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鳢肉质细嫩、少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历来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畅销。但由于其苗种多为野生,来源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本文简要介绍目前山东乌鳢人工繁殖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单位参考。1亲鱼来源、选择与培育1.1亲鱼来源 亲鱼可在秋冬季收集野生鱼或人工养殖的成鱼,但必须经强化培育后方能进行催产。也可在繁殖季节从乌鳢的成鱼网箱或池塘成鱼养殖中挑选。还可在市场上认真挑选活泼、个体大的商品乌鳢作为亲鱼。1.2亲鱼选择 选择2冬龄以上的鱼作为亲鱼。规格在0.75~1.25kg/尾较宜。要求无病无伤、体质…  相似文献   

2.
乌鳢人工繁育技术一、亲鱼选择和培育1.亲鱼选择亲鱼来自冬季干塘捕获,选择生命力强、体肥无伤的成熟乌鳢作亲鱼。为了便于催产操作,体重要求在0.5—1.0kg,雌雄比例大致为1:1。2.亲鱼培育选择好的亲鱼要专池培育,培育池面积以2—3亩最为适宜,水深1...  相似文献   

3.
乌鳢苗种繁育及养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乌鳢 (channaargusCantor)是一种淡水名优鱼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滋补和健身双重功效 ,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乌鳢的生产过去以捕捞野生为主。近几年随着捕捞强度的增大 ,野生资源逐渐减少。人工养殖正在成为乌鳢生产的主要方式。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卵孵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摸索一套实用的乌鳢养殖技术。1 苗种繁育1 1 亲鱼的准备1 1 1 亲鱼来源试验用乌鳢亲鱼取自微山湖野生乌鳢 ,年龄 2~ 3龄 ,体重 1kg左右。体质健壮、无伤病。亲鱼于催产前一年的秋天进行选择 ,经过秋末和早春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1992年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大菱鲆在国内养殖,目前山东沿海等地已发展到一定养殖规模。但苗种的繁育技术尚未普及,苗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养殖生产的需要,亲鱼的培育在苗种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近几年的生产体会介绍大菱鲆亲鱼培育的几个技术要点。一、亲鱼运输亲鱼运输用鱼箱、充氧塑料袋或开口塑料袋干运,温度高时可适当放入冰块降温,运输时间为3~10小时。1.用鱼箱运输:鱼箱容积1.5米3,充水充氧,放鱼密度为10千克/米3。2.用充氧塑料袋运输:塑料袋容积10升,充…  相似文献   

5.
一、放养全人工繁殖苗种,提前苗种放养时间自1997年起,我们进行了全人工繁殖的攻关,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将野生暗纹东方繁殖的子一代(F1)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培育2年以上,使其达到性成熟,再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培育亲鱼繁殖苗种,时间可提前到每年的1~3月份。全人工繁殖技术的要点:①亲鱼的选择和培育。亲鱼年龄要在二龄以上,性腺发育有一定基础,提前5~7个月专池培育。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鲜活的蟹、虾、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同时注意调控水温。②催熟和催产方法。在催产前15~20天采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  相似文献   

6.
张效新 《齐鲁渔业》2002,19(1):33-33
一、清塘消毒 1.时间选择 亲鱼培育池一般每年清塘1次。并且要求在繁殖生产结束1个月内完成。有些养鱼户将亲鱼池塘清池时间选择在春季.由于时间紧.石灰药性尚未完全消失就注水放鱼。造成鱼体机械损伤、中毒死亡及水质清瘦等不良后果。苗种池应在苗种下塘前15~2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精养成鱼池则要求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立即进行。 2.生石灰用量 理论上讲,干池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带水清塘每亩用150~200kg。实际生产中,还要考虑池水理化性质、池底淤泥与水草状况、养殖鱼类、放养时间等诸多因素。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扩大名优水产品养殖比例,我们于1997~1999年进行了异育银鲫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模式等方面的试验,推广养殖异育银鲫1048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300尾方正鲫系1996年5月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引进的, 200尾兴国红鲤系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引进的,均放养在淡水养殖场亲鱼池内专池饲养。亲鱼池3亩,水深2. 0m,放养前10天按每亩150kg生石灰清塘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放养前亲鱼在3%的食盐水中浸浴消毒5…  相似文献   

