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5份海岛棉品种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15份海岛棉品种的9项产量性状指标,5项品质性状指标和12个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中单铃重、子指和衣分的变异系数最小;5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都较小;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5份品种在欧氏距离为2.90处可分为三大类,聚类结果与系谱分析结果较为一致。指出今后海岛棉育种应加强优异资源的引进和综合育种技术的应用,从而带来新疆海岛棉育种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新疆海岛棉育种目标性状多元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疆海岛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进行多元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旨在为海岛棉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异亲本。相关分析表明,新疆海岛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966%,前3个主成分主要凝聚的生物学信息是品质和产量因子;根据新疆海岛棉各种质基于育种目标性状的综合主成分值,评选出9份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并对综合主成分值排名前50的材料,基于前3个主成分值进行二维排序分析,评选出13份品质性状优良种质,11份品质、产量均占优的种质。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表明,在欧式距离为5时,130份资源被聚为六个类群,其中92.308%的种质均聚在了第Ⅰ大类群,品系07NH-68和11-616分别被单独聚在第Ⅴ和Ⅵ类群。上述结果表明,基于育种目标性状主成分聚类群中的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新疆海岛棉在长期以来的育种过程中所追求的育种目标性状较单一和相似;主成分分析和二维排序分析2种方法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价出新疆海岛棉优良种质资源,为新疆海岛棉品种遗传改良中种质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外源SATI基因导入对海岛棉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棉花吐絮期的株高、始节高、始节数、果枝数、有效果枝数、铃数和有效铃数等农艺性状及棉花收获期的皮棉检测结果为依据,对6个(K2-ZKY2、K2-ZKY4、K2-ZKY7、C6-ZKY2、C6-ZKY8、C6-ZKY106)转SATI基因海岛棉品系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CR及Southern blot方法验证SATI基因已经导入海岛棉中。SATI基因的导入对6个海岛棉品系的农艺及产量性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受体海岛棉相比,外源SATI基因的导入对不同海岛棉品系的影响不同,K222转SATI基因品系的3个表型性状(产量性状、农艺性状、纤维性状)与受体之间无显著差异,C6015转基因品系的表型性状与受体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棉纤维含糖规律及降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新疆海岛棉300份原始材料;3个区试点的8个海岛棉供试品种;选用新疆自育的海岛棉5个零式果枝型品种(系)和外引的海岛棉4个长果枝品种(系),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配置杂交组合及相应的回交组合,分别进行海岛棉纤维含糖量与其品质、微观结构、生态条件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和海岛棉纤维含糖量的遗传研究。建立了棉纤维含糖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和海岛棉综合性状数据库。系统地探讨了海岛棉纤维含糖量与比强度、微观结构参数、生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了海岛棉“高糖低强”的微观原因。以实验数据为依据报道了海岛棉纤维含糖量是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提出了认遗传育种、优化纤维晶区取向性、调控发育、耕作栽培、提纯复壮等综合技术措施来解决新疆海岛棉“高糖低强”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岛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岛棉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关系及筛选优异性状的海岛棉种质,为海岛棉优异性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75份海岛棉12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权重和利用隶属函数产生综合评价值D进行海岛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结果】表型性状变异范围在6.40%—28.10%,海岛棉类型较丰富;海岛棉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7—2.05,各性状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国内外海岛棉资源遗传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国内,新疆与疆外海岛棉资源遗传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将12个表型性状转换为3个综合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9.34%、18.03%和10.63%,累计贡献率为78.00%,第一主成分荷载较大为株高、始节数、始节高、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单株籽棉重和单株皮棉重,代表生长及有效产量因子;第二主成分荷载较大为衣分、单铃籽棉重和单铃皮棉重,代表单铃产量因子;第三主成分荷载较大为蕾铃脱落数,代表蕾铃脱落因子;海岛棉资源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外极端种质差异不大,表现中等的海岛棉资源材料国内较多,在国内,疆外极端种质所占比例较高,新疆与疆外中间型种质差异较小;通过聚类分析将175份海岛棉资源分为4个类群,Ⅰ类群是矮秆、低产的较差种质;Ⅱ类群是高衣分、单株皮棉重较高的潜在增产种质;Ⅲ类群是综合性状较好的优异种质;Ⅳ类群低重心、衣分较高的极端特殊种质,综合评价筛选到综合性状较优的2个品种:XH30和270;利用逐步回归筛选到海岛棉种质评价的5个关键性指标(株高、始节高、果枝数、单铃皮棉重和单株籽棉重)。