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果树高接是嫁接技术的重要分支,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生产上,高接可以提高果树的抗寒力,更新果树品种,促进果树早期丰产,弥补授粉品种的不足,使果树产量显著提高。一、适宜的高接砧与中间砧1.苹果类基砧(即高接砧):山定子、海棠果。中间砧:大苹果(国...  相似文献   

2.
苹果砧木的抗寒性田间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苹果2种基砧和15种矮化中间砧的抗寒性田间比较试验表明:基砧小金海棠抗寒力强。矮化中让砧77—34抗寒力强,与GM256相当,抗寒力较强矮化中间砧为CX4、O3、B9,珠美海棠抗寒性最差,小金海棠和77—34砧木嫁接金红、寒富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是寒地苹果栽培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苹果2种基砧和l0种矮化中间砧的抗逆性田间比较试验表明:基砧小金海棠抗黄化能力极强。在中轻度盐碱地(春季测定全盐量为3.6‰-4.1‰)栽培表现优良;矮化中间砧77—34抗寒力与GM256相当,抗黄叶病能力较强;这些砧木嫁接金红、寒富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是寒地苹果栽培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4.
矮砧栽培是目前国内外苹果生产的趋势,矮砧苹果的果实品质已成为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从外在品质及内在品质2个方面就砧木对苹果接穗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比较了2种嫁接方式(自根砧与中间砧)对接穗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探讨了砧木对苹果接穗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乔化砧木相比,矮化砧木对接穗品种果实品质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与外在品质相比,砧木对苹果接穗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寒地以GM_2 56做中间砧 ,进行苹果矮化密植栽培 ,与乔化稀植栽培相比 ,效益可提高 9倍。其关键的建园技术是 :营养面积以每株 6m2 较合适 ;树盘盖膜可提高定植成活率与加快生长 ;先定植砧木后高接生产品种 ,可提高定植成活率 ,促进芽萌发 ,提高嫁接率和早期产量。  相似文献   

6.
矮化密植栽培是当今世界果树栽培发展的总趋势,它是果树获得早果、丰产、优质、高效益的重要栽培方式[1~4],是当今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利用矮化砧是达到矮化密植栽培的主要途径[5].矮化砧木的利用,有矮化自根砧和中间砧两种方式,我国矮化栽培多为中间砧[6],实现苹果矮化栽培的最主要途径是利用好矮化砧木,砧木与接穗之间相互作用,使砧木和接穗表现出不同的性状,有些性状的改变会影响到产品的品质、抗性及产量,进而影响经济效益[26].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高接栽培的意义,分析高接栽培抗寒力的原因,并总结了高接栽培技术,包括高接方法、高接部位、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寒地果树高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于理明  薛涛  闫鑫 《农林科学实验》2013,(21):111-111,113
介绍了高接栽培的意义,分析高接栽培抗寒力的原因,并总结了高接栽培技术,包括高接方法、高接部位、接后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寒地果树高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苹果矮化砧木辽砧2号抗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荣志祥  伊凯  谷大军  刘志  杨峰  张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83-7684
[目的]为选育抗寒的苹果矮化砧木提供依据。[方法]用枝条电泳和区域栽植的方法,对新型苹果矮化砧木——辽砧2号进行抗寒性试验。[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辽砧2号半致死温度比M26低-7.7℃,比抗寒性极强的山丁子仅低-2.2℃。在辽宁省新宾县、铁岭县年平均气温为6.1~7.0℃的寒地苹果栽培区栽植,4年生的辽砧2号砧木存活率达95%,比寒富苹果品种的存活率高15%,表现出很强的抗寒性。[结论]枝条电导是检测果树抗寒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根据内蒙古果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寒地果树获得丰产为主要目标,进行了苹果、梨、葡萄丰产综合技术,单项增产措施、抗寒栽培、生物学指标、抗寒生理及丰产生理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丰产栽培方面:选出了适于我区发展的品种;提出了提前结果和早期丰产的措施及生物学参数;总结了葡萄嫁接栽培、苹果和梨高接栽培等抗寒栽培方式的技术关键;肯定  相似文献   