8.
侯江宏 《内陆水产》2002,27(1):34-35
鱼苗鱼种培育是养殖的关键之一,是渔业生产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市养殖户在引进苗种、苗种培育过程中由于对疾病的预防措施不到位、病情诊断不准确、施药不当而造成巨大损失。本文介绍一下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疾病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供养殖户参考。1预防措施1.1清塘消毒在苗种投放前半个月应对鱼塘进行消毒。消毒方法:(1)生石灰:每667米2干池消毒50~75千克;带水消毒100~150千克。(2)漂白粉:每667米2干池消毒10~15千克;带水消毒20~30千克。1.2苗种消毒苗种下塘前(大规格鱼种)应对鱼种进…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条件下,锦鲤排精、产卵不太同步,受精卵的孵化率及苗种成活率极低,导致大批量人工养殖时苗种不足。我们经过两年的摸索、研究,通过人工催产,加强苗种培育,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 人工催产1.1 亲鱼的选择 一般是在干池并塘过冬之前进行,选择身体健壮、无伤病、鳞片完整、体色鲜艳的锦鲤作为亲本,也可按照各种锦鲤的颜色特征选择。雄鱼要求2龄以上,雌鱼要求3龄以上,雌雄比例1:2。操作时动作要轻快,不可使鱼体受伤,选好的亲鱼应立即放回亲鱼池,不宜困箱,雌、雄亲鱼要分开饲养,防止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10.
2001年3月从启东沿海港口购进野生菊黄东方计150尾,进行低盐度亲本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孵化、苗种培育、诱食驯化和土池淡水养殖试验,均获得成功。30万尾菊黄东方苗种进行土池淡水养殖到2001年10月底,已卖出鱼种(俗称巴鱼)27万尾,经济效益显著,是适宜在江苏沿海、内地等地区养殖的优良品种,现将低盐度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育苗设施1.亲鱼培育池:Ⅰ级池1只,Ⅱ级池3只,规格分别为Ⅰ级:8.5米×5米×1.2米,Ⅱ级:4.5米×4米×1米,室内光线1000~2500勒克斯。2.轮…  相似文献   

11.
章民强  王文灿 《内陆水产》2002,27(11):10-11
乌鳢又称黑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几年,乌醴作为一种淡水名优养殖品种而被广泛养殖,各地养殖产量迅速增加。但是,随着乌醴养殖的不断深入,苗种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笔者2001年5~6月在本区的湘湖鱼种场,利用家鱼人工繁育的现有设备,进行了乌醴苗种环道流水繁育技术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1.1繁育前的准备用聚乙烯夏花网布缝制60厘米×60厘米×100厘米的小网箱,作为亲鱼的产卵网箱,设置在家鱼亲鱼培育塘内,周围环境比较安静,溶氧充足。网箱上部高出水面40厘米,防止亲…  相似文献   

12.
熊祖洪 《科学养鱼》1997,(12):11-11
彭泽鲫是地方性优良品种,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养殖彭泽鲫,故苗种需求量日益增加,笔者自1992年起一直从事该品种的人工繁殖和育苗生产,经过几年的探索,在5亩苗种池中孵化育苗,规格在1.2~1.8厘米,亩单产65.6万尾,现将彭泽鲫繁殖育苗高产技术简介如下:一、亲鱼的选择1.亲鱼的选择:选择体质健壮,体长,背厚,背部呈黑色,腹部灰白色,鳍条青黑色,侧线鳞30~32,雌性重300克以上,雄性重150克以上,当年苗种池套养的当年鱼作亲鱼。2.性鉴别:彭泽鲫性鉴别在产卵季节较容易,通常在当年苗种池中挑选亲鱼,雌性个体比雄性…  相似文献   

