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书海  李洵  赵慧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51-5452
[目的]选出一种提高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ER)和γ-干扰素受体(IFN-γR)免疫组化双标阳性检出率和染色强度的方法。[方法]用MaxVision法对大鼠下丘脑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分别进行IFN-γR和ER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其中石蜡切片进行抗原微波修复。[结果]下丘脑石蜡切片抗原微波修复后IFN-γR和ER阳性检出率较冰冻切片有明显提高,且双标着色对比鲜明,易于镜下观察。[结论]下丘脑IFN-γR和ER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宜选用石蜡切片并进行微波修复,能提高双标阳性率,且显色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猪初情期瘦蛋白b型受体(Ob-Rb)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分布和定位,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苏姜母猪初情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Ob-Rb的表达分布及定位.结果表明,Ob-Rb阳性颗粒广泛分布于下丘脑,尤其是弓状核;垂体中Ob-Rb阳性颗粒主要集中于垂体前叶细胞;卵巢中Ob-Rb阳性颗粒出现在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而卵母细胞没有阳性颗粒.结论是Ob-Rb分布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雌性生殖的调节中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IFN-γ在怀孕早期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γ-干扰素(in terferon-,γIFN-γ)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 lam ic-p itu itary-gonada lax is,HPG轴)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IFN-γ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怀孕早期山羊HPG轴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IFN-γ分布于乳头体内侧核、视前内侧核、下丘脑前区、腹内侧核、连接核、室旁核、视上核等20个核团中,各部分核团细胞着色程度深浅不一;在视上核、室旁核分泌部、乳头体内侧核等有大量的阳性神经纤维;同时在室周核、视前外侧核、视前内侧核等13个核团中散布有一些阳性星形胶质细胞,与阳性神经细胞交错共存;腺垂体中腺细胞和神经垂体中神经纤维均有IFN-γ表达;卵泡和黄体中也有IFN-γ存在。表明IFN-γ与动物的神经内分泌活动关系密切,参与了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中的生殖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干扰素γ(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妊娠9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采用生殖道肌肉注射的方法,对照组大鼠生殖道肌肉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大鼠注射IFN-γ,其中1组剂量为2.5×104U/只,2组剂量为7.5×104U/只。各试验组均在注射48h后灌注取材、免疫组化SP法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注射2.5×104U/只和7.5×104U/只的IFN-γ均能下调妊娠大鼠下丘脑室周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视前交叉上核、弓状核,腺垂体,卵巢黄体及子宫蜕膜基质细胞和子宫腺中IGF-1的表达。【结论】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IGF-1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高剂量IFN-γ的下调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垂体前叶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G组)、去卵巢组(OVX组)和去卵巢并用17-β雌二醇治疗组(OVX+E2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时程各组大鼠垂体前叶IFN-γ免疫阳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去卵巢后不同时程,OVX组大鼠垂体前叶IFN-γ表达较CG组显著减少(P<0.05);OVX+E2组大鼠IFN-γ表达显著回升(P<0.05),且在第4周时回升至CG组水平。【结论】雌激素对大鼠垂体前叶IFN-γ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有明显影响,提示IFN-γ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雌激素对垂体前叶调节功能的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免疫组化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PicTure^TM二步法检测5头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GnRH的分布情况,研究GnRH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的分布上的联系,进而了解GnRH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三者之间分泌释放的途径。[结果]GnRH存在于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中各主要核团都有GnR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尤其以视上核、视前核、室旁核分布较多。对于垂体,GnRH免疫阳性产物只存在于青年摩杂一代水牛的腺垂体中。青年摩杂一代水牛卵巢中生殖上皮细胞、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发现有GnRH免疫阳性产物。[结论]为进一步研究GnRH在生殖中的生理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青年摩杂一代水牛的繁殖育种起到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甘加型藏羊(Ovis arise)发情周期内血浆雌激素的分泌规律及其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在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选取发情周期内健康且未孕甘加型藏羊32只,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研究其血浆雌激素分泌规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HPO组织中ER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显示,发情周期内血浆雌激素含量呈脉冲式和波动式交替变化,发情期最高,发情后第10小时达到第1个峰值(97.21 ng/mL);ERα mRNA及蛋白在HPO中均有表达。