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对中国水仙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选育优良新品种及丰富中国水仙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鳞茎为试材,采用不同辐射剂量[0(CK)、10、30、50、80和15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30 min,室内遮光储藏约3个月后进行水培,分析不同辐射剂量对中国水仙植株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株高、根长、花茎高度和花径均随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CK处理(P<0.05,下同);始花期推迟12~22 d.其中,10 Gy辐射处理的株型紧凑,开花数量较多,且出现副花冠呈齿轮状变异,整体观赏效果较好;150 Gy辐射处理的植株叶片和根茎很短,但不开花.随着60Co-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中国水仙金盏银台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10~8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能增强中国水仙金盏银台植株防御能力,但随着辐射剂量增大,其防御能力降低,受损严重.[结论]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金盏银台鳞茎可导致植株形态发生变化,尤其在10 Gy的辐射剂量下其株高矮化,株型紧凑,不倒伏,开花数量较多,副花冠呈齿轮状变异,观赏价值得到提高,即该辐射剂量为60Co-γ射线辐射中国水仙金盏银台的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不同剂量(0~16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三七新鲜种子,辐照后田间种植,统计其出苗率,并检测了幼苗的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等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研究辐射剂量对三七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三七辐射育种工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三七种子的适宜剂量(半致死剂量)为54 Gy;丙二醛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都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20 Gy或10 Gy出现峰值。说明三七新鲜种子对较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整株红掌后,其叶片中几种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辐射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增加,且最大值均出现于50Gy处理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于20Gy,90Gy,为对照的1.75倍、1.25倍; 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辐射对红星凤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挺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61-2062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红星凤梨后,研究不同剂量辐射对红星凤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AT、POD活性随辐射剂量增加而提高,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降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其他含量变化不大;在20Gy处类胡罗卜素含量较高,在80 Gy处CAT、POD活性最高;CAT活性与辐射剂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辐射剂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球根海棠M3代生理活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球根海棠根茎后,在连续2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种植的M3代开花期分别测定其叶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0 Gy,40 Gy,50 Gy处理均可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而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50 Gy处理增幅最大,40 Gy处理叶绿素b增加较大,20 Gy处理对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大。60Co-γ射线急性辐射诱导提高了球根海棠SOD,CAT活性,但高剂量(40 Gy,50 Gy)的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导致了球根海棠MDA增加,60Co-γ射线急性辐射处理均可增加类黄酮含量,其中尤以较低剂量处理的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研究不同诱变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诱变效果的影响。试验通过60Co-γ射线、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EMS) 3 种诱变处理对供试4 种紫花苜蓿干种子进行诱变,以当代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诱变处理后,3 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增加趋势为主。其中对SOD的影响,60Co-γ表现为促进作用,紫外线处理降低了SOD活性,EMS处理表现为低促髙抑作用;3 种诱变处理对POD和CAT的影响为60Co-γ辐射随处理剂量增加酶活性下降,紫外线处理则随着剂量增加酶活性增加,EMS处理则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随剂量及品种变化而不同,对MDA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诱变处理显著提高了苜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其中150 Gy 60Co-γ、90 min紫外线和0.4% EMS处理对苜蓿生理活性具有明显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探讨了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种球对风信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对风信子植株的生长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植株变矮、鳞茎增长率降低、繁殖系数降低,储藏后损失系数变高、产量损失率变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与辐射剂量之间相关性差异不显著,蔗糖和果糖含量与辐射剂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在10 Gy处理时含量较高;POD活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MDA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辐射剂量对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生根过程中生根性状及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海州常山1 a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用不同辐射剂量(15、25、35、45 Gy)~(60)Co-γ射线处理并进行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辐射处理降低了插穗的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及生根率,以45 Gy辐射下生根率最低,生根高峰期较对照(CK)延迟60 d。