13.
金鳟—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鳟(Oncorhynchus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黄体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分别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进行试验养殖,初步确立了全人工养殖技术,经两年的试验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为促进金鳟的推广普及,现将金鳟人工繁殖技术综述如下:一、亲鱼培育1.培育池水泥池或沙泥底质土池,每口培育池面积以150~300米2为宜,水深70~90厘米。2.培育水温适宜水温4~16℃,产卵前3个月不超过13℃,产卵期4~13℃。3.亲鱼的选择从1龄鱼开始进行亲鱼…  相似文献   

14.
鮸状黄姑鱼.俗名鮸鲈。属石首鱼科,黄姑属,分布于南海及东海南部。其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生长快,养殖一年可达0.75~1.0kg。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鱼类已成为福建、广东等省网箱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为解决苗种来源.我站于98年在福建省漳浦县前亭对虾育苗场进行了鮸状黄姑鱼人工繁殖试验.获得了成功。共催产亲鱼18尾,获受精卵280万粒,孵出仔鱼230万尾.培育体长3~5cm的鱼种51万尾.成活率22.2%,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亲鱼置…  相似文献   

15.
乌鳢健康养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俗称乌鱼、黑鱼,具有生命力强,发病率低,对环境要求不高,可放养密物的滥施,水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乌鳢的商品价值不断下降,乌鳢养殖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家住萧山瓜沥镇低田坂村养殖户潘阿定从2000年开始采用四级分养模式,科学、健康地精养乌鳢获得成功。笔者认为其养殖模式很有推广价值,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四级分养模式该模式是指把乌鳢整个养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逐级分养。即苗种培育、小规格鱼种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2.池塘建设根据四级分养模式建立四种不同的养殖水体,第一阶段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乌鳢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解决乌鳢人工繁殖过程中“催产孵化易,苗种培育难”的问题,我们经过2年的试验,成功的摸索出了一套网格繁育苗种的可行性技术,现总结如下。1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相似文献   

17.
梁政 《科学养鱼》1996,(1):10-10
鳜鱼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要把好五关鳜鱼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上普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苗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我所近年来在总结和借鉴的基础上展开了大胆的研究和探讨,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下:一、把好亲鱼培育关1.亲鱼选择:鳜鱼中以翘嘴鳜生长快、个体大...  相似文献   

18.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鳅属,具有较高的经济、营养和药用价值,目前河南省濮阳市养殖泥鳅的苗种,大部分是天然捕捞采集而来,优劣不等,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大面积养殖泥鳅苗种短缺的问题,我们对苗种繁育进行了系列工作。本文现将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培育苗种技术总结如下。一、泥鳅的人工繁育1、泥鳅亲种的选择及培育(1)亲鱼来源:人工繁育用的亲鱼尽量避免长时间蓄养,因而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或人工饲养体质较好的亲鱼,在进行数天的强化培育后,于4月底5月初当水温稳定在20℃左右时,即可进行人工繁殖。(2)亲鱼的选择:体长15cm~20…  相似文献   

19.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5):27-28
2鳜鱼的人工繁殖2.1亲鱼的选择和培育2.1.1亲鱼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湖泊、水库、外荡等水体收集 ;二是从江河中捕捞天然鳜鱼进行单独培育 ;三是从外地池塘、网箱等人工养殖的水体中选择 ,与本地亲鱼配组。严禁选用近亲交配的后代。选择的鳜鱼应是无病无伤、体质健壮 ,雌性个体体重在1.0kg以上的2~4龄鱼 ,雄性个体应是体重不小于0.75kg的2~4龄鱼。2.1.2亲鱼培育是鳜鱼人工繁殖的重要的环节。亲鱼培育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鳜鱼性腺的成熟度、催产率、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以及鱼苗培育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鳜鱼养殖过程中,苗种培育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继2020年南方多阴雨及多地洪水肆虐后,鳜鱼养殖形势愈发艰难,因此,本文分享几点鳜鱼苗种养殖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借鉴。一、苗种质量控制苗种下塘成活率与优质亲鱼培育和孵化等环节息息相关,因此选择优质亲鱼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