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病害,单一品种的养殖风险越来越大。为了减少南美白对虾塘内病菌、病毒的传染,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调整养殖模式,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塘搭养漠斑牙鲆养殖技术试验。经过一个养殖季节的实施和管理,获得了理想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南美白对虾养殖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单位养殖利润越来越低,为追求亩产,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但养殖管理体系跟不上,以及南美白对虾种质退化,致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发生严重病害。笔者通过自身养殖试验及对周边成功养殖典型的技术跟踪,总结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由于种质退化、养殖环境的自身污染等原因,病害频繁发生。为了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福建省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改变过去单一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模式,开始探索鱼虾混养、轮养等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临着出口受阻,价格下跌,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等困难,尤其是病害泛滥,养殖的风险不断加大。为减少病害对养虾的危害,笔者近年来对南美白对虾采取了“鱼虾混养”、“疏养”、“轮养”等养殖模式,以暗纹东方鲀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对控制南美白对虾病害的效果为好,现将此模式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3大种类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显得日趋重要。综述了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特点、病害类型和病理特征,并对南美白对虾病害的控制和综合防治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养殖海区及池水的污染加重,养殖中病害也随之增多。尽管南美白对虾抗病力较强,但是病害不少,甚至有些病害成毁灭性的,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对待病害除了认真做好预防之外,这里简要介绍较常见12种病害具体的防治新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是全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粗放型的养殖已经面临严峻考验,虾的产量不稳定,病害时有发生。宁波市鄞州区地处象山岗畔,是宁波市的特色养殖区,全区现有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6700亩,以单养为主。为了减少养殖风险,积极进行生态养殖模式探索,以求达到高效生态养殖的目的,我们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套养中华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南美白对虾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种并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养殖,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我国虾蟹养殖业的重要品种.伴随着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工厂化养殖、大棚养殖、循环水设备养殖等高效养殖.但是病害的发生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以病毒病最为严重,主要是白斑综合征、桃拉综合征和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病.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中几种常见病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为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养殖主要病害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昆山市自2001年开始引进南美白对虾,经过4年引进、示范推广,养殖规模迅速扩大,至2005年,南美白对虾已成为昆山水产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养殖模式相应调整,放养密度相对较高,其病害也相对较多,成为昆山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现笔者根据昆山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实际,就近几年来养殖主要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采取的相应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的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实践,得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基本要求是:实行封闭与半封闭控水,减少和避免水源污染和病害交叉感染;有效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促进池塘物质的良性循环,控制内源污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具有肉味鲜美、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的特点,并且在淡化养殖中病害少,是淡水池塘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优良品种。为提高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综合技术水平,我们总结一些养殖户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站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的经验,将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和养殖病害发生严重,导致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养虾户出现亏损,严重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发展。罗非鱼是广盐性的鱼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鱼种之一,但专养罗非鱼的利润偏低,也影响了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罗  相似文献   

13.
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是指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内混养一定数量的团头鲂,利用鱼类的生活习性,清除南美白对虾的残饵、排泄物及病死虾,改善养殖水环境和对虾养殖池底质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在养殖期间利用非特异性免疫制剂提高鱼虾自身免疫力,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和抑制对虾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天津市武清区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精养鲤鱼以及鲤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近年天津地区养殖鲤鱼频发病毒性疾病,南美白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也较为严重,再加上鲤鱼市场价格较低,导致养殖鲤和南美白对虾经济效益较差。为了突破养殖困境,我们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了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试验,为解决武清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陈国良  叶宁  周腾 《水产养殖》2011,32(2):21-23
经过多年的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实践,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基本要求是:实行封闭与半封闭控水,减少和避免水源污染和病害交叉感染;有效降解、转化养殖代谢产物,促进池塘物质的良性循环,控制内源污染;营造良好养殖生态环境,保持环境稳定,减少胁迫因子,提高养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孙逢明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5,30(11):41-42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适应范围广、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加之繁殖育苗技术已基本成熟,因此近年来在杭州市养殖发展很快。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南美白对虾养殖隐患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是病害问题。2004年,杭州南美白对虾红体病流行十分严重。导致了许多养虾场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了促进南美白对虾健康持续发展,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就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现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必须加强生态健康养殖,经常对水质进行检测,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饵料和免疫多糖,增强虾的抗应激能力,同时严格防范、切断病原体的入池,做到防重于治。下面对其主要病害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养殖现状及发病情况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南美白对虾,在浙江省养殖面积已接近30万亩,根据我们对2002-2003年我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及病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目前制约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健康种苗的淡化驯养、养殖水质的调控及病害诊断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现选择三门、上虞及海盐三个县(市)的调查材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我县与上海奉贤区水产站合作试验养殖南美白对虾,由于经验不足,养殖后期对虾发生桃拉综合症,对虾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做简单介绍,供养殖者参考。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按病原种类划分,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我地区开展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池塘单养模式发病率高且难以控制,与罗氏沼虾混养,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往往低于罗氏沼虾的产量、对控制病害发生的效果仍然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养殖模式进行改进,通过调整混养模式中两虾的放养比例,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产量。通过增放甲鱼等品种,有效防控病害发生、增加辅助产出,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养殖产量和效益的目的。南通市通州区胖磊养殖场连续几年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套放罗氏沼虾、甲鱼和花白鲢的养殖模式,不但实现了病害的零发生、获得了白对虾的高产,还增加了罗氏沼虾,尤其是甲鱼的收益,2014年亩收益达10417元。现将该养殖模式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逐年增多,成为养殖成功的主要阻碍,研究南美白对虾发病的原因并进行预防,是减少发病几率,保证养殖成功的有效途径,本人近年来主要从事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及养殖技术工作,现根据本人经验,介绍有关技术,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