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国外简讯     
1991年世界养虾产量创记录1991年,全世界养殖虾的产量达到创记录的690,100吨。此产量比1990年的产量增加9%。东半球国家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6%。位居榜首的国家是中国,产量为14.5万吨,比90年的产量下降3%。其次是印度尼西亚14万吨,泰国居第三位,产量达11  相似文献   

2.
据FAO报道,自1977年以来,世界虾的年产量约170万吨,预计到1990年,需要再增加20万吨,而这一增加量主要通过养殖来满足。亚洲和拉丁美洲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区。在亚洲,咸淡水养虾巳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发展迅速的行业。1984年亚洲养虾产量10.8万吨(约占世界虾产量的6%),大部分供出口,产量中的70%来自东南亚。据预测,1990年亚洲养虾产量将达23.8万吨,比目前产量增长1.2倍。1990年,印度尼西亚虾养殖产量仍居亚洲之冠,中国台湾省将并驾齐驱。泰国、中国、菲律宾、孟加拉国都将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泰国对虾养殖是8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1992年以来,连续不断发生多种虾病,其中黄头病毒病(YHD)比其他的病毒病危害更大。但是,泰国对虾养殖产量不但没有降低,而且还在提高,如1991年产量是16.2万吨;1992年产量是18.2万吨;1993年-达21万吨(当年世界养虾总产是64万吨);  相似文献   

4.
外刊信息     
<正> 据FAO统计,1986年世界虾的渔获量195.4万吨,印度占第一位为21.5万吨,比1985年略有下降;中国居第二位20万吨,比1985年下降3万吨;美国第三位18.3万吨,印尼和泰国为第四、第五位,分别为15.4万吨和12.46万吨.1986年世界虾的贸易数量、输出量为66.6万吨,比1985年增加22%.中国、厄瓜多尔、印尼等国虾的出口量增加较多.输入量为64.9万吨,比1985年增加16.4%.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虾的进口量增加最多.在虾的输出国中,中国居首位,从1985年的2.2万吨增加到  相似文献   

5.
1992年印度尼西亚对虾养殖产量在150000吨左右,与泰国和中国一起成为世界上养虾产量最高的三个国家。印尼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虾出口国,1992年出口量首次超过100000吨,价值超过  相似文献   

6.
国际渔业     
<正> 1992年世界虾类产量1992年世界天然虾的产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印度虾拖网渔业令人十分沮丧,主要是些个体小的虾类。美国热带虾的产量约为6.5万吨,较1991年减产8%。墨西哥也呈减产。至于冷水性虾,却令人满意。挪威虾的产量为4.85万吨,与1991年持平。冰岛  相似文献   

7.
亚洲国家的养虾业在世界养虾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估计,1988年世界养殖虾产量为56万吨,其中亚洲国家的产量就占85.2%。对此贡献最大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台湾省、菲律宾、印度、越南和孟加拉国。从世界捕虾业的情况来看,1987年的上市量为201万吨。仅比1984年增长9%, 而养虾1987年和1988年的增长率分別为25%和27%。由于虾供过于求,造成1989年初的市场崩溃,并影响到1990年养虾产量。  相似文献   

8.
据《国际养鱼》杂志最近报道,1991年世界养殖虾产量为69万余吨,接近70万吨,比1990年63.3万吨增长9%。养虾场大部分是在亚洲,其中中国仍然是养虾产量最多的国家,虽然其总产量在1991年减少5000吨,但仍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对虾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0年,全世界养虾产量只有2万吨,1983年已达10万吨,三年时间翻了二番多。其中白虾系产量6.5万吨,产量最大的是厄瓜多尔,达4万吨,其次是中国8,800吨;黑虾系(斑节对虾)产量3.5万吨,我国台湾省达1.6万吨,其次是孟加拉国7,000吨,印尼5,000吨,菲律宾4,000吨,印度3,000吨。厄瓜多尔的养虾业居世界首位。该国从70年代初开始养虾,79年以来养殖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4年养殖面  相似文献   

10.
印度是世界上五大产虾大国之一。据FAO统计,2009年印度虾类生产量为49.5万(t包括天然虾和养殖虾、下同),仅次越南的50万t居世界第5位,首位为中国的240万t,第2位为泰国的60万t,第3位为印度尼西亚的55万t。在2009年印度的49.5万t虾类产量中,养殖的只有约12万(t占24%),  相似文献   

11.
1984年,世界养殖虾产量170万吨。拉丁美洲和亚洲是主要的养虾区。咸淡水养虾已成为亚洲的一个规模庞大的行业,主要养殖品种是斑节对虾。亚洲1984年养殖虾总产10.8万吨,其中印度尼西亚3.3万吨,我国台湾省1.7万吨,泰国1.6万吨,印度1.1万  相似文献   

