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污染的量度指标、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并就主要土壤污染物质重金属、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及其危害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茶园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园土壤污染状况关系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也是当前我国茶叶生产中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在茶园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我国茶园土壤的污染类型及现状,提出了控制、治理和修复茶园污染土壤的一些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是农业活动中引入的外源物质超过土壤环境容量,营养物质大于作物生长所需,过剩物质积累于土壤中形成的污染.在对不同利用类型农耕地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的基础上,以林地土壤为参照,选取黏粒含量、pH值、有机质、全N、全P、水解性N、速效P作为研究指标,运用灰关联度的原理及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耕作制度以及与居民点不同距离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的差异.结果表明,农耕地土壤污染发生机率水田>菜地>旱地,春秋两季耕作土壤>单季耕作土壤,距居民点越近,土壤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土壤污染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赵沁娜 《土壤》2009,41(3):350-355
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严重的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地区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城市土壤污染的内在机理研究、污染土地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研究、土壤污染与土地价值损失风险关系研究、污染土地治理和再开发投融资机制研究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城市土地置换过程中土壤污染研究进展.述评认为土壤污染领域研究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土壤污染的环境管理理论与方法滞后于其他要素的研究,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土壤环境管理的重要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5.
浅析土壤污染类型与修复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造成严重的耕地面积减少,甚至撂荒,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本文对引起土壤污染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综述,并针对不同污染方式提出了土体有机重构、生物修复、农业生态修复以及复合修复等技术在土壤修复领域的应用,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土壤污染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44  
陈晶中  陈杰  谢学俭  张学雷 《土壤》2003,35(4):298-303
作为环境和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极易遭受污染。在列举土壤主要污染模式和主要土壤污染物类型的基础上,本文对主要污染物的分类、特性以及在土壤中的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指出对上述内容的深入研究,对土壤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防治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土壤污染治理决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在简单介绍了各类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土壤条件等因素对确定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的影响,从环境经济角度,对土壤污染治理方法进行了效果费用分析。为进行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的优化选择,建立了一套土壤污染治理决策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开来  苗峰  史柯  郭兆浩  程景颢  陈燕 《土壤》2019,51(5):854-863
土壤污染诊断研究对土壤污染预警和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土壤污染日趋严重,污染类型呈现出复合型和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化学诊断法由于指标单一、样品前处理复杂且费用高已不能满足全面诊断土壤污染及评价土壤健康状况的要求。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由于其灵敏度高、检测指标多样、响应快且能够从微观角度反映污染物胁迫效应,成为目前土壤污染诊断领域的热点。本文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基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分子等不同层次的诊断方法并对其优缺点作了评价,同时也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中美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沁娜  杨凯  徐启新 《土壤》2006,38(1):6-10
城市土壤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其控制与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环境管理中的一个新问题。本文对中美两国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现有城市土壤污染控制与管理体系滞后于城市大气、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没有形成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体系,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尚无推荐的行业导则,缺乏土壤污染评估标准,土壤污染状况信息不透明,公众和社区参与意识不强烈以及如何准确地识别污染土壤的程度和数量、判定污染者所承担的责任、筹措土壤污染处置基金等问题都是土壤污染控制与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等。另外,从管理机构、政策法规、技术工作手段以及经济责任的认定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污染治理对策与监测管理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根据农田土壤被特定有害物质污染后,生产农畜产品会妨碍农作物的发育、损害人体健康这一理论而制订的。镉、铜、砷(及其化合物)已被政令指定为污染物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决定的土壤污染对策主要是按以下顺序进行的:①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极大,它不仅直接导致粮食减产,而且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在论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迁移途径以及危害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亚琦  王益权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49-250,253
从应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对土壤带来的负面影响角度论述了土壤污染的原因,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传统物理化学方法和应用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从国外土壤保护立法看我国土壤保护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污染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其巨大的危害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知身心健康,如何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法律途径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手段。本文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提出了我国土壤保护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关于耕地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夏家淇  骆永明 《土壤》2006,38(5):667-670
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是土壤环境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尽管如此,至今有关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认识还相当欠缺。本文基于近20年来作者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体会与思考,分别从耕地土壤污染调查的全面性、污染评价指标、污染超标率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划分等几个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我国耕地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结合部土壤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晓兰  周生路  赵其国 《土壤》2006,38(2):122-129
城乡结合部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过程中最为激烈的特殊的地域实体,快速的经济发展,强烈的人为活动使城乡结合部土壤污染加剧。本文从城乡结合部的污染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物污染和交通污染)出发,综述了城乡结合部土壤污染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某村庄为实例,介绍了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该村庄菜地、基本农田、曾经污灌农田和怀疑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了12个样品砷、镉、钴、铬、铜、汞、镍、铅、硒、锌等元素全量和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含量监测,并分别采取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该村土壤污染状况。该村土壤中铜、镉、砷、硒、锌和铅超过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和环保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评价标准,主要以铜、镉和砷污染为主,其超标率分别为75.0%、58.3%和58.3%;重污染土壤样品数占总监测样品数的41.7%,受中度污染的土壤样品数占25.0%,受轻度污染土壤样品数占8.3%,处于警戒水平的土壤样品占25.0%。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程度各异,其中曾经污灌的土壤和怀疑受污染的土壤铜、镉、砷、锌、硒、铅含量较高,基本农田土壤次之,菜地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48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格局多样,区域污染风险突出。发达国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面临土壤重金属空间异质性强、土壤类型及农作物品种对重金属累积差异大、土壤酸化严重、土壤元素失衡、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土壤重金属累积趋势难以逆转、土壤—农作物重金属累积线性关系不显著,修复技术不完善、修复措施长期风险调控机制缺失等主要挑战。根据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现状及课题组工作基础,我们提出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风险管控为基本思路,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体系,通过"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分类管理和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推导"等4个步骤推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福建沿海地区不同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程炯  吴志峰  刘平  王继增 《土壤通报》2004,35(5):639-642
对福建沿海地区4种不同用地类型的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田污染最严重是Pb,菜园地是Hg,果园是As,旱地是As。在多项综合指数评价中,菜园土污染最严重,综合污染指数(P)达到1.18,其余依次为水田0.64,果园0.59,旱地0.47。在单项污染综合指数中,Hg和Cd污染最严重,其污染指数(I)分别达到0.86和0.61,其余依次为Cr、Pb、Cu、As、Zn、Ni。评价结果为进一步的土壤污染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污染农地整理工程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农地污染已成为中国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中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利用现行的土地整理技术对污染农地进行整理,势必给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该文分析了中国现行农地整理技术特点,认为现行的土地整理技术不同于国外先修复后整理的实施流程,对于在中国广泛存在的轻微、轻度污染土地,应用现行污染农地整理时,会引起污染面积扩大、污染类型复杂、污染方式多元化等环境问题。该文以土壤修复技术与土壤整理技术兼容性为出发点,提出通过构建污染农地的整理技术途径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该文强调,所提出的技术体系只适用于轻微、轻度污染农地的整理。中度、重度污染的农地,应先修复,后整理。该文为中国轻微、轻度污染农地整理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20.
丹东地区农业土壤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丹东地区农业土壤污染现状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污染现状调查的采样布点原则,并采用灰色聚类法及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