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不同区域藏鸡的生产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鸡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主要分布于我区的山南、拉萨、昌都东南部、日喀则中东部、那曲东部和阿里西南部、林芝等 ,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流域高山深谷区分布数量最多 ,是当地藏族人民饲养的重要鸡种。据统计 ,全区有各类鸡种 5 5万余羽 ,其中藏鸡有5 0万余羽 ,占鸡总数的 91%以上。藏鸡肉味鲜美 ,蛋品质优良 ,藏鸡具有对高寒环境较强的适应性、孵化力高、肉质好、味美和具有观赏价值等优点。近年来 ,由于人们大量食用藏鸡而不加以保种 ,致使其总数已锐减为 2 0万余羽。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藏鸡…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质鸡种资源--藏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学余 《中国家禽》2003,25(10):44-45
1藏鸡的产地、分布、数量藏鸡原产于我国青藏高原,主要分布于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东部,那曲地区东部和阿里地西南部,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西藏东三江中游流域高山深谷区分布最多,此外,藏鸡还分布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洲东部的玉树、囊谦、称多三县  相似文献   

3.
藏鸡是西藏特有的高原型地方鸡种,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 200~4 1 00 m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数量最多、范围最广.产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南部、那曲地区东部和阿里地区西南部.实践表明,西藏特殊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养鸡业的发展.许多生产性能良好的鸡种难以适应当地高寒、低气压、缺氧的环境,引种后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生产性能大幅下降.直接用外来鸡种发展西藏养鸡业的策略已被现实所否定.相反,很多地区的农牧民多保持着饲养藏鸡的传统,藏鸡的饲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藏鸡作为西藏唯一的地方品种,在藏鸡的保护和利用上要多做一些富有前瞻性、高起点的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藏鸡对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遗传适应性,通过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高海拔藏鸡与低海拔藏鸡的差别。以西藏(海拔3800m)藏鸡、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海拔2700m)藏鸡(以下称甘孜州藏鸡)、成都彭州美丽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养殖的藏鸡(是由生长于海拔高度为3800mm处的西藏藏鸡经过9年的选育而来,以下称低海拔藏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藏鸡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高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高于低海拔藏鸡.该3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西藏藏鸡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低于低海拔藏鸡,该2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加大的趋势。西藏藏鸡的血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均高于甘孜州藏鸡和低海拔藏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甘孜州藏鸡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藏鸡(P〈0.01)。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生长于3800m处的西藏藏鸡在1000m海拔的环境条件下经过9年的选育与培育其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及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生理指标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和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均发生了极显著(P〈0.01)的变化.说明这些指标与藏鸡在高海拔缺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高原藏猪现状与保种策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藏猪原产于西藏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河谷区和藏东三江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流域中游高山深谷区。我区米林、林芝、工布江达、墨脱、波密、芒康等县为藏猪的活动中心。海拔 2 90 0~ 4 1 0 0米的森林和河谷地带是藏猪的主要活动范围。该地区气候严寒、四季不分明、植被零星、松散、低矮 ,年平均气温为 6.4~ 8.5 0 C ,但昼夜温差大 ,年日照 1 883~ 32 1 9.5小时 ,年降水量为 30 4 .1~ 640mm ,无霜期仅为 1 0 3~ 1 0 2天 ,境内放牧场地宽广、属山地草原草场、灌丛草甸草场和高山矮嵩草草场 ,牧草以禾…  相似文献   

6.
藏鸡雏鸡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鸡是西藏农牧民长期饲养,人工选择程度较低的原始品种。藏鸡能适应高寒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是高海拔地区禽业中的当家品种。由于藏鸡产地多为高山峡谷,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的半农、半牧区,加之历史的因素,历来都是自繁自养,饲养管理方式极为原始和粗放。  相似文献   

7.
藏鸡是西藏农牧民长期饲养,人工选择程度较低的原始品种。藏鸡能适应高寒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是高海拔地区禽业中的当家品种。由于藏鸡产地多为高山峡谷,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商业不发达的半农、半牧区,加之历史的因素,历来都是自繁自养,饲养管理方式极为原始和粗放。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藏鸡对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遗传适应性,通过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高海拔藏鸡与低海拔藏鸡的差别。以西藏(海拔3 800 m)藏鸡、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海拔2 700 m)藏鸡(以下称甘孜州藏鸡)、成都彭州美丽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养殖的藏鸡(是由生长于海拔高度为3 800 m处的西藏藏鸡经过9年的选育而来,以下称低海拔藏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藏鸡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高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高于低海拔藏鸡,该3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西藏藏鸡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低于低海拔藏鸡,该2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加大的趋势。西藏藏鸡的血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均高于甘孜州藏鸡和低海拔藏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甘孜州藏鸡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藏鸡(P0.01)。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生长于3 800 m处的西藏藏鸡在1 000 m海拔的环境条件下经过9年的选育与培育其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及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生理指标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和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均发生了极显著(P0.01)的变化,说明这些指标与藏鸡在高海拔缺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米玛顿珠  琼日 《养猪》2000,(3):43-43
藏猪是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特有的高原型原始猪种。能适应恶劣的高寒气候和以野外放牧为主的低劣饲养条件 ,是世界上分布于海拔最高的猪种之一。藏猪虽然生长缓慢 ,体格小 ,但其具有脂肪沉积少、胴体瘦肉比例高、皮薄、肉嫩、味道鲜美、鬃毛粗长等优良性状 ,深受我区藏民族的喜爱。藏猪在我区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河谷区和藏冬三江中游流域高山深谷区。特别是在西藏林芝地区分布尤为广泛 ,是该地区农牧民饲养的主要家畜之一。关于在藏猪中寄生虫流行的情况至今未见详细报道。摸清分布于我区这一高原型原始猪种寄生虫的流行情况 ,对于保…  相似文献   

