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为了阐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隙大小对更新的影响规律,对木兰围场低效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内苗木更新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内更新苗的主要种类有华北落叶松、山杨和油松。华北落叶松和山杨的密度在林隙面积为120~140m2时最大,达到2 411株/hm2;而油松的密度在林隙面积为20~40m2时最大,为196株/hm2。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华北落叶松和山杨大径级和大高度级更新幼苗数量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林隙面积达到160~180m2时达到最大值;而油松在40~60m2时达到最大,径级大于2cm的更新苗密度为69株/hm2。  相似文献   

2.
江西德兴天然次生林林下幼苗更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实生和萌生幼苗个体数量及比例在各类植被中的变化情况,本文以江西德兴常绿阔叶林不同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各林型中幼苗的种类组成、数量、多样性与更新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种林分类型的乔木更新情况不同,德兴常绿阔叶林更新幼苗共35种,分属17科23属。更新苗数量最低的是拟赤杨+马尾松林,仅为1 250株/hm^2,更新苗最多的林分类型为米槠+甜槠林,为6 500株/hm^2;甜槠+木荷林更新幼苗种类高达25种,居7种林分之首,马尾松+木荷林下幼苗仅有10种;从演替更新年龄结构来看,马尾松+木荷林和丝栗栲+木荷林所在的群落,林下更新苗属于增长型锥体。其它5种林型属于下降型锥体。  相似文献   

3.
城市半自然森林具有独特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城市化影响的半自然森林更新特征,可以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地带性植被恢复重建提供借鉴。文章以上海辰山残存半自然森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为对象,调查分析半自然森林更新苗的物种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 hm^2样地更新苗共5 937株,分属22科32属37种,其中上海自然分布的乡土种占57.89%,明显高于城市人工林的乡土树种比例;香樟、构树、天竺桂、朴树和小蜡等5种更新苗占总数的57.2%,聚集性分布格局明显;在11个植被群落类型中,各类型更新苗的丰富度普遍较高,不同树种的更新苗存活和发育潜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林窗对大兴安岭南段杨桦次生林林下更新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杨桦次生林不同林窗大小对林下物种更新特征的影响,为人为近自然模拟林窗干扰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按海拔梯度将6hm~2大样地分为坡上、坡中及坡下,每个坡位划分为4个林窗面积等级,每个等级内选择3个不同面积林窗,作为3个重复,每个坡位选择林窗36个,在每个林窗内设置更新苗调查样方5个。同时设置相同面积的对照样方(CK)36个。共调查林窗更新苗样方180个,林内对照更新苗样方180个。结果表明,林窗具有使原先锋物种(蒙古栎)更新密度下降的趋势;林窗内蒙古栎均为主要更新物种,从坡下到坡上,蒙古栎更新苗密度分别占总更新密度的61.19%,50%,39.86%;林窗中更新苗都以低矮植株(60cm)为主,更新苗在不同坡位、不同林窗面积中均表现为随高度级的增加,更新苗数量降低。不同坡位不同高度级内更新苗数量基本呈现出大林窗多于小林窗;坡位及林窗面积均对蒙古栎更新苗基径影响显著(P0.05);林窗能够显著促进蒙古栎更新苗粗生长,在林窗面积为80~100m~2达到最大;林窗内坡上及坡下蒙古栎更新苗基径均大于林内,坡中没有如此表现。总的来看,林窗能够显著促进林下物种更新与生长,并且具有使原有先锋物种(蒙古栎)更新密度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苗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天然更新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母树密度不同,天然更新苗数量和年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樟子松天然更新苗年龄结构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樟子松天然更新苗密度因林分类型的差异明显不同。在疏林地(树龄30 a),平均更新苗密度每2 500 m2为13株,在火烧迹地平均更新苗密度每600 m2为28.5株,樟子松单株样地平均更新苗密度每600 m2为118.8株。不同年龄的天然更新苗保存密度和年平均降水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且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研究区天然更新苗密度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林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稳定性和更新苗的存活与分布,因此,研究林分结构与更新格局至关重要。本文运用角尺度、大小比数、趋势面分析对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结构及更新苗分布格局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7 a生落叶松林为随机分布,32 a和39 a生落叶松林均呈均匀分布;更新苗在不同林龄落叶松林下均呈聚集分布,且与林龄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林龄林分结构随着林龄的增加林木分化呈递减的趋势,随着林龄增加林木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化趋于稳定;不同林龄更新苗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随着林龄的增加更新苗分化不明显;草本植物对更新苗的数量和分布影响最大,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结合抚育间伐并对林下灌草及枯落物进行及时清理,促进更新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东北地区三大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研究了不同育苗密度对水曲柳床播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密度达到100株/m^2时,为最优育苗密度,其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生物量最优,有利于优质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8.
以杉木洋020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育密度和不同施肥种类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年生杉木洋020无性系林分不同密度对树高性状有显著影响,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性状有极显著影响;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树高性状影响不显著,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性状有显著影响;密度×不同施肥种类对胸径和单株材积有极显著影响,树高性状差异不显著;林分密度为2 100株/hm^2,施用0.3 kg/株的测土配方专用缓释肥(第4号处理)的胸径、单株材积和和单位面积蓄积量都最高,分别为17.00 cm、0.1371 m^3和287.91m^3/hm^2,预计单位面积出材量为195.78 m^3/hm^2,比总体平均提高22.11%,预计单位面积产值为21.54万元/hm^2,比总体平均增加3.90万元/hm^2。  相似文献   

