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农机化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在农机化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理论探讨和实践力度,努力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楠 《甘肃畜牧兽医》2021,51(12):36-38
畜牧业在西藏地区的发展历史悠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也是保障和提高当地农牧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产业.本文概述了西藏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产业化发展、标准化发展、网络化发展、多元化发展、培育经营主体等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郏县红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介绍郏县红牛产业发展现状,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分析了郏县红牛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便为郏县红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谈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向——发展数字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畜牧业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数字畜牧业。通过对我国数字畜牧业发展历史的回顾,对我国数字化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指出今后数字畜牧业在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内容。  相似文献   

5.
周红兵 《中国饲料》2021,1(24):76-79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绿色发展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饲料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发展的重视。此外,饲料企业的粉尘、噪音及对周边绿化环境的影响也逐步被大众所关注。据此,饲料企业的绿色发展成为当下饲料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基于碳中和的发展背景,饲料产业的发展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并依托自身发展特性,构建出一条集饲料产业和绿色发展于一体的创新道路。只有充分考虑碳中和的发展要求,实现饲料企业绿色发展才能走出一条绿色的发展道路。本文基于碳中和背景下的饲料企业绿色发展现状对当前饲料企业绿色发展方向和困境进行分析,并对碳中和背景下饲料企业绿色发创新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碳中和|饲料企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反映出我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理论可以在根本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实践即健康发展进行价值观念的指导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提出及发展的理论依据。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个人与人类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与龙头企业的发展和能力直接相关。在产业化发展中,由于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特殊功能,各地在产业化发展上纷纷以当地主导产业为基础,将发展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是社会面临发展的两种态度,由这两种意识分别产生复合型发展和专业型发展两种模式,两种发展方式各具优势,专业型发展更得益于发展的专一、精细和深刻。岳阳市展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翔”)就是一家做特色发展的典型。公司是一家以专业生产特种无公害水产系列膨化颗粒饲料的规模化企业,目前在产能、销量和品种上...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互助县具有广阔的饲料业发展空间,饲料业已列为互助县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畜牧业发展项目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的不断实施,畜牧业发展由规模型、散养型向效益型、集约型转变,饲料业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呈现出了勃勃的发展生机,同时显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企业,其要求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实现科学发展、弘扬和谐文化和持续不断创新。是建设和谐企业最为关键的三个环节。牢牢抓住这三个关键,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和谐企业的成功构建。一、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建设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企业一切问题,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这里的发展指的是科学发展,就是既要发展又要讲究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可为和谐奠定物质基础。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为创建和谐企业、服务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刘应林 《青海草业》2012,21(2):62-65
通过对近年来以项目建设形成的人工饲草地、退耕还草地和以群众根据养殖需要自发种植的饲草地以及饲草加工企业的调查统计,研究分析了互助县目前人工草地建设的发展态势和饲草种植、加工利用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0—2005年的试验研究表明:“黑土滩”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人工植被在自然演替状态下短期内就会发生严重退化,而人工调控可使人工植被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保持在90%、60cm和5 630kg/hm2以上,因此,施肥、灭杂、灭鼠等人工调控措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和生态效益2方面对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9龄黑土滩人工草地在人工调控下的效益进行核算,旨在为相关管理和决策部门就黑土滩建植人工草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人工调控下黑土滩人工草地9年内牧草的干草总产量为40993.0 kg·hm-2,自然演替下为21685.0 kg·hm-2,人为调控的经济效益较自然演替高5406.32 RMB.hm-2;混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资产分别为15685.50从经济和生态效益2方面对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9龄黑土滩人工草地在人工调控下的效益进行核算,旨在为相关管理和决策部门就黑土滩建植人工草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人工调控下黑土滩人工草地9年内牧草的干草总产量为40993.0 kg·hm-2,自然演替下为21685.0 kg·hm-2,人为调控的经济效益较自然演替高5406.32 RMB.hm-2;混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资产分别为15685.50$·hm-2·a-1和31224.5$·hm-2·a-1,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分别为13087.50$·hm-2·a-1和26036.80$·hm-2·a-1,"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分别为125.50$·hm-2·a-1和340.0$·hm-2·a-1;黑土滩退化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资产分别为未退化天然草地的1/5和1/3,为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1/104和1/76,为混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1/125和1/92。因此,建议将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价值核算纳入草地生态系统补偿性保护和恢复的决策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4.
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的意义、问题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张自和 《草业科学》2001,18(6):1-5,11
概述了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在经济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阐述了目前草地家畜两退化草原环境压力进一步加深,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生产和生态效益不高,因草地使用权不落实而加剧草地退化等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特别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如:全面落实草地使用权,加强对天然草地的管理与合理利用,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抗灾保畜能力,搞好退耕还草,大力发展营养体农业和季节畜牧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有毒有害植物与鼠类危害,加强对特色草产业的开发并促进其向产业化发展,提高草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与从业者素质,以及对今后草业发展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典型草原的主要分布区,也是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实地调查,在锡林郭勒盟共调查研究了多年生人工草地26块,其中,包括8个牧草品种,单播和混播2种播种方式。单播产量最高的牧草为紫花苜蓿,在正蓝旗干草产量为4730kg/hm^2,混播产量最高为西乌旗西南部的老芒麦+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达6663kg/hm^2;总结了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人工草地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为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祁连县是青海省重要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为依托,狠抓畜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截至目前,建成牲畜暖棚2530栋,31.35×10^4m^2,一年生饲草地506.67hm^2,围栏草场24×10^4hm^2,人畜饮水管道96.6km,打井105眼。全县100%的牧户实现了定居,围栏草场,牲畜暖棚,饲草地建设四配套,78%的牧户实现了饮水等“五配套”。从而大大提高了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建议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项目效益和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陇东黄土高原春播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及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对春播二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状况和平行气候条件观测资料分析,探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春播紫花苜蓿的生态气候特征、生长发育和耗水规律;指出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途径和生产紫花苜蓿的对策,为陇东地区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草产畜牧业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都耀庭  张东杰 《青海草业》2006,15(4):35-37,28
通过调查资料分析,玉树县现有退化草地597533.3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56%。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鼠虫危害以及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草地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治理等项目工程以及逐步完善和实行以法治草,建立人工草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了解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暖季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牧草的生长特点,为制定合理放牧制度提供依据,于2001~2003年开展了暖季放牧牦牛对多年生人工草地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放牧2年后轮牧人工草地播种牧草比例为95.27%,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86.15%,无放牧人工草地为58.01%。轮牧人工草地牧草月风干重最高值3 198.8 kg/hm2,连续放牧人工草地为3 023.2 kg/hm2。放牧可以提高人工草地牧草生长率,轮牧人工草地的牧草生长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放牧还影响着第2年播种牧草的生长,轮牧能促进种子出苗数,播种牧草的鲜重,风干重和种子产量分别达到了5 088.88 kg/hm2,3 053.33 kg/hm2和480 kg/hm2,均高于连续放牧人工草地和无放牧草地,轮牧人工草地杂草鲜草产量最低,为193.33 kg/hm2。适宜的放牧是保持人工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松嫩草地的自然概况,对该区的干草原、草甸草原、草甸、沼泽等草地类型的面积、产量、质量、植物组成、着生土壤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分析了该区草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松嫩草地的管理保护,加快草地建设步伐,建立一定数量的人工草地和广辟饲料来源,减轻对草地压力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