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从益母草、知母2种中药中分离出的20株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梨黑斑病菌进行拮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益母草叶6、益母草叶2、益母草叶4、益母草叶1、知母根6和益母草叶8等6种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有较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达92.55%.将这6株内生菌进行抑菌作用测定,发现益母草叶4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针对从益母草、知母2种中药分离出的20株内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梨黑斑病菌进行拮抗作用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益母草叶6、益母草叶2、益母草叶4、益母草叶1、知母根6和益母草叶8等6种内生菌对梨黑斑病菌有较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92.55%、90.98%、88.63%、83.92%、80.78%和80.00%....  相似文献   

3.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抑菌圈法分别测定J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6、T4、T7、P2、ZJ0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uciens)对苹果炭疽叶枯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T4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高达64.10%,与T7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活性跟踪法及色谱分离技术从红树植物苦郎树叶中分离获得2种抗菌化合物KLS -46和KLS-54,测定苦郎树甲醇提取物及2种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菌、芒果叶枯病菌、甘蔗凤梨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梨黑斑病菌、梨褐斑病菌、柑橘疮痂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苦郎树叶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茎提取物和果提取物,10 g/L叶提取物对7种病原菌抑菌率为22.37%~100.00%.KLS-46对后5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9.79×10-3~7.88×10-2 g/L,KLS-54的EC50值为9.26×10-3~9.75×10-2g/L,2种活性成分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毒力相似.活性成分对甘蔗凤梨病菌、柑橘疮痂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0.25 g/L时,KLS -46的抑制率分别为98.31%、100.00%和98.15%,KLS-54的抑制率分别为99.83%、100.00%和99.33%.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内,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1种杀菌剂对梨炭疽病菌、轮纹病菌、黑斑病菌有效药剂的筛选并测定其毒力.通过EC(50)值分析结果表明,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梨炭疽病菌、梨轮纹病菌均表现为最高毒力,其EC(50)值分别是0.119 5、0.042 6 mg/L;50%异菌脲悬浮剂对梨黑斑病菌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0.696 4 mg/L;对梨炭疽病菌、梨轮纹病菌、梨黑斑病菌都具有较高毒力的杀菌剂是: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40%氟硅唑乳油、25%嘧菌酯悬浮剂、胜世10%苯醚甲环哇水分散粒剂、世高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悬浮剂.  相似文献   

6.
从江苏句容酥梨黑斑病病叶上分离得到1株对梨黑斑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代号JR-C,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胞外酶检测显示:该菌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不产生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此外,该菌的代谢产物粗提物可抑制梨黑斑病菌菌丝的正常生长。代谢产物粗提物处理后的梨黑斑病菌菌丝愈发致密、短粗,分支也明显减少。室内测定该菌对梨轮纹病菌、梨腐烂病菌、梨炭疽病菌和稻瘟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梨黑斑病主要是叶部病害,而拮抗细菌JR-C菌株从梨树叶片上分离获得,拮抗活性高,拮抗谱广,这为后续利用该菌研制生防菌剂防治梨黑斑病及其他作物病害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DS-1是从丹参叶片中筛选出的一株细菌,为研究其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本实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DS-1菌株及其发酵液对梨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8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DS-1对这8种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梨黑斑病菌的抑菌率达到了90.57%;过滤处理的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3.87%,但经过高温处理的发酵液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抗病细菌在皂荚体内的分布及其抑菌活性,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皂荚树中分离筛选出12株有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并通过过滤灭菌处理和高温灭菌处理2种方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选出ZJ4、ZJ7两株潜在生防菌,并对其抗菌谱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ZJ4、ZJ7经高温灭菌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下降,推测其可能代谢产生对热敏感的蛋白酶类,而且对不同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链格孢属的番茄早疫病菌和梨黑斑病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嘧霉胺与枯草芽孢杆菌B-916协同防治梨黑斑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室内测定28种化学药剂和枯草芽孢杆菌B-916对梨黑斑病菌的毒力,将毒力最强的化学药剂与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916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梨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室内测定结果显示:28种常见化学药剂中嘧霉胺能有效抑制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当嘧霉胺浓度大于或等于0.10 mg/L时,抑制率为100.00%;枯草芽孢杆菌B-916对梨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达55 mm;将枯草芽孢杆菌B-916(2.00×108CFU/ml)与嘧霉胺(10 000 mg/L)复配,配比为2∶1时对病菌抑制的增效比达4.18。该复配剂稀释20倍(6.67×106CFU/ml B-916+167 mg/L嘧霉胺)对梨黑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58.26%,显著优于嘧霉胺(500 mg/L)和B-916(1.00×107CFU/ml)单剂。  相似文献   

