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室内避光培养,研究了硫丹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硫丹硫酸盐和硫丹二醇)在紫色土中的质量浓度变化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α-、β-硫丹在紫色土中的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32-99d和69-116 d。代谢产物硫丹硫酸盐浓度在前20 d增加较快,30 d后基本趋于稳定;硫丹二醇浓度先增加后减小,15 d时达到最大。5 mg/kg的硫丹处理5 d时对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起激活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硫丹处理对脲酶活性从无显著影响逐渐转向抑制,第60天时抑制作用达到最大;高浓度处理(100 mg/kg)强烈抑制脲酶活性,最大降幅达到94.5%。硫丹处理(除5 mg/kg外)对硝酸还原酶活性起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最大降幅达到89.9%。5 mg/kg的处理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10-20 mg/kg的处理30 d后由激活逐渐转向抑制;100 mg/kg的处理起激活作用,第15天时酶活性达到最大,随后持续下降,第60天时恢复到对照水平。偏相关分析表明,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硫丹硫酸盐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硫丹硫酸盐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与α-、β-硫丹、硫丹硫酸盐和硫丹二醇浓度的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科技》2010,(3):60-60
美国环保署EPA宣布将在本国境内全面禁用杀虫剂硫丹。硫丹的生产商MakhteshimAgan北美公司正在与EPA商讨终止使用硫丹的相关事宜。EPA也正在对有关停用以及产品替换等细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硫丹(endosulfan)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了硫丹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表明,硫丹在苹果中消解快,但在土壤中消解相当慢;硫丹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1 ̄2.3d和15 ̄26d。在整个苹果生长期,使用硫丹175mg·L^-1和350mg·L^-1喷雾2次、3次,最后1次施药距采收间隔期为15 ̄30d,硫丹在苹果中的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4.
硫丹降解菌C7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及其酶促降解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chrobactrum sp. C7是一株高效硫丹降解菌。本试验对C7在土壤中降解硫丹的效果以及C7产生的硫丹水解酶(粗酶液)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30天内能很好地降解土壤中的硫丹;降解酶在30~45℃、pH5.5~7.5的条件下活性较高;在pH7和40℃时显示最大的硫丹水解酶活性。初步判断水解酶的表达可能是组成型的,此粗酶液可用于果蔬表面农药残留的快速解毒和清除,从而为高效降解菌株的应用与环境中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句话信息     
前不久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27个国家一致同意,将硫丹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决议在一年后生效,这意味着硫丹将在全球禁用。农业部前不久发布了《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低浓度硫丹对棕壤中主要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硫丹对棕壤生态系统的毒性影响,采用室内避光培养模拟实验,设定硫丹在土壤中的浓度分别为0.1、1、10 mg·kg-1,取样时间为7、14、21、28 d,测定土壤中脲酶、脱氢酶和β-葡糖苷酶活性的变化,同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子指纹技术研究硫丹在不同培养时间对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脱氢酶活性受到显著抑制,且随着硫丹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土壤β-葡糖苷酶活性则被显著激活。经BLAST程序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低浓度硫丹处理在培养周期28 d内,对棕壤中细菌群落结构没有产生显著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7.
几种杀虫剂防治棉花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防治棉花蚜虫,以啶虫脒、吡虫啉、硫丹为对照药剂,进行了烯啶虫胺及吡虫啉、啶虫脒与硫丹的混配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啶虫脒、吡虫啉、硫丹4种单剂及吡虫啉、啶虫脒与硫丹的混配剂对棉花蚜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交替轮换使用;烯啶虫胺10%水剂田间适宜用量为300~450 ml/hm^2;两种混配剂的防治效果最好,速效、持效期长,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静水条件下,考察硫丹对罗氏沼虾溞状幼体(Z5、Z7、Z9)及仔虾(P4)的急性毒性,并测定在硫丹中暴露96 h后存活仔虾体内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Na+/K+-ATPase酶活力.结果表明,硫丹对Z5、Z7、Z9的24、48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086、0.391、0.004 μg/L,2.985、0.843、0.02 μg/L,4.430、2.000、0.123μμg/L;对仔虾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5.479、1.853、0.617、0.471 g/L;硫丹对Z5、Z7、Z9及仔虾的毒性大小依次为SCZ5>SCZ7>SCP4>SCZ9.暴露在0.010~6.982μg/L硫丹中,各试验组仔虾体内ACP酶和AKP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暴露在0.264~6.982 μg/L硫丹中的各试验组仔虾体内AKP酶活性较对照组降低16.6%~45.5%;暴露在0.010~0.264 μg/L硫丹内,各试验组仔虾体内Na+/K+-ATPase活性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硫丹(Endosulfan)在苹果中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30 ml丙酮:乙酸乙酯(9:1)提取,5 g 5%水脱活处理的FlorisiL(含活性炭)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硫丹3种单体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10-11、10-11、2.5×10-11 g.苹果样品中α-硫丹的添加回收率为86.54%~95.34%,变异系数为1.45%~4.73%;β-硫丹的添加回收率为82.91%~100.63%,变异系数为1.39%~4.72%;硫丹硫酸酯82.22%~101.15%,变异系数为0.75%~3.99%.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2.5×10-3 mg/kg,2.5×10-3 mg/kg,6.25×10-3mg/kg.该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以及《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履约要求,我部拟对硫丹、溴甲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等5种农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自2018年7月1日起,撤销所有硫丹产品的农药登记证;自2019年3月27日起,禁止所有硫丹产品在农业  相似文献   

