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室内鉴定香石竹品种抗病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香石竹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在瓶内对8个香石竹品种的组培苗进行了镰刀菌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鉴定出高抗品种1个,中抗品种4个,中感品种2个,高感品种1个;初步建立起香石竹品种对镰刀菌枯萎病抗性的室内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1—2002年,对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16个参试品种(系,组合)分别进行了抗枯萎病和抗黄萎病鉴定,另对3个抗虫品种进行了抗红铃虫鉴定。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有2个品种抗枯萎病,占鉴定材料的12.50%;I3个品种耐枯萎病,占81.25%:1个感枯萎病,占6.25%.抗黄萎病鉴定结果:有15个品种耐病,占93.75%,1个感黄萎病,占6.25%。抗红铃虫鉴定结果:3个抗虫品种对红铃虫均达到高抗水平.与1999~2000年相比,新品种的抗病虫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棉花抗病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对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80份次陆地棉新品种(系、组合)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对48份次新品种进行了抗黄萎病鉴定。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有13份次品种抗枯萎病,占鉴定材料的16.25%;50个品种耐枯萎病.占62.50%;17个感枯萎病,占21.25%。抗黄萎病鉴定结果:有3个抗病,占鉴定材料的6.25%;41个品种耐黄萎病,占占85.42%,4个感黄萎病,占8.33%。与往年相比,新品种的抗病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尖孢镰刀菌培养滤液室内鉴定百合品种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百合尖抱镰刀菌培养滤液,首次在瓶内对百合组培苗8个品种进行镰刀菌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鉴定出高抗品种3个,中抗品种3个,中感品种2个,初步建立起百合品种镰刀菌枯萎病抗性窒内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3年在乌鲁木齐、石河子地区对138份棉花品种进行全生育期抗黄萎病和苗期抗枯萎病鉴定,结果高抗黄萎病的品种9个,占6.52%;中抗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分别为9个和1个,占巴52%和0.72%;耐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为12个和1个,占8.70%和0.72%。从而为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百合种质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鳞片接种法对收集、保存的40个百合种质资源进行镰刀菌枯萎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抗品种(种)有12个,中抗品种(种)17个;中感品种(种)7个,高感品种(种)4个.鳞片接种法可作为百合枯萎病抗性鉴定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祝尊友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44-146
[目的]明确参加安徽省品种审定试验玉米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田间人工诱发接种鉴定的方法,连续多年鉴定了安徽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结果]在2011—2020年鉴定的952个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中,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品种比例分别为6.93%、42.75%、30.57%、19.43%和0.32%;2014—2020年共1602个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参与鉴定,对南方锈病中抗以上的占69.73%,高感品种占8.05%;2016—2020年共456个玉米联合体试验品种参试,中抗以上占67.62%%,高感品种占12.72%.参试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总体好于品种比较试验品种和联合体试验品种.[结论]该研究为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豇豆枯萎病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寻找豇豆抗枯萎病的抗病材料及其准确有效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对胚根接种法和剪根接种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广东省常种的28个豇豆品种(系)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苗期剪根接种法最适宜进行豇豆品种抗性鉴定,该法发病快,方法简单、有效;(2)从28份豇豆品种(系)中鉴定出抗病材料3份,中抗材料12份,感病材料8份,高感材料5份,其中“丰产二号”为优质最抗枯萎病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山东黄瓜品种资源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期人工接种和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相结合,鉴定山东地方黄瓜品种143份,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表现某一抗性的品种有84个,占鉴定品种总数的58.7%;抗两种病害的品种有7个;兼抗三种病害的只有宁阳刺黄瓜一个品种;对四种病害均无免疫品种。刺瓜类型对白粉病的群体抗性略高于棒锤瓜类型;棒锤瓜类型对霜霉病、枯萎病和疫病的群体抗性则高于刺瓜类型;线瓜类型对三种叶部病害的抗性均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宜于晚疫病流行的山区对20个马铃薯品种作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薯3号和无花种等15个品种表现感病-高感,病指达79.6-99.4,占参试品种的75%;闽引14和中心24等4个品种表现中抗-高感,病指58.9-16.9,占参试品种的25%;其中闽引14与我省主栽品种克新3号相比,具有类似的抗病能力,且产质更好,是一个具有推广使用前景的外引品种。  相似文献   

