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经过圆角强化的曲轴,相对圆角不强化的曲轴,其疲劳强度大幅提高,按照存活率为99.9%的弯矩疲劳极限M-1计算,为圆角不淬火的2.1倍,对延长曲轴乃至柴油机的寿命、防止曲轴断裂等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批量生产应用表明,圆角强化后的曲轴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以我厂生产的S195柴油机为例,利用长期积累的数据,就球铁曲轴中珠光体含量、抗拉强度、热处理强化方法和铸造缺陷等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进行探讨。该曲轴采用的球铁牌号为QT60—2(GB1348—78),  相似文献   

3.
球铁曲轴激光淬火强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介绍了曲轴激光淬火强化系统,采用千瓦级快速轴流激光器对球铁曲轴进行激光淬火强化试验,探讨了曲轴激光淬火强化时轴颈和圆角的激光扫描轨迹方式、功率密度及扫描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球铁激光强化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曲轴激光强化工程应用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球铁曲轴经激光淬火强化后,能获得较高的表面硬度和残余压应力,因而能有效的提高和改善曲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用气体软氮化强化农用柴油机球铁曲轴的研究始于1974年。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现已研究成功,并应用于生产实际。 球铁曲轴通过这种途径强化后,和一般正火状态的曲轴相比,其弯曲疲劳强度提高45~70%,耐磨性也显著提高。从而基本上消除了球铁曲轴的断裂现象,使断轴率从原来的0.5~2%,降低到1/2000以下;而第一次大修寿命由原来的1000~1500小时提高到5000小时,大大提高了球铁曲轴的质量和实际使用效果。 本文着重介绍主要试验结果,也探讨了内部机理,并简要地提供了生产应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圆角滚压是提高曲轴疲劳强度和综合机械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曲轴圆角滚压强化机理、工艺过程、滚压变形影响因素、滚压强化系统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曲轴的强度研究方法与曲轴疲劳寿命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曲轴强度研究的几种简化模型 ,着重分析讨论了有限元技术在曲轴强度研究中的应用 ,提出规范化曲轴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论点 ;论述了提高曲轴疲劳寿命的 3种途径 ,指出进行曲轴滚压强化关键工艺参数设计理论的研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高立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1):176-179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对175A型柴油机曲轴疲劳寿命的影响,取得了数值仿真条件下曲轴过渡圆角处残余应力场的数据,数值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数值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较为接近,从而验证所采用的材料本构模型、冲击波峰值压力和冲击波作用时间是精确的.通过此类激光冲击强化仿真分析,可优化激光冲击的相关参数,使曲轴过渡圆角产生有利的残余应力场,从而为激光冲击强化曲轴提供优化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8.
本溪曲轴工业集团公司(本溪曲轴厂)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农业部生产多种汽油机、柴油机曲轴的国家大型二级企业,辽宁省先进企业、辽宁省农机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该企业拥有雄厚的生产技术实力,固定资产原值2亿多元.职工50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85人,拥有万吨曲轴铸造生产线和12条冷加工曲轴生产线,各种专用、通用设备1693台,可生产15个系列55个品种。年  相似文献   

9.
曲轴圆角滚压强化工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圆角滚压是提高曲轴疲劳强度和综合机械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曲轴圆角滚压强化机理,工艺过程,滚压变形影响因素,滚压强化系统等几个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1.SD1105型柴油机 该产品开发于1990年,顶置气道,花瓣形燃烧室,单轴平衡。由于设计了强化的机体和曲轴,曲轴在转速比同类产品高200r/min的基础上仍有较好的可靠性。其零部件与195型柴油机有较高的通用性,且工艺特征尺寸相同,方便了使用维修和生产,而且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南方同类机型低100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高压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的内泄漏,尤其是轴向泄漏问题,对齿圈与泵体间隙处的轴向泄漏通道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简化模型,应用Fluent软件计算得到通道内压力沿周向分布的规律,采用所得公式与参数对轴向泄漏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渐开线内啮合齿轮泵在采用间隙补偿机构时,进出油方式由轴向变为径向,从而导致了轴向泄漏;轴向泄漏与其他途径的泄漏相比更大,是影响该结构泵容积效率的主要因素,轴向泄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齿圈与泵体公差的选择,配合间隙越大,轴向泄漏越大;同时,轴向泄漏也受齿圈偏心率的影响,泄漏量随偏心率的增大而减小.经分析得知,为保证泵在高压下能够保持一定的容积效率,在设计时需要严格控制齿圈与泵体双边间隙的上限值.同时,通过合理的径向力平衡设计控制偏心方向,可以有效利用高压下偏心率的变化缓解一部分轴向泄漏.  相似文献   