在生根过程中,插穗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剂量辐射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其含量高于CK水平;插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呈现出波动降低和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辐射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CK水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出现上升、下降趋势;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处理POD、PPO活性总体高于CK,IAAO活性低于CK水平。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强,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不断增加,可溶性糖含量、PPO、IAAO活性先升后降。不同辐射剂量会提高插穗内营养物质含量,促进生根相关酶活性,但MDA含量升高,细胞膜系统受到伤害,生根进程被延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γ-射线作为提高烟苗抗逆、抗病性手段的可行性。[方法]以云烟87漂浮苗为供试材料,研究了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处理(204、06、08、01、001、502、00 Gy)对烟苗某些生理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云烟87烟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60Co-γ射线辐射剂量小于40 Gy的处理不会对烟苗造成伤害,但提高烟苗抗性的效果不显著;大于100 Gy的辐射处理会造成云烟87苗有害物质增加;60 Gy是最佳的辐射处理剂量,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降低了40.77%,S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5.13%,POD活性是对照的1.43倍,CAT活性是对照的1.24倍。[结论]云烟87的最佳辐射剂量为60Gy,可降低烟苗有害物质含量,提高各保护性酶活性,增强烟苗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60)Co-γ辐射对红秋葵和黄秋葵的辐射诱变效果,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0、20、40、60、80、100、200、300、400、500 Gy)对红秋葵和黄秋葵种子分别进行辐射处理。结果表明,红秋葵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432. 27Gy;黄秋葵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717 Gy。辐射剂量低于60 Gy时,可以提高红秋葵和黄秋葵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辐射剂量高于300 Gy时,两种植物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会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1.
吴光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45-4746,4821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辐射对红星凤梨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整株红星凤梨后,测定其M1和M2代叶片的酶活性。[结果]红星凤梨M1代经辐射后,其SOD活性在20 Gy处理时降低,而其他处理均比对照有所增加;CAT活性在10、40 Gy处理时略减少,而在20、80 Gy处理时增加较大;POD含量除20 Gy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比对照提高8.16%~69.79%;所有处理的PPO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且随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80 Gy处理时上升的量最多。除20 Gy处理外,经不同剂量辐射后红星凤梨M2代几种酶的活性基本均增加。[结论]红星凤梨M1代的辐射差异效果更大,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与PPO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等差剂量的~(60)Co-γ射线(0、100、200、300、400、500 Gy)对花葵(Lavatera arborea)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察辐射处理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葵的辐射半致死剂量为236.69 Gy;经过辐射的花葵种子,其发芽率都有不同水平的降低,辐射处理会对花葵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辐射剂量的逐渐增大,花葵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丙二醛(MDA)含量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花葵种子对低剂量的辐射有一定量的耐受性,花葵种子合适的辐射剂量为100~300 Gy。  相似文献   

13.
为白刺花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设置不同辐照剂量处理,以经辐照处理的白刺花种子培养的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60Co-γ辐射白刺花幼苗的相关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60Co-γ射线对白刺花幼苗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白刺花的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则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同辐照剂量均可促进白刺花幼苗的光合作用,60 kR时,MDA含量达59.42μmol/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0 kR和120 kR时,POD/SOD活性分别达峰值,为596.92 U/(g·min)和178.04 U/g FW;100 kR时,白刺花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120 kR时,脯氨酸含量最高。经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辐射白刺花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同辐射剂量对白刺花生理指标的综合排序依次为120kR100 kR80 kR140 kR60 kR40 kR20 kR0 kR,以80 kR、100 kR和120 kR为较佳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60Co-γ射线与赤霉素(GA3)复合处理研究番木瓜种子的辐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用10~4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番木瓜种子的出苗率、成活率、苗高和根长随辐射剂量增大而显著降低,幼苗叶片的质膜透性、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和SOD活性则随辐射剂量增大而升高.