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弱小苗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弱小苗是玉米高产栽培。特别是超高产栽培中影响产量的一大障碍。因此,防止弱小苗形成、创建高质量群体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玉米生长期短,生长发育快,管理回旋余地小,一旦前期形成弱小苗.造成群体不整齐,即便中后期怎样加强管理。也难以弥补前期生长不良造成的损失。弱小苗很容易形成空秆和秃尖。对后期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搭建合理的群体,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前提,防止弱小苗,提高群体的整齐度,是增加玉米产量的前提之一.玉米的生长季节比较短,如果前期一旦形成弱小苗,造成群体不整齐,即使中后期加强管理,也难以弥补由于前期生长不良造成的损失.因而,要尽量防止弱小苗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正>杂交玉米制种母本弱小苗造成群体生长不整齐,漏去雄的现象常有发生,给种子纯度带来的很大影响,同时弱小苗自身生长后期滑秆、雌穗秃顶、肉穗,造成"花而不实",对产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创建高质量的母本群体,是实现制种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弱小苗是玉米高产栽培,特别是超高产栽培中影响产量的一大障碍.因此,防止弱小苗形成、创建高质量群体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玉米生长期短,生长发育快,管理回旋余地小,一旦前期形成弱小苗,造成群体不整齐,即便中后期怎样加强管理,也难以弥补前期生长不良造成的损失.弱发育不良,极易形成弱苗或死苗,严重的会形成弱行或死行,极大影响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据调查,影响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在玉米生长中往往出现空秆,其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的高达30%以上,极大地影响了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1空秆形成原因1.1种子质量问题种子质量差,品种不纯的瘦秕种子,出苗后胚内营养不足,生长势弱,导致黄叶苗的出现,极有可能引起植株空秆。而品种不良、抗逆性差的种子会造成僵叶苗的形成,严重时会造成空秆、秃顶等。还有一种先天性不育造  相似文献   

6.
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由于繁种生产程序较多,种植农户往往会放松后期的田间管理,这样既影响了制种的产量又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给制种单位和农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为了提高种子的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杂交玉米制种田的后期管理非常重要。1清除弱小苗,人工辅助授粉清除弱小苗是保证种子生产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制种田里后期往往忽视弱小苗的管理,造成散粉、产生自交植株,严重影响种子的纯度。因此,在母本去雄结  相似文献   

7.
苗全苗齐苗壮是玉米丰产的基础,如果苗期基础差形成缺苗断垄或弱小苗,造成群体不整齐,即使中后期加强管理,也难以弥补前期先天不足造成的损失。因此要避免玉米的缺苗断垄很有必要。1玉米缺苗断垄的原因1.1播种质量差。随着玉米贴茬机械播种面积的逐年扩大,在播种作业中由于麦秸较多和播种时开沟器拖住麦秸"起堆"现象,造成在播种时容易出现漏播以及播种深浅不一致的问题,影响玉米的正常出苗。  相似文献   

8.
<正>一、症状及发生原因1.红叶苗地温低、土壤湿度大或土壤紧实时,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幼苗代谢缓慢,叶片因叶绿素减少而发红。品种间有差异。温度回升后多能缓解。2.黄叶苗(1)症状幼苗叶色淡绿,然后逐渐变黄,叶片细窄,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根系发育差。(2)原因影响玉米生长的障碍因素均会造成幼苗生长不良。如种子不饱满,禾苗不壮;播种过深,出苗弱;密度  相似文献   

9.
<正>一、玉米空秆产生的原因(一)品种选择不当不同玉米品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因此,品种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影响果穗的分化,从而导致空秆。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一些纯净度差、未经品种适应性试验或当地未审定的玉米品种直接种植到大田,往往因不能适应当地气候,生育期延长,玉米幼苗生长不整齐,出现大苗欺小苗,小苗生长不良,不能形成正常果穗,造成空秆。(二)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影响玉米群体整齐度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群体整齐度与产量性状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产量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玉米种植过程中,缺苗断垄,整地质量差,出苗不整齐,或疏于田间管理,造成玉米个体间发育不同,导致玉米个体间对资源的需求不能协调统一,形成群体内个体间竞争、强欺弱的不一致群体结构。小苗弱苗的竞争力越来越低,光照不足,肥水不均,个体间差距拉大,造成玉米田间群体内整齐度变差、个体生长发育严重不平衡,主要原因是种子纯度和发芽率不高,以及在实施栽培技术过程中措施落实不均衡、不到位所致。在生产上应当尽量减少弱苗,关键是采用高质量的种子和提高播种质量,做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培育生长均匀一致的单株,使个体间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单株生产能力,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一、发病原因1.品种因素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一些纯净度差、未经品种适应性试验的玉米单交种直接进入大田生产,往往因不能适应当地气候,生育期延长,玉米幼苗生长不整齐,出现大小苗分化,小苗生长不良,不能形成正常果穗,造成空杆。此外,品种的自身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从目前调查看,生育期长的稀植品种空秆率高,密植品种影响小些。  相似文献   

