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芳明 《当代畜牧》2013,(18):29-30
笔者重点介绍了饲料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饲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饲料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感官检测技术、显微镜检测技术、物理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化学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学检测技术等。饲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饲料检测技术规范化、快速检测技术的普遍应用、饲料检测技术更新速度快以及检测范围更广泛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生鲜牛乳验收项目的常见检测方法进行汇总,主要介绍了酒精度检验、酸度检测、相对密度检测、乳温检测、冰点检测、乳成分检测、细菌总数检测和抗生素残留检测的意义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庆亮 《中国家禽》2019,(16):74-76
禽蛋胚胎检测技术随着孵化厅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蓬勃发展,文章就光照检测、成像检测、激光检测、心跳检测、X光检测等各种禽蛋胚胎检测技术做了分析和总结,并对禽蛋检测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影响汽车灯光检测不合格的原因很多,只要在汽车灯光检测中严格执行相关检测标准,严格按照检测工艺流程进行检测,强化检测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克服人为因素,使用合格的检测设备,只有这样,汽车检测站才能不断提高检测水平,确保如实反映车辆本身灯光状况,提高所检车辆的灯光检测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几个角度,综述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测和病理形态学检测,血液学检测、血清学检测、色氨酸代谢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和兽医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CharmⅡ检测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harm Ⅱ检测是兽药残留检测的快速筛选方法。本文综述了Charm Ⅱ检测的原理,适用,检测特点,检测一般程序以及检测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压力容器和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同时探讨了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磁粉检测技术以及渗透检测技术等常见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范围,以期为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提供一些参考,促进我国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犬细小病毒生物学特征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犬细小病毒(CPV)所引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犬的肠炎和心肌炎。CPV属于单股负链的自主复制的细小病毒属成员,其基因组可编码两种结构蛋白和两种非结构蛋白。CPV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方法,其中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常用的PCR检测技术、核酸杂交检测技术及近年发展起来的LAMP检测技术及NASBA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ELISA检测技术、胶体金检测技术、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及未来可用于CPV检测的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必将为临床控制CPV找到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信息摘要     
农业部转基因办公室副主任表示,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检测有望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据介绍,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检测分为环境安全检测和食用安全检测两部分。对于环境安全检测部分,转基因办对所有申请均按计划进行实验检测;食用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10.
1畜产品安全检测现状分析 1.1安全检测方案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安全检测方案的制定是整个安全监控的重点,其中检测方案中检测项目又是检测的关键。但是由于目前检测方法和监测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对全部的项目进行检测。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检测项目,这样就不能对产品的真实状况作出反映,并且随着检测成本的增加还会造成一些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兽医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内江市市级兽医实验室积极参与全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试验。2016~2020年,开展了16个比对项目检测,项目类型包含: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口蹄疫病毒抗体检测、猪瘟病毒抗体检测、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口蹄疫病毒核酸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内江市兽医实验室比对结果 5年的准确率均为100%。结果表明,内江市兽医实验室检测水平较高,稳定性也较好,具备较强实验室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都兰县宗加镇西西羊场死亡绵羊采集肝脏和肺脏进行组织学检测、细菌学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组织学检测和细菌学检测未检出致病菌,肺组织进行绵羊肺炎支原体PCR检测为阳性。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管理、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2011—2017年安徽省组织开展了市县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工作。比对结果显示:参与检测能力比对的兽医实验室数量从39个增至74个,占全省兽医实验室的79.57%;兽医实验室检测准确率从65.81%提高至82.43%,样品检测准确率从87.46%提高至93.92%;近7年来,血清学样品检测、实验室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3.23%、83.56%;病原学样品检测准确率、实验室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4.61%、60.61%。结果表明, 开展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是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病原学检测能力仍是薄弱环节,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检测新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为保证饲料质量和饲料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文中介绍了饲料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饲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近几年化学分析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饲料检测中的应用。其中化学分析检测技术中介绍了光谱技术、色谱技术和质谱确证技术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检测技术主要介绍了免疫学检测方法、以DNA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和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酸奶中的霉菌酵母菌同时采用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系统与国标法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的检测数据.本实验利用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系统的霉菌酵母检测试剂瓶对市售酸奶及阳性添加样品采用半定量的检测方法进行快速检测,能快速地检测到目标菌存在,继而给系统提前预警.结果表明,当霉菌酵母菌含量在10~3.5×105CFU/mL时,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方法在1.8~33h内预警.当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小于10CFU/mL时,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检测时间均大于33h,在仪器设置运行48h内未出现预警现象.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技术与国标平板法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当吻合.应用实时光电微生物检测技术能快速便捷,对酸奶产品中霉菌酵母菌进行监测,其检测速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工厂实验室的快速筛选检测,还利于产品的关键控制点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羊布鲁氏菌病用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虎红平板凝聚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竞争ELISA抗体检测三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对样品进行手动检测效率低且易产生测量误差的缺陷,提出一种新检测方法。[方法]人工按方法要求放置待检测的预制瓶样品,调整好高度尺的线位刻度及支架高度,调整探头活动紧固螺丝,根据瓶型调节活动紧固点,按下检测开关,仪器进行自动360°旋转检测。通过升降套筒的升降功能检测其他部位的壁厚。[结果]手动检测方式检测效率低,费时费力,难以高效完成瓶身最大直径、瓶体高度、瓶口高度等基础检测项目,且人工测量方式在测量过程中,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结论]通过在检测台上安设夹合组件和检测组件,可提高检测准确性。同时,在夹合组件和/或检测组件上设置升降组件,可快速调节夹合组件和检测组件之间的高度差,快速准确调节检测组件对待检测容器的测量位置,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8.
鹿产品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鹿产品是珍贵的中药材,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科研工作者对鹿产品的检测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回顾了近年来鹿产品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性状检测、显微检测、理化检测及分子检测等几种主要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鹿产品检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提出了鹿产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动物隐性携带口蹄疫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隐性带毒的检测在口蹄疫预防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为了有效地检测出动物隐性携带的口蹄疫病毒,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采集食管-咽喉分泌液进行病毒分离和应用血清学技术检测血清抗体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不管是检测抗原还是检测抗体,对于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和研究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如应用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和应用血清学技术检测抗非结构蛋白抗体,这些新的检测方法的建立使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更加可靠。文章对一些口蹄疫隐性带毒的检测方法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规模化养殖业迫切需要动物病原检测技术高通量化.高通量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自动化、微量化等特点.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可分为高通量免疫学检测(检测抗原)和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核酸)两大类.论文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的基因芯片技术、抗体芯片技术、液相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术多色荧光分析技术、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