辐射后用10~50 mg/L的GA3处理能有效地减轻辐射损伤,其中在低辐射剂量时较低浓度的GA3处理效果较好,高辐射剂量时则较高浓度的GA3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核辐射技术在桂花诱变育种上的应用,以~(60)Co-γ射线辐照‘潢川金桂’与‘籽银桂’种子,测定不同剂量对2个桂花品种M_1代的影响,确定桂花种子的适宜诱变剂量,为开展桂花诱变育种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幼苗出苗率、苗高、地径、干质量显著下降;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减少;SOD活性及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0Gy时达到峰值。~(60)Co-γ射线对‘籽银桂’的影响程度大于‘潢川金桂’,表明‘籽银桂’的辐射敏感性大。通过对桂花种子出苗率的回归分析知:低剂量率~(60)Co-γ射线辐照‘潢川金桂’的半致死剂量和临界致死剂量分别为135.94Gy和170.12Gy,‘籽银桂’半致死剂量与临界致死剂量分别为86.27Gy和114.68Gy。综合上述各指标,低剂量率条件下(2Gy/min)‘潢川金桂’的种子以135~155Gy的诱变剂量较适宜,而‘籽银桂’以80~100Gy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不同无花果品种一年生枝条死亡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辐射诱变剂量,为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技术提高无花果遗传多样性、创造新种质、培育优良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无花果品种布兰瑞克和中华紫果一年生休眠枝为试材,采用60Co-γ射线为辐照源,设置不同剂量0、30、45、60、75 Gy的辐射处理,分析辐照引起枝叶死亡率、酶活性等变化。【结果】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2个无花果品种扦插苗成活率呈下降趋势,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分枝数指标呈下降趋势,叶片长宽比差异不显著。中华紫果品种的SOD、POD、CAT等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45、60 Gy剂量时达到峰值,MDA含量呈现一直上升趋势,H2O2含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布兰瑞克品种的SOD、POD、CAT酶活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均呈现先降后增趋势。MDA、H2O2含量基本保持上升趋势。【结论】辐射导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的诱变效应,明确60Co-γ射线对辐射种子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选用不同剂量(0、20、60、100、140和18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红火箭’紫薇种子,对辐射后紫薇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其播种成苗后的高度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并对辐射种子成苗后叶片内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60Co-γ辐射剂量的升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100 Gy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40%和10.71。种子的死亡率随辐射剂量的升高不断升高,在180 Gy时达到最高值,为51.33%。将辐射后的种子播种成苗后,发现低剂量的60Co-γ射线在对紫薇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的作用,当辐射剂量超过60 Gy时会抑制紫薇幼苗的生长。从生理生化指标来看,不同的辐射剂量对紫薇苗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显著,均随60Co-γ射线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均在辐射剂量为100 Gy时达到最大;当辐射剂量达到180 Gy时,所有生理生化指标较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综上可得,60Co-γ辐射对紫薇种子的最佳辐射量为100 Gy,能够有效促进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60Co-γ射线对紫薇的辐射半致死剂量是197 G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60)Co-γ射线辐射对朝牧1号谷稗种子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以朝牧1号谷稗种子为试材,采用0、50、100、150、200和25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谷稗种子,对不同辐射剂量的谷稗种子进行幼苗培养,测定辐射对其幼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辐射抑制了谷稗幼苗的生长,250 Gy对其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结论】综合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主成分的原性状相关矩阵值计算出特征向量分析发现,50~200 Gy辐射剂量可用于谷稗的辐射育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品种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的生态适应性,以南拳王、普通高羊茅、猎狗5号、新园2号、小英雄和夜明珠6个高羊茅品种为材料,设0(CK)、00、200、300Gy 4个辐射剂量的Co60-γ射线为照射源辐照干种子,通过测定各品种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其抗性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抗性生理指标在不同品种间以及不同辐射剂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品种与辐射剂量的互作也显著。从品种来看,普通高羊茅叶绿素的含量和CAT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南拳王MDA含量最高,夜明珠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相对活性最高。从辐射剂量来看,300Gy辐射下叶绿素的含量最高,100Gy辐射下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效果最高,200Gy辐射下SOD相对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60Co-γ射线辐照后,蟹爪兰的几种酶比活力及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OD比活力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20 Gy时最高;CAT比活力较对照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中以80 Gy时上升最高与辐照剂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PO比活力呈负相关,而就POD来说,在20 Gy时最低,随着剂量的增加,其比活力增加,50 Gy时最高;PPO较对照下降,在40 Gy处降至最低;丙二醛在10 Gy处较对照降低,然后呈增加的趋势,至90 Gy时增加至最高,MDA含量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SOD比活力、PPO比活力均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