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华坤 《蔬菜》1998,(2):18-18
辣(甜)椒成株期发生萎蔫的原因与防治方法255416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敬仲农技站徐华坤辣(甜)椒成株期常发生萎蔫枯死现象,这是多种病害的共同症状。现综合其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如下:一、发病原因与症状1.患根腐病病初植株白天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恢复,反复...  相似文献   

2.
徐华坤  徐福生 《蔬菜》1997,(6):11-12
冬春茬辣(甜)椒芸豆间作高效栽培技术255416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敬仲农技站徐华坤徐福生连成忠临淄区是山东蔬菜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大棚利用率不断提高,栽培模式与技术不断优化。如在日光温室内辣(甜)椒芸豆(又名菜豆)间作,效益显著,一般亩产辣(甜)椒6...  相似文献   

3.
杜瑞民  王基国 《蔬菜》2000,(7):10-11
一、什么是夏播辣(甜)椒?效益如何?答:夏播辣(甜)椒是指2月中旬至3月中旬播种,定植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收获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辣(甜)椒栽培茬次。夏播辣椒一般667m2收入2000元左右,高者达3000元以上。与小麦玉米间作套种每667m2纯种小麦玉米收入高1500元以上。是粮区群众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一种好模式。二、夏播辣(甜)椒应选用哪些品种?答:辣椒类型选用陕西8819线辣椒(干椒)、牛角椒、保加利亚椒;甜椒类型直选用中椒4号、年在一号。三、如何播种、管理才能使辣椒苗齐苗壮,答:首先要采用营养全面、养分充足、没…  相似文献   

4.
甜(辣)椒TMV及CMV病毒病的接种鉴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洽  俞世敏 《蔬菜》1994,(5):25-26
甜(辣)椒TMV及CMV病毒病的接种鉴定技术胡洽,俞世敏,毛爱军(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我国甜(辣)椒栽培甚广,近年面积剧增,但威胁甜(辣)椒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病毒病”仍在上升未得到有效的防治。为培育抗病良种,于“七·五”期间开...  相似文献   

5.
辣椒灰霉病、菌核病和疫病都会造成辣(甜)椒茎秆腐烂,且症状有相似之处,只有准确识别不同病害,对症用药,才能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6.
甜(辣)椒育大苗保护地春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辣)椒育大苗保护地春早熟栽培技术李锡志刘建民徐宝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科协276002)(临沂市农业学校)(临沂市罗庄区郭家岑石村)甜(辣)椒保护地春早熟栽培,在临沂市兰山、罗庄区的城后,岑石一带,采取了晚秋播种冬分苗,早春定植栽培获得成功,并取...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茄门,南京黑壳早椒等6个辣(甜)椒亲本为试材,研究了杂交节位、辣甜类型组配、露地与地等不同处理下,杂交座果率及单株种子产量等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座果率较高的节位为“四母斗”和“八面风”;辣×辣与辣×甜的亲本类型配组及采用保护地制种有利提高座果率及单株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8.
辣(甜)椒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辣(甜)椒(CapsicumannuumL.)杂交制种时多采用蕾期人工去雄授粉,费工时,成本高,种子的纯度也难以保证。利用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简称A系)、保持系(简称B系)和恢复系(简称R系)“三系配套”技术生产一代杂种种子,可简化制种手续,省工节本,确保一代杂种的纯度。因此,辣(甜)椒雄性不育研究已引起广泛重视。杨世周、沈火林、赵华仑及戴祖云均先后报道了辣椒或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ity,简称CMS)研究〔1~4〕。古巴报道了利用甜椒CMS生产杂种一…  相似文献   

