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0,(1):F0002-F0002
湖南省是我国油茶种植大省,2007年全省油茶面积1778万亩,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39%,全省122个县中有120个县种植有油茶,其中有3个县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年产茶油10万吨,占全国茶油总产量的一半,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油茶产业总产值50多亿元。  相似文献   

2.
<正>祁阳县是全国第一批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县,被誉为"中国油茶之乡"。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3.5万公顷,年产茶油5000余吨,综合产值10亿元。近年来,祁阳县举全县之力,实施"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1.精细化管理发展油茶产业,精细管理是基础。一是保障高。组建高规格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划定油茶基本保护区和重点开发区,实行  相似文献   

3.
景宁县油茶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景宁县油茶产业发展概况1.1油茶生产现状和发展目标我县是全国100个生态示范县,又是浙江省重点林业县。全县现有土地面积19.4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16.16万hm2,耕地0.78万hm2,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木本植物油茶自古以来就是我县产业基础比较好的一项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油茶生产既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地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4.
早在2006年,江西省编制了《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全面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鹰潭市"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将达到2000公顷。为了加快我市油茶发展步伐,我们对全市油茶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早在2006年,江西省编制了《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全面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鹰潭市"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将达到2000公顷。为了加快我市油茶发展步伐,我们对全市油茶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景宁县油茶开发前景、现状及发展目标进行了论述,提出油茶发展对策,以为油茶种植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油茶品种对重庆市不同区(县)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为重庆市油茶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国29个油茶主栽区(县)和12个国家油茶良种基地的年均气温、极端最高温等11个气候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影响油茶生产的主要气候因子;利用模糊理论中的隶属函数方法,计算重庆市31个区(县)栽培油茶的气候适应性指数,进而对重庆市油茶栽培区进行区划.[结果]影响重庆市油茶栽培的最重要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即年均气温、11~12月平均气温、无霜期、最冷月平均气温、≥10℃有效积温和极端最低温;其次为日照时数、年降水量、最热月平均气温等水分和光照因子.对重庆市的气候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大部分区(县)油茶栽培的气候适应性指数(CAI)与油茶最适区基本一致,均大于0.80.[结论]重庆市大部分区(县)气候条件适合油茶生长,建议从相似性总分值小于1.50且热量、降雨和光照条件较一致的贵州天柱、湖南长沙、浏阳及江西分宜等地区引种.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国近期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建设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广西是油茶产业的重要生产地区,现有油茶林面积600万亩,种植面积居全国前三位。其中昭平县是广西油茶林重要种植县之一。昭平历史上有着种植油茶的传统,现尚存多个百年以上老茶园,具有进一步开发油茶生产的良好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昭平县油茶林现状,  相似文献   

9.
依据土壤、气候条件,地处皖南山区的黄山市三区四县属于油茶适宜栽培地区。其中歙县、祁门和休宁三个县已经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油茶种植示范县。油茶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极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皖南山区发展油茶产业是促进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绿色质量的有效举措。现将油茶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依据土壤、气候条件,地处皖南山区的黄山市三区四县属于油茶适宜栽培地区。其中歙县、祁门和休宁三个县已经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油茶种植示范县。油茶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极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皖南山区发展油茶产业是促进生态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绿色质量的有效举措。现将油茶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邓岑  胡蓉 《农民致富之友》2014,(18):294-294
玉屏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据今已500有余年,它是玉屏重要的林业资源和地方特色传统优势产业。1958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生产表彰大会上,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玉屏为"中国油茶之乡"[1]。为打造好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标名片,作者根据《玉屏县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2013—2017年)》的精神,为玉屏油茶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其气候资源,对油茶种植核心区,以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长适应性,开展气候区划与论证的"直通式"气象服务,为玉屏大力发展油茶生产,提高油茶品质和产量,科学选育良种,以及改造低产油茶林,全面建设和提升新型的现代高效油茶产业农业示范园区品位,寻找油茶生长与气候的关联性、规律性提供技术支持。因此,积极开展油茶产业"直通式"气象服务,是现代气象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油茶产业发展持续升温,特别是不久前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后,更使油茶产业发展快速升热。有人断言,油茶将成为中国最具财富效应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贵州省威宁县油茶资源现状、特性,分析威宁县油茶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威宁县短柱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秀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油茶产业的对策,以期促进秀山县油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油茶丰产栽培及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茶又叫茶子树,是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油质好、产量高、用途广等特点[1],是我国特有的抗逆型木本食用油料树种[2].广西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栽培经验丰富.全区现有油茶栽培面积约40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10%;年产茶油约4万t,占全国产量的26%.全区有一定栽培面积的县达30多个,其中三江、龙胜、融安、东兰、巴马、凤山6个油茶商品生产基地县的油茶林面积均在1.33万hm2以上.其中,三江县油茶林面积达到了4.93万hm2,占该县现有林面积的41.25%,为全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相似文献   

16.
根据《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湖北省以建设高标准油茶林为重点,着力抓好种植、低改、加工、市场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基地质量、提升茶油产能,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提升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能力、助力国家粮油安全贡献力量。油茶北缘产区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针对性的提出油茶高产栽培措施及丰产改造技术,从而提升油茶林种植效益,促进北缘产区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陕南是我国油茶地理分布的北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度兴起油茶热,其后因多种因素形成了一定面积的油茶低产低效林,选择具有代表性安康市9县1区开展油茶低产林调查,因地制宜地提出改造措施,并抓点示范指导油茶低产林提高单产,发挥种植效益,推动秦岭南麓油茶产业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产量的影响和重建油茶产量序列,可为油茶产量定量化预报和保证粮油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湖南省耒阳县1959—2016年气象指标数据和1965—1990年油茶产量数据,利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线性趋势、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 ,建立了耒阳县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条件与油茶产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单个物候期气象条件构建的产量模型中,以花期产量模型效果最优。以11个物候期的拟合产量作为因子构建的产量模型较单物候期气象条件建立的产量模型更优,此方法适用于重建油茶历史产量序列,重建产量数据与测产数据的对比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重建的油茶产量序列表明,耒阳县油茶产量呈减小趋势。21世纪以来,油茶产量波动幅度增大,且产量呈明显减小趋势,说明气候条件对油茶的不利影响在加剧。油茶产量存在4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玉屏县油茶产业连年减产的原因,分别从认识、投入、生产环境、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广东油茶品种资源现状及育种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是我国油茶原产中心之一,油茶品种资源丰富,其栽培利用已有2 300多年的历史。油茶地方品种资源在粤北、粤西、粤东18个县(市)均有分布,油茶种类有红花、白花、黄花三个类型。树型包括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叶形有大叶和中小叶;果型有特大果型、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我省较著名的油茶品种有高州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大白山茶、窄叶短柱茶、香花糙果茶等10多个品种类型。生产栽培以有性品种为主,约占90%,引进品种主要有广西软枝油茶、湖南油茶和江西油茶等。目前广东油茶栽培面积仅10万hm2,年产茶籽3万t,占全国总产的3%,居全国第6位。制约因素主要是优良品种和丰产栽培技术的匮乏。挖掘地方优势品种资源和引进选育高产、高油、高抗油茶良种并普及无性系品种是广东油茶品种选育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