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仿段木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邦仁 《食用菌》2006,28(1):32-32
仿段木黑木耳栽培就是用杂木屑与谷壳、米糠、麸皮、棉子壳等农副产品制成人造耳木,经过灭菌、接种、发菌等工序后,采用密集刺孔出耳法,仿照段木出耳管理,生产出黑木耳品质与段木栽培相差无几。2004年我县发展秋种仿段木黑木耳300多万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干品计生物转化率在10%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黑木耳段木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首位。由于长期进行段木栽培,耳木资源已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栽培的要求。多年来,国内许多地方曾进行了大量的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黑木耳子实体丛生,产品质量较差,不受市场欢迎;二是出一批耳后培养基易酸化霉烂,产量及效益欠佳,从而影响黑木  相似文献   

3.
陈仁锌  戚兆根 《食用菌》1996,18(3):32-33
黑木耳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保健食品,目前本省还是以段木栽培为主,不仅资源缺乏,生产周期长,而且单产低,每100kg段木栽培两年仅产干耳1~2kg,故年年销大于产,需要大量从外省调入。为此,我们于1993年底开始利用本省丰富的棉子壳和杂木屑等资源,进行袋栽黑木耳高产技术研究。经试验,已筛选出适应当地栽培优质高产的Au_4黑木耳菌株,并摸索出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开化县段木黑木耳栽培历史悠久,但随着国家生态保护力度的日益加大,耳材资源日渐缩减,已成为黑木耳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为更好地发掘耳材资源,促进黑木耳产业科学持续发展,开化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开展段木黑木耳不同树种的栽培试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段木栽培,一般都是用阔叶树种。段木接种后即成为木耳菌材,简称耳材。实践表明,耳材的越冬管理是增产的关键,管理得好的可连续产耳三、四年,管理不妥,翌年即不再出耳或减产。因此,耳材的越冬管理不可忽视,一般应做好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短木段熟料栽培黑木耳技术,是在传统段木栽培木耳技术的基础上,对木段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其工艺是:将准备好的段木截成12cm长短木段,套聚丙烯塑料筒,蒸汽灭菌,接种,室内菌丝培养,室外脱袋出耳,采收。与传统段木栽培法相比,增加了截断、套袋、灭菌、脱袋四道工序,但少了上堆发菌、散堆排场、起架管理三个劳动强度大的工序。 实践表明,一根直径1Ocm、长12cm的短木段,熟料栽培可产干耳50g,而一根直径1Ocm、长2m的段木,传统栽培最高产干耳380g,平均12cm长木段产干耳仅22.8g,产量明显低于短木段熟料栽培法。分析其高产原因:①木段经高温灭菌,杂菌被杀死,减少了木段营养的损失;②木段经高温熟化,营养物质外溢,等于增加了木耳利用率最高的边材营养,③室内培养,温度、湿度、光线可控制在菌丝生长最适范围,菌丝生长健壮,增强了抗性。该技术在白石山林业局琵河林场应用三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为森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立森261菌株的生物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怀荣 《食用菌》2014,(1):23-24
从采集的一株表现优势的野生黑木耳,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立森261黑木耳菌株(自编号),在中国秦巴山区的大面积的段木栽培中,其品质以色黑、单片、耳片边缘圆滑、无耳根,其产量每50 kg段木产干耳2.0~2.5 kg(7~9 cm×1.2 m段产干耳200~300 g)。  相似文献   

8.
从黑木耳质量○谈代料栽培的季节安排隋进清徐立(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食用菌研究所153031凡是从事黑木耳生产和经营的人都知道,春、秋季产的黑木耳色油黑,耳片肉厚,朵整状,食感好,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夏耳则色褐黄,片薄,流耳多,质量低劣。野生耳、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9.
刘志友 《食用菌》2002,24(6):28-29
我区位于大别山腹地 ,气候非常适合栽培段木黑木耳。在过去十年 ,由于技术掌握不当及粗放型的栽培 ,木耳生产不稳、产量低、效益差 ,不仅消耗资源 ,也影响了耳农生产积极性。近几年 ,通过技术更新 ,由山坡及林地栽培改为大田栽培 ,大力推广田园化栽培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段木黑木耳的产量及品质。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栽培场地的选择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 ,耳场宜选在海拔3 0 0~ 5 0 0 m以上的地区 ,同时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不积水、排灌方便、水电充足、交通便利等便于管理的场地最好。2 耳木的选择及砍伐  1耳木选择 :…  相似文献   