11.
华南沿海近江牡蛎体中硫丹残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种植业近年仍在使用的硫丹杀虫剂对沿岸海域的污染状况,以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作指示生物,用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其软组织中硫丹的含量(按μg·kg-1湿重计),分析硫丹含量的时空分布与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华南沿岸海域牡蛎体中硫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区域平均值相对高低依次为广东沿岸(2.13μg·kg-1湿重)海南沿岸(1.23μg·kg-1湿重)广西沿岸(0.76μg·kg-1湿重),且在23个观测站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按牡蛎体中硫丹异构体组成初步推测,近几年华南沿岸地区使用硫丹的可能性依次为广东广西海南岛。共观测样本115份,在检出硫丹的40份样本中,硫丹残留量在1.03~12.2μg·kg-1湿重程度范围内,其中2份略高于欧盟的限量,16份略超过日本的限量,但远低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的限量和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的人体安全摄取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集成新疆棉区可替代硫丹的害虫防治技术方法,推动农药减量及硫丹淘汰进程。【方法】在新疆棉区,选择14种硫丹替代方法,针对二代和三代棉铃虫及兼治蚜虫进行小区试验,评价替代方法的防效、社会及生态效益,选择最优方法用于集成适合新疆的棉田害虫综合治理模型。【结果】信息素诱捕田最高日均诱蛾量(15 ± 2.6)头,对照自防田为(22.2 ± 8.6)头,未见显著差异;针对兼治蚜虫减退率比较,中剂量甲维盐(-70.00 ± 27.10)%及甲维·虱螨脲(-67.32± 44.51)% 均显著低于硫丹对照(20.07 ± 17.81)%;田间益虫调查显示草蛉为主要优势种,最高占比81%,实验处理对瓢虫影响最大,最高占比由48%下降至18%;测产发现氟苯虫酰胺(低剂量)及阿维·氯虫苯甲酰胺(高剂量)每667 m2收入较硫丹可分别提高161.07和157.53元;PCA及聚类分析显示硫丹加权分15,其他处理中加权超20最佳替代方法4个,加权超15优秀替代方法3个。【结论】与硫丹相比,性信息素诱捕、氯虫苯甲酰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苏云金杆菌4种替代方法表现最佳;短稳杆菌、氟苯虫酰胺和甲维·虱螨脲3种替代方法表现与硫丹相当。以上7种替代方法可以作为制定棉区害虫综合治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硫丹(Endosulfan)在苹果中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30 ml丙酮:乙酸乙酯(9:1)提取,5 g 5%水脱活处理的Florisi L(含活性炭)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硫丹3种单体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10~(-11)、10~(-11)、2.5×10~(-11)g。苹果样品中α-硫丹的添加回收率为86.54%~95.34%,变异系数为1.45%~4.73%;β-硫丹的添加回收率为82.91%~100.63%,变异系数为1.39%~4.72%;硫丹硫酸酯82.22%~101.15%,变异系数为0.75%~3.99%。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2.5×10~(-3)mg/kg,2.5×10~(-3)mg/kg,6.25×10~(-3)mg/kg。该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硫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硫丹的农药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硫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C7,经鉴定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erum sp.)。构建系统发育树了解C7与其它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C7的降解性能分析表明,C7在8天内对50mg/L硫丹的降解率达90.2%以上;菌株的培养条件为pH7,温度30℃,接种量25%时测定降解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根据欧盟先后发布G/SPS/N/EEC/260和G/TBT/N/EEC/85通报,宣布取消硫丹授权,即硫丹允许残留量从原来30ppm降低到0.01ppm,降低3000倍,两项通报拟有效期均为2005年8月1日,要求所有WTO成员国6月内必须撤消在目前对硫丹的植物保护产品认可。硫丹原是茶园最主要使用的农药品种。根据新标准,茶园硫丹停止使用情况,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以硫丹为唯一硫源生长的真菌H082,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H082对硫丹的降解性能,并明确了其抗菌谱。结果表明:H082在7 d内对100 mg/L硫丹的降解率大于95%,H082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52号,禁限用硫丹、乙酰甲胺磷等5类产品。公告显示,农业部决定对硫丹、溴甲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等5种农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其中:一、自2018年7月1日起,撤销含硫丹产品的农药登记证;自2019年3月26日起,禁止含硫丹产品在农业上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生态环境部等11部局联合发文《关于禁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林丹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公告》(下称《公告》)。《公告》指出,自3月26日起,林丹和硫丹将被禁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据了解,硫丹,即(1,4,5,6,7,7-六氯-9,9,10-三降冰片-5-烯-2,3-亚基双甲撑)亚硫酸酯,主要用作农用杀虫剂。由于其剧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内分泌干扰素作用,已经在50多个国家被禁止使用,主要包括欧盟、一些亚洲和西非国家。  相似文献   

19.
<正>本报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以及《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哥本哈根修正案)》履约要求,拟对硫丹、溴甲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等5种农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第一,自2018年7月1日起,撤销所有硫丹产品的农药登记证;自  相似文献   

20.
硫丹作为农业杀虫剂被广泛应用,能进入大气、水和土壤等自然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并能在生物体内蓄积,这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损伤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硫丹的理化性质、危害,并从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内分泌毒性等方面针对硫丹对动物和人体可能产生的毒性效应和相关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旨在为寻找其替代物、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