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采自泰山地区的野生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菌株进行驯化培养,结果表明:泰山云芝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pH为5.5~6.5;在栽培试验中,以配方4(50%木屑、38%棉籽壳、10%麦麸、1%石膏、1%石灰)中菌丝长势最好,从接种到最后一潮子实体采收完成约80~95d,生物学效率达到115%。野生菌菌盖为褐黑色,栽培菌菌盖为褐黄色。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1)
健源杏鲍1号是2009年采集的野生杏鲍菇,经过组织分离、自然选育获得的杏鲍菇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55~60 d,生物学效率94.90%。子实体丛生、棒状,浅灰白色,中实,纤维质;表面平滑,干燥,幼时边缘内卷,成熟后呈伞状;菌肉白色,致密脆嫩,口感佳;菌盖直径5.2~5.9 cm,菌柄长10.0~14.0 cm,直径3.5~5.5cm。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2~24℃,原基形成最适温度12~15℃,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15~18℃。抗逆性强,产量稳定,适宜辽宁省各地设施化栽培。  相似文献   

3.
对紫色丝菌菌丝子实体部位纯种分离、母种培养基质筛选、菌丝体生长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紫色丝膜菌菌褶部位是最佳的组织分离部位;加入牛肉浸膏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10~28℃,最适温度是25℃;菌丝体适宜pH 6.0~8.0,最适pH 6.5~7.0。  相似文献   

4.
陈秀炳  周洁  张波  谭伟  李小林 《园艺学报》2017,44(11):2239-2240
‘川圆芝1号’是从福建省尤溪引入四川的菌株G9109经系统选育而成赤芝品种。子实体肾形至近圆形,菌盖平展,赤褐色至土黄色。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4~26℃,最适出芝温度26~28℃;段木栽培生物学效率约18%,代料栽培28%。  相似文献   

5.
康定灵芝属于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其菌丝体生长温度8℃~34℃,最适生长温度22℃~25℃;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温度18℃~30℃,最适温度23℃~25℃,发菌期153 d左右。该菌株出芝整齐、农艺性状稳定,每100千克菌材干芝单产达4.04 kg,比对照川芝6号增产10.7%。同时,该菌株功能成分含量较高,不同于现有栽培品种的灵芝新菌株。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山东省潍坊市滨海新区柽柳防护林的柽柳核纤孔菌(Inocutis tamaricis)进行组织分离和鉴定,利用正交实验确定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pH、温度,进行驯化并测定子实体水提物得率和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柽柳核纤孔菌菌丝生长最适条件为葡萄糖、酵母膏、pH5.5和35℃;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后熟阶段(15~20 d),接种85 d左右子实体成熟;子实体水提物得率为2.46%;0.2、0.3mg·mL-1子实体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大,0.30 mg·mL-1子实体水提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和利用柽柳核纤孔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5,(1)
<正>绣球菌又名对花菌、干巴菌、椰菜菌、白绣球花。绣球菌是名贵的食用菌之一,其香味宜人、肉质脆嫩、口感佳,被美食家公认为菌中食味较好的山珍,并且营养丰富,其中绣球菌素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绣球菌原为野生珍稀菇菌,福建省古田县名贵珍稀食药用菌驯化中试基地经十年驯化研究,掌握了绣球菌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1绣球菌的生物学特性1.1温度要求绣球菌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8~25℃,菌体肥厚、产量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8.
张丹  王瑞娟  徐珍  宋春艳  刘建雨  尚晓冬  谭琦 《园艺学报》2017,44(Z2):2701-2702
 ‘上研1号’是通过金针菇T011菌株多孢自交选育出的新品种。子实体白色,菌盖球形内扣,菌褶排列规则,呈直线形,每瓶产量可达360 ~ 390 g(1 100 mL栽培瓶)。菌丝培养期为22 ~ 23 d,出菇期为25 d。抗杂菌能力强,原基多,生长整齐,子实体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3月,福建省顺昌县竹荪研究所专家高允旺发现岚下蔡坑自然村笋农家毛竹林下多处簇生野生低温型竹荪子实体群(见照),实为罕见。竹荪是典型的中温型菌类。菌丝的生长温度为4~28℃,最适温度为20~23℃;低于16℃或高于36℃,生长缓慢。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7~29℃,以20~24℃为宜,最适温度为22℃;高于28℃,生长缓慢,生长势弱;35℃以上,停止生长;低于15℃,发育减慢,菌球萎缩或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10.
1 亚光一号:源于中国农科院土肥所菌种保藏中心。其菌丝生长适温15~30℃,最适温度30℃,子实体形成温度6~31℃,适温10~25℃,为广温型菌侏。子实体大型,柄中等,菌盖幼时灰色,渐变白为浅灰或灰白色,子实生产过程中产孢子量很少,能有效地避免孢子过敏反应。在14~20℃下,棉籽壳栽培15天左右发好菌。20天左右出平菇,播种1个月内采收第一潮菇,菇潮间隔4~5天,采收4~5潮,生长周期110天左右,生物转化率180%~200%。该  相似文献   