10.
申进文  郭恒  程雁  范迪宽 《食用菌》2006,28(6):40-41
黑木耳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黑木耳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贸易的增加,黑木耳的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以前,河南黑木耳栽培以段木栽培为主,随着禁伐森林力度的加大,耳木资源短缺,段木栽培量逐年减少。使河南黑木耳产量不断降低。因此,袋料栽培必将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虽然袋栽黑木耳技术在国内早已成功,但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相关的技术在河南一直未能得到大面积成功应用。我们结合河南气候特点,摸索出适于河南推广的荫棚层架袋栽黑木耳技术,必将促进河南袋栽黑木耳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工栽培黑木耳,历来都是利用栎树榆树段木栽培,耗费大量木材,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日益紧缺,也就限制了黑木耳的生产。为此,我县于2004年春季引进黑木耳袋料露畦栽培示范,取得较好的效益,批量生产已突破每袋(简)(装干料0.9kg)平均产鲜耳500~700g以上(折干耳50~70g以上)。特别是探索出一套不搭荫棚省工、省成本的露天畦栽的简易栽培方法,大大地推动了黑木耳袋料生产。  相似文献   

12.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13.
薛向阳  陶军 《食用菌》2006,28(2):38-39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大宗食用菌拳头产品,原以段木栽培模式获取黑木耳干品。“天保工程”实施后。林木禁伐,段木木耳产量锐减。市场空缺较大,我们从2002年3月到2004年9月进行了黑木耳仿木立体栽培研究,取得了高产优质的效果,黑木耳产量提高(单位重量)50%以上,占地缩减70%以上。并使栽培季节延长1~3个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段木黑木耳与代料黑木耳产品质构分析与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段木和代料栽培的方式,对同一黑木耳菌株进行栽培,获得2个段木黑木耳和1个代料黑木耳样品,对其营养成分和质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样品泡发时间的延长,在感官弹性、硬度和咀嚼性方面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段木黑木耳的稳定性显著均优于代料黑木耳。以FAO/WHO推荐的全鸡蛋蛋白为标准,用模糊识别法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样品的蛋白贴近度分别为0.4554、0.4519和0.4875,3个样品间差异不大;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分析结果证实,3个样品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2个段木黑木耳样品的SRC值分别为77.42、75.6,较代料黑木耳SRC值72.1更接近100,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2个段木黑木耳的多糖含量分别是代料黑木耳的1.58倍和1.29倍;供试样品中脂肪、VB_1和灰分含量段木黑木耳高于代料黑木耳,VB_2的含量则代料高于段木。3个样品均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研究结果还显示,栽培方式不同对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有显著影响,段木黑木耳和代料黑木耳的营养价值和质构具有较大的差异,段木木耳可能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三、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灵芝栽培根据使用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段木栽培和代用料栽培。段木栽培形式又可根据其不同工艺而分为生料段木栽培和熟料段木栽培,长段木和短段木栽培等。现着重介绍短段木熟料栽培。 (一)短段木熟料栽培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主要产地在东北地区,以段木栽培为主,但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我县近年来在东北黑木耳栽培的基础上,结合南方的气候研究总结以袋栽香菇模式科学采用北耳南栽,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优良菌种选育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玉谦  张印 《食用菌》2000,22(1):10-11
为使黑木耳生产拥有良好的种源供应,防止因菌种退化而挫伤栽培者的积极性,我们进行了辽宁东部山区野生黑木耳的采集工作,并利用这些试材进行黑木耳优良菌种选育。经过近4年的选育试验,初步选出了09号优良菌株。1野生耳木的采集、分离与纯化1.1野生耳木的采集 我们先后在辽宁的本溪县、桓仁县、宽甸县和凤城市采集野生耳木9段,编号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9,作为分离黑木耳菌丝的材料。1.2野生耳木菌丝分离与纯化 在野生耳木出耳最好的地方,剥去木皮及浅层木质后,将木质纯白的部位用…  相似文献   

18.
毛木耳又称黄背木耳,它适应性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一般每百斤段木可产干耳2~8斤,按每斤干耳4元计算,每百斤段木产值可达8~32元。近几年来,作者除进行小批量试验外,还指导一些农户的商品化生产。现将毛木耳段木栽培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一)选择树种:一般材质疏松、冬天落叶的阔叶树均可用于栽培毛木耳,其中以油桐木产耳量最高,品质最优;其次是乌桕、苦楝、鸭脚木、重阳木等树种。段木口径5厘米以上均可用于栽培,但以15~20厘米的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周振红  薛向阳 《食用菌》2004,26(2):36-36
黑木耳是我国大宗食用菌品种之一,原以段木栽培模式获取黑木耳干品。“天保工程”实施后,林木资源终断,段木木耳产量已很少。“朝阳模式”虽已推广多年,但市场空缺仍然较大,笔者从2002年3~7月对黑木耳代料原材料、袋规格、菌株选优、人为增湿、黑网遮阳、篷架立体吊袋等一系列技术改进、平均使黑木耳产量提高(单位重量)30%以上,占地缩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夏县黑木耳段木栽培已成为群众性的一项副业生产.为了广辟资源,解决育耳与毁林掠夺性生产的矛盾,进一步发展夏县木耳生产基地,我们进行了系列化代料栽培黑木耳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几年来多点试验的整玉米芯袋式栽培黑木耳技术简介如下:(一)制作菌袋菌株为沪耳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转接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以棉子壳为主,按常规法制作各级菌种.培养料为当年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先将玉米芯用清水浸泡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