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梨物候期间的相关性和相关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试验研究了梨的10个杂交亲本,以及11个杂交组合的514个杂种实生苗的物候期,其中包括萌芽期、开花期、果实成熟期和落叶期。并且比较了各物候期间的相关性和相关遗传现象。结果表明:萌芽期与开花期之间有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萌芽期与成熟期,开花期与成熟期之间也都表现有显著的负相关;落叶期与其它各物候期之间则相关不显著或不存在相关性。 杂种的各个物候期与其杂交亲本有依赖关系,表现出亲本对后代的遗传效应,因此可以通过亲本的选择来估计杂种的表现。此外,亲本与杂种间,萌芽期与开花期,萌芽期与果实成熟期,以及开花期与成熟期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相关遗传现象。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对杂种实生苗可以根据某一物候期来预测另一相关物候期的到来,从而指出了在实生苗结果前的萼期阶段进行早期鉴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克里迈丁×本地早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连续多年调查测定,克里迈丁×本地早的F_1代杂种果实在成熟期、果重、果形指数、果实色泽、品质、种子数和胚型等诸方面都表现出遗传性状的广泛分离现象,大多呈数量性状遗传,其中果重、果形指数、果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大多接近亲本值或介于双亲之间。种子数偏多,与大多数杂交组合的后代趋势一致。单胚与多胚成1比2,说明多胚性并非简单地受单一显性基因控制。获得3个9月下旬成熟的特早熟单株,证明了利用克里迈丁这一早熟品种杂交获得特早熟变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梨杂种后代与亲本物候期间相关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梨的9个品种及8个杂交组合491株杂种树物候期间相关性和相关遗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亲本还是杂种,萌芽期与开花期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萌芽期与成熟期、开花期与成熟期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落叶期与其它各物候期之间则不存在相关性.亲本与杂种在萌芽期与开花期、萌芽期与成熟期、开花期与成熟期之间均表现有相关遗传现象,因此,可根据亲本某一物候期预测杂种实生苗的另一相关物候期.  相似文献   

4.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果实成熟期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73~2003年对我国东北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 进行种内杂交, 并与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共定植34个组合杂种苗, 成活5 639株。观察5种杂交模式, 34个组合5 639株杂种( F1 , F2 ) 苗的果实成熟期的遗传规律。5 种杂交模式果实成熟期(早→晚) 排列顺序是: 山葡萄×山葡萄≥ (山- 欧) F1 ×山葡萄≥山葡萄×欧亚种≥ (山- 欧) F1 ×(山- 欧) F1 ≥ (山- 欧) F1 ×欧亚种。遗传规律是: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 F1 , F2 ) 果实成熟期分离, 表现为连续分布, 倾向于早熟亲本, 杂交组合中早熟亲本越多, 分离出的早熟单株越多, 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早熟基因”有累加效应、呈显性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5.
以黄金梨和砀山酥梨的杂交后代果树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性状的遗传分布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了杂交后代在果重、果色、果形及可溶性固形物的遗传倾向性。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果重主要集中在150~300g范围内,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属数量性状遗传;果色以传统梨的黄色和黄绿色为主,趋向于亲本的果实颜色;果形主要以圆形为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部分在9%~12%之间,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属数量性状遗传。  相似文献   

6.
葡萄品种资源裂果性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252 个鲜食葡萄品种(111 个欧美杂种,141 个欧亚种),分别在转色期、成熟期、过熟期采集果实,通过清水浸泡试验,了解比较其裂果情况。结果表明,葡萄裂果症状有环裂、纵裂、纵环裂和龟裂等,龟裂只在欧亚种葡萄出现;欧亚种葡萄比欧美杂种葡萄裂果严重;成熟期裂果最严重;欧美杂种小果粒葡萄品种更容易裂果;果皮厚、果肉质地软的葡萄不易裂果。不同葡萄品种的裂果倾向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清水浸泡后葡萄发生裂果的情况,对葡萄裂果有了初步认识,为葡萄品种选择及葡萄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7个枇杷组合的遗传研究分析表明,枇杷的成熟期遗传因亲本的选配方式不同其后代表现明显的差异,属数量性状遗传。亲本成熟期相同,杂种成熟期大多接近亲本,有晚熟的超亲遗传现象;亲本成熟期相近,后代以介于双亲范围内的个体数为多,有早熟的超亲类型;亲本成熟相差较远的杂交类型,其早熟性状遗传占明显优势。因此,在枇杷育种中,亲本选配类型关系到后代育种目标的选择,特别是对早熟性状的选择,其以双亲成熟期相差较远(晚X特早)是获得大量早熟群体的技术天党。叶斑病遗传研究材料为12个批权组合,结果显示批把对叶片叶斑病…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生产对优质晚熟桃品种的需要,1989年以晚熟桃新品种‘晚红蜜’为亲本进行自交,1998年从208个自交后代中选择培育出了一个成熟期晚,果实大,果形端正,果色鲜艳,品质优良,白花结实,无裂果现象的晚熟桃新品种‘冀2102’。该品种1999年10月通过了秦皇岛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2001年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苹果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十多年的苹果杂交育种工作,研究了苹果主要品种间杂交对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果实色泽、综合品质、成熟期和童期长短等经济性状的遗传表现。提出了对亲本选择选配的意见,供果树育种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6):505-511
通过以富士为亲本的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树果实性状的调查,研究了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富士苹果的果实大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参试亲本存在明显的非加性效应,杂交后代果实普遍变小,平均单果重均低于亲中值,正交和反交组合间无明显差异,组合间平均传递力为78.6%。各杂交组合后代的果形变异较复杂,但多数后代表现为亲本果形,组合间果形指数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4.23%~8.41%。果实底色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绿色对黄色具有一定遗传优势。果实的彩色表现为简单遗传,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红色的着色程度由多基因控制,后代分离出多种表型;果色遗传与正反交无关;条红对片红显性。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受多基因控制。红色基因可能对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具有一定显性上位作用,表现为“一因多效”。  相似文献   

