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镉污染来源对萝卜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37-41
以红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radculus pers)为材料,对根际环境中和叶片中的镉(Cd)浓度与Cd在萝卜体内转运积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萝卜根部组织中的Cd含量随根际环境中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部次生韧皮部对Cd的积累量明显大于次生木质部。在高Cd环境中次生木质部中的Cd吸收量与次生韧皮部中的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萝卜根系次生木质部中Cd积累量与叶柄和叶片中的Cd含量高度正相关,根系中的Cd主要通过次生木质部转运到叶柄和叶片中。叶片中的Cd主要通过次生木质部向根系转运,到达根系向外扩散到次生韧皮部,向内扩散到初生木质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林龄1a-3a巨桉幼树的器官生物量调查、器官组织中大量元素N、P、K、Ca、Mg和微量元素Fe、Zn的含量测定及其积累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总合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为干韧皮部、叶>枝、根>干木质部,微量元素主要富集于叶和根器官中;单株木器官中大量元素的累积量排序为叶>枝>干韧皮部>根或干木质部>干木质部或根,各养分元素积累量的规律不受林龄的影响,大量营养元素依次为Ca>N>K>Mg>P;微量元素累积量Fe>Zn;林龄1a-3a巨桉平均单株木大量元素累积总量分别是12.45、136.19和420.23 g/株;各养分元素的年净积累量以Ca为最大,N、K养分元素次之,Mg元素较少,P元素最小。  相似文献   

3.
植物体内尿囊素形成途径及其生理作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囊素 (All)首先是在Acer、Platanus、Aesculus、Plase dus等植物的木质部汁液中发现的 ,以后发现All存在于许多植物体内[1,2 ,3 ] 。Bollard研究了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木质部汁液中的氮素形态 ,发现在被研究的 10 3种植物中有 2 3种植物木质部汁液中有酰脲 ,即尿囊酸、尿囊素的存在 ,而其中有 4种植物 (即Persea、Ac er、Aesculus和Aleetryon)木质部中的氮素主要是以酰脲形态存在的[4 ] 。1 植物体内All形成途径植物体内All的形成主要有两条…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营养器官的解剖学与蒽醌类物质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给何首乌的药用成分积累规律研究提供结构学和组织化学资料,对何首乌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及块根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同时对其主要药用成分蒽醌类物质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根、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及叶的结构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似;块根由周皮、次生韧皮部、异常维管束、次生木质部及初生木质部组成,异常维管束属周韧维管束类型;何首乌的蒽醌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块根内,茎、叶和根内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5.
【背景】木质部汁液负责为地上部分运输水和营养物质,韧皮部汁液则主要负责光合产物的运输,在植株受到非生物胁迫时,它们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目的】研究低磷胁迫下黄瓜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内各种代谢物含量变化,探究黄瓜在低磷胁迫下的代谢变化规律,为黄瓜磷匮乏状态诊断提供新思路与依据。【方法】采集正常磷水平(1.25 mmol∙L-1)与低磷胁迫(0.3125 mmol∙L-1)下黄瓜植株的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经三甲基硅烷化衍生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检测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低磷胁迫下木质部汁液内糖类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多数氨基酸的含量与正常情况相比明显上升,有机酸中的苹果酸呈显著下降趋势,软脂酸、油酸等则显著高于正常水平;低磷胁迫下的韧皮部汁液中,糖类与氨基酸多数低于正常水平,草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的含量也明显降低。此外,为筛选黄瓜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使用OPLS-DA与独立样本T检测方法对GC-MS试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黄瓜木质部汁液检出8种低磷胁迫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VIP>1,P<0.05),分别为尸胺、苹果酸、四氨基丁酸、软脂酸、肌醇、纤维二糖、N, N-二甲基十二酰胺与单硬脂酸甘油酯;在黄瓜韧皮部汁液中检出7种低磷胁迫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VIP>1,P<0.05),分别为丝氨酸、亚油酸、10, 13-环氧-11-甲基十八碳-10, 12-二烯酸、脱氢枞酸、N, N-二甲基十二酰胺、2, 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L-2-哌啶酸。【结论】低磷胁迫下,黄瓜的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内的糖类、氨基酸和有机酸均发生了变化,但是变化趋势并不相同。分别在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筛选出8种和7种生物标志物,可为黄瓜磷匮乏状态诊断提供新思路与依据。生物标志物中,苹果酸、四氨基丁酸、软脂酸、丝氨酸与亚油酸的检测手段已经较为成熟,以其为检测对象的黄瓜磷匮乏状态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荔枝树体钾素分布及累积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个体直接收获法,采果后把9年生荔枝品种妃子笑和黑叶、3年生妃子笑的根、茎、叶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各个组织的生物量和钾(K)含量,并计算K累积量,以探明荔枝树体内K素分布及累积特点,为K肥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K在不同器官不同部位含量是不同的,K含量在新成熟复叶柄最高,其次为老叶复叶柄、末级侧枝韧皮部,在根颈、主茎木质部、主根含量较低;荔枝枝干和根系K含量基本上是随着其粗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成年树下降幅度比幼年树的大.成年妃子笑荔枝K素累积量在叶片和枝干较多,根系K累积较少.妃子笑成年末级侧枝K素累积量占整株树K素累积量的58.7%.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凋萎病对杨梅树体钙吸收及分配的影响,本文就发生凋萎病的杨梅树有、无病症嫩梢的叶片、枝干(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以及老龄叶片、枝干(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根(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与健康杨梅树的对应部位相比钙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凋萎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钙元素在杨梅树体内的分布及吸收量。杨梅感染凋萎病后有病症嫩梢的叶片和枝干的木质部、根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与健康植株(CK)相比钙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没有病症的嫩梢叶片和枝干的木质部、老龄叶片、枝干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与对照相应的部位相比钙元素含量明显升高;有病症和无病症的嫩梢的韧皮部其钙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病树的根际土壤的速效钙含量明显高于健康杨梅树根际土壤的速效钙含量。  相似文献   

