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作物受冻害一般由于作物遭遇低温造成细胞壁、细胞膜破裂。一般由骤然强降温引起的称为初冬温度骤降型冻害。中北部地区一般每年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最低气温骤降10℃左右,达-10℃以下,只需持续2~3天,小麦的幼苗因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极易形成初冬冻害。发生冻害的小麦类型是弱苗和旺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16日,新疆巴州地区突降大雪,气温骤降,库尔勒香梨普遍遭受了冻害,受灾面积达2.45万hm2,幼龄树、初果期树、盛果期树骨干枝、花芽均遭受不同程度冻害.为全面掌握此次冻害对香梨生产的影响,我们于2008年4月在果树萌芽至展叶期对库尔勒市西郊香梨冻害重灾区二十九团、三十团果园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1小麦冻害的主要形式小麦冻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越冬冻害,春节前后发生的冻害。初冬温度骤降导致小麦冻害,幼苗未经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那些苗质弱、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缺墒的麦田叶片迅速青枯,早播旺苗可冻伤幼穗生长锥。冬季持续低温并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  相似文献   

4.
北屯垦区冬季温室蔬菜大棚冻害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2月31日至2011年1月1日北屯的气温骤降11.7℃,2011年1月2~10日气温持续低于-30℃,除个别团场的新建棚没有发生冻害,大部分的蔬菜大棚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冻害。  相似文献   

5.
一、山茶的环境和抗冻能力 1.抗冻能力地栽山茶抗冻能力较强。华东山茶在江南各地能在冰雪中越冬,可经受—8℃的严寒而无冻害;滇山茶在西南、中南地区也能在自然条件下越冬,可经受—5℃的气温,不受冻害。但气温骤降会导致冻害和夭折。盆栽山茶抗寒力较弱,一般在0℃以下就需要保温,大盆壮龄山茶也不得低于—3℃。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小麦冻害在平阴县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特别是3月倒春寒直接造成部分麦田减产,甚至绝产。2001年3月27日,全县降雪,气温骤降至-2~4℃,全县受冻面积约10万亩,占全县麦田面积的40%。2004~2005年度由于受冬季长期持续低温影响,特别是2005年元旦前后,极度低温达到-13℃,持续时间达半个月,使平阴县2万亩小麦遭受冻害,其中有3000亩冻害程度较重,表现为主茎、大分蘖受冻。  相似文献   

7.
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特征及冻害年型预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探讨果树花期冻害年型预报技术方法,以期为决策部门和生产一线的广大果农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利用青海省贵德县1961—2010年4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贵德县近50年来4月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同时利用4月梨树花期期间日最低气温,将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年型划分为严重冻害(Td≤-4.0℃)、中等冻害(Td≤-2.0℃)、轻度冻害(Td≤0.0℃)、正常年型(Td≤2.0℃)4个状态。在逐年状态分型的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模式计算了各种状态下的转移概率矩阵,建立了贵德县梨树花期冻害年型的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得出2011—2015年处于“严重冻害”的概率较大。根据检验,2011、2013年预测值与实况相符。  相似文献   

8.
茶树干燥型大冻害气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茶树大冻害是制约北方茶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山东主茶区的日照、青岛、临沂三个地区42年、共计126年的气象资料中,选择可能导致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形成的30个气象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干燥型大冻害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从30 个气象因子中筛选出10个有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子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发生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月平均气温、上年8月平均气温、上年11月空气相对湿度3个气象因子是茶树干燥型大冻害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结论为山东以及其他北方茶区有效预防茶树干燥型大冻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尤其今年1月下旬,南方各省均出现了低温极值,对油菜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如果管理不当,油菜发生的冻害迟迟得不到补救,损失会更大。油菜的冻害有多种类型,应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确保油菜高产丰收。油菜冻害的类型。1.油菜的湿型和干型冻害。油菜越冬期一般从12月份到下年2月份,共9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这段时间阴雨天较多,气温在9℃以下,甚至0℃以下,土壤的湿度较大,如果遇上冰冻天气,油菜极易被冻坏,这是湿型冻害;  相似文献   

10.
小麦冻害防御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气候偏高,出现暖冬现象,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随后温度骤降,这种强降温致使小麦遭遇冻害。春季强降温也是小麦冻害的主要因素。例如,2009年从4月13日夜间开始,受强冷空气和高原偏南气流共同影响,宝鸡地区出现一次降水雪天气过程,为30年来同期最强的降雪,其中降雪量最大达5.6mm,多个县积雪达到3cm以上,气温低于0℃,最低为-5℃。全市川塬区温度为-31℃,山区为-5--7℃。低温极端天气导致该区农作物普遍受冻。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由于气候多变,北方苹果主产区几乎每年都有苹果花期不同程度受冻,导致果园产量降低、果品质量下降等问题的报道。2018年3月下旬,山西、陕西、甘肃和河北等地大部分果区最高气温高达30℃左右,但到了4月6~7日却骤降为-5~-3℃,正是如此反差很大的天气变化,导致大部分正值花期的苹果树受到严重冻害。以山西省吉县苹果主产区为例,根据  相似文献   