10.
致病疫霉拮抗菌筛选及复合发酵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利用微生物源活性物质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对显著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拮抗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并研究其单一发酵液和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从36种微生物中筛选出了16种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其中B3282(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A32810(放线菌)这3种微生物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A4228、A32912、A5253和A32914等4种放线菌的抑菌率均在60%以上。对36种微生物单一发酵液的抑菌试验表明:仅白菜黑斑病菌、梨黑斑病菌和A32914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80.51%、70.20%和48.91%;进一步将36种单一发酵液两两复合后发现,部分复合发酵液表现出了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抑菌率最高及增效作用最强的是梨黑斑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浓度为10 mg/ mL的复合发酵液,抑菌率达90.38%。  相似文献   

11.
白菜黑斑病菌与番茄早疫菌,梨黑斑病菌,桃黑斑病菌在白菜,番,桃,梨,苹果,草莓上进行了相互接种,结果白菜黑斑菌不侵染番茄和草莓,可侵染苹果,在梨上,叶片表现发病,果上未见发病,在桃叶上一般不发病,果上未见发病,早疫菌,梨黑斑菌,桃黑菌在白菜上都有症状,且三种菌对白菜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对生产上果菜栽培布局,轮作倒茬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参黑斑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对人参黑斑病菌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开发新型微生物源农药,本试验用稀释分离法和病组织分离法,从土壤和人参黑斑病菌组织中分离和纯化具有一定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株。结果共筛选对人参黑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22个,其中细菌16株,放线菌5株,木霉1株。由此可见,土壤及人参黑斑病组织中均含有对人参黑斑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菌株,细菌中Xc1、Xd5和Xc4菌株,放线菌中Fd2和Fw1菌株及木霉Zh1都具有开发为防治人参黑斑病微生物源农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机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发酵液使致病疫霉菌丝形态发生畸变;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95.67%和93.38%;对致病疫霉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9.55%和76.80%。经处理的致病疫霉病菌菌丝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一定的下降,表明上述两种发酵液可抑制致病疫霉菌丝体中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多黏类芽孢杆菌HT16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多黏类芽孢杆菌HT16对梨黑斑病菌的体外抑制率为53.2%,其粗提蛋白严重破坏了梨黑斑病菌的菌丝和孢子,显著抑制了梨采后黑斑病的发生,呈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9种植物病原真菌和10种动物病原细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药培养基涂布法,测定了银杏外种皮中酚酸类物质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酚酸类物质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对柿角斑病菌、稻瘟病菌、梨锈病菌、玉米炭疽病菌、柑橘疮痂病菌、甘蔗凤梨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梨褐斑病菌和香蕉炭疽病菌的EC50在0.665 7~19.558 0 g/L,对香蕉炭疽病菌活性最高,对稻瘟病菌活性最低。银杏外种皮酚酸类物质对10种动物病原细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对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高,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1.25 g/L。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分离自云南省砚山、石林、丘北和西双版纳不同地区的50个三七黑斑病菌菌株对烯唑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0个供试菌株对烯唑醇的EC50值在0.173 9~6.670 7 g/mL,平均EC50值为(1.784 5±1.195 4) g/mL,已出现对烯唑醇敏感性降低的亚群体,其中41个菌株对烯唑醇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将这41个菌株的EC50平均值(1.354 2±0.652 9) g/mL作为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相对敏感基线;其他9个菌株中,抗性菌株有2个,抗性指数在3~10。由此推测,供试的三七黑斑病菌已出现对烯唑醇产生抗药性的趋势。本研究为三七黑斑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常规分离土传病菌的方法结合甘薯黑斑病菌的特性,对甘薯黑斑病菌进行分离.并用2种改良的DNA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与常用DNA提取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TAB法所获得的甘薯黑斑菌DNA质量最高,用该提取方法获得的高质量DNA为构建黑斑病菌基因组文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水稻稻瘟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板测定法和盆栽试验结合筛选对稻瘟病菌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结果表明:从江苏省南京市、丰县、泗阳县等地的50份稻田水稻根际土壤样品中,得到1 015个细菌分离物,共获得45株对稻瘟病菌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其中10株对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水稻稻曲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及水稻白叶枯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5种水稻病原菌平均抑制率在45%以上)。水稻苗瘟的盆栽防治效果表明:拮抗细菌T429和T392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9.4%和61.1%。结合理化特性和16S rDNA鉴定,T429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392隶属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  相似文献   

19.
梨黑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对分离自金水梨园的43个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r]菌株的EC_(50)。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梨黑斑病菌菌株的EC_(50)分布在0.071 9~1.488 6μg/m L范围内,平均值为0.507 2±0.333 3μg/m L。W检验梨黑斑病菌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的频次分布呈正偏态分布。菌株主体表现为敏感,但存在敏感性降低的菌株。  相似文献   

20.
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福建烟田的病株中分离出烟草青枯病病原菌,从其原位土壤中经过分离纯化得到40种土壤菌株,经过平板拮抗法筛选后,得到对青枯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5株土壤细菌,分别命名为T1、T2、T3、T4和T5,其中,菌株T5的拮抗带最大,菌落拮抗带达10.2~21.4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