8.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钾素在植物代谢和植物组织与器官之间营养物质的运输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钾素并由转运蛋白运输,此外钾素的转化和循环与解钾微生物紧密相关,在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中钾素的转化与循环,包括土壤中钾的存在形式和转化、植物对钾的吸收和利用、土壤微生物解钾菌的研究。深入了解根际微生态领域钾素转化与循环的过程,可为农业生产中钾素调控及植物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化感物质对羟基苯甲酸对烟草氮磷钾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以烟草K326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设置对羟基苯甲酸浓度分别为5 mg/L(T1)、15 mg/L(T2)、45 mg/L(T3)、0 mg/L(CK)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对烟苗NO_3~-、H_2PO_4~-、K~+的吸收曲线、烟苗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及分配的影响,以及对木质部、韧皮部中NO_3~-、NH_4~+、游离氨基酸、磷、钾含量的影响。与CK比较,对羟基苯甲酸对NO_3~-吸收曲线没有明显改变,但却明显改变H2PO4-、K+的吸收曲线。烟苗根茎叶中氮磷钾的积累量上,根部氮积累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高于CK,茎部、叶部低于CK,总量也低于CK,地上部氮积累量所占比例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低于CK;根茎叶中磷积累量,且地上部磷积累量比例均处理低于CK;根茎叶中钾积累量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低于CK,但地上部钾积累量比例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与CK变化不显著。木质部及韧皮部中NO_3~-、NH_4~+、游离氨基酸、磷、钾含量均为T3处理最低。表明对羟基苯甲酸抑制烟草对氮磷钾的吸收,对磷、钾的抑制作用更强,并且抑制氮和磷向地上部运输,但对钾的运输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10.
蓖麻对镉(Cd)有明显的富集能力,并对镉污染的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效果,探究蓖麻体内镉的解毒机制非常重要。选择镉高富集的蓖麻品种淄博8号(ZB-8)和镉低富集蓖麻品种航蓖8号(HB-8)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发现,从耐性指数看,ZB-8比HB-8具有较高的耐性。对蓖麻叶片中亚细胞组分进行分析,发现ZB-8的叶片中镉主要结合在金属富集颗粒及热稳定蛋白,其叶片中生物解毒组分的含量显著高于HB-8(P0.01)。同时对ZB-8和HB-8叶片、木质部和韧皮部液中谷胱甘肽(GSH)和植物络合素(PCs)含量进行分析,发现HB-8韧皮部GSH含量显著高于ZB-8,且HB-8木质部液及韧皮部液中PCs含量均显著高于ZB-8(P0.01)。木质部和韧皮部液中高浓度的PCs与镉结合,可能降低了镉在HB-8中的迁移能力,从而导致镉在HB-8叶片中富集量较ZB-8低。同时ZB-8叶片中较高浓度PCs降低了镉在其体内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以Y-1苹果矮化砧木为试材,运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通过显微镜观察辨析其1年生枝条各组织的解剖结构,为更加深入精确地研究苹果矮化砧木枝条解剖结构与矮化性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表明,苹果矮化砧木Y-1 1年生枝的大体结构包括周皮、皮层、维管系统、髓和髓射线,其中木质部和韧皮部有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部,韧皮射线、木射线、髓射线贯穿其中。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组织界线不明显;在显微结构下,与矮化关系密切的导管容易辨别,管胞难以辨别,筛管、伴胞可以辨别,但具有输导作用的导管、筛管需用更精细和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分辨研究。今后应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对苹果矮化砧木1年生枝的各种组织解剖结构与乔化砧木进行更准确精细的比较,以找出更多与矮化有关的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甜樱桃矮化砧木矮化机理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六种甜樱桃砧木为试材,对其根皮率、根导管面积、根导管密度、根导管总面积/木质部面积比值、根木质部面积/横断面积比值、枝皮率、枝导管面积、枝导管平均总面积/木质部平均面积比值和枝木质部面积/横断面积比值等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砧木间各测定值存在较大差异,可以认为根皮率,枝导管密度、根、枝导管总面积/木质部面积比值和根、枝木质部面积/横断面面积比值可以作为预测甜樱桃矮化砧木矮化性的综合指标,为今后甜樱桃矮化砧木的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植密度对丹参根系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的一年生丹参进行根系形态学研究,测定根系深度、根幅、根条数、根系总表面积、根干鲜重、根直径及根韧皮部与木质部之比等相关指标,并根据其综合指标来确定最适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在株行距为20 cm×25 cm时,单株根系生物产量最高,干重、鲜重分别为57.48 g和174.76 g,根条数最多,根系总表面积最大(1 753.29 cm2),韧皮部与木质部之比最大,为1.28。  相似文献   

