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詹晨晖  詹长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93-2395,2398
[目的]构建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度模型,分析2007年1月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意愿。[方法]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度模型,运用实证调查数据和2005~2009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算出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度,分析农户土地流转的供给意愿。[结果]重庆市农户边际非农经营净收益为每年1 358.21元/人,边际农业经营净收益为每年156.29元/人,边际土地流转净收益为每年65.10元/人;非农经营风险为0.031 2,农业经营风险为0.3523;土地流转意愿度为102.83。[结论]重庆市农户具有强烈的土地流转意愿。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变得越来越频繁,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中介服务体系也变得相当重要。文章主要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作者近日对重庆市潼南县农村土地流转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规范解决。1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1.1基层干部认识不够。部分干部认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户之间的私人行为,是农民自己的事,只要交清各项税费就  相似文献   

4.
基于重庆市土地流转情况实地调研,介绍重庆市土地流转现状,提出重庆市土地流转的"地票"制度和创办农村土地交易所的新尝试,并对所调研的村镇进行统计性描述,研究土地流转的相关定价问题。通过对重庆市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研究分析,提出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丽杰  刘寒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58-19559,19563
从土地流转规模、流转形式和流转区域梯度化方面对重庆市和广东省的农村土地流转进行比较,分析了造成土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三权分置”土地政策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本文以土流网数据为依据,对重庆市38个区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自“三权分置”以来,农村土地市场供给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市场规范性不断增强,但区县差距仍十分明显,流转方式以转让为主,合作、入股等方式相对滞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需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管理,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职能,加强土地流转主体间的利益相关性等,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指出:要加强土地整理工作,创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经过5 a的实践,重庆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成效明显,但土地流转后的利用和监管却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漏洞。为了规范农村土地转入、转出、合理利用等问题,有必要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8.
梁启学  钱昱如  聂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91-11393
在重庆市忠县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城乡统筹过程中土地流转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重庆市綦江县新盛镇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建议.研究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普遍较为强烈,影响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农户承包土地特征等.  相似文献   

11.
县域农地流转现状分析与探索——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94-97
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件背景下,农用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设和完善土地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农用地流转问题,不仅能够防止土地的抛荒、闲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更能推动农业结构性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对促进重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笔者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在深入调查和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重庆市江津区农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使江津区农用地流转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更趋于规范、合理和高效。  相似文献   

12.
土地流转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重庆市于2008年在全国实施地票制度,成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将土地流转市场化、证劵化,而且效果十分显著。基于此,通过对重庆市地票制度及其实施以来的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地票制度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启示,以期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94-6095
在"重庆试验区"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首先需要在相关立法上有所创新。可考虑由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制定《重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条例》,在借鉴和吸收相关立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实现制度改革上的创新,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当前重庆市綦江区隆盛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和研究分析,认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农民土地流转意识薄弱、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土地产权界定模糊、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依法规范土地流转,通过培育发展新的土地经营主体、建立完善而配套的土地流转市场、创设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与管理的现实思路,以期对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吕萍 《云南农业》2015,(4):71-72
分析了双柏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设和完善双柏县农村土地流转体系的对策: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体系,以促进全县农村土地规范流转。  相似文献   

16.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积极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应积极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构的理论审视,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优化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指农地权利的流转,即农地权利主体将拥有的农地权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行为。现阶段除国家征用外,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不得随意转让,本文主要讲一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虽然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土地流转还处于探索阶段,受思想观念以及流转环境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1.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大多是农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规范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体来看,北京市农村土地流转是稳定有序的,但还存在部分地块流转价格不合理、流转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土地流转的风险性和农民对土地升值期望提高是影响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应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土地流转收益持续增长机制,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从法学和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可行性,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应坚持的原则,强化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热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议题,并掀起了一股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热潮。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面临以下重大问题与挑战:农村土地流转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农村土地流转形成新的分配不公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基于当前的基本国情,我国并不具备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农村土地流转。即使对于条件具备的地区,也要审慎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