9.
李绍海 《长江蔬菜》2010,(11):38-39
2009年夏,安徽和县地区天气较往年异常,许多菜农反映辣(甜)椒定植后不久出现较为严重的死苗现象,对蔬菜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经过我们仔细的观察分析,结合往年出现类似情况的经验,认为定植后死株主要是由于温湿度掌握不好而引起的根茎部病害所造成。现将夏季辣(甜)椒定植后死苗的原因与防治进行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1辣(甜)椒保花保果好2000年3月初,我们在本镇王官村和大寇村选择了5户大棚辣(甜)椒,喷施芸薹素481,施药前观察,门椒基本落掉,对椒有的花柄已现黄色,开始脱落。用浓度0.17mg/L的芸薹素481药液(即5g0.1%芸薹素481对水30kg,喷洒全株。药后13天观察,花蕾发育正常,有的已现蕾。18天后观察,座果率达80%以上。对辣(甜)椒保花保果,效果十分明显。2促进植株生长与果实膨大在大棚西葫芦结果期喷施芸薹素481,增产效果十分显著。500m2的大棚内种了早青一代和精选早青一代各一半。早…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区分、鉴别辣(甜)椒细菌性髓部坏死和条斑病毒病,实现早发现早防治、尽量减少病害带来经济损失的目的,对2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诊断要点和发病原因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对比。辣(甜)椒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属于细菌性病害,条斑病毒病属于病毒性病害,2种病害在茎秆的发病深度不同,染病叶片及果实症状也存在区别,同时可通过植株是否溢脓进行区分。根据2种病害不同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和进行化学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减少相关经济损失,助力设施辣(甜)椒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从顺  孙代军 《蔬菜》1996,(3):35-35
春露地辣(甜)椒越夏恋秋栽培技术262119山东安丘市景芝镇农技站李从顺,孙代军春露地的辣(甜)椒采收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此后,天气炎热多雨,植株很少结果,但应加大肥水管理措施,严格防治病虫害,使植株继续生长,秋季天气转凉后植株可继续结果,这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明确不同营养品质在辣(甜)椒种质资源间存在的差异及变异度,筛选出优异辣(甜)椒种质,进而为高品质辣(甜)椒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对97份辣(甜)椒种质资源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辣椒素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异度,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种质间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99.27%、108.69%和112.60%;甜椒营养指标变异系数小于辣椒,其中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4.40%;可以利用材料间的较大变异性,通过育种手段选育出优异辣(甜)椒种质资源。通过平均隶属函数法筛选出辣椒优异种质2份,分别为951-4C和91536A,其中951-4C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91536A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均最高,其他营养指标综合表现优异;筛选出甜椒优异种质19份,排名前3位的是11-116、W-01-07、9204-8,其中11- 116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居第2位,其他营养指标综合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蔬菜》1996,1(2):21-0
"八五"期间育成的蔬菜新品种简介(二)3辣(甜)椒3.1中椒7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中椒7号为早熟甜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6.6cm,开展度59.6cm。第一花着生节位在8~9叶。果实灯笼形,果色深绿,果大,单果重100~120g,肉...  相似文献   

15.
甜(辣)椒是我国五大蔬菜种类之一,年栽培面积为91~106万hm2,年产量为1 460~1 580万t,其中由于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大约占总产量的17.3%~26.1%.广大农民因防治甜(辣)椒各种病害花消费用占总投入的12.4%~16.7%,而且近年来此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甜(辣)椒的病害因南北的地域性差异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同,但普遍发生的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以及疮痂病等.白粉病在瓜类上危害比较普遍,但甜(辣)椒的白粉病始终发展比较慢,而且它的发生与流行都具有一定的局域性,因而对甜(辣)椒白粉病的详细报道也比较少.近几年来随着新品种在全国各地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发现甜(辣)椒白粉病危害范围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严重,经过4~5年的调查、统计与研究,初步摸清甜(辣)椒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发病条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甜(辣)椒病毒病(以TMV、CMV为主)、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炭疽病(由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nigrum),丛剌盘孢菌(Vermicularia capsici),盘长孢菌(Gloeoporium piperatum)三种病原菌侵染所引起)是甜(辣)椒三种主要病害。随着甜(辣)椒生产的发展,这三种病害的危害也在加剧。只有培育具复合抗性的优良品种,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它们。“九五”期间开展的甜(辣)椒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苗期人工复合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为多抗性育种提供了简便的鉴定方法和可利用的抗源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甜(辣)椒的脱水加工已成为我区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我区发展甜(辣)椒生产优势、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发展甜(辣)椒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由于辣(甜)椒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和较高的增产率,并且前期产量高、抗病性强、适栽范围广等优点,随着蔬菜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辣(甜)椒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利用越来越普遍,辣椒的种植面积在蔬菜中也较大。北方寒凉地区要解决生产上对优良辣(甜)椒杂交种种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在甜椒杂交制种上应注重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吉林蔬菜》2011,(5):55-56
彩椒是各种果皮颜色不同的甜(辣)椒(柿子椒)的总称,在生物上属于杂交植物。彩椒富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不仅可改善黑斑及雀斑,还有消暑、补血、消除疲劳、预防感冒和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彩椒甜中微辛,汁多甜脆,色泽诱人,可促进食欲,并能舒缓压力,可作为多种菜肴配料,是一种高档蔬菜。  相似文献   

20.
余德琴 《蔬菜》2000,(12):9-10
辣(甜)椒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欢的一种蔬菜,为保证周年供应,近年来笔者致力于辣(甜)椒的秋延后栽培技术,笔者发现,秋延后栽培中播种时正值光照强、温度高、多风暴雨期,出苗困难,成苗不易,加之病虫发生严重,尤其是病毒病容易大发生,造成秧苗质量差,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减产失败;植株生长期间,早期高温、暴雨、病虫害严重乃至危及秋延后菜椒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后期温度下降,不利秋延果实正常生长;果实膨大后期至采收前已进入隆冬季节,必须采取多重覆盖,加强保温防冻,保证秋延椒正常生长。 以上3点是秋延椒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