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给定pH值(pH=7.0)和温度(T=25C)的条件下,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测定了NH4Cl溶液中蛭石和人造沸石的氮氟平衡吸附量,在平衡吸附量。与溶液离子浓度C和介质有效吸附势P关系基础上建立了平衡吸附量Q与溶质起始浓度C0,吸附介质用量W0的一元二次方程,测试结果证明.这一方程可在较大的C0和W0变化范围内用以描述蛭石和人造沸石的氨氮等温平衡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天然蛭石对污水中氨氮吸附去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研究了蛭石对污水中氨氮的吸附容量及水中pH、温度、浓度、蛭石用量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蛭石的饱和吸附量为20.83mg/g,pH在2.0~6.0范围内时,蛭石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增大.而在pH6.0~9.0范围内随pH升高而降低;温度在10~35℃范围内对氨氮吸附具有负影响;氨氮初始浓度在小于50mg/L时.其去除率随着蛭石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为蛭石作为一种新型填料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不同吸附条件下试验合成沸石对Zn2+的吸附情况,确定该合成沸石的最佳吸附条件,同时研究了该过程的吸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合成沸石在3mg/ml的用量下,调节初始溶液pH为6,在298K下吸附50rain,Zn2+的去除率最高达90.2%;Langmuir方程更适合描述合成沸石对Zn2+的吸附过程,该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并且△H=-54.28kJ/mol,AG=-0.1920kJ/mol,△S〈0,表明该吸附是放热的、自发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浸渍-焙烧-浸渍活化处理方法制备水合氧化铈负载天然沸石(HCO—Mz)吸附剂,探讨了该吸附剂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当Ce(VI)离子浓度为0.050mol/L,在硫酸溶液中加热浸渍,干燥后400℃高温焙烧处理,再经稀硫酸加热活化,80~100℃干燥后制得的HCO-Mz吸附剂,其理论负载铈量m(水合氧化铈)/m(沸石)约为172.5mg/g.采用本研究方法制得的HCO—MZ吸附剂可在pH值为4—8的范围内使用,其吸附行为可很好地采用Langmuir等温方程式进行描述.在室温、磷初始质量浓度为30mg/L、HCO—MZ投加量为30.0g/L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磷去除率可达99%,对磷的吸附容量约为0.99mg/g,适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的深度除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淀粉基复合材料St—g-AA/MMT对水溶液中Pb^2+的去除效果。[方法]以淀粉、丙烯酸和蒙脱土为原料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蒙脱土复合材料(St—g-AA/MMT),研究St—g-AA/MMT对水溶液中Pb^2+的去除效果。[结果]FTIR和XRD研究表明,蒙脱土被完全剥离并均匀分散于淀粉接枝丙烯酸的网络结构中。常温下,水溶液中pb^2+浓度为4mmol/L,pH值为5.74,加入St—g-AA/MMT0.17g/L,振荡20min.Pb^2+的去除率可高达95%,去除效果最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最适合描述Pb2’在St-g-AA/MMT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其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且通过模型计算所得的平衡吸附量与实验结果(720mg/g)非常接近。St—g-AA/MMT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论]St—g.AA/MMT对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子(Mg^2+)扩散的动力学方法,提出了1个区分氧化物(SiO2)表面的离子静电吸附量和化学吸附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当温度为298K时,水合SiO2表面有0.040g/kgMg^2+处于化学吸附态,有0.081g/kg的Mg^2+处于静电吸附态,而在308K的温度下,化学吸附态Mg^2+的数量是0.047g/kg而静电吸附的Mg^2+数量是0.046g/kg。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花叶玉簪的组培技术。[方法]以花叶玉簪为研究对象,采用浓度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6-BA和NAA进行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观察生长状况。[结果]MS+4.0mg/L6-BA+0.1mg/LNAA增殖效果最好,苗生长健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NAA+0.3%活性炭;20d后平均根长可达3cm,且根系比较粗壮,移栽后易成活。幼苗移栽时以蛭石:珍珠岩(5:1,W/W)、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1:1,W/W/W)或腐叶土:蛭石(3:1,W/W)的成活率较高,小苗生长健壮。[结论]采用组培方法繁殖花叶玉簪,虽然具有繁殖系数高,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选用柠檬酸对油菜秸秆进行化学修饰,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剂,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的最佳条件(吸附剂投加量、Pb2+溶液浓度、pH值、吸附时间、温度)进行了探讨在吸附剂投加量为1.2g/L,Pb2+溶液浓度为200mg/L、pH值为5.3、吸附时间为4h的条件下,柠檬酸修饰油菜秸秆对Pb2+的吸附效率可达98%;温度对于修饰后秸秆对去除Pb2+无明显影响。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以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iur模型能更好地描  相似文献   

9.