11.
番茄果实抗射裂性和耐压性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五亲本杂交试验83和84两年的测定结果,估算出番茄果实抗裂性和耐压性的遗传效应,为育种工作提供了遗传学的依据。三组杂交回交试验世代平均数的分析表明,控制番茄果实抗射裂性的基因效应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但以加性效应为主,不同品种的基因效应存在差异。五亲本1/2P(P 1)双列杂交试验表明,果实抗射裂性的一般配合力大于特殊配合力,欲得到高抗裂品种,宜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果实耐压性的五亲本1/2P(P 1)双列杂交试验遗传模型分析表明,耐压性亦为数量性状,杂种表现居双亲之间,遗传效应为加性兼部分显性,其显性或趋向于不耐压,或趋向于耐压,不同品种有别,欲得到耐压力强的新品种,宜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早期世代即可进行选择,可能获得耐压性超双亲的个体;抗射裂性与耐压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苹果杂交育种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在苹果品种经济性状的遗传和亲本选配的研究方面看出:杂种后代达结果期早晚和果实成熟期均受亲本的严格制约,一般介于双亲之间或提前;果实大小呈负优势遗传,有中、小型呈显性的趋势;果面圆或扁的形状比长形的遗传传递力强,但金冠、元帅、印度的果形容易遗传,果面颜色红色对黄绿色为显性;果实酸味的遗传能力虽强,但元帅、印度、白龙、金冠和祝等品种和酸味品种的杂种后代多数偏甜;香味比较容易遗传;印度、金冠的优良果肉结构传递能力较强;果实综合品质的遗传一般低于双亲。 (二)从正交与反交组合中看出:亲本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强弱,严格的受品种支配,而不受其父母本位置变换的影响。 (三)在苹果杂种实生苗个体发育的研究中看出:实生苗的栽培性状是逐渐发展的,同一杂交组合一、二年生的幼龄杂种实生苗,其形态上的一致性很强,随实生苗年龄的增长,形态特征亦逐渐分歧。 (四) 苹果同名杂交组合实生苗的性状发育,经历着下述五个时期:营养性状相对一致期;营养性状分化期;营养性状稳定期;结实性状发育期和结实期。 (五) 苹果杂种实生苗的选择,要以实生苗的性状发育为基础。在营养生长第一年不进行严格选择,只淘汰生长势极弱的和个别呈野生性状及不抗病的单株。在营养生长的第三年,按杂交组合进行严格的性状选择后,再进入育种圃进行结实性状的选择。 (六) 苹果杂种实生苗生殖器官的发育,不仅要有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积累,更重要的是实生苗必须通过“童期”这个发育阶段。苹果品种间杂交的实生苗,在熊岳一般需6~8年以上,有的品系迟至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问才能开始结果。 (七) 实生苗提早结果的措施为定向选配早期结实的杂交亲本;加强肥培等综合管理减少移植次数;嫁接;环状剥皮和不短截修剪。 (八) 经过多年的培宵和选择已选育出了七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各时期成熟的苹果新品种,它们是甜黄魁、辽伏、伏锦、翠秋、迎秋、锦红和长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个苹果杂交组合的587侏后代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的研究看出,在河南郑州地区,苹果杂种的童期一般为5年,6年生苹果杂种实生苗一般开花株率为25%,7年生可达50%以上;童期的长短主要受亲本的制约;干周15cm为杂种植株童期即将结束或已结束的标志。苹果杂种初次开花结果的部位主要为短果枝,约占60%,大多数杂种具有腋花芽结果习性。苹果杂种的果实一般均小于亲中值,平均较亲中值小38.5%。色泽的遗传表现为红对黄为显性,但在红×红的后代中有相当比例的绿黄果。果实的风味遗传相当复杂,但无论甜×酸或甜×甜,后代中果实风味酸甜的所占比重最大,并且甜×甜的后代中可出现甜的类型。富士和金冠是培育优质新品种的最好亲本;新红星的红色遗传传递力似乎较强。  相似文献   