12.
一、对虾疾病发生的概况 世界养虾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1992年养虾产量约75万t;我国养虾业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1988年产量达20万t,居世界第一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忽视虾病的防治研究,导致虾病暴发流行,中国台湾省(1987~1988)、中国(1993~1994)、印尼(1994~1995)、印度(1994~1996)、厄瓜多尔(1993~1996)、洪都拉斯(1994~1997)和墨西哥(1994~1997)都曾因对虾疾病而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世界养虾总产量估计达63.3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较1989年增长12%;养殖虾类的产值已达数十亿美元,仅中国、印尼、泰国和厄瓜多尔的对虾养殖产值已达3~6亿美元。目前,世界虾类总上市量为260万吨,其中养殖虾占25%.按目前的发展速度计算,到2000年世界市场所需的300万吨虾类中,养殖虾可占到50%。从事养虾的国家和地区达40余个,养殖面积超过100万公顷。东半球养虾业较发达,有养虾场16565个,养殖水面共计89.35万公顷,育苗场3300个,带头虾产量达53.5万吨,占世界养虾总产量的84.5%,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西半球有养虾场1800个,养殖水面12.945万公顷,育苗场133个,  相似文献   

14.
渔业动态     
1984年世界渔获概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初步统计,1984年世界总渔获量已超过8,000万吨。日本仍居首位,产量超过1,280万吨,苏联居第三位,产量为1,050万吨较1983年增长了7.6%;中国居第三位,产量为520万吨;美国产量为470万吨,较1983年增产14.5%;智利产量为440万吨;印度产量为280万吨;南朝鲜产量为250万吨;挪威产量为240万吨,较1983年下降了14%。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自1997年进入我国养殖对虾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2006年养殖对虾产量107万吨,占世界养殖对虾产量40%。华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显著提升,养殖对虾产量由1992年不足4万吨发展到2006年超过66万吨,占全国养殖对虾产量的57%。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养虾大国,自1997年我国进入对虾养殖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养殖产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2007年对虾养殖产量126万吨,占世界养殖对虾产量的40%。华南三省区对虾养殖产量显著提升,养殖对虾产量由1992年不足4万吨发展到2007年超过70万吨,占全国养殖对虾产量的55%以上。  相似文献   

17.
短讯     
<正> 养虾业前景看好 1990年养虾业将开始走出低谷,并有向上攀升之势。主要依据是:1.世界对虾需求量明显增加。美国是对虾的最大消费市场,每年达30万吨。预计世界对虾消费量年增长率在8%左右。2.各主要养虾国和地区都在持续减产,乃至供应量锐减。据报道,泰国和台湾以往各产十多万吨对虾,皆因发生对虾病变及污染日趋严重,致使养虾业不断萎缩。印度尼西亚养虾条件良好,但因财团投资经不起前几年国际市场对虾价格一再下跌,养虾情绪不振产量难于突破10万吨。  相似文献   

18.
淡水也可以养草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昔家 《水产科技》1995,(5):13-14,12
最近因为东南亚各国如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印度遭受严重的虾病袭击,导致养殖虾产量严重下降,而泰国的草虾产量1994年仍有22万吨,光就淡水养草虾区就有不少于2.5万吨的产量,以致于虽然沿海虾区减产而总生产量并没有下降的现象,主要就是得自于淡水养草虾区养出的虾来补足沿海养虾区的减产量。  相似文献   

19.
泰国高产养虾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由于对虾病毒病的流行,对世界养虾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也受到严重挫折。但是,同处亚洲的泰国从1991年至1996年,其养虾产量连续6年跃居世界首位。究其原因,除泰国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外,还与泰国不断采用新技术改进对虾养殖有关。泰国养虾技术有以下特点:一、多位好地为小面积庄养他目前泰国养虾池都改成小面积精养他。单地面积都介于l~2公顷或0.l~0.2公顷。小型养虾池排水管设在地中间,他水经水车式增氧机搅动,形成涡流,排污报方便。由于虾池面积小,防病、管理、保养及捕捞都容易操作。这是泰国养虾成功…  相似文献   

20.
1992年3至5月,笔者考察了泰国南部的NaKor虾场斑节对虾养殖全过程,并参观了泰国主要养虾地区,现介绍如下。 1.各养虾地区概述 泰国南部是目前养虾水平最高,养虾水质最好的地区。养虾面积1万公顷,99%是集约式养殖,每茬每公顷产量7500公斤以上,该地区产量占泰国总产量的55%。 泰国中部的对虾产量1988年占泰国总产量66%,1989年降至20%。其主要原因是:虾场扩展过速,养殖环境与自然环境失衡;大量的工业、农业、家庭废水排放入海,加重了海区的污染,影响了养殖效果;盐度偏高,在旱季可高到40‰以上,有时高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