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养殖模式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立体笼养模式和地面平养模式对樱桃谷鸭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1)立体笼养组樱桃谷鸭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组(P<0.05);(2)立体笼养组樱桃谷鸭的腿肌率极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组(P<0.01),胸肌率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1);(3)立体笼养组的饲养栏舍面积、土地投资成本、人力饲养成本、饲料总耗量、饲料投入成本极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组(P<0.01),兽药成本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组(P<0.05),耗能成本、栏舍折旧费、综合养殖成本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1);(4)立体笼养组的回收单价极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组(P<0.01),总收入、净利润、平均利润和欧洲效益指数极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组(P<0.01)。结果表明肉鸭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立体笼养模式优于地面平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现状与效益,为加快该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鄂尔多斯市羊绒主产区鄂托克旗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2年通过入户调查获得100户养殖牧户的相关数据。分析该地区牧户经营结构和绒山羊养殖结构;构建DEA研究模型,分别计算养殖绒山羊500只以下(小规模)、500~699只(中小规模)、700~899只(中规模)、900~1 099只(中大规模)、1 100只及以上(大规模)养殖户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结果] 该地区绒山羊养殖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他牲畜的养殖数量虽有所增加,但远小于绒山羊;基础母羊繁殖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繁殖双羔率大幅度提升;生产模式以绒肉结合为主,低年龄的绒山羊用来生产高细度羊绒,高年龄的绒山羊主要用于产肉。鄂尔多斯市绒山羊养殖的综合效率处于低水平,存在基础设施综合使用率低等问题;在当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下,小规模养殖户对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高,并且通过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小规模养殖户效益提升更加明显;除了大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均值大于纯技术效率均值,其余规模梯度的规模效率均值均小于纯技术效率均值;小规模养殖户更可能通过增加投入提升养殖效益,而大规模养殖户大部分可获得最优生产效益,不必继续增加要素投入。[结论] 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巨大、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对牧民增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同规模养殖户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用共享,通过发展标准化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些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绒山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江苏省肉鸡产业设施装备应用情况,试验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全省12市173家肉鸡养殖场的基本情况,以及饲料加工、饲喂和环境控制、粪便收集、废弃物处理、消毒防疫、视频监控等设施装备情况进行现场调研。结果显示:规模场在饲喂、环境控制、粪便收集、视频监控方面的机械装备情况优于小散户,而小散户更倾向于配备饲料加工机械装备,不同规模的养殖场消毒防疫设施设备配备率均较高,在粪便和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方面,养殖场都更倾向于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分析发现,规模水平对饲料加工、饲喂、粪便收集、视频监控等设施装备应用比例以及视频监控覆盖区域存在显著影响(P<0.05),鸡舍类型对环境自动控制设备应用比例存在显著影响(P<0.05),养殖方式对粪便收集设备应用比例存在显著影响(P<0.05),社会化服务对粪便及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的应用比例和数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研究提示,肉鸡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的种类和数量普遍优于小散户,同时,江苏省肉鸡养殖设施装备还受鸡舍类型、养殖方式、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畜禽养殖品种中肉禽养殖不失为一种投资少、饲养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的节粮型养殖项目,笔者在调查研究及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就肉鸡、肉鸭、肉鹅的养殖与相关品种、品质和生产优势及其料肉比等作如下介绍,供业界同仁及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06,(17):12-12
最近,肉鸡销售价格由4.2元/公斤猛涨到7.4元/公斤,涨幅达到76.2%。目前市场行情下,农户饲养一只肉鸡的全部成本为7.7元,按1.5公斤销售价格11.1元计算,养殖效益每只为3.4元。农户饲养一棚肉鸡(1500只)可增收5000元。目前,原本空置的肉鸡养殖棚舍,正在快速补栏之中,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肉雏鸡价格由原来的每只0.5元上涨到1.2元,涨幅这140%。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究丹参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及其复方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选取192只1日龄雄性科宝-500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的丹参提取物(丹参提取物组)、0.1%的蒲公英提取物(蒲公英提取物组)、0.05%的丹参提取物+0.05%的蒲公英提取物(复方组)。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2~42日龄,复方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蒲公英提取物组和复方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42日龄时,丹参提取物组和复方组肉鸡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且复方组肉鸡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之间相比,复方组肉鸡42日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蒲公英提取物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21日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和42...  相似文献   

7.