12.
蒙特卡洛仿真法在尺寸及公差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机械工程设计中所采用的几种尺寸及公差设计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应用蒙特卡洛仿真法进行尺寸及公差设计的新方法。探讨了采用该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解决三维尺寸及公差设计问题的实现方法。在尺寸及公差设计中,该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可以获得高的计算精度。以机械零部件为例,详细说明了应用该方法进行三维尺寸及公差分析的过程,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清选是联合收割机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其工作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联合收割机的整机性能。为此,针对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能描述纵轴流滚筒脱粒后清选机理的现状,设计了纵轴流清选试验台。试验台工作部件更换调整方便,运动参数可实现无级调节;设计了能够分析脱出物和清选后籽粒空间分布的接料箱;采用了工控机和PLC相结合的测控方法,实现了工作部件转速、扭矩、频率和风速等参数的实时采集、显示与处理;模拟和再现了纵轴流滚筒脱粒后作物清选的全过程,进行理论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于桑叶采摘机主运动系统的精度要求较高,为了降低各相关零部件的加工难度,而又能保证主运动系统的装配精度,对桑叶采摘机主运动系统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然后采用修配法和调整法对主运动各零部件的公差进行分析计算.在采用修配法计算时,将平面尺寸链转化为直线尺寸链,以活塞销钉到活塞端部的距离A1为修配环,最后计算出修配环的尺寸.对于桑叶采摘机来说,由于调整件接触处的刚度要求不高,采用调整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阐述利用SolidWorks对轴类零件的建模方法。通过SolidWorks中的Simulatio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零件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不用经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就可以校核轴的设计合理性。通过评估优化算例进行优化,实现轴类零件的最优化设计,设计过程中要抓住设计参数间的关系及其对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立式轴流泵维护检修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华 《排灌机械》2007,25(6):24-26
以佛山市丰收排水泵站为例,介绍该机组立式轴流泵的基本结构、主要部件及部件在运行中的作用,分析了轴向轴瓦、盘根、上橡胶轴承、下橡胶轴承、轴承套、叶片及叶轮的受力情况及其易磨损部位。通过总结立式轴流泵的日常管理、维修及其故障处理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维护检修立式轴流泵轴承的方法和步骤,总结出立式轴流泵在维护保养和检修过程中关键性技术及有关注意事项,可为维修技术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快速处理问题提供指导,从而提高立式轴流泵的维护、检修效率并延长立式轴流泵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小现有联合收割机整机的尺寸,增加现有联合收割机在丘陵地区通过的灵活性,提出了将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横置式脱粒滚筒改为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方案。同时,设计了一种小型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试验台,可清晰地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主要工作部件的转速、扭矩、功耗和物料的喂入速度,以及在不同工况下脱粒装置的工作性能。当立式轴流脱粒滚筒的长度达到900mm时,整个脱粒装置的脱粒总损失率、含杂率及断穗籽粒率分别为1.43%、31.87%和1.06%。  相似文献   

18.
纵轴流脱粒分离-清选试验台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设计的纵轴流式脱粒分离-清选试验台以切流与纵轴流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风筛式清选装置为核心,采用可组合的模块化结构,工作部件结构和运动参数的调整简单、方便,可获得多个工况下脱粒分离、清选性能指标以及脱出物的分布规律.试验台以工控机和信号采集卡作为硬件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VC++编写的测控软件系统可以对试验过程中工作部件的转速、频率、扭矩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显示、处理与分析,为纵轴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清选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4LQZ-6型切纵流联合收获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4LQZ-6型切纵流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和总体结构,论述了切流脱粒分离装置、强制喂入装置、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和风筛式清选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与设计参数。田间性能测试表明:该机收获产量6605 kg/hm2小麦时总损失率为0.2%,破碎率和含杂率均为0.1%,机具生产率为1.47 hm2/h;收获产量8021 kg/hm2水稻时总损失率为1.7%,破碎率和含杂率分别为0.9%和0.8%,机具生产率为2.27 hm2/h,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炼油装置能够连续性生产的要求,对泵轴的密封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研究出用于输送高温热油的磁力泵技术.运用CFX软件对高温高压磁力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磁力泵流场的压力、速度、流线分布,比较磁力泵在高温热油介质和常温常压水2种介质下的外特性曲线,同时分析模型泵的轴向受力情况,验证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设计的高温高压磁力泵适合在1.0Qd~1.6Qd的流量区间内工作,此时内部流线较为顺畅,叶片压力分布均匀,叶轮叶片未出现脱流现象,运行状况良好;介质的物理特性对磁力泵外特性性能曲线影响不大,磁力泵在高温热油和常温水2种介质下均可适用;内磁转子产生的轴向力相对于其他因素产生的轴向力较小,高温高压磁力泵产生的轴向力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叶轮流道受到的合力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叶轮各部分的静压力减小,总的轴向力减小;对磁力泵的水力结构及轴向力进行了校核,可为高温高压磁力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