】采用离子(Mg2+)扩散的动力学方法,提出了1个区分氧化物(SiO2)表面的离子静电吸附量和化学吸附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当温度为298K时,水合SiO2表面有0.040g/kgMg2+处于化学吸附态,有0.081g/kg的Mg2+处于静电吸附态。而在308K的温度下,化学吸附态Mg2+的数量是0.047g/kg,而静电吸附态的Mg2+数量是0.046g/kg。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下水中氨氮(NH4-N)污染,采用天然沸石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沸石种类、振荡强度、pH、吸附等温线等因素对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NH4-N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浙江缙云沸石对地下水中NH4-N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当反应时间≤3 h,高振荡强度(200 r/min)的NH4-N去除率大于低振荡强度(100 r/min)的;振荡强度显著影响NH4-N的去除效果。当pH介于2.59~10.66时,去除率为74.23%~93.71%。中性初始pH(5.76~8.55)利于NH4-N的吸附去除,酸性(pH≤2.59)导致去除率略有下降,而碱性(pH≥10.66)致使去除率急剧下降。缙云沸石的Langmiur吸附等温公式为:Q=0.964 8μ/(1+0.181 0μ),而Freundlich吸附公式为:Q=0.815 8μ0.5762,推荐采用后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工回灌条件下地下温度要素对氯苯吸附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人工回灌试验场地的实际条件,开展了人工回灌背景条件下氯苯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一定浓度条件下,氯苯的吸附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温度升高,吸附速率增加,达到平衡时间缩短12(0℃)、10(10℃)、8 h(20℃)。不同浓度条件下,氯苯的吸附符合等温吸附方程,温度升高,达到吸附平衡时的介质吸附量增加,Langmuir模型计算出0、10、20℃的最大吸附量qm分别为20.747、21.505和23.364μg/g。[结论]氯苯在含水层介质中吸附反应是吸热反应,确定人工回灌的最佳季节是夏季。  相似文献   

12.
从银苞芋无菌系建立开始,研究银苞芋的组织培养技术,并得出以下结论:银苞芋无菌系建立的最佳组合为75%酒精45秒+5%漂白粉15分钟+0.1%升汞10分钟;银苞芋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A3B2(MS+6 BA8.0mg/L+NAA 2.5mg/L+糖30g/L+琼脂6.4g/L+C 3g/L,pH值5.8);银苞芋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NAA 6mg/L+糖30g/L+C3g/L,pH=5.8。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在海水及水溶液中麦饭石对Cd(Ⅱ)的吸附特性,以及Cd(Ⅱ)浓度、溶液的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在海水及水溶液中麦饭石对Cd(Ⅱ)的饱和吸附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溶液的温度、pH值一定时,麦饭石对Cd(Ⅱ)的吸附量随Cd(Ⅱ)平衡浓度的变化规律服从Freundich方程。百分吸附量随pH变化曲线呈正S型。在pH值为8.0的海水及水溶液中,麦饭石对Cd(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28mg/8和5.30mg/g。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改性沸石对猪场沼液氮磷吸附特性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猪场沼液氮磷含量高、有机污染严重、难以处理的问题,采用经氯化钠溶液改性沸石为载体对沼液中氮磷吸附特性和去除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吸附时间、沼液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沸石投加量为每100mL10g、吸附时间48 h时,最大氨氮去除率可达90.66%,氨氮饱和吸附量可达1.43 mg·g-1,最大总磷去除率可达85.97%,磷饱和吸附量可达0.16 mg·g-1。吸附后的沸石污泥含有大量氮磷元素,是一种优质缓释肥料。Freundlich、Langmuir方程均能较好地解析改性沸石的等温吸附过程,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均达0.98以上。沸石对猪场沼液中有机态氮磷去除主要基于物理性吸附和沸石中的活性基团与有机官能团所产生的配位络合,无机态氮磷则主要以离子交换及吸附沉淀方式得以去除。  相似文献   

15.