12.
冻害是我国北方冬小麦生产的重大灾害.由于冻害具有积累性和隐蔽性,因此冻害的早期诊断和预警对于防冻保苗工作至关重要.80年代初以来,北方冬麦区进行冻害联合监测是防冻保苗工作中的一个创造.小麦冻害生态类型的划分、冻害指标、冻害机理、抗冻能力及影响因素、受害形态解剖特征、冻害后效等方面的研究为冻害监测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冻害监测方法体系是由冻害科研实验方法与农学调查方法、农业气象观测方法相结合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冻害监测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灾害面前迟迟不能正确识别,贻误补救时机的被动局面.目前我国北方各监测点已能对当地发生的冻害作出较为准确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并提出可行的补救措施建议,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山东省五莲县街头镇的很多农民反映:他们家麦田发现有很多麦蜘蛛和蚜虫,并且麦苗不同程度的出现叶片零星或连片发黄的现象。据对麦田的调查研究分析,出现此类情况主要是由于近期频繁的气温骤升骤降,致使小麦遭受冻害形成的。在小麦返青期,温度是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因素。小麦返青起身的这段时间正处于冷季转换到暖季的过渡阶段,每隔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王璐璐 《种子》2009,28(11)
对149份白菜型油菜资源材料进行了冻害调查分析,观察了其受冻症状,结合生产现状提出了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5.
荔枝树冻害指标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强低温常使荔枝树造成冻害,重者死亡。最低气温是荔枝树栽培主要限制因子。为了弄清给荔枝树造成损害程度低温指标,收集了福建省近几年冬季考察的低温资料、荔枝树低温冻害调查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中记载的荔枝树冻害资料、同期的低温资料,参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1999—2000冬季5个县(市)荔枝树冻害的照片资料和相对应的低温资料;经统计处理整理成同时同地荔枝树的冻害级别与百叶箱中的最低气温资料;据荔枝树的冻害资料和最低气温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经相关分析表明:它们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拟合;荔枝树的无冻害、轻冻害、中冻害、重冻害、严重冻害的最低气温分别为-0.3℃、-1.9℃、-3.1℃、-3.8℃、-4.1℃;荔枝树各个冻害级别之间温差随着冻害级别的提高而缩小。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茶园总面积1.01万hm2,去冬发生了较大冻害,根据冻害后在日照、青岛、临沂三市10个县(市)调查结果,全省春茶减产约27.93万kg,减产春茶35%。通过冻害因素分析可知,土壤含水量低,冻土深度加厚及管理水平低均与冻害呈正相关。并提出了冻害后技术措施,提高茶园冻害后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小麦发生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在黄淮冬麦区连续大面积发生,最为严重的是2005年安阳、新乡、2006年商丘均大面积发生了小麦冻害,直接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明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并及早预防,或在发生冻害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主要介绍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其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史彩霞 《种子科技》2016,(12):37-38
分析了小麦冻害类型以及冻害发生原因,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小麦冻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小麦冻害,确保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低温冻害是陕西省干旱半干旱地区设施蔬菜越冬期的主要气象灾害,本研究明确了陕北和关中地区不同冻害级别指标,以县为单元提出了分析、计算设施蔬菜越冬期月尺度平均冻害频次及风险( )定量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域共68个县(区)冬季各月份多年平均冻害风险时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轻度冻害频次高于中度、重度,各地1、12、2月份各等级冻害出现频次依次减少,关中局地在12、2月未出现过重度冻害。陕北12、1月份0.6≤ ≤0.7,2月份0.5≤ ≤0.7;关中12、2月份0.1≤ ≤0.6,1月份0.2≤ ≤0.7。对各月冻害风险年份进行了分析,指出冻害风险不同年份间差异大,振幅变化明显。根据上述特征与陕西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分冬季温室持续加温区、简易加温区、遇低温临时加温区这3个区域确定出了陕西设施蔬菜加温界限。该研究可提高温室防冻害能力,积极意义在于对设施蔬菜冻害风险管理对策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合理科学利用气候资源,有针对性地应对周期性冻害,可持续地发展十堰柑橘产业。课题组就十堰地区柑橘主产乡镇冻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利用农业气象站观测资料研究2018年冻害的发生气象特征,依据柑橘田间冻害分级标准,结合冻害指数量化评估11个主栽柑橘品种在此次冻害中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此次冻害发生的气象条件为极限最低气温低、低温持续时间长、温度变化幅度大、低温高湿等,探讨了主栽柑橘品种抗冻能力。针对气象因素从柑橘品种、建园规划、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预防周期性冻害和灾后恢复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