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黄唇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保障驯养黄唇鱼的正常生存和生长,避免因水温较低时,影响黄唇鱼正常摄食和生存及生长,以及因冬季寒冷天气导致养殖水体水温较低时,出现冻伤甚至冻死黄唇鱼,在冬季来临之前,驯养黄唇鱼池塘应搭建保温大棚,保证养殖水体维持一定的水温,一般不低于12℃,给黄唇鱼正常生存和生长创造一个相对合适的环境,必须做好黄唇鱼的越冬工作。1黄唇鱼驯养池塘越冬大棚的搭建由于东莞市黄唇鱼自然保护区救护基地地处  相似文献   

2.
不少地方在起捕热水鱼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起鱼类急性生理缺氧症,从而导致大批量的鱼陆续死亡,其损失不亚于泛池。渔民群众称这种现象为“炸网”。为了避免发生“炸网”事故,掌握科学的热水鱼起捕方法,现将造成“炸网”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一是水温的影响。一般水温低于20℃时很少出现“炸网”;水温23℃以上时即可发生“炸网”现象;当水温高于25℃时,“炸网”频率明显增高。二是缺乏适应性锻炼。一般初次起捕热水鱼的养殖水体易发生“炸网”。连续作业和经常性起捕热水鱼的养殖水体发生“炸网”现象则较少;也有的连续捕捞一段时间后,停止作…  相似文献   

3.
陈洲 《齐鲁渔业》2003,20(11):25-25
每年冬季是向水库大量投放鲢、鳙、草鱼、青鱼等鱼种的黄金季节。但有不少养鱼户反映,鱼种投放后2-7天内,往往会在库面发现死鱼和游动的病鱼,这些鱼皮肤失去光泽,体表粘液增多,这是鱼患上了“水土不服症”。该病主要是由于水温剧变、鱼类皮肤神经末梢受到强烈刺激而引起内部器官功能失调造成的,其死亡率高达20%-60%,给养鱼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防治要点是: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属热带性虾类,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长时间处于水温15℃的环境中会出现昏迷,当水温低于9℃时会发生死亡。虾个体越小,适应能力越差;水温变化越快,适应能力越差。由于冬季市场上活虾的减少,其价格大幅度攀升,现在有很多地方开展了冬季大棚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近年来,由于养殖密度增加,以及对冬季大棚养殖特点与大棚独特的生态环境缺乏认识,造成了南美白对虾冬棚虾成活率不高。笔者总结自己的经验,和读者一起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对虾亲虾越冬是指在冬季自然水温低于7℃时,采取多种措施使亲虾安全过冬。此项工作需历经5个多月,稍有疏忽或不慎,就会造成春季育  相似文献   

6.
饲养热带鱼,虽然冬季与夏季用相同的水质,相同的饲料,相同的管理方式,但是,每年冬季热带鱼的死亡率均高于春秋两季,明显高于夏季,尤其强冷空气袭击期间的死亡率更高。冬季病鱼及死鱼的共同表现是:鱼体吻部、头部明显充血,有的下颌部、颊部及背鳍、胸鳍基部也充血,头部鳞片容易脱落,在吻部、头顶部出现溃疡。病鱼游动缓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逐渐死亡。冬季气温一般都在零下,而热带鱼生活的水温仍是20℃以上,水温与气温相差20℃以上,幅度很大。热带鱼每次吃食都露出头部在水面抢食颗粒饲料,有的甚至背鳍还露出水面。另…  相似文献   

7.
4越冬保种技术 奥尼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低于13℃时就会逐渐冻死.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台湾、云南、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要采取越冬保种措施.长江流域越冬期约5个月,整个越冬期要求水温保持在16~20℃,以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达到保膘和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8.
革胡子鯰属于热带养殖鱼类,不耐低温,当外界水温下降到8℃即停止摄食,而水温低于4℃即会停止活动,甚至死亡.革胡子鯰在两广地区普遍养殖,且有不断扩大之势,由于两广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终年气温较高,冬季最低气温基本都在4℃以上,而水温略高1℃-3℃,革胡子鯰也能自然越冬,但在有的特殊年份,冬季极端低温会在0℃以下,这时的水温就可能低至革胡子鯰的耐受极限,出现大批死亡,给生产造成毁灭的打击,影响到第二年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9.
鲻鱼与梭鱼     
鲻鱼与梭鱼同属于鲻科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黑海等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一般南方沿海以鲻鱼为多,北方沿海则以梭鱼为主,故有“南鲻北梭”之称。鲻、梭鱼为广盐性的浅海中上层鱼类,喜欢栖息、在沿海近岸。海湾及江河入海口水域。鲻鱼的适盐范围为0~40‰,在海、淡水中部能生活,梭鱼从纯淡水到38‰的海水中均可生活,既能在海水中养殖也能在淡水中养殖。鲻、梭鱼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很广,鲻鱼的适应水温为3~35℃,12~25℃是最适水温;梭鱼较之鲻鱼耐温低,冬季冰下水温1℃时也能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南美白对虾又名凡纳滨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南美白对虾在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长时间处于水温15℃的环境中会出现昏迷,当水温低于9℃时会发生死亡。虾个体越小,适应能力越差;水温变化越快,适应能力越差。由于冬季市场上各类活虾的数量较少,导致价格大幅度攀升,故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开展了冬季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以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近年来的养殖情况看,养殖成效一般。为提高南美白对虾冬棚虾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需要从冬季大棚养殖特点与  相似文献   