下丘脑组织中发情后期最高,显著高于间情期;垂体组织中发情期最高,与其他3个时期差异显著;卵巢组织中在发情前期最高,各时期表达差异显著。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显示,ERα阳性表达主要在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胶质细胞胞核和大神经元胞体及轴突分布;在垂体远侧部及中间部嗜酸性细胞胞核中高表达,胞浆中表达较弱,在卵巢的生长卵泡颗粒细胞胞浆和胞核、卵泡内膜细胞及黄体细胞胞浆中分布。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内血浆雌激素及其受体在HPO组织中呈动态表达变化,表明雌激素及其受体α参与调节甘加型藏羊的生殖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催产素(OT)在广西本地水牛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的分布,进而了解OT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三者之间分泌释放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PicTureTM二步法检测5头广西本地水牛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催产素(OT)的分布情况。[结果]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弓状核、视上核及室旁核,在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在腺垂体发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中只在生殖上皮、卵泡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发现有大量OT免疫阳性产物。[结论]首次发现OT存在于广西本地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并且下丘脑中各主要核团均有O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尤其以弓状核、视上核、室旁核分布最多,为进一步研究OT的合成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广西本地水牛的繁殖育种及泌乳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取成年SD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PV-9000两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HS-R1a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上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HS-Rla mRNA在不同发情周期大鼠F丘脑-垂体-卵巢轴上的表达.结果表明:GHS-R1a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弓状核、腹内侧核、正中隆起等,腺垂体的嗜色细胞...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单标及双标技术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中精氨酸加压素与雌激素受体α的分布和共存。结果显示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中几乎所有的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细胞均呈现雌激素受体α阳性,提示ERα可能参与雌激素对下丘脑AVP神经元的神经内分泌和生理功能调节,共同参与调控动物的社会认知的巩固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甘加型藏羊(Ovis arise)发情周期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轴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本试验选取健康且在发情周期内的甘加型藏羊32只,运用qRT-PCR、Western blot 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ERβ mRNA及蛋白在HPO轴中的表达和分布差异。结果显示,甘加型藏羊整个发情周期(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及间情期)ERβ mRNA及其蛋白在HPO轴中均有表达和分布。下丘脑中ERβ mRNA及其蛋白在下丘脑中发情前期表达最多,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5);垂体中ERβ mRNA及蛋白均在发情前期表达最高,与其他3个时期差异显著(P<0.05);在卵巢中间情期表达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时期(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ERβ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下丘脑大神经元胞体和轴突中;在垂体中多分布在远侧部及中间部嗜酸性细胞胞浆中,胞核中分布较少;在卵巢中,生长卵泡颗粒细胞胞浆和胞核、卵泡内膜细胞及黄体细胞胞浆中均有分布。ERβ mRNA及其蛋白在甘加型藏羊发情周期HPO轴的差异性表达表明雌激素受体β参与调节甘加型藏羊的生殖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李瑞明  凌泽继  宋小白  秦津  谢莹雪  史玉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64-13166,13174
[目的]探讨广西沼泽型水牛垂体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细胞定位以及是否存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为GnRH-R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确定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垂体中的定位,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检测GnRH在垂体中的含量,并利用RT—PCR技术扩增其受体基因片段。[结果]腺垂体远侧部中呈现较强的阳性GnRH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胞质,胞核呈阴性。神经垂体中无阳性信号。同时,在垂体中扩增出大小为1008bp的GnRH—R基因片段。[结论]腺垂体远侧部边缘区中有大量GnRH及其受体存在,证实垂体前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以及多个内分泌轴相互作用的重要部位。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对老年大鼠小脑ER、ChAT、N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大鼠小脑内雌激素受体(ER)、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超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老年SD大鼠小脑为研究对象,通过补充17β-雌二醇对ER、NGF和ChAT在小脑中的表达和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ER、NGF和ChAT免疫阳性反应物分布于小脑的蒲肯野氏细胞层、小脑齿状核、小脑间位核和小脑室顶核,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胞浆和突起中,也存在于胞膜和胞核中。