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月华  赵素香 《果农之友》2010,(12):44-44,46
<正>蓬莱市地处山东半岛北海岸,属于中国优质酿酒葡萄产地—渤海湾产地的南部产区,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中国葡萄酒名城"。蓬莱气候适宜,目前已种植酿酒葡萄9533公顷,葡萄酒生产企业达60家,销售企业77家,葡萄酒年销量14万吨,是国内外著名葡萄酒企业最集中的原料基地和生产所在地;是我国最为开放的葡萄酒名城。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意大利是盛产葡萄和葡萄酒的国家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特别是近几十年,葡萄产量约占世界葡萄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葡萄酒的产量约占世界葡萄酒总产量的五分之一。1982年全国葡萄种植面积为128.3万公顷,居世界第二位。产量为116.8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鲜食13.8万吨,占全  相似文献   

3.
师占海  王道瑛 《北方果树》2011,(4):24-25,33
怀来县葡萄种植历史悠久,特别是1978年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干白"葡萄酒后,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经过30多年的探索,在葡萄种植上实现了多品种、区域化、规模化。葡萄品种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十几个发展到150个,初步形成了酿酒鲜食兼用、酿酒专用、鲜食专用3大品种系列.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组合配套、错季销售的格局。建设了桑园、土木、大黄庄、小南辛堡、东花园等5大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4.
张家口市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张家口市主要的农业产品之一,目前全市种植面积发展到1.63万 hm2,其中鲜食葡萄1.06万hm2,酒用葡萄0.633万hm2,主要分布在怀来、涿鹿、宣化等县区,其生产的牛奶葡萄和龙眼葡萄被誉为"北国明珠"驰名中外,作为长城酿酒公司的生产基地,形成了长城干红、干白葡萄酒等一批名牌产品,在国内干型葡萄酒市场占有率达到45%,并远销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葡萄种植面积1.47亿亩,欧洲占第一位,约1.05亿亩占71.4%,亚洲占第二位0.19亿亩,占9.2%;其中酿酒葡萄占80%,鲜食占14%;葡萄干葡萄占6%.栽培葡萄最多的国家是西班牙,2500万亩,其次意大利2057万亩,法国2000万亩,苏联1700万亩,土耳其1200万亩. 世界葡萄酒生产的发展也很快:19  相似文献   

6.
<正>葡萄酒"七分原料、三分工艺",酿酒葡萄品种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葡萄酒的风格及品质。因此,丰富地区酿酒葡萄品种,提高酿酒葡萄质量,对葡萄酒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匈牙利和德国都是世界闻名的葡萄酒生产大国,葡萄酒风味独特,这不仅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而且与丰富的酿酒葡萄品种息息相关,两国都多种植特有的土生品种,使得葡萄酒风格多样。烟台作为我国葡萄酒酿造工业的发祥地,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工业基地,但存在主  相似文献   

7.
葡萄适应性广,投产快(第一年建园、第二年试产、第三年投产),经济效益高(亩产3000余斤,高产万余斤),营养价值高、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鲜食葡萄和葡萄酒的要求量将与年俱增.为解决我市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原料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酿酒葡萄年产1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生食葡萄1939年为13万吨,现在为130万吨。过去分布全国,现在集中在南方和西西里岛。酿造葡萄,世界生产量在增加,预计到1990年,世界葡萄酒产量可达380万升,但消费量在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酒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差距越来越大。意大利每年葡萄酒约有23%出口,占世界葡萄酒出口量的36%。意大利成功地栽培葡萄取决于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概括分析了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形势,认为葡萄总产量在不断上升,而栽培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南方和西部地区葡萄种植增长较快;鲜食葡萄栽培约占80%,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种产品以内销为主,出口比例很低,相反,鲜食葡萄和葡萄酒进口大幅度增长。当前面临着外来生物入侵,特别是葡萄根瘤蚜威胁,以品种自根系栽培的传统模式受到挑战,用抗性砧木嫁接繁殖苗木势在必行。建议政府和科研单位增强对产业的关注度,尽快建立现代化栽培技术体系,完善产业链,增加产品多样性,通过科技进步全面提高葡萄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天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是以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为主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现已在新疆天山北麓发展酿酒葡萄种植16万hm2.栽培绿色无公害酿酒葡萄是当今葡萄生产的趋势,技术要求不施化肥,以有机肥和叶面肥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东北是山葡萄酒和冰葡萄酒的重要生产基地,随着葡萄酒消费量的增加,葡萄酒生产企业数量也在增加,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发展速度超过鲜食葡萄.葡萄酒业的东北产区主要包括吉林省通化地区和辽宁、黑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严寒、生长期短.大多数世界著名的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较差,冬季高成本的埋土防寒成为制约这些酿酒葡萄品种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东北产区通常利用当地原产的山葡萄进行酿酒,也是中国独特的酒种之一.笔者根据酿酒葡萄的育种成果,总结了适宜东北地区栽培的抗寒酿酒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2.
《果农之友》2004,(6):19-19
冰葡萄市场前景乐观冰葡萄原产加拿大,是酿造冰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它一般在气温达到零下8℃的时候进行采摘,然后立即进行筛选、榨汁、酿酒,除此之外,还可以鲜食。业内人士说,冰葡萄市场前景乐观。据辽宁省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的孟繁荣介绍,种植冰葡萄每666.7平方米需要222棵种苗,在国外购买每棵苗要30元,目前经过辽宁省专家自行研究,种苗成本下降到每棵3元左右,成本大大降低。冰葡萄一般在种植第3年进入盛果期,收购价格为每千克4元,而其他制葡萄酒品种收购价格为每千克2元左右,其他鲜食品种收购价格更低,所以种植冰葡萄的效益还是不错的。另…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我国葡萄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种植面积增长较慢 ,如 1 995年为 1 5 .3万 hm2 ,只占水果总面积的 1 .9% ;产量为 1 74万 t(吨 ) ,约占水果总产量的 4.1 %。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 ,世界上 80 %的葡萄用于酿酒、制干、制汁 ,鲜食只占 2 0 %左右 ;而我国恰恰相反 ,鲜食葡萄约占葡萄总面积的 80 % ,加工的约占 2 0 % ,加之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 ,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 ,效益差。三是栽培方式单一 ,葡萄鲜果供应期短 ,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针对葡萄产业的特点 ,近年来品种结构不断调整 ,栽培方式进行了改进 ,以下对其进行综合评…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葡萄种植面积达80多万hm2,位于世界第3位;年产葡萄1000多万t,鲜食葡萄约占总产量的75%,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葡萄酒的产量居世界第5位;葡萄产值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我国葡萄种植遍及各地,初步形成环渤海、西北及黄土高原、长三角及南方、东北及西南特色葡萄产业带等,其中环渤海、西北及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业带种植面积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66.23%,产量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69.2%。  相似文献   