14.
早酥梨正反交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早酥梨正反交获得的1328株杂种实生苗的观测和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后代果实形状倾向亲本,倾亲率为82%;早酥作父本的后代果形遗传传递力较作母本的强.梨果实大小遗传后代倾向减小,果实重量为亲中值的76%;早酥作父本时后代果实较大.杂种后代果心呈较大变异,后代果心为亲本的1.35倍,小果心组合的后代果心较小;早酥作父本的后代小果心株率高于作母本的.杂交后代果实品质变劣,劣变率为95%;早酥作父本的后代果实品质较好.亲本童期为4年的杂交组合,后代童期在3—6年之间,平均为5年.  相似文献   

15.
五、果实成熟期有人认为,梨的种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果实秋熟的特性,这种特性是显性的,为大多数品种所固有。全苏作物栽培研究所迈科普试验站,在其搜集的世界梨的品种中,秋熟品种占63%。夏熟品种也占很大数量,冬熟品种数量最少。果实冬季成熟是隐性性状,而且并非在任何时候都能由亲本充分遗传给杂种后代。例如,列宁格勒果蔬试验站甚至在有冬熟品种米丘林·布瑞·冬季梨和帕斯-克拉桑梨  相似文献   

16.
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9个杂交组合2542株梨杂种实生苗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观察研究看出,在河南郑州地区,梨杂种后代的童期为4~5年,6年生杂种一般开花株率可达70%以上;童期的长短主要受亲本遗传特性的制约;梨杂种后代果实重量一般较亲中值小27%,但有些组合超亲现象明显,一般超亲19.2%;果形遗传似表现为圆或扁圆对卵圆或圆锥为显性;皮色遗传表现为黄对褐为显性;肉质的遗传表现为细脆、紧脆和粗脆对细嫩占优势,细嫩型所占比重约为30%;在品质遗传方面,鸭梨、麻梨、库尔勒香梨易将其优良品质传给后代,在鸭梨×金花梨的后代中,果实大小和风味品质超亲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7.
番茄绿果与红果颜色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浪  刘婧仪  梁燕 《园艺学报》2016,43(4):674-682
以绿果番茄‘绿樱’和红果番茄‘TTD1003A’为亲本材料,构建4个世代P_1、P_2、F_1和F_2遗传群体,采用标准比色卡,对成熟果实的果色、果皮色、果肉色和胎座胶状物质颜色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F_2代分离群体中,果色分离比例为,红︰棕︰黄︰绿=9︰3︰3︰1;果皮色为,黄色︰透明=3︰1;果肉色为,红︰浅黄︰浅绿=12︰3︰1,即果色、果皮色和果肉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分别由两对、一对和两对核基因控制;果实绿色相对果实红色为隐性,果皮透明相对果皮黄色为隐性,果肉浅绿色相对果肉红色为隐性,果皮与果肉颜色独立遗传。同时,运用色差仪测定果实表面颜色的L值、a值和b值,计算色光值后,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法分析得出:番茄果实绿色对红色的遗传可能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MX2-ADI-AD),其中两对主基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作用更为明显。在F_2代中,色差仪测定指标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6%~89%,而多基因遗传率接近0,即该组合控制果色性状的主基因遗传力很高,多基因遗传力很低,对番茄果色的选择应在分离早期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果树杂交有种中,亲本性状遗传支配着杂种的性状,选配杂交条本是整个育种过程的关键。郑少泉等对批粑果实性状的遗传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果实重量,形状,综合质做了研究,本文着重通过对我所1977一1981年冬杂交的13个组合的199株余种的果实困形物含量进行遗传倾向分析,以得出其遗传特点,为批把进一步杂交有种选配亲本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材料取自本所批把育种园1977-1981年杂交的子代,亲本为解放种、太城四号、梅花霞、白梨、乌躬白、板红、和车本、香甜、森尾早生、瑞穗、津云等11个品种。果园环境条件为山坡梯田,土质较粘重的红…  相似文献   

19.
对12个组合1505株梨杂种实生苗童期长短的观察看出:砂梨与白梨的种间杂种的童期为4~5年,少数后代在3年生时可开始结果,童期变幅为3~8年,白梨的品种间杂种为5~6年,童期变幅为4~9年。每一组合杂种间童期的长短表现出分离现象。亲本品种童期性状的基因型为异质结合型,童期呈极数量性状遗传。童期的长短受双亲遗传特性的制约,童期不属母性遗传。亲本营养期与杂种童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以营养期短的品种作亲本可以产生童期短的后代,反之则长。  相似文献   

20.
桃胚胎培养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众所周知,早熟和极早熟桃品种有很高的商品价值,培育早熟和极早熟品种是桃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成熟期的遗传规律,以早熟品种作母本,或采用“早×早”杂交组合时,后代中出现早熟或极早熟的机率最长。若能得到“极早×极早”的杂种,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极早熟桃新类型。但在育种实践中,由于一般早熟品种果实发育期短,在果实成熟时胚尚未发育完善,常规播种不出芽或萌芽率很低;极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