老年大鼠小脑皮质及小脑核中ER、NGF和ChAT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总趋势是显著降低,而补充17β-雌二醇后三种阳性产物的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回升,蒲肯野氏细胞的阳性突起长度和数量也呈此变化趋势。【结论】雌激素可促进NGF和ChAT的表达,在维持和保护小脑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ER、NGF和ChAT表达变化的相似性提示三者在雌激素对小脑的作用中是相互调节和影响的,同时表明雌激素在小脑发挥作用可能既通过基因组机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研究IFN-γ免疫反应性产物在大鼠海马内的分布.结果表明,IFN-γ免疫反应主要分布于海马CA1、CA2、CA3区,有少量分布于灰被,齿状回.这为海马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结合文献,推断IFN-γ在海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免疫调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催乳素释放肽(PrRP)在青年摩杂一代水牛生殖调控和泌乳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石蜡切片、HE染色、Nissl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对5头雌性的青年摩杂一代水牛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上PrRP的分布进行定位,并与LEICA图像分析系统和sPSSl3.0统计分析软件相结合进行统计。[结果]在下丘脑内,Pr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在后核分布最少;PrR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室旁核高度密集,在弓状核、乳头体核密集,在视前核、前核、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腹外侧核、背内侧核、背外侧核只有少量分布.在视上核无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垂体,在腺垂体部只观察到PrR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无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神经垂体部,有大量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卵巢的卵泡和间质中未见PrR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仅在黄体的粒性细胞中发PrRP.癌反应阳性产物.[结论]PrRP广泛分布在青年靡杂一代水牛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上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IFN-γ在流产大鼠下丘脑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下丘脑对妊娠的调节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妊娠中期,正常妊娠大鼠及流产大鼠下丘脑内IFN-γ阳性神经元的形态与分布,同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了其灰度值。结果显示,正常妊娠大鼠和流产大鼠IFN-γ主要在下丘脑的视前大细胞核、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前核等部位分布,而流产大鼠的IFN-γ阳性细胞数多于正常妊娠组且表达强于正常妊娠组。表明IFN-γ在下丘脑的表达对妊娠大鼠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Nesfatin-1在雌性大鼠生殖轴上的表达及其对初情期启动的影响。[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成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上的Nesfatin-1/Nucb2蛋白进行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分析Nesfatin-1/Nucb2、Tac2、Gnrh mRNA在雌性大鼠的不同发育阶段(幼年期、初情期前、初情期和成年期)下丘脑转录水平的变化;对初情期前(25日龄)的雌性大鼠进行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在阴门开启时取下丘脑、垂体、卵巢和血清,用RT-qPCR分析下丘脑中Gnrh、ERα,垂体中GnrhR、FSHβ、LHβ及卵巢中FSHR、LHR mRNA的转录水平变化,用ELISA检测血清E_2的水平。[结果]Nesfatin-1主要分布于弓状核(ARC)、室旁核(PVN)、下丘脑外侧区(LHA)、视上核(SON)、腺垂体、卵母细胞、黄体细胞、间质细胞、颗粒细胞。Nesfatin-1/Nucb2、Tac2、Gnrh mRNA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下丘脑中表达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Nesfatin-1/Nucb2与Tac2 mRNA表达变化的趋势大体一致,呈正相关(r=0.940,P0.001),在初情期前表达水平最高(P0.01)。对25日龄雌性大鼠侧脑室注射Nesfatin-1可使初情期启动提前10 d左右,并显著增加卵巢重(P0.05)和血清中E_2浓度及生殖轴Gnrh、GnrhR、LHβ、LHR、FSHβ、ERα mRNA表达水平(P0.05),但不影响FSHR mRNA的表达。[结论]Nesfatin-1在HPOA轴均有表达,Nesfatin-1通过上调Gnrh及其受体等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促进大鼠初情期的启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催产素(OT)在广西本当水牛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的分布上的联系,进而了解OT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3者之间分泌释放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PicTureTM二步法检测5头广西本地水牛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催产素(OT)的分布情况.[结果]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弓状核、视上核及室旁核,在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在腺垂体发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到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中只在生殖上皮、卵泡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发现有大量OT免疫阳性产物.