【结论】参试海岛棉种质资源类型较丰富但遗传多样性较差;株高、果枝数、衣分和单株皮棉重在各基因型中呈正态分布,其余性状呈偏态分布;参试种质分为4个类群;株高、始节高、果枝数、单铃皮棉重和单株籽棉重5个指标可作为海岛棉种质评价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新疆是我国棉花自然生态条件最适宜的地区,发展海岛棉生产十分有利.为了提高海岛棉产量,种植趋向于高密度栽培.海岛棉性状为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支配和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性状间彼此关联,不同密度下必然会对产量及构成因素在空间分布上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密度下海岛棉产量性状的空间分布,为海岛棉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海岛棉抗病材料06-146和感病材料新海14的杂交群体为材料,考察了该群体的亲本、F1以及F2~F2∶5代家系,借助方差分析得到了枯萎病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病级的增加,株高、果枝数等性状低于对照,并且与产量相关性状下降明显。表现出了海岛棉枯萎病的致萎缩及减产的危害。运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考察了病级与海岛棉产量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海岛棉产量与病级呈显著的负相关,同时与果枝数和株高呈负相关,也反应出枯萎病对海岛棉具有减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岛棉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为培育高产优质的海岛棉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测定海岛棉06-146×新海14号的107个F2∶5,家系的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利用SPSS软件进行关联度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明确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产量性状受纤维品质的影响比较小;产量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无论是直接通径系数还是最后的净效应值,其作用均是铃数>单铃重>衣分,偏重铃数和单铃重的选择,将有利于海岛棉产量的提高;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表明:直接通径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上半均长>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整齐度;上半均长、比强度、马克隆值是影响纤维品质的最重要因素.[结论]产量性状受纤维品质的影响比较小;影响产量构成的三大因素为铃数、单铃重、衣分,偏重铃数和单铃重的选择,将有利于海岛棉产量的提高;然而上半均长、比强度、马克隆值是影响纤维品质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当前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的评价、保护及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选育具有代表性的130份海岛棉品种/系,基于其24个主要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Q型聚类分析.[结果]24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25.77;,叶片大小变异系数(53.32;)最大,整齐度指数变异系数(1.00;)最小;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439,单株结铃数多样性指数(2.237)最大,纤维颜色多样性指数(0.288)最小;数值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水平极显著高于描述型性状,但其变异度不如后者丰富.当欧氏距离为20 h,130份新疆海岛棉资源被聚为Ⅰ(60份材料)、Ⅱ(70份材料)2个大类群,当欧氏距离为15时,Ⅰ类群被划分为A(26份材料)和B(34份材料)2个亚群,Ⅱ类群被划分为C(10份材料)和D(60份材料)2个亚群,且各类群之间部分纤维品质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论]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度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数值型性状有遗传改良和利用潜力,有明显的类群关系,且各聚类群之间表现出了明显区域性和显著品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当前四倍体棉花的主栽品种是陆地棉与海岛棉,陆地棉产量高且适应性好,海岛棉纤维品质优异但产量一般。EXO70是胞外分泌体(exocyst complex)中的关键亚基,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和分析陆地棉与海岛棉EXO70基因家族成员,并研究其在纤维发育、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功能,有助于揭示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性状差异形成的分子基础。【方法】从拟南芥数据库(TAIR)获取EXO70家族蛋白序列作为参考序列,采用HMMER、ExPASy、MEME、TBtools等分析工具对陆地棉TM-1和海岛棉Hai7124基因组中EXO70家族成员进行鉴定与分析,系统比较该家族在基因表达模式、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逆境响应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通过对陆地棉和海岛棉的基因组水平分析,均鉴定出54个EXO70家族成员,根据系统进化发育可将其分为8个分支。陆地棉和海岛棉同源基因可一一对应,分布在陆地棉与海岛棉的20条染色体上,绝大多数成员为单外显子,但是两者间有12对同源基因在阅读框序列上存在较大差异。陆地棉与海岛棉大部分同源基因表达模式类似,但在同一纤维发育时期表...  相似文献   