9.
不同林分内水曲柳天然更新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lica)为我国东北林区阔叶红松林的主要伴生树种,与胡桃揪(Juglans mandshurica)、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被称为我国东北珍贵的"三大硬阔"。在黑龙江省方正县红星林场,对不同林分内水曲柳天然更新与环境因子、立地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在自身林内更新较差,40年生水曲柳林内仅5200株/hm2,而在其他林分内更新较好,杂木林内最高可达34000株/hm2;从对影响更新的诸多因子中分析发现,灌木盖度和草本盖度与水曲柳更新幼苗数量呈负相关,且关联性显著(p0.05),与枯落物厚度相关性不显著,基本上不受坡度、郁闭度和土壤A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侧柏林天然更新及苗期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山东泰山普照寺-红门附近的侧柏林天然下种更新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坡中部苗木45.5株/m2,山坡上部和下部分别为36 株/m2和33.7株/m2;厚土层上的更新苗总干重比薄土层上的增长60.83%,苗木高度增长6.60%;单株侧柏母树落种量3.6万粒,苗木存活数46.38株.侧柏天然更新苗的年存活率为0.128 8%.天然下种更新苗的生长与立地条件有关,更新苗株数与其生长地的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吉林上营森林经营局适宜黄檗生长的林分为对象,调查其野生种群的生存现状,结果表明:黄檗占林分株数的8.7%,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占12.5%,长势良好。要继续加强黄檗天然种群的保护力度,依法严格禁止采伐利用,并加强巡护,保护野生植株不被破坏;同时可采取人工造林、冠下植苗补植与直播种子造林、加强天然幼苗幼树抚育、建立珍惜珍贵树种培育基地等技术措施,增加黄檗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2.
水曲柳育苗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东北地区三大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东北地区的造林树种.垄作时,水曲柳育苗密度决定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密度达到50株/m时,是水曲柳的最优育苗密度,其苗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最优,高径比上的比例比较合适,有利于优质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种源水曲柳幼苗的生长特性,并对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水曲柳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及单株生物量存在显著地差异。综合评价以海林和林口种源的幼苗生长较优。  相似文献   

14.
黄菠萝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对黄菠萝药用林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幼林郁闭前,主要解决乔灌木种间竞争,保证黄菠萝占据稳定的优势,促进郁闭成林;在郁闭后,主要解决种间与种内竞争,适当调整树种组成,符合条件的林分宜进行透光抚育。确定适宜的抚育对象、强度、时间和间隔期。修枝须在树木萌动前进行,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3。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了水曲柳 (FraxinusmandshuricaRupr .)木材发生Ⅰ型断裂时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应力强度因子的情况 .借助美国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计算出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 ,并通过GRAFTOOL软件对数据进行后期处理 ,画出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强度因子分布图  相似文献   

16.
水曲柳引种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带岭林科所提供的水曲柳25个家系种子为材料,在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海拔1700m圃地开展育苗试验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各家系在场圃出芽方面差异较大,2a生时,在苗高、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7807家系苗期生长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水曲柳苗木抗寒性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5月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开展了有机肥、化控物质处理及密度试验对水曲柳一年生幼苗生长和抗寒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猪粪作底肥,能明显促进苗木的生长,并表现出较强的光合作用和较高的束缚水指标;化控物质中以生物助长剂浸根、ABT浸根和GA 多效丰产灵茎叶喷施对苗木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束缚水指标仅次于施肥苗;三种密度的增大,其顶芽、地径随着增大。  相似文献   

18.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通过对黄菠萝不同育苗作业方式的研究,确定采用垄播育苗优于床播育苗,因此在优质壮苗的培育中应优先采用垄播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19.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第三纪孑遗物种,特别是以生产地道中药材关黄柏而备受重视。我们通过对黄菠萝的结实规律研究,认为黄菠萝结实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4年出现一次丰产年;人工林种子产量比天然林产量高出近两倍,浆果大,种子大而饱满;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种子发芽率均超过85%,人工林种子发芽率高出天然林发芽率的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