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核心问题。可分配盈余需依据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额(量)进行分配和资本报酬有限的原则。当前在合作社发展实践中,合作社盈余分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围绕完善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发挥服务成员,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如何真正按照交易量(额)分配盈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的基本准则: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按照下列规定返还或者分配给成员,具体分配办法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一)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二)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  相似文献   

3.
按交易量分配盈余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合作社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然而,实现盈余按照规范状态分配的直接条件难以具备,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中,按交易量分配盈余的准规范状态广泛存在。这种形式的存在有着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可分配盈余的计算方法和分配办法. 1.合作社经营所产生的剩余,<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称之为盈余 如一家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将成员的4000公斤农产品按每公斤11元售出,为了弥补销售农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输、人工等费用,合作社会首先按10元/公斤付钱给农民,同时按每公斤1元留在合作社4000元钱.  相似文献   

5.
张菊  邓军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148-2150
以湖北省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现有制度背景下的盈余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盈余分配的问题主要有:公积金提取比例随意性强,没有依法进行盈余分配,公积金没有量化到个人.合作社盈余分配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普通成员不了解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合作社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政府部门对合作社财务监督不力.为此,提出应该重视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健全合作社评估及监督机制和规范合作社盈余分配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本报酬有限是国际合作社运动所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按交易量(额)分配盈余的基础。试想,如果在合作社的盈余分配中资本的报酬不被限制,那么按交易量(额)分配盈余必然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早在1937年,国际合作社联盟在修订章程时就加上了“股本利息应受限制”原则。当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合作博弈与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的演变机理,基 于生命周期视角对合作社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4 个阶段,“资本”与“劳动”地位变化如何影 响合作社剩余索取权的配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以博弈论为工具,讨论了异质性条件下合作社在生 命周期不同阶段盈余分配制度的演变 , 并利用重庆市奉节县铁佛脐橙种植股份合作社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明晰了我国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的演化机理,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与合作博弈力量呈同方向变动, 当合作社由出资方的“大农”占据主导地位时,合作社倾向于按股为主分配盈余,反之则倾向于有利于“小农” 的按劳动投入(即交易量)分配。【结论】合作社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随着经营目标的改变,“资本”与“劳 动”的地位会发生相应变化,由此带来盈余分配方式的演变;在政策启示上也表明,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包容性、 平衡性、协同性支持合作社激励相容发展,不仅能够较好地弥合合作社异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为新时期我国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13,(8):53
江苏省灌南县三口镇读者苗某来电:去年合作社没有进行盈余分配,许多社员都有意见。请问:合作社当年盈余应如何分配?答:《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将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农地股份合作社应当将可分配盈  相似文献   

9.
曹子坚  赵薇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6):198-202+214
从能力视域出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合作社内部成员、合作社和相关企业以及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静态、动态博弈模型,推断了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一种能力博弈,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农产品收购违约、空壳合作社套取政策优惠等现象的存在,与不同主体的能力从而与主体在博弈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存在必然关系。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必须围绕主体能力建设,提升合作社成员的综合能力、合作社的议价能力和政府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问题一:为什么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必须主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中国农民合作社微信公众号留言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可分配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这反映了合作社作为互助性经济组织的根本特征。一方面,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另一方面,成员有按照章程规定与本社进行交易的义务。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包括交售产品、购买生产资料,有偿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技术、信息、运输等服务,具体的交易情况要记载在成员账户中,作为分配的依据。如果成员不通过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或者不通过合作社购买生产资料,以及不利用合作社提供的其他服务,合作社就不会有效益,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此,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是衡量成员对合作社贡献的最主要依据,是合作社产生盈余的最主要来源,盈余应当主要根据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相似文献   

11.
张宗平  李霞 《农技服务》2012,29(2):252-253,255
从社会争论、国际合作社联盟以及公共积累分割应分层考虑、区别对待等角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进行了分析。提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加符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当前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和走向、财务管理、盈余分配、亏损处理等经济运行流程,指出各个流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财务管理、完善盈余分配、提高自身抵御风险能力等对策,旨在为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业》2010,(24):16-16
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应当如何分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可分配盈余的计算方法和分配办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沙头镇溢仙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02人,合作社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合作社费用支出管理制度、盈余分配制度,年终合作社盈余提留5%公积金、5%公益金、10%风险基金,20%按股分红,60%按成员与合作社交易量(额)的比例分配(返利)。2010年合作社经营利润118.98万元,"三金(公积金、公  相似文献   

15.
成员异质性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问题。从合作社成员的资源禀赋、参与行为、风险分担以及盈余分配4个方面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异质性问题,并分别利用传统的Shapley值法和改进的Shapley值法构建盈余分配模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订盈余分配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规范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基于湖北省105个粮食类合作社的调查资料,对粮食类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合作社没有设置会计岗位,也没有进行会计核算;大部分合作社内部控制薄弱;大多数合作社财务核算不规范;许多合作社没有依法进行盈余分配。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合作社成员不了解也不关注相关法律法规;股权和决策权高度集中在少数核心成员;内外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会计人员匮乏。因此,必须积极推进合作社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培训;健全合作社产权制度和决策机制;完善合作社内外监督机制;加快合作社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已成为其健康成长的桎梏。基于罗虚戴尔原则、国际合作社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为主要依据,以甘肃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度测度指标体系,对合作社的异化程度进行分析,探讨其异化原因。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倾向严重,综合异化值高达40.12%。其中,盈余分配的异化程度最高,异化值达50.75%;其次是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异化值分别为35.53%和33.42%;入社自愿与退社自由方面的异化程度相对较低,仅22.64%。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导致合作社异化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合作社章程制定、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盈余分配机制、完善法规及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调试异化、规范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普通成员视角的农民合作社剩余侵蚀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剩余侵蚀已成为农民合作社健康成长、规范发展的掣肘,探索剩余侵蚀现象并寻求农民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之策,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收入分配理论和产权理论,利用甘肃省农民合作社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模型,从普通成员视角分析了甘肃省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剩余侵蚀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剩余侵蚀现象,主要有:20.83%的普通成员表示没有得到二次盈余返还,30.63%普通成员表示从未行使表决权,还存在私自占有交易佣金、挪用盗用合作社资产和为他人担保等损害普通成员的利益的现象,比例分别为20.63%、18.96%和34.79%。普通成员与合作社的关系、是否入股和加入合作社的目的对剩余侵蚀有着显著影响,普通成员对合作社运营管理关注度不高、重视度不够、参与度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监督,导致合作社剩余被管理者侵蚀。因此,政策应加强引导完善分配制度,明晰内部产权归属,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以提高对合作社的认知水平,保障普通成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湖北省20家合作社的调查资料,对合作社的产权安排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产权安排现状主要表现为:在所有权结构方面,合作社领办主体呈现多元化,大部分股权高度集中;在控制权结构方面,合作社理事会成员都为核心成员,重大事项决策权一般集中在理事长或理事会;在盈余分配方面,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不合法,普通成员很少受益。为此,应该规范合作社股权结构设置、加强合作社产权监管机制和建立公平富有激励性的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0.
财务工作不规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规范的一个重要体现,它造成了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混乱及合作社与普通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合作社职能的发挥.该研究从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核算和盈余分配3个方面分析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突出财务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专业指导、加强资金资产管理和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