11.
1栽培季节鸡腿菇属中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5~30℃,最适为20~25℃,子实体发生温度14~32℃,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2~30℃,一年中除最热最冷的月份外,在室内均可栽培。选择秋冬季在塑料棚内进行生料栽培,可在元旦和春节上市。2栽培料配制栽培料配方1:干菌糠100kg,菜籽饼8kg,麦麸5kg,玉米粉3kg,石灰3kg,石膏2kg,磷酸二氢钾0.5kg,尿素0.5kg,硫酸镁0.1kg。配方2:干菌糠100kg,菜籽饼5kg,干蚕粪8kg,玉米粉3kg,过磷酸钙2kg,石膏2kg,石灰3kg,尿素0.5kg。3栽培料处理①菌糠处理据测定金针菇袋料出完菇后,还有相当一部分营养…  相似文献   

12.
从野生朱红密孔菌子实体组织中分离获得朱红密孔菌纯菌丝,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值和含水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红密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最适含水量为60%~65%。用木屑和麸皮为培养料人工栽培朱红密孔菌,在培养料上菌丝发满菌袋时间为26~30d,原基形成至子实体成熟时间约为32d。  相似文献   

13.
<正>1栽培条件1)温度。苦瓜喜温、耐热、不耐寒。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30~33℃,20℃以下发芽缓慢,13℃以下发芽困难,生长适温20~30℃。幼苗生长适温20~25℃,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生长不良。在25℃左右,约15天即可育成具有4~5片真叶的幼苗,15℃时则需20~30天。开花授粉期适宜温度为25℃左右,在15~25℃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苦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灵芝短段木熟料半脱袋覆土栽培模式下,不同的发菌温度在相同的出芝管理条件,对灵芝菌株ZL-2的菌丝长速、发菌期、菌丝生长势、污染率以及物候期、子实体形态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30℃的培养温度较适宜短段木熟料灵芝发菌,20℃、25℃、30℃三个发菌温度对灵芝菌丝长速的差异影响极显著;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菌丝长速加快,但对前两潮干灵芝的转化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4种段木栽培树种上桑黄在实体产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柞木段上桑黄子实体产量最高,木段平均单产桑黄子实体干品110g。大棚内埋土栽培桑黄是最佳的栽培方法。人工栽培技术出菇管理发菌阶段条件:培养温度28℃,不需要光照,暗室培养,通风1次/d,培养时间40~60d。  相似文献   

16.
一、滑菇的生活条件1、营养滑菇生长发育需要有足够的碳素和氮素营养。在人工调配的培养料中,木屑、米糠等富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蛋白质及其他微量元素,构成了丰富的营养源。这些元素被菌丝分解吸收,成为菇体发育的构造物质和生活能源。2、温度滑菇孢子萌发需要温度为25—28℃左右。菌丝在3—30℃之间都能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是20—250℃,低于10℃生长缓慢,高于30℃菌丝生长纤弱,如果长时间高于35℃则死亡。子实体发育在5—18℃都能生长,高于20℃子实体发生少,菌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掘与利用多孔菌资源,对采自辽宁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裂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confragosa)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从碳源、氮源、pH值、温度4个方面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试验研究,从中选出3个较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磷酸氢二铵,最适初始pH值为8,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培养条件下对裂拟迷孔菌液体发酵菌种进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 MnP)活力测定,得出酶活在第8天到达峰值19.411 U·L-1,具有一定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出菇试验中,二级种选用麦粒菌种,25℃培养。裂拟迷孔菌可在人工栽培下形成子实体,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石膏1%、蔗糖1%,含水量65%,从接种至子实体成熟需要54 d。  相似文献   

18.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爱玲  张翔  张海洲 《园艺学报》2010,37(8):1373-1374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分离自野生菌株。菌丝白色,浓密。子座橙黄色,圆柱形, 顶端尖细,少分枝,直径2 ~ 5 mm,长12 ~ 15 cm。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6 ~ 20 ℃,子座形成与发育适宜温度18 ~ 22 ℃,适宜光照强度500 lx。在适宜条件下菌丝满瓶时间5 ~ 6 d,原基形成时间12 d,生产周期45 ~ 50 d,虫草素含量平均24.98 mg ·g-1DW。  相似文献   

19.
对松脂皱皮孔菌(Ischnoderma resinosum)进行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在实验范围内,松脂皱皮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pH为5~6,酵母浸粉和蛋白胨均为适宜的氮源。驯化栽培结果表明:松脂皱皮孔菌二级种接于菌袋后(栽培料配方为78%杂木屑、20%麦麸、1%石灰、1%石膏,含水量65%)于(25±1)℃,湿度65%条件下培养,接种第2天菌丝开始萌发,在第3~5天开始吃料,约60 d菌丝长满菌袋;长满菌丝的菌包于(21±1)℃,空气湿度90%~95%,每天12 h光照(400~500 lx)条件下催蕾出菇,从催蕾开始约50 d后出现原基,16~20 d后原基分化为成熟的子实体。  相似文献   

20.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