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电生理技术对棉铃虫、烟青虫雌成虫在几种常见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下的触角电位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棉铃虫、烟青虫通过嗅觉作用寻找适宜寄主都存在一定的有效范围。二者对几种常见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烟青虫的触角灵敏度更高。由此证明 ,烟青虫的触角嗅觉在寄主选择中起的作用比棉铃虫的更重要 ,也更专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生理技术对棉铃虫、烟青虫雌成虫在几种常见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下的触角电位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烟青虫通过嗅觉作用寻找适宜寄生都存在一定的有效范围。二者对几种常见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烟青虫的触角灵敏度更高。由此证明,烟青虫的触角嗅觉在寄主选择中起的作用比棉铃虫的更重要,也更专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烟青虫H.assulta(Guenée)2种近缘种昆虫寄主差异和寄主转移的味觉机制,本研究利用单感受器记录和叶碟法测定了棉铃虫和烟青虫5龄幼虫下颚栓锥感器对烟碱、辣椒素、棉酚和番茄苷等植物次生物质的电生理反应和取食选择行为。结果表明,棉铃虫幼虫中栓锥感器内存在对番茄苷和棉酚敏感的味觉神经元,而烟青虫侧栓锥感器和中栓锥感器内分别存在对辣椒素和烟碱敏感的味觉神经元。棉酚能够显著诱导棉铃虫5龄幼虫的取食选择行为,但是供试次生物质并不能显著影响烟青虫幼虫的取食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斜纹夜蛾与烟青虫或棉铃虫性诱芯同器安放对诱捕效果的影响。[方法]比较斜纹夜蛾与烟青虫、斜纹夜蛾与棉铃虫2种性诱芯同器安放较单一安放的诱捕效果差异。[结果]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和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对斜纹夜蛾诱捕效果无任何影响,在烟青虫、斜纹夜蛾或棉铃虫、斜纹夜蛾共同发生的烟区或烟地,可同器安放烟青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或棉铃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由于烟青虫、棉铃虫虫口基数小,诱捕虫量少,烟青虫、棉铃虫性信息素与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同器安放是否对烟青虫、棉铃虫诱捕效果存在干扰还需进一步开展试验进行验证。[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二合一同器应用"与"二合一性诱芯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行为试验双选法研究棉铃虫和烟青虫幼虫对咖啡因的味觉行为反应,采用电生理顶端刺激法研究其电生理反应。行为试验表明,咖啡因对2种幼虫都是取食抑制素,但对寡食性的烟青虫表现出了更强的抑食性;电生理顶端刺激法研究表明,棉铃虫和烟青虫幼虫的中栓锥感受器均有1个对咖啡因敏感的抑食素神经元,烟青虫中栓锥感受器中的抑食素神经元对咖啡因的电生理脉冲反应显著强于棉铃虫的抑食素神经元。表明咖啡因对寡食性烟青虫的抑食效果要强于多食性的棉铃虫。行为上的抑食效果的不同与中栓锥感受器中抑食素神经元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 烟青虫是烟草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调查发现齿唇姬蜂是其天敌优势种,寄生率25.5%以上,高的达79.6%,是综防工作上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一、形态特征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属膜翅目,狭腰亚目,姬蜂科,低缝姬蜂亚科,毁蠋姬蜂属。寄主有烟青虫、棉铃虫、大豆小夜蛾、粘虫等。  相似文献   

7.
生物防虫技术对线辣椒的无公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对放蜂田和不放蜂田棉铃虫与烟青虫虫口数的变化趋势、蛀果率以及赤眼蜂的羽化率与田间寄生率等方面试验分析,研究了棉铃虫与烟青虫的发生规律和赤眼蜂对棉铃虫与烟青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棉铃虫和烟青虫的一个危害世代,7月初达到爆发盛期,是主要危害世代,发生量大,危害性强;7月下旬到8月下旬为棉铃虫和烟青虫的又一个危害世代,8月初达到爆发盛期,但发生规模小,产卵分散,危害性弱,烟青虫稍晚;赤眼蜂的田间羽化率较高,平均羽化率达57.9%;放蜂田赤眼蜂的平均田间寄生率为32.9%,较对照高13.5个百分点,寄生效果明显;放蜂田的平均害虫蛀果率为4.0%,较对照低8.2%。  相似文献   