15.
<正>吐鲁番具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具备酿造优质、特色葡萄酒得天独厚的光热和气候条件。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已新建酿酒葡萄种植基地5万亩。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这里针对当地极端干旱等气候特点,大力推广酿酒葡萄限根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1品种选择红葡萄酒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佳美、玫瑰香等。白葡萄酒品种:霞多丽、雷司令、意斯林、白  相似文献   

16.
新疆葡萄酒产业规划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葡萄酒产业从东部向西部转移,新疆葡萄与葡萄酒产区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大产区。新疆应以南疆、北疆、东疆不同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为规划基础,分析鲜食、酿酒和葡萄干等品种适宜性条件及开发相应葡萄品种的葡萄干、葡萄甜酒、葡萄干型酒、葡萄烈性酒等系列产品,整合新疆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规划定位为"新疆·中国原生态葡萄酒酒都",并从大生态、大文化、大产业、大旅游视角提出推进丝路中国段葡萄与葡萄酒千亿产业经济带建设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7.
1 我国葡萄栽培和酿酒业的现状 近10年来,我国葡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全国葡萄生产已形成了新疆、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故道4个较大规模的栽培区,1997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达到15.77万公顷,总产198.5万吨。葡萄酒的产量,解放初期仅为2000吨,1997年已达45万吨。 目前我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与世界水平还有相当大差距。1995年我国葡萄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葡萄酒产量占世界的0.5%。当年世界人均消费葡萄酒为7升,西欧各国人均70升,法国、意大利人均100升以上,而我国人  相似文献   

18.
烟台号称是“葡萄、葡萄酒城”,是中国酿酒葡萄发祥地。从自然条件、栽培历史、种植技术看,也是国内少有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之一。发展葡萄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烟台市现有加工型葡萄栽培面积0.67万hm^2,随着葡萄酒加工企业的兴起,加工型葡萄供不应求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发展加工型葡萄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深入研究加工型葡萄早产优质栽培技术,对促进加工型葡萄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寺堡地区葡萄酒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昀霏  李陇堂 《北方园艺》2016,(10):170-174
红寺堡位于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上,产出的葡萄品质极佳。红寺堡依托葡萄酒小镇、葡萄种植及葡萄酒庄的建设,发展葡萄酒旅游具有十分大的优势。通过对红寺堡地区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条件、现状,以及发展葡萄酒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适应红寺堡地区葡萄酒旅游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闽北地区自 1 986年开始引进巨峰葡萄 ,现有栽培面积 30 0多公顷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农产品的进口税率将大幅度降低 ,葡萄及其制品将由现在的税率下调1 5%~ 4 3% ,国外质优价廉的葡萄将大量涌进冲击我国的市场 ,竞争将更激烈。如何面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生存和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 ,保持葡萄业可持续发展 ,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1 建殴市葡萄发展的优势1 1 鲜食葡萄发展的优势  1 995年 ,世界葡萄总面积为 77万公顷 ,总产量为 532 5 5万吨 ,其中 70 %~ 80 %用于酿酒 ,2 0 %~30 %用于鲜食、制干、制汁。 1 999年我国葡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