10.
藏鸡林地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鸡是世界上在高海拔生活历史最久的原始地方小型鸡种,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200~4100米的农牧区,主要在西藏的山南、拉萨、昌都、日喀则、那曲和阿里等地区,另外青海、云南和四川的藏民聚居区也有少量分布。藏鸡体型轻小、胸腿肌肉发达、性情活泼、好斗性强、极耐粗饲、抗病力强,对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和低氧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MyoT基因在白来航鸡7种不同组织(心、肝、脾、肺、肾、脑和肌肉)中的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yoT基因只在心脏和肌肉中表达.克隆得到了鸡MyoT基因的部分片段,发现外显子10存在A/G转换,利用PCR-Hin6 Ⅰ-RFLP方法对其在12个中国地方鸡种(白耳鸡、仙居鸡、大骨鸡、鹿苑鸡、固始鸡、斗鸡、乌骨鸡、油鸡、茶花鸡、萧山鸡、狼山和藏鸡)和1个外来鸡种(隐性白羽鸡)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藏鸡、隐性白羽鸡、杂交鸡(藏♂×隐♀)和75%血液藏鸡[藏♂×(藏♂×隐♀)♀]群体中进行了不同基因型与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SNP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腿肌质量显著相关(P<0.05),与腿肌率和腿肌肉色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输氧对拉萨白鸡种蛋和藏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选用5世代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进行孵化,于孵化过程及孵化结束时测定各品种鸡种蛋的相关孵化指标。结果表明:与输氧条件下相比,拉萨白鸡种蛋和尼木藏鸡种蛋在不输氧条件下的蛋重、初生重和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更高,而山南藏鸡种蛋在不输氧条件下的蛋重、初生重和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均较低;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在输氧时的入孵蛋孵化率比不输氧时分别高29.40%、35.01%、14.72%;拉萨白鸡种蛋、尼木藏鸡种蛋、山南藏鸡种蛋在输氧时的受精蛋孵化率比不输氧时分别高31.55%、39.49%、11.91%。综上表明,缺氧是高原优良种质资源鸡种蛋孵化率低的最主要的因素,该研究为今后提高高原环境下种蛋的孵化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高山细毛羊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海拔2 600~3 500米的祁连川高寒牧区育成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主要分布于甘肃省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它以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蒙古羊为母本,1943年开始培育,1957年正式制定育种计划,经历了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三个育种阶段,于1980年6月交付国家鉴定验收,  相似文献   

14.
雅江县是典型的半农半牧业县。笔者简述了藏猪、藏鸡的开发利用及生产现状,并对藏猪、藏鸡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川西北高原地区复杂独特的地理环境制约着畜种的分布。同一品种中不同生态型的牲畜在地域分布上亦有着差异。草地型藏绵羊多分布在丘状高原,山谷型则多分布在中山、高山峡谷地区。本文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十一个主要的生态因子(海拔高度、年平均温度、年极端最高气  相似文献   

16.
高原地区矮小鸡与藏鸡屠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高原地区10只成年矮小鸡和10只成年藏鸡屠宰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平均体重矮小鸡比藏鸡高2.2%;藏鸡公鸡全净膛率为53.9%,矮小鸡公鸡全净膛率为64.9%,差异极显著;藏鸡母鸡全净膛率为58.1%,矮小鸡母鸡全净膛率为51.5%,差异极显著;藏鸡公鸡半净膛率为74.2%,矮小鸡公鸡半净膛率为81.5%,差异显著;藏鸡母鸡半净膛率为77.1%,矮小鸡母鸡半净膛率为66.2%,差异极显著。经测定说明矮小鸡的屠宰率高于藏鸡。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结合藏鸡生活特性,针对当前藏鸡养殖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健康养殖的科学理念,分析藏鸡的表观遗传性状和生态养殖的优势,旨在为藏鸡种质资源保护和养殖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藏鸡是分布于我国西藏地区人工选择程度较低的地方特有的原始小型鸡种,属于肉蛋兼用型品种。作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地方优良品种,藏鸡对高原气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且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高原上开发绿色禽类食品潜在的素材。然而,藏鸡生长速度慢、开产时间晚、产蛋率低以及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藏鸡产业的发展。因此,对藏鸡的种质特性、健康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藏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通过藏鸡杂交确定其对藏鸡生产性能的提高效果。以藏鸡纯系及其他2个地方鸡培育品系为素材,组成3个藏鸡二元杂交组合和2个纯系组合,测定5个组合13周龄公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生理指标及52周龄母鸡产蛋性能和40周龄蛋品质。结果显示:杂交组合活重大于藏鸡纯系,屠宰率高于C3纯系,52周龄产蛋率和入舍鸡产蛋数均高于藏鸡纯系,40周龄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强度也高于藏鸡纯系,红细胞分布宽度等高于C3纯系。综合分析表明,含藏鸡血缘的杂交鸡性能与藏鸡纯系和C3纯系相比有一定优势,且血液生理指标优于C3纯系,研究结果为藏鸡杂交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四川甘孜州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逐步形成了体质结实、耐艰苦、抗病力强的牦牛、藏系绵羊、藏山羊、藏黄牛、藏猪、藏鸡、九龙牦牛、藏马等适应当地自然生态条件的地方畜禽品种,其中,藏猪、藏鸡、九龙牦牛已作为地方优良品种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牧民私有、私养情况下,追求数量增长,淡化质量提高,重利用,轻保种的利用方式与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管理和发展现代畜牧业不相适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藏猪、藏鸡、九龙牦牛为主要代表的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保护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