11.
革胡子鲶属于热带养殖鱼类,不耐低温,当外界水温下降到8℃即停止摄食,而水温低于4℃即会停止活动,甚至死亡。革胡子鲶在两广地区普遍养殖.且有不断扩大之势,由于两广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终年气温较高,冬季最低气温基本都在4℃以上,而水温略高1℃~3℃,革胡子鲶也能自然越冬,但在有的特殊年份,冬季极端低温会在0℃以下,  相似文献   

12.
<正>冷水性鱼类(大多为鲑科鱼类)通常采用流水养殖方式,将河水或泉水引入养殖池,养殖水温在0~22℃,可全年投喂饵料。由于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受气温影响,在11月末至翌年3月末养殖水温下降明显,在这一阶段冷水性鱼类摄食量减少,甚至有些地方在温度极低条件下,鱼类不摄食,因此造成鱼类生长缓慢,或体重下降,从而使  相似文献   

13.
朱红英 《齐鲁渔业》2004,21(2):31-31
鱼类属变温动物,它的生长繁衍与温、光等气候因子有密切关系,其中环境温度是鱼类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气候因子。大多数家鱼生活在最适水温20.32℃时,新陈代谢旺盛,食量大、生长快;水温在5.14℃时大多数鱼体神经激素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动能较差,不喜欢活动与摄食,且饵料生物也缺乏;低于4℃,大多数鱼  相似文献   

14.
谢忠明 《现代渔业信息》1995,10(5):19-26,10
在法国,发展养殖大菱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养殖大菱鲆比养殖其它海水鱼类生长快,从鱼卵孵化开始,经过养殖一周期三年时间,体重可达到2kg的商品鱼规格,也就是说,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当水温保持在16—18℃的时生长最快,当大菱鲆个体重达20克以上、水温低于10℃时,则停止生长。在大西洋海  相似文献   

15.
不少地方在起捕热水鱼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起鱼类急性生理缺氧症,从而导致大批量的鱼陆续死亡,其损失不亚于泛池。渔民群众称这种现象为“炸网”。为了避免发生“炸网”事故,掌握科学的热水鱼起捕方法,现将造成“炸网”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一是水温的影响。一般水温低于20℃时很少出现“炸网”;水温23℃以上时即可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一、防池小水浅冬季雨水少,易造成鱼塘水位降低;还有些养鱼户喜欢将鱼塘水放浅,想让鱼能在浅水里晒到太阳而达到取暖的目的。其实,冬天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会给鱼的生长带来不利。越冬池一般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稳  相似文献   

17.
牙鲆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养殖对象的逐年筛选,牙鲆鱼以其生长快、食性杂、适应广及活动少等优点,被北方养殖单位确定为工厂化养殖的首选对象。我国现有的工厂化养鱼厂,多采用开放式循环流水生产,在水的处理上属初级阶段。在冬季为保证鱼类正常生长,一般采用锅炉升温加热,耗热量大,对水的前处理过于简单,造成成本高、产出低、效益差。目前虽也采取了回水循环,但由于工艺不完善,冬热消耗过大,生产效果不甚明显。荣成市寻山渔业公司养鱼场经三年多的探索,采用自然水温进行牙鲆鱼工厂化养殖模式,取得了鱼的生长速度略高而成活率略…  相似文献   

18.
本地塘角鱼不耐低温,当外界水温下降到8℃即停止摄食,而水温低于4℃即会停止活动。甚至死亡。本地塘角鱼在两广地区普遍养殖,且有不断扩大之势。由于两广地区处于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终年气温较高,冬季最低气温基本都在4℃以上,而水温略高1℃~3℃.本地塘角鱼也能自然越冬,但在有的特殊年份,冬季极端低温会在0℃以下,这时的水温就可能低至本地塘角鱼的耐受极限,出现大批死亡,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影响到第2年的正常生产。因此,如何保证本地塘角鱼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9.
<正>在生产中因需要转塘或鱼价高时难免在高温时需要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高温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风险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在现实生产中养殖者也出现偶有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死亡的情况,甚至在冬季低温时也会出现。笔者在6月8日30℃以上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获得成功,并且鱼还正常养殖成功。现将30℃高水温干塘起捕斑点叉尾鮰技术的原理与要点介绍如下。一、水温对斑点叉尾鮰的生理影响温度是随着时间与空间变化而变化的环境因子,它不仅影响水体的许多理化因子,而且直接影响斑点叉尾鮰本身的生理活动,受水温的制约与影响,斑点  相似文献   

20.
王文彬 《水产养殖》2010,31(2):25-26
<正>进入冬季,水温逐渐下降,当低于10℃以下时,大多鱼类就开始停食,进入冬眠状态。许多渔民朋友认为此时鱼类停食了,就可以不闻不问,这样势必导致鱼类严重"掉膘",乃至冻死饿死,一年的辛苦可能会付之东流。所以冬季养鱼也要严格管理,防止鱼类冬季"掉膘"或死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