11.
柱头外露棉株的形态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出远缘杂种后代的多样性。根据这些可划分类种质类型。按主要形态指标和光周期效应,种质可分为陆地棉型、海岛棉型、陆海棉型和海陆棉型;按感光性反应,种质可分为强度光型、中感光型和弱感光型;按株高等点,种质可分为筹杆型和中杆型。  相似文献   

12.
化学杀菌剂和生防菌对棉花黄萎病联合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化学药物和生防菌对棉花黄萎病联合作用机制,将绿色木霉菌与多菌灵等化学药物结合使用,通过检测棉花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与棉花黄萎病发生之间的关系表明,绿色木霉菌与多菌灵防治棉花黄萎病有协同作用,而五氯硝基苯和利福平与绿色木霉菌则没有协同作用,从而为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结合找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陆地棉棉秆解剖构造和基本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棉秆的解剖构造、纤维形态、组织比量、基本密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棉秆构造与阔叶散孔材构造很类似,棉秆木质部含量为81.46%,木纤维含量62.22%;棉皮纤维长度1 654μm,长宽比96,壁腔比0.98;木纤维长度1 023μm,长宽比52,壁腔比0.5;棉秆各部分基本密度为根部0.353 g.cm-3、地表处0.388 g.cm-3、高40 cm处0.319 g.cm-3、高80 cm处0.272 g.cm-3。从测定结果来看,木纤维含量高,纤维长度长、长宽比大、壁腔比小于1,是很好的造纸和纤维工业用材。另外结合我国木材资源紧缺以及材料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棉秆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棉花生产分析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是山东省重要经济作物。自1985年以来,山东棉花生产长期处于徘徊滑坡状态。本文从棉花生产经济系统的核心(政策、科技、投入)出发,分析山东省棉花生产演变,理清面临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周保平  陈立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51-13952
新疆南疆棉花高效生产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开源软件的综合决策支持平台,由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组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为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两部分。专家系统部分的实现以Pyclips作为接口组件,实现与NASA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CLIPS的交互;决策支持系统部分通过Python语言实现科学数值计算以构建决策系统的核心——模型库和模型库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既可增强用户的综合信息化服务能力,也可提高其科学管理,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定量决策。  相似文献   

16.
摘要:根据2002~2007年河北省和全国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对国审棉花新品种冀228的遗传背景、丰产稳产性、纤维品质及抗病虫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选出适宜种植地区。结果表明:冀228渗透有海岛棉血统,遗传背景丰富,丰产稳产性好,纤维品质优异,属Ⅱ型棉花品种,抗病虫性强,适宜黄河流域广泛种植,尤其适宜高水肥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的乡镇级棉花面积提取与长势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面积及长势信息是棉花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山东广饶县丁庄镇为研究区,以CBERS01和HJ1B卫星图像为信息源,选取棉花信息较为突出的时相,经几何校正、腌膜、图像增强等预处理,在分析研究区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棉花种植面积.利用2009年棉花生长期4个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分析棉花生长过...  相似文献   

18.
“棉蚜测报与综合防治专家系统”是由知识库(KnowledgeBase)、推理机(InferenceEngine)、数据库(DataBase)和用户接口(UserInterface)4部分组成。专家系统将有关棉蚜的知识编写成一条条规则存储在知识库内。推理机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推理,一旦虫害蔓延,专家系统会根据棉蚜数量生态模型作出判断,把测报和防治方法提供给农户。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探空、加密地面资料、卫星云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对2012年8月4~5日"苏拉"台风倒槽形成的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副热带高压和华北高压对峙造成了这次大暴雨过程,是典型的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过程;倒槽东侧东南低空急流从低纬海上为大暴雨区输送了丰富的热量和水汽,同时,在它的左前方成为强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的源地;海上新生成台风西移逼近,台风外围气流的叠加,暴雨增幅;卫星云图上,团状的、密实的强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是造成短时强暴雨的直接原因;高层反气旋的增强,加强了高空的抽气效应,使辐合上升加强,暴雨增幅。  相似文献   

20.
一种棉花叶面积预测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排水试验中,棉花叶面积的实体测量是试验中非常耗时的一项工作.对在棉花叶片不发生破坏和无叶面积仪的情况下快速测量棉花叶面积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棉花叶面积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