基于SFA的中国生猪养殖成本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对2004—2012年中国17个生猪主产省份的生猪养殖成本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养殖规模和地区划分,分析了不同规模养殖户的成本效率差异及各生猪主产省份的成本效率差别。研究发现:中国生猪养殖的成本效率总体较高,散养户的成本效率始终在高位运行,大规模养殖户和中规模养殖户的成本效率优势正逐步显现,小规模养殖户的成本效率不具有优势。不同地区的成本效率存在明显差别,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成本效率要高于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肉鸡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养殖密度加大,肉鸡越来越难养。许多养殖户饲养的肉鸡不能正常出栏,即便能坚持到出栏,药费也要达到过去的1.5-2倍,料肉比也高,养殖户赚不到钱甚至赔钱,挫伤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当前肉鸡越来越难养,原因何在?分析个中原因,都是养殖户的不良习惯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楼养猪养殖优势和养殖成绩。方法:随机选取某平房养猪场仔猪189头,选取某高楼养猪场仔猪247头,本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7月~2022年6月,比较两种不同养殖方式对猪蛋白、能量利用率及对猪生长性能产生的影响,比较高楼养猪与平房养猪仔猪断奶成本及母猪提供断奶仔猪头数及出栏肥猪头数。结果:高楼养猪蛋白利用率及能量利用率均高于平房养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楼养猪与平房养猪仔猪初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楼养猪猪群末重、自增重均高于平房养猪,高楼养猪猪群日采食量、死亡率、腹泻率及料重比均低于平房养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楼养猪仔猪断奶成本明显低于平房养猪(P<0.05)。与平房养猪相比,高楼饲养母猪提供断奶仔猪头数及出栏肥猪头数均更高(P<0.05)。结论:与平房养猪相比,高楼养猪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不但能够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够提高养殖效率、提高出栏率,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取得良好的环保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晗 《饲料研究》2023,(4):40-44
试验旨在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黄粉虫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4%、8%和16%的黄粉虫粉替代豆粕。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42日龄,8%替代组、16%替代组肉仔鸡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4%替代组鸡肉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4%替代组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肉仔鸡日粮中使用4%黄粉虫粉替代豆粕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对江苏省肉鸡养殖现状以及治疗用抗生素和替抗产品应用状况的影响,对全省肉鸡养殖主产区6个市(区)376个不同养殖规模肉鸡养殖场的出栏量、养殖品种和饲养方式、禁抗后临床主要问题、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黄羽、白羽肉鸡养殖各占一半,主要饲养方式为地面平养;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后肉鸡消化道疾病增多,占比50.9%,其次为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41.0%),且不同养殖品种肉鸡养殖中疾病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肉鸡养殖场治疗用抗生素涵盖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9大类,且偏向使用中草药制剂(44.83%)及其组合产品(33.33%);85%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成本控制在1元/只以内。研究表明,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禁用后肉鸡养殖中消化道疾病发生率最高,治疗用抗生素使用类别多,且偏向使用中草药制剂及其组合产品,抗生素和替抗产品使用成本在1元/只以内。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养殖规模和产业化的发展,养殖场的管理越来越程序化和精细化,说到精细化养殖不得不提到肉鸡的料肉比问题。我们知道料肉比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它可以决定生产效益的高低和利润空间的大小。这样养殖者在重视饲料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肉鸡品种的选择,因为肉鸡品种之间的料肉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肉鸡料肉比指肉鸡每生产1千克肉产品所消耗的饲料量,影响肉鸡料肉比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养殖密度加大,肉鸡越来越难养。许多养殖户饲养的肉鸡不能正常出栏,即使能坚持到出栏,药费也要达到过去的1.5~2倍,料肉比也高,养殖户赚不到钱甚至赔钱,挫伤了养殖积极性,这都是养殖户的不良习惯所导致。一选购鸡苗的不良习惯问题:好的鸡苗能养坏,但坏的鸡苗肯定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丁酸梭菌与地衣芽孢杆菌配伍(复合菌)、粪肠球菌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42 g左右的1日龄健康AA+白羽肉鸡1 360只,随机分成10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00 g/t丁酸梭菌制剂、1 000 g/t枯草芽孢杆菌制剂、1 000 g/t地衣芽孢杆菌制剂、400 g/t丁酸梭菌制剂+1 000 g/t地衣芽孢杆菌制剂、1 000 g/t粪肠球菌制剂。