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汉平原是我国的历史悠久的农业发展重地,位于湖北省的中南部,如今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商品经济发展比较快,城镇分布比较密集,江汉平原农作物品种繁多,并且水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富饶的平原之一。随着汉江平原的农业的快速发展,现今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江汉地区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针对其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0年和2018年江汉平原11个县(市、区)的时间断面数据,从农业现代化评价的4个维度,确定13项具体指标,构建了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存在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农业产出水平对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最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力度的增长速度最快;各县(市、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局域空间集聚特征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在自然资源、地域区位、农业生物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目前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江汉平原发展绿色农业进行了定位,并对其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芳  杨敏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95-96,99
江汉平原为中国南方四大富饶的平原之一,农业地位突出,但由于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方式等多种因素,江汉平原主体是湿地农业,农田生态很脆弱。在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变暖、农药的过度使用等多因素的影响,江汉平原的农田生态的稳定已受到严重危害,通过对江汉平原农业生态安全进行综述,阐明了农田生态安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构建农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必要性,进而对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原则、基本方法进行初步研究,为江汉平原农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鄂西山区人工栽培天麻的气象条件,为鄂西山区人工栽培天麻丰产、稳产提供了农业气象依据;分析了江汉平原的环境条件,为江汉平原引种天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挥区域优势 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地域广大,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发展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征。这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国家农业发展模式,应立足于不同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以江汉平原的19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油菜产量,借助ArcGIS、Geoda空间分析,分析江汉平原油菜生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江汉平原油菜产量持续增长,2000—2015年间由9.9×10~5 t增长到1.3×10~6 t;(2)将江汉平原划分为油菜的高产区、中产区和低产区。其中高产区集中在中南部地区,低产区位于东西两侧,日趋边缘化;(3)江汉平原油菜生产重心呈现南北波动的趋势,逐渐向南部移动,空间格局日渐稳定;(4)影响江汉平原油菜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新技术应用、耕地面积以及农业从业人口数量,此外,区域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产品价格变化也对油菜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粮食供给与安全问题。根据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区域农业生产结构中存在的区域粮食作物生产弱化、品种结构矛盾突出、农产品质量效益偏低、劳动力结构老化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红黄壤地区农业区域治理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黄壤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农区之一,其资源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资源环境总理2也很突出,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树立市场经济、持续发展、资源转换、产业发展等新观念,理清区域治理研究中技术、模式和理论发展三个层次的关系,主攻区域重点,才能促进农业区域治理和发展再上台阶。  相似文献   

10.
从市场环境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出发,市场环境对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实际出发完善农业产业市场培育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期望推动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中部的农业生产基地江汉平原为研究对象,从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业生产服务业4个方面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构建乡村产业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和障碍度模型对江汉平原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乡村振兴优化程度不及乡村产业。有效治理与农业生产服务业对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起阻碍作用,而产业兴旺和乡村旅游业则起到了较强的促进作用。推动江汉平原乡村振兴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加快乡村治理步伐与完善乡村产业结构,突破发展瓶颈;二要革除乡风陋习,加大种植业规模,补齐发展短板;三要稳步推进产业兴旺与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4年12月23日在京闭幕。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会议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部署。此次会议有何亮点?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农业资源环境制约突出,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小青认为,随  相似文献   

13.
休闲农业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昌市拥有农业资源优势、地理交通优势、市场优势以及民俗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势在必行。针对许昌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开发规模;加快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拓宽营销渠道,创立知名品牌等促进许昌市休闲农业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休闲农业作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昌市拥有农业资源优势、地理交通优势、市场优势以及民俗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势在必行。针对许昌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开发规模;加快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拓宽营销渠道,创立知名品牌等促进许昌市休闲农业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以谷物为主导、种植业生产内部及农业种养结构协调性不断增强的农业区域布局。农业区域布局具有受地方产业规划与产业区域规划双重约束、农产品向优势产区聚集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已经初步形成、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等特征。由于重视的较晚,我国农业区域布局仍存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农业生产要素等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不匹配、产业融合程度低、区域统筹仍存在体制性障碍、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协调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在实现农业区域的分类定位、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区域统筹和各经营主体协调发展、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江汉平原农村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对荆州、天门、潜江、荆门、仙桃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访谈,通过Office软件、Coreldraw画图软件等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江汉平原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生活垃圾任意丢弃、农业秸秆处理不当、种植业面源污染突出、水产养殖以及禽畜养殖污染加剧,这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处理简单化、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大量投加饲料和禽畜养殖管理不完善等造成的,可以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生态养殖和规模化养殖等措施对江汉平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理念的转变,生存环境的优化意识愈来愈强。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主要着眼于各类工业污染的整治以及城市综合环境的规划等方面上,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化,日趋突出的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农业生产环境的优化与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的农业产业化开发模式和经营机制,农村庄园经济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情,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庄园经济在经营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利于庄园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农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户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促进庄园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资》2008,(2):57-57
<正>食物链养分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或政策,而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策略。多年来,我国长期的高投入高产出农业生产方式,使得食物链养分的利用效率不高,环境质量问题突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可能像欧洲那样采取严格的化肥投入和畜牧粪尿管理政策,以减少和限制农业生产。面对挑战,我们只能是寻求农业生物与其环境的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区域差异明显;不同的区域,其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也有所不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区域农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从对美、法两国的区域农业专业化发展进行分析,论述美、法区域农业专业化发展的做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农业的科技推广、教育、以及政府的支持等方面;从而得到一些对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