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闻集萃     
<正>"两权"抵押:农村金融改革迈出重要一步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落实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出发点,赋予"两权"抵押融资功能,稳妥有序开展"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2.
张艳婷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316-321
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政策是解决农民融资困境的一种新的尝试,农民参与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成为影响安徽省试点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安徽省农民参与抵押贷款意愿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复杂;农民年龄、是否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农民住房数量、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等影响显著,而是否拥有产权证、房屋价值、金融机构数量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不存在显著影响,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力一般。  相似文献   

3.
正概念解读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要求,依法稳妥规范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日前,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两个办法"从贷款对象、贷款管理、风险补偿、配套支持措施、试点监测评估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明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做好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5,(10)
<正>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做好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5号)要求,依法稳妥规范推进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两个办法"从贷款对象、贷款管理、风险补偿、配套支持措施、试点监测评估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明确了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8月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等生产诸要素,打破制约"三农"融资瓶颈。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作,笔者认为,做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必须解决好四对矛盾。首先,解决现有法律禁区与土地流转现状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2016年1月2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232个县级行政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59个县级行政区,其中有13个地区重叠,两项试点共计278个县级行政区。"两权"系指农村承包土地(指耕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是农村金融制度的重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暂行办法日前出台,由央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分别是《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正式启动。根据前期省政府的申报,由央行会同中央农办等11个部门组成的指导小组的审定,232个县级行政区获准试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59个县级行政区获准试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福建省晋江农商银行与晋江市磁灶镇东山村委会举行授信签约,对东山村农房已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村民进行批量授信,总授信金额1亿元。福建省晋江市是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之一。实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将进一步盘活农民可用资产,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农村各类资源资产权属认定,推动部门确权信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共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银行有关部门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农业银行在此前试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近期制定出台《中国农业银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先期在国家确定的天津市蓟县等59个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区)支行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由人民银行会同中央农办等11部门组织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简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有利于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为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统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坚持依法有序、自主自愿、稳妥推  相似文献   

14.
正本报讯近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意见》,提出按照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要求,以落实农村土地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统称"两权")为出发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稳妥有序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为农  相似文献   

15.
宅基地制度制约着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具体表现为:宅基地所有权主体模糊虚置、宅基地缺少退出补偿机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受限、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抵押功能受限。所以必须明确宅基地所有权主体,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模式,集约利用宅基地和农房资源;改革创新宅基地流转机制,探索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机制,盘活宅基地和农民住房资产,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用益物权,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坚持依法有序、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110-111
为解决农民缺乏有效抵押物导致的贷款难问题,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蓟县等59个县(市、区)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随着试点的推进,一些困境和挑战显现出来,有必要研究如何突破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意见》,提出按照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经营权流转要求,以落实农村土地用益物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统称"两权")为出发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稳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东省潍坊市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统计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研究了农户参与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意愿以及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相关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试点推广提供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被访农户表示如果有资金需要,会考虑参与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关于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非农就业程度、对相关政策的了解、近3年家庭资金短缺情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本村房屋转让出租情况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自身偿还能力、政策细节及稳定性、贷款利率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正规性是农户在参与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时较为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省自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简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2017年9月末,全省12个试点县(市、区)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余额23.87亿元,同比增长136.57%,累计支持4000余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生产。从投向看,全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主要投向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