11.
甘薯新品系室内抗瘟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致病力(Ⅰ、Ⅱ、Ⅲ群)的甘薯瘟病菌混合菌株,采用剪叶法对207个甘薯新品系进行抗瘟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 抗病(R)的有7个,占3.38%;中抗(MR)的有15个,占7.25%;中感(MS)的有32个,占15.46%;感病(S)的有153个,占73.9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抗病、中抗、中感、 感病品种间抗性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表明,F8-1等7个甘薯新品系为抗病品系,可作为抗源亲本。经生产力测定之后,抗病和中抗的品系可在薯瘟病区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安徽省2011年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分析了江淮地区35个小麦主栽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结果]主栽的35个小麦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性品种,中抗品种占11.4%,中感病品种占54.3%,感和高感品种占34.3%。[结论]应加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工作,提高小麦的整体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利用水培法接种进行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的可行性,为香蕉苗期接种技术的改良及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水培接种的方法对比巴西、农科1号、抗枯5号3个不同抗性香蕉品种的枯萎病发病率及平均病情指数间的差异,并与3个香蕉品种的田间病害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利用K2平板计数法研究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在水培营养液中的生长动态.[结果]3个已知抗性的香蕉品种通过水培接种法鉴定的结果与抗感品种本身的抗病性程度相吻合,抗感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明显,在接种后第9d即能明显区分.香蕉枯萎病菌在水培营养液中浓度基本恒定,保持在105~106 CFU/mL,水培环境能为病原菌侵染寄主提供稳定的营养条件.[结论]水培接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区分香蕉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在香蕉抗性种质材料的快速鉴定及筛选中推广应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江西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在井冈山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鉴定了42个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抗稻瘟病性差异较为明显,对叶瘟表现高抗、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分别有5、18、10、6、3个,对穗颈瘟表现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分别有19、15、8个;抗性综合评价为抗病的品种占54.7%,表现为感病的品种占45.3%。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江西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在井冈山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鉴定了42个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抗稻瘟病性差异较为明显,对叶瘟表现高抗、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分别有5、18、10、6、3个,对穗颈瘟表现中抗、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分别有19、15、8个;抗性综合评价为抗病的品种占54.7%,表现为感病的品种占45.3%。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推广油菜品种的菌核病抗性情况,筛选菌核病抗性强的品种,采用牙签人工茎杆接种方法对征集的95个主推油菜品种进行抗(耐)菌核病鉴定和利用评价。结果表明:在鉴定的95个油菜品种中,无高抗品种;达到中抗水平有7个品种,占鉴定品种的7.4%;达到低抗水平的有47个,占鉴定品种的49.5%;其余品种为低感或中感菌核病;无高感菌核病品种。达到中抗水平的油菜品种可在相应生态区推广种植并可作为抗病种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行推广黄瓜品种及种质资源对枯萎病的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中国现行推广的204份黄瓜品种和54份国内外引进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枯萎病的人工接种鉴定。204份黄瓜栽培品种中,豫艺春优、绿剑金春、吉杂十八等18个品种对枯萎病表现为高抗,占鉴定品种总数的8.8%;5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55个品种中抗;4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27个品种高感。从54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份高抗枯萎病材料D0327,且该材料能够对枯萎病免疫。  相似文献   

18.
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在20份番茄品种和材料中,有17份抗或高抗枯萎病的品种,占85%;感病品种有早魁、西粉3号、中丰,占15%。  相似文献   

19.
冬瓜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种质资源田间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自然发病状态下,对36份来自国内外的冬瓜种质资源进行抗枯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7份材料表现高抗,占总数的19.4%;11份材料表现中抗,占总数的30.6%;10份材料表现轻抗,占总数的27.8%;8份材料表现感病,占总数的22.2%;不同冬瓜种质资源的不同生长时期对枯萎病的抗性表现明显不同;研究发现,不同皮色的冬瓜资源对枯萎病的田间抗病性也明显不同,其中黑皮冬瓜资源最为抗病,其次为粉皮冬瓜资源,而青皮冬瓜对枯萎病的抗性较差;通过对病原形态、培养特性及对瓜类作物的致病性测定研究,将引起广西冬瓜枯萎病的病原鉴定为尖镰孢冬瓜专化型.  相似文献   

20.
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优质麦、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抗性较好的品种(系)有56份,其中高抗占13.18%、中抗占12.71%、低抗占23.29%、感虫占20.47%、高感占30.35%。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7个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较稳定的抗性。鉴定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新品系18份,没有鉴定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优质麦品种,其鉴定结果为生产和育种部门利用抗虫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