[结论]首次发现OT存在于广西本地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并且下丘脑中各主要核团均有O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尤其以弓状核、视上核、室旁核分布最多,为进一步研究OT的合成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广西本地水牛的繁殖育种及泌乳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Abstract: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of oxytocin (OT)'s distribution in hypothalamatic,pituitary and ovary,and understand how the OT secrete releasing in hypothalamus,pituitary and ovaries,the paraffin sec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SuparPicTureTM two ste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of OT in hypothalamatic-pituitary-ovary axis of five femal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test results could provide morphology according to study the OT's synthesi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could play reference and directions part in breeding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test results display:oxytocin immuno reactive (OT-IR) neuronsw eremainly distributed arcuate nucleus,supraoptic nucleus and paraventricular nucleus,and OT-IR neurons was also found in ventrornedial nucleus,ventrolateralis nucleus,suprachiasrnaticus nucleus,dorsomediai nucleus,mamillary body,anterior hypothalamic nucleus and so on.The OT immunoactive production was found in pituitary and few OT-IR nerve fibers extended to post pituitary from hypophyseal stalk and medium eminence.In ovaries,OT immunoactive productions were only distributed in germinal epithelium cells,granulosa cells and lutein ceils.The OT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singulorum link of hypothalamatic-pituitary-ovary axis of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OT immunoactive neurons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 every main nucleus of Guangxi local buffalo hypothalamus,especially distributed in arcuate nucleus,supraoptic nucleus and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高原甘加藏羊(Ovis aries)发情周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y axis,HPOA)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peptins,KISS-1)/G蛋白偶联受体54(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54,GPR54)的表达及其对藏羊季节性发情周期的调控作用,本实验选取处于发情周期的甘加藏羊32只,应用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在发情周期HPOA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qRT-PCR结果显示,甘加藏羊整个发情周期HPOA组织中均有KISS-1和GPR54 mRNA表达。下丘脑组织中发情前期KISS-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发情时期;在垂体组织中发情前期和间情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与发情后期差异显著(P<0.05);卵巢轴组织中间情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时期。下丘脑组织中发情期GPR54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3个时期;垂体组织中发情前期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卵巢轴组织中发情后期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时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Kisspeptin和GPR54阳性产物在下丘脑中主要分布于促垂体区的弓状核、脑室前腹侧区;腺垂体中主要在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中表达;卵巢轴中主要在卵泡颗粒层及卵泡内膜上表达。KISS-1和GPR54在藏羊发情周期HPOA中的差异表达,对藏羊季节性发情周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索山羊颈前神经节是否具备接受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作用的条件,是否有IFN-γ受体(interferon-γreceptor,IFNGR)的存在,进而明确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之间的关系。分别取雌雄成年山羊颈前神经节各5对,用免疫组化SP法和PCR方法检测IFNGR在颈前神经节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山羊颈前神经节的神经元、卫星细胞和神经纤维均有IFNGR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但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体,IFNGR在神经元胞体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神经细胞结构(P0.05)。在山羊颈前神经节扩增到IFNGR1基因的cDNA片段全长376bp,与绵羊、牛、野猪、家兔、褐家鼠IFNGR1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8%、97%、84%、73%、66%。在山羊颈前神经节中IFNGR主要在交感节后神经元表达与分布,具备对IFN-γ刺激做出反应的条件,提示山羊颈前神经节可能作为IFN-γ对靶器官免疫内分泌调节途径和自主神经对靶器官调节的神经途径之间相互协调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