8.
应用性诱剂防治棉铃虫和烟青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年昌乐县开展性诱剂诱捕烟青虫和棉铃虫试点试验,2016年在全县烟田推广应用,6—7月通过调查5个烟站共10处棉铃虫和烟青虫的诱捕量。结果表明:使用性诱剂防治棉铃虫和烟青虫效果显著,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陈雪  喻会平  高冬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84+9008-8984
2011~2013年利用性信息素诱集技术对贵州省威宁烟田烟青虫、棉铃虫成虫在烟草团棵期至成熟期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6月份为烟青虫成虫少见期,7月中下旬为发生盛期,是烟青虫防治关键时期;棉铃虫有2个明显的发生高峰,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7月下旬,此时为产卵盛期,为防治适宜时期;从诱蛾总量来看,威宁烟田以棉铃虫成虫发生为主,烟青虫成虫发生量较少。  相似文献   

10.
罗梅浩  宋南  郭线茹  刘晓光  赵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88-2389,2423
棉铃虫齿唇姬蜂是棉铃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大量饲养及田间控害作用、寄主选择行为、与植物的关系、多分DNA病毒以及植物次生物质和农药对棉铃虫齿唇姬蜂的影响等,以期为该蜂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7±1)℃,光周期14L:10D的条件下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的生殖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2种夜蛾雌蛾或雄蛾的交配能力之间均无显著差异;3日龄蛾的交配率较高,6日龄前棉铃虫的交配率均显著高于烟夜蛾;不同蛾龄下烟夜蛾的交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利用性诱剂防治主要危害烟叶的斜纹夜蛾、烟青虫、棉铃虫、小地老虎的诱捕器的最佳设置高度和筛选符合生产需求的诱捕器.[方法]在烤烟生长季节设置蛾类诱捕器、新型飞蛾诱捕器诱芯/进虫口与烟田墒面的垂直距离为70、110、150、190 cm 4个高度处理,调查诱蛾量.[结果]2种诱捕器诱蛾量最多的高度是70 ~ 150 cm,结合烤烟封顶后株高一般为1 m左右、诱芯/进虫口必须与作物顶部保持20 cm左右的特点,诱芯/进虫口初始高度应设置为120 cm.[结论]蛾类诱捕器具有购买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新型飞蛾诱捕器则有使用简单方便和管理成本低的特点.斜纹夜蛾优先选用蛾类诱捕器,烟青虫、棉铃虫首选新型飞蛾诱捕器,小地老虎可选用新型飞蛾诱捕器,也可选用专用蛾类诱捕器.云南烟区主要危害烟叶的4种夜蛾种群基数排列为斜纹夜蛾>小地老虎>棉铃虫>烟青虫,但实际生产中对烟叶造成危害较大的是棉铃虫、烟青虫和小地老虎,所以生产中对4种夜蛾都应重视防治.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3~1996年的调查,本文记述陕西省烟田昆虫198种,属于10目56科。根据各种昆虫和烟叶生产的关系,提出一个烟田昆虫分类系统。根据此系统,陕西烟田有103种植食性昆虫,其中有6种是首先发现和记载的世界烟草新害虫,即平背螽斯、阔顶角螽、直尾须隔洋螽、银川油葫芦、中黑盲蝽、黑点丫银纹夜蛾;6种为中国烟草害虫新记录;51种为陕西烟草害虫新记录。44种肉食性昆虫中,15种是世界烟草害虫新天敌;1种为中国烟草害虫天敌新记录;22种为陕西烟草害虫天敌新记录。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烟田中有6种主要害虫,它们是桃蚜、小地老虎、黄地老虎、棉铃虫、烟青虫和东方蝼蛄;6种局部偶发重要害虫;5种中度害虫。存在有9种主要益虫和13种次要益虫。尚有34种寄主未确定的害虫,还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93-1997年对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烟田的各生长期昆虫组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初步查清了害虫和天敌种类,分布,数量和发生时期等情况,记述了该地区烟田害虫共2纲7目25科93种,其中22种为吉林省新记录。明确了主要害虫有烟蚜,温室白粉恒,甘蓝夜蛾,斑须蝽和三叉地夜蛾等。天敌共2纲9目21科60种,其中19种为省内新记录。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铃夜蛾属2近缘种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和烟青虫(H.assultaGuenée)的正反杂交获得了F1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亲代和F1代5龄幼虫食性遗传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亲代相比,正交、反交的F1代幼虫对辣椒的取食选择性差异显著,但均与其母体的取食选择趋势一致。这说明幼虫的取食选择性主要为母体遗传。  相似文献   