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能显著提高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粪肠球菌降低末重、平均日增重(P>0.05),增加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菌能提高白羽肉鸡毛利润,其增加值为枯草芽孢杆菌组>复合菌组>丁酸梭菌组>地衣芽孢杆菌组>粪肠球菌组。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2月平均每头生猪养殖成本、销售收入和出栏纯收入均有增加;小规模养殖户销售收入和出栏纯收入均有减少,大规模养殖户销售收入和出栏纯收入均有增加,12月小规模养殖户盈利情况相对较好;仔猪费用和饲料费用增加相对较多,其他各项费用变化不大;12月养殖亏损户占出栏总户数的1.57%,生猪养殖亏损面继续保持低位。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评估高温环境条件下日粮添加葡萄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小肠绒毛形态及养殖成本的影响。将平均初始体重为(57.83±0.70)g的468只1?d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对照组肉鸡在适宜环境温度(23℃)下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肉鸡在高温环境条件下(32℃)分别饲喂基础日粮+0和100?mg/kg葡萄提取物。试验为期42d。结果:与处理1组相比,对照组和处理2组42?d肉鸡体重分别显著提高1.46%和1.63%(P<0.05),同时,22~42?d饲料效率分别显著提高4.69%和6.25%(P<0.05),1~42?d饲料效率分别显著提高4.62%和6.15%(P<0.05)。处理2组肉鸡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1组(P<0.05),而对照组和处理2组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处理1组(P<0.05)。与处理1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25.04%(P<0.05)。对照组和处理2组回肠相对长度较处理1组分别显著提高12.46%和10.86%(P<0.05),同时对照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较处理组分别显著提高23.52%和23.25%(P<0.05)。与处理1组相比,对照组和处理2组空肠绒毛高度分别显著提高15.33%和16.47%(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高温环境下(32℃)日粮添加100?mg/kg葡萄提取物可以改善1~42?d肉鸡的饲料效率,同时提高回肠相对长度及空肠绒毛高度。 [关键词]葡萄提取物|高温|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使用猪肉粉部分替代鱼粉或鸡肉粉对全养殖周期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形体指标的影响。以含20%秘鲁日本级鱼粉和22.6%鸡肉粉为对照组(标记为C),使用猪肉粉8%、16%分别替代鱼粉(分别标记为FM8、FM16)或鸡肉粉(分别标记为PM8、PM16),按照等氮等能原则制作5组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将2500尾初始体重55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饲养186 d,期间取样3次,养殖阶段分为60 d(D60)、122 d(D122)、186 d(D186)。结果表明,整个养殖周期,各实验组较对照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FM8在D 60养殖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利用方面,各实验组较对照组饲料系数在D60和D122养殖阶段无显著差异(P>0.05);在D186阶段随猪肉粉使用水平升高,饲料系数提高,FM16和PM16组显著高于C组和FM8组(P<0.05)。替代后,全养殖周期,C组大口黑鲈肥满度均高于其他各组,在D186阶段,FM16组和PM16大口黑鲈肥满度显著低于C组(P<0.05);各组...  相似文献   

18.
在肉鸡养殖中,将10%的有效微生物菌群(EM)发酵饲料添加于全价配合饲料里并配合0.2%EM饮水与不加EM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EM复合有益微生物制剂,能明显提高肉鸡的抗病力,降低雏鸡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显著提高养殖效益。饲喂10%的EM发酵饲料和饮0.2%EM饮水组的肉仔鸡成活率、只增重、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9.15%、9.07%,料肉比下降儿.36%,只均纯收入提高2.72元,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无精蛋粉在黄羽肉鸡育雏生产中的应用是否可行,本试验用无精蛋粉部分或全部代替黄羽肉雏鸡饲料中的豆粕,进行为期35 d的饲喂。以全豆粕配方为对比配方(1组),以饲料配方中添加5%无精蛋粉为2组,以饲料配方中添加10%无精蛋粉为3组,以100%无精蛋粉代替饲料配方中的豆粕为4组。饲喂结束后对所有雏鸡的生长速度、死淘率、料肉比和综合成本进行对比。结果得出:雏鸡0~35日龄生长速度以第2组最快,脱温体重为947.80 g,第4组雏鸡生长速度最慢,脱温体重为880.40 g,第1组脱温体重为884.80 g,与第4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第2组差异极显著(P<0.01);0~35日龄料肉比以第2组最低(达1.79),第4组最高(为2.04),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的死淘率差异不显著;第4组综合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根据调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农村繁殖母牛的饲养规模、饲料资源、人力资源等情况,分析比较养殖户、养殖专业户、养殖小区的母牛养殖成本构成和总成本。结果表明:饲料成本的投入是养殖小区的主要成本,而养殖户则是劳动力成本较高,养殖专业户的母牛养殖成本比养殖户和养殖小区约低5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