14.
栽培与野生丹参根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栽培与野生丹参根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在解剖横切面上,栽培与野生丹参根的周皮、韧皮部、木质部具有显著差异.栽培丹参根的周皮细胞层数少、色淡,韧皮部与木质部比值小,而野生丹参根的周皮细胞层数多、颜色重,韧皮部与木质部比值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作物的吸钾能力及其与根系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和苕子在不同土壤(黑淤土、高砂土、白土)上的吸钾特性与钾肥肥效,作物根系参数变化间的关系。初步结果:小麦吸钾能力大于苕子,主要是前者利用土壤非交换性钾的能力较强,这两者根系的总活跃吸收表面积间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并且作物吸钾量,生物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此外,不同土壤上同种作物的根系生物产量、根系活力与作物吸钾量间也呈正相关,单位根重的阳离子交换量,苕子>小麦,它受土壤供  相似文献   

16.
巨龙竹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巨龙竹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对其竹笋发育中各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发现:巨龙竹茎的顶端结构为原套—原体结构(原套为1层细胞),在旺盛发育的幼茎的节和节间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秆茎的节间维管束为断腰型和双断腰型,节部维管束的木质部导管与韧皮部筛管的排列均无规律,并具有多层密集的细胞组成的“韧皮部结”;叶肉细胞包括指状内摺的臂细胞、不规则细胞及放射状细胞,并在维管束两侧具有无色透明的大型梭形细胞,其中脉的维管束往往与许多小维管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的维管系统;根的顶端原始细胞为圆锥状排列的原始细胞群,未见典型的组织原分区。  相似文献   

17.
● Aboveground to belowground energy transfer. ● Importance of symplasmic nature of sieve tubes. ● Hydraulic, electrical and chemical energy transfer. ● Decreased soil organic C storage over 8000 years. Interactions between above and below ground parts of plants can be considered under the (overlapping) categories of energy,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Solar energy powers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by above ground structures, and drives most water uptake through roots and supplies energy as organic matter to below ground parts, including diazotrophic symbionts and mycorrhizas. Material transfer occurs as water and dissolved soil-derived elements transport up the xylem, and a small fraction of water moving up the xylem with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other solutes down the phloem. The cytosolic nature of sieve tubes accounts for at least some of the cycling of K, Mg and P down the phloem. NO3 assimilation of above ground parts requires organic N transport down phloem with, in some cases, organic anions related to shoot acid-base regulation. Long-distance information transfer is related development, biotic and abiotic damage, and above and below ground resource excess and limitation. Information transfer can involve hydraulic, electrical and chemical signaling, with their varying speeds of transmission and information content. Interaction of above and below ground plant part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 of storing atmospheric CO2 as organic C in soil, a process that has decreased since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杂交种鲁单818(LD818)为试材,采用石英砂盆栽方法,研究了LD818植株体内磷素循环及磷钙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影响玉米株高、茎粗及叶面积,LD818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较正常条件下分别降低5.37%、26.14%和7.66%,其各器官的干重、磷含量和磷素循环较正常条件下均降低;水分胁迫10 d后LD818整株干重是正常条件下的87.5%,上部叶磷积累量是正常条件下的51.3%,木质部和韧皮部中运输的磷分别是正常条件下的22.0%和39.8%。这说明水分胁迫降低玉米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各器官磷素的积累及木质部韧皮部中磷的运输,而促进中下部叶中磷素向上部叶的运移。  相似文献   

19.
天葵"块根"是由主根及下胚轴共同膨大形成,天葵药材的形态本质应为肉质直根。天葵肉质直根的增粗主要原因是由于木薄壁细胞产生三生形成层,形成大量三生维管束;以及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中薄壁细胞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0.
在植物体内,Liml基因与木质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富含AC的Pal盒结合,转录调控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该研究组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和realtime PCR方法,首次从美洲黑杨形成层cDNA中分离出PdLimlcDNA全长,并进行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美洲黑杨PdLimlcDNA片段总长为952 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大小为594 bp,可编码长度为19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Liml和水稻OsLiml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82.1%和78.2%.组织特异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dLiml基因在场树根、茎、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模式却不同:PdLiml在成熟叶片和成熟木质部中表达丰度最高,在树皮、根部、韧皮部和形成层表达丰度较高,在未成熟木质部有少量表达,在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丰度最低.在此基础上,以pBI121为表达载体,构建了在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PdLiml基因的正义(pBI121-CaMV35S-sensePdLiml)和反义(pBI121-CaMV35S-antisense PdLiml)类型的双元植物表达载体.该研究为杨树PdLiml的基因工程改良木材纤维品质性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