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黄体化而形成的(黄体化囊肿);或者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些原因,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囊肿黄体)。囊肿黄体不一定是病理状态,因此卵巢囊肿通常是指卵泡囊肿和黄体化囊肿。奶牛以卵泡囊肿较为多见。引起卵巢囊肿的原因一般  相似文献   

2.
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泡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因而又称黄体化囊肿。在正常排卵之后,由于某些原因,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化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的一种异常状态称为囊肿黄体,它和以上两种囊肿在外形上有显著的不同,有一部分黄体组织突出于卵巢表面,囊肿黄体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因而卵巢囊肿通常是指卵泡壁囊肿和黄体化囊肿。  相似文献   

3.
卵泡囊肿分为三型: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和囊肿性黄体。第一、二型囊肿引起暂时性不育,而囊肿性黄体却不是病理性的。治疗卵巢囊肿,应该提高两种激素疗法:(1)对卵泡囊肿病例,使用促黄体制剂,如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和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以引起黄体化);(2)对黄体囊肿应用溶黄体物质,如前列腺素(PGF2_α) (引起黄体组织退化,出现正常性周期)。因而,从实用的观点看,鉴别诊断卵巢  相似文献   

4.
卵巢囊肿病是由于一侧或二侧卵巢同时具有一个或数个较大的未排卵卵泡,临床上表现异常发情行为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引起奶牛不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母牛卵巢囊肿可以分为卵泡或黄体囊肿,或卵泡黄体化巢肿。卵泡囊肿可能在一侧或二侧卵巢同时具有一个或数个囊肿,其壁较薄;黄体囊肿常常在一侧卵巢呈现单一的囊肿组织,其壁较厚。卵泡囊肿比黄体囊肿多发。在奶牛发  相似文献   

5.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  相似文献   

6.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可单个或多个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卵巢上.  相似文献   

7.
<正>卵巢囊肿自1831年发现以来,现已成为家畜常见的繁殖障碍疾病之一[1]。卵巢囊肿主要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黄体的功能异常有关。另外,还有一种囊状黄体,与黄体囊肿相似,但其是一种正常的结构而非病理性的,既不改变动物机体的发情[2],  相似文献   

8.
接2010年第6期 9囊肿性卵巢疾病 卵泡囊肿(Follicular Cyst)、黄体囊肿(Luteal Cyst)和囊肿黄体(Cystic Corpus Luteum)是常见的卵巢囊肿病症。虽然卵巢炎和卵巢肿瘤也使卵巢形状增大许多,但临床并不多见。三类卵巢囊肿中,囊肿黄体属于正常,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是病理性结构。  相似文献   

9.
肉牛异常黄体疾病包括持久黄体(Persistent Corpus Luteum)、黄体化囊肿(Luteinizing Cyst)、囊肿黄体(Corpus Luteum Cyst),囊肿黄体不一定是病态,是卵泡排卵后黄体化不足,黄体内形成空腔并积聚液体而成,通常情况,黄体囊肿指黄体化囊肿.无论是哪一种异常黄体,其功能与妊娠黄体和发情周期黄体没有区别,均能分泌孕酮,抑制卵泡的发育,使发情周期停滞,肉牛异常黄体疾病最为主要的症状是不发情.  相似文献   

10.
卵巢囊肿分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是奶牛不育最重要的原因。黄体囊肿通常在一侧卵巢上,是单个组织壁厚的闭锁卵泡;卵泡囊肿在一侧或两侧卵巢上,有一个或数个而且壁薄的闭锁卵泡。卵泡囊肿比黄体囊肿多见。此病偶尔也发现于未产犊的青年母牛和肉用牛。奶牛的发病率为5.6—18.8%或更高些。是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卯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卯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可单个或多个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卵巢上。  相似文献   

12.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  相似文献   

13.
1原因1.1卵巢功能失调卵巢功能失调是常见的繁殖障碍,主要是由于卵泡囊肿、黄体囊肿,持久性黄体而引起的。卵泡囊肿会导致其丧失排卵功能,但仍能分泌雌激素,使得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卵巢囊肿奶牛外周血浆中促黄体素、孕酮、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测定结果,促黄体素水平卵泡囊肿为0.84±0.25ng/ml(n=12),黄体囊肿为0.83±0.23ng/ml(n=5);孕酮水平卵泡囊肿为0.56±0.30ng/ml(n=12),黄体囊肿为2.85±0.64ng/ml(n=5);雌二醇水平卵泡囊肿为28.44±22.47pg/ml(n=12),黄体囊肿为8.14±0.88pg/ml(n=5);睾酮水平卵泡囊肿为84.67±40.40pg/ml(n=12),黄体囊肿为51.98±7.77pg/ml(n=5)。认为卵巢囊肿奶牛外周血浆中促黄体素水平低于正常期奶牛的水平;卵泡囊肿奶牛血浆中孕酮水平低于1ng/ml,黄体囊肿奶牛血浆中孕酮水平高于1ng/ml;卵泡囊肿奶牛血浆中雌二醇水平较高;卵泡囊肿奶牛公牛相与体内高水平睾酮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中未破裂的卵泡或黄体成分变性和萎缩形成空腔,腔洞内可能充满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包括卵泡囊肿、黄体囊肿、上皮小管  相似文献   

16.
奶牛卵巢囊肿是指奶牛的卵巢上有卵泡状结构,其直径超过2.5厘米,存在的时间达10天以上,同时卵巢上无正常黄体结构的一种病理状态。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黄体囊肿是由于  相似文献   

17.
杨松  于秀兰 《畜牧与兽医》2012,44(7):105-106
<正>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泡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因而又称黄体化囊肿。在犬科动物中卵巢囊肿有  相似文献   

18.
当卵巢长期存在有比成熟卵泡大而含有液体的结构时,统称为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卵巢上。  相似文献   

19.
凡提及奶牛的卵巢囊肿,人们直接想到的是奶牛的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本文要谈的卵巢"囊肿"是带引号的,它们被误诊为卵泡囊肿或黄体囊肿,其实它们  相似文献   

20.
<正> 卵巢囊肿是影响奶牛生殖的重要因素,它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及黄体化囊肿。其中卵泡囊肿更为多发。我们经过四年时间在我场和部分农村奶牛饲养户对卵巢囊肿治疗中,发现卵巢囊肿发生时间对其治愈率有很大的影响:现总结如下。1 实验内容对卵泡囊肿进行肌肉注射25mg孕酮治疗,对黄体囊肿进行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前列腺素(PGF_(2a))8mg治疗,实验数量为2-6胎患卵巢囊肿时间不一的患牛88头,其中卵泡囊肿患者59头,黄体囊肿患者29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