16.
烟青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已经报道的棉铃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I(GOBP1)和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以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触角cDNA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获得2条特异性条带,约400 bp。将以上两条片段分别连接到T-easy载体上,获得重组子T-GOBP1-Hass和T-PBP-Hass。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表明,Hass-GOBP1开放阅读框全长441bp,编码14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7.2 kD和4.71。Hass-PBP开放阅读框全长405 bp,编码135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5.1 kD和5.2。Hass-GOBP1和Hass-PBP具有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即氨基酸序列中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呈酸性。这2个基因已在GenBank中登记,序列号分别是AY864774和AY864775。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2007年对云南省丘北县辣椒田的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有桃蚜、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桃蚜的发生高峰期在8月上旬,平均每株11.3头;斜纹夜蛾、烟青虫和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在8月中旬,平均每株虫量3.9头、斜纹夜蛾3.0头。主要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平均每株虫量七星瓢虫0.82头、异色瓢虫1.3头。由于田间桃蚜种群数量处于较低水平,秋季辣椒生长期间对桃蚜可不采取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棉铃虫幼虫取食烟草后对附近健康植株直接防御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为研究系统,分析棉铃虫幼虫取食烟草后,烟草释放的挥发性气体对附近健康植株直接防御水平的影响。[结果]在处理组试验中,当天4株烟草B上共置幼虫70头,第2、3、4、5、6、7天它们的幼虫总成活头数(平均每株烟草上的幼虫头数)分别为29(7.2)、12(3.0)、4(1.0)、2(0.5)、2(0.5)和2(0.5)头。在对照试验中,当天4株烟草B上共置幼虫80头,第23、、45、、67、天它们的幼虫总成活头数(平均每株烟草上的幼虫头数)分别为62(15.5)、16(4.0)1、5(3.8)、12(3.0)、12(3.0)和11(2.8)头。[结论]该研究为确定烟草间是否存在植物通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烟夜蛾滞育激素的cDNA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运用RT -PCR法克隆了烟夜蛾 (HelicoverpaassultaGuen啨e)滞育激素的cDNA ,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 .结果表明 ,烟夜蛾滞育激素由 2 4个氨基酸组成 ,属于FXPRL神经肽家族 ,与家蚕 (BombyxmoriLinnaeus)、棉铃虫 (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滞育激素氨基酸序列相比较 ,其同源性分别为 6 2 %和 99% .在烟夜蛾非滞育蛹内未克隆到该滞育激素的cDNA  相似文献   

20.
李丽  李永亮  胡志明  段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43-16144,16154
[目的]探究利用性信息素和杀虫灯诱杀控制烟草害虫的效果。[方法]通过性信息素不同基质诱芯和佳多杀虫灯对云南保山腾冲烟区烟草斜纹夜蛾(Spodoptern litura)、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3种害虫进行了田间诱杀对比试验,并对防治成本进行了评价。[结果]使用昆虫性信息素和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棉铃虫具有一定效果,其中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的诱杀效果明显优于杀虫灯,性信息素中PVC基质诱芯诱杀害虫的性能优于橡胶基质诱芯,以对斜纹夜蛾的诱捕能力最强、控制作用持续、效果显著;不同放置密度、高度诱捕器对斜纹夜蛾、棉铃虫的诱杀效果有差异,悬挂高度以距离地面100~150 cm较佳;从成本控制来看,单位面积内以低密度区的成本最低,比常规用药区减少44%以上。[结论]利用性信息素和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害虫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是一项绿色环保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具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