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湖北省5种类型土壤对K+的吸附特征,探讨了溶液K+浓度、pH值及离子强度对土壤吸附K+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对K+的吸附量随溶液中K+浓度升高而增加,支持电解质的阳离子可同时被吸附,对K+吸附的机制有电性作用和矿物对K+的选择性吸附;(2)pH值升高,K+的吸附量增加,在供试pH范围内,增幅为21.3%~40.2%,单位pH变化对K+吸附量的影响为0.59~1.43mmol/kg;(3)离子强度由0.01增至0.20时,K+吸附量降低22.5%~55.4%;(4)以上因子的影响程度因土壤而明显不同,主要取决于其矿物组成和表面电荷性质。  相似文献   

16.
黑碳吸附汞砷铅镉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由玉米秸秆燃烧物提取黑碳,测定了黑碳阳离子交换量,研究了黑碳对汞(Hg^2+、砷(As^3+)、铅(Pb^2+)和镉(Cd^2+)离子的等温吸附、吸附及解吸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黑碳阳离子交换量为0.15cmol·kg^-1,远低于矿物和腐植酸。黑碳对Hg^2+、As^3+、Pb^2+和Cd^2+的等温吸附是非线性表面吸附,可用Langmiur方程拟合;黑碳对Pb^2+最大吸附量远大于对Hg^2+、As^2+和Cd^2+的;黑碳对Hg^2+、As^3+、Pb^2+和Cd^2+吸附约5h达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包括吸附快反应阶段和慢反应阶段,可用动力学一级方程和双常数速率方程描述:黑碳对Hg^2+、As^3+、Pb^2+和Cd^2+吸附速率、吸附亲和力和最大吸附量有:Pb^2+〉As^3+〉Hg^2+〉Cd^2+;黑碳吸附的Hg^2+、As^3+、pb^2+和Cd^2+易解吸,30min内洗脱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利用真菌Neosartorya hiratsukae(M7)的冻干菌体吸附溶液中Cu2+的特征。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菌体的主要官能团,分别从动力学、等温吸附2方面进行试验,并研究了溶液pH值、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富含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吸附的最适pH值为5.0;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菌体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10.03 mg/g;菌体吸附Cu2+的过程进行得很快,30 min内可达到平衡吸附量的78.6%,吸附在3 h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可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R2=0.99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在海水及水溶液中麦饭石对Cd(Ⅱ)的吸附特性,以及Cd(Ⅱ)浓度、溶液的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在海水及水溶液中麦饭石对Cd(Ⅱ)的饱和吸附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溶液的温度、pH值一定时,麦饭石对Cd(Ⅱ)的吸附量随Cd(Ⅱ)平衡浓度的变化规律服从Freundich方程。百分吸附量随pH变化曲线呈正S型。在pH值为8.0的海水及水溶液中,麦饭石对Cd(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28mg/8和5.30mg/g。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紫色水稻土磷的吸附和解吸均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温度升高,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都明显增大。磷的解吸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其大小可用滞后圈值表示。磷蝗吸附量或残留量在50-500ug/g土范围内,吸附和解吸的反应热(△H)分别为-458.6~-1911.2J/g和-99.7~-8.110J/g。磷的吸附和解吸是低能量变化的可逆过程,主要是受传质过程所控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天然黄土以及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改性后对苯甲酸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吸附机理及重金属离子Pb^2+、Cd^2+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在黄土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当CTMAB浓度从0增大到431.1mg·L^-1时,Freundlich常数K从0.0036增大到0.0261,说明吸附能力明显增强。重金属离子Pb^2+、Cd^2+可显著影响苯甲酸在黄土表面的吸附。表面活性剂浓度相同时,重金属离子Pb^2+的存在可抑制苯甲酸在黄土上的吸附且Pb^2+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Pb^2+浓度相同时,添加表面活性剂可增大苯甲酸在黄土表面的吸附量。Cd^2+苯甲酸在黄土表面吸附的影响与Pb^2+一致,但Cd^2+对苯甲酸在黄土表面吸附的抑制作用弱于Pb^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