12.
玉米弱小苗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前期弱小苗,造成群体不齐,后期空穗秃顶严重,对产量影响很大,创建高质量的群体,是当前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几乎每年在不同地区都出现玉米空杆现象,一般田块因空杆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以上。因而,降低空杆率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产生原因1.种子原因因种子纯度差、整齐度不够,自交苗多、田间管理不均匀一致,生长整齐度差,小苗、自交苗竞争力弱,发育差、空秆多。2.不利的气候因素2.1高温干旱玉米大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最多的时期,即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时缺水干旱,就会影响玉米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苗期,一般指的是从播种出苗到拔节所经历的时期。这一时期,夏玉米一般为25d左右。此期是玉米的营养生长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保证苗全的基础上,促根、蹲苗、育壮苗,为穗期的健壮生长奠定基础。一、查苗补苗玉米播种以后,常因种子质量或播种质量不高,或墒情差及虫、鼠危害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因此,对玉米来说,在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补苗就显得更为重要。查苗补苗,时间越早越好,补晚了,补的苗长势弱,不  相似文献   

15.
0引言 近年,尼勒克县农业生产中不时发生大豆、玉米、甜菜等作物田间出苗差、苗期生长弱和植株根系不下扎、长势缓慢甚至死亡等异常现象,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实地跟踪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农作物种子出苗与田间生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几乎每年在不同地区都出现玉米空杆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玉米花期遭遇阴雨连绵天气,某些玉米品种的空秆率竟高达50%—60%,致使玉米大幅度减产。1产生原因1.种子原因因种子纯度差、整齐度不够,自交苗多、田间管理不均匀一致,生长整齐度差,小苗、自交苗竞争力弱,发育差、空秆多。2.不利的气候因素2.1高温干旱玉米大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最多的时期,即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时缺水干旱,就会影响玉米  相似文献   

17.
李强 《北京农业》2011,(19):18-19
<正>种子不发芽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①种子质量差或者新、陈种子混用,种子发芽势强弱不一,发芽势强的出苗快,发芽势弱的出苗慢;②夏季气温过高,有的蔬菜种子只有经过低温处理才能正常发芽,如芹菜、种蒜等;③播种质量差,种  相似文献   

18.
<正>静海县每年种植郑单958面积约3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5%左右。近两年来,由于密度、病虫害、天气等原因,空杆增加,影响玉米产量。产生空杆的主要原因有:(1)种子或播种质量差。整地粗放,种子大小不匀,形成大小苗,导致结实性差。(2)种植密度偏大,导致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果穗发育受阻形成空秆。(3)水分供应不足。抽穗散粉期如出现"卡脖旱"或持续高温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种子饱满度的差异对黄瓜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饱满度不同,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不同。千粒质量25g以上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较高,而千粒质量25g以下的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壮苗数明显下降。饱满度较差的种子长出的幼苗也比较弱,从而造成定植之后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也明显降低。研究表明生产或筛选出高饱满度的种子对提高黄瓜的发芽率和黄瓜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一、玉米出苗差的原因(一)种子质量差若播种的是假种子、劣质种子或陈种子,由于种子自身发芽率不高,活力和发芽势不强,顶土力弱,一旦土壤和气候条件稍有不当就会发生种子霉变、烂籽和烂芽,造成出苗差的现象。(二)土壤质地差结构不良,土壤黏重,若再遇雨水,就会引起土壤板结,透水性差,种子吸水吸氧困难,影响玉米幼芽顶土出苗,造成种子发芽困难或不出苗。此外,盐碱地也会影响渗透性,导致玉米种子难以吸水萌发,出苗也会不理想。(三)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