11.
矮化中间砧(GM256)栽植深度对金红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化密植最主要途径之一是利用矮化砧,选用合适的矮化砧是当地果树矮密栽培的主要措施.由于苹果抗寒矮化中间砧GM256的育成,使寒地苹果矮密栽培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葡萄嫁接亲和力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寒地栽培葡萄,因冻根问题而提倡嫁接栽培,生产中已充分肯定了其应用价值。但砧穗组合直接到亲和力、生长结果状况和接口的牢固程度,因此选择最佳砧穗组合十分重要,本文经10余年的田间试验,对多种砧木的生长状况和适应性进行了观察;并嫁了多种接穗,从不同组合的表现分析了各种砧木的应用价值。贝达、北醇、里山二号、公酿二号可作为大多数葡萄品种的优良砧木;山葡萄抗寒力极强,但与生长势强,枝条粗的品种嫁接,小脚严重,埋土时折断,生产中须慎用,河岸葡萄是有望的良好砧木。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分析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栽培面积、生产分布、矮砧类型及利用方式、品种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提出了山东省矮砧苹果适宜的栽培区域,包括胶东半岛栽培区、鲁中南山区、鲁西南冲积平原区、鲁西北冲积平洼区和鲁北滨海栽培区,并分别提出了各栽培区域适宜的矮砧类型、利用方式以及适宜品种;提出了山东省苹果矮化砧木栽培发展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分析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栽培面积、生产分布、矮砧类型及利用方式、品种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提出了山东省矮砧苹果适宜的栽培区域,包括胶东半岛栽培区、鲁中南山区、鲁西南冲积平原区、鲁西北冲积平洼区和鲁北滨海栽培区,并分别提出了各栽培区域适宜的矮砧类型及利用方式以及适宜品种;提出了山东省苹果矮化砧木栽培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寒地栽培葡萄,因冻根问题而提倡嫁接栽培,生产中已充分肯定了其应用价值。但砧穗组合直接影响到亲和力、生长结果状况和接口的牢固程度,因此选择最佳砧穗组合十分重要。本文经10余年的田间试验.对多种砧木的生长状况和适应性迸行了观察;并嫁接了多种接穗,从不同组合的表现分析了各种砧木的应用价值。贝注、北醇、里山二号、公酿二号可作为大多数葡萄品种的优良砧木;山葡萄抗寒力极强,但与生长势强,枝条粗的品种嫁接,小脚严重,埋土时易折断,生产中须慎用,河岸葡萄是有望的良好砧木.  相似文献   

16.
正一、果树高接换头的作用1.利用砧木提高抗性,如利用海棠砧可提高苹果的耐盐碱性,利用贝达砧可提高葡萄的抗寒性。2.改劣换优,可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3.如果高接的是授粉树品种,可缩短与其他品种的生育期。4.缩减育种程序,可提前观察、鉴定新品种。5.可做引种鉴定,可提早见果。二、果树高接换头的优点1.成活率可高达90%~95%。2.成形快,结果早,接后2年可成形,3年可恢复产量。3.应用范围广,在苹果、梨、  相似文献   

17.
寒富苹果一刀苗指以山定子为基砧,以寒富为接穗的寒富苹果苗木。二刀苗指以山定子为基砧,GM256为中间砧,采用高接技术的寒富苹果苗木。经过多年试栽,辽宁省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专家一致认为一刀苗只适合栽培在辽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苹果生产大省,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第三位和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模式也经历了稀植大冠、乔砧密植到矮化密植的过程,矮化中间砧是河北省苹果产区矮化栽培的主要应用形式。矮砧栽培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是许多苹果发达国家的主要栽培模式。矮砧栽培在我国引入较早,但发展缓慢,目前我国矮砧栽培面积占总栽培面积的不足10%,河北省不足1%,矮砧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提高苹果高效生产栽培意识,普及苹果矮砧栽培知识,推动苹果产业发展,本刊特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技术骨干鄢新民撰稿,就矮化苹果栽培的意义、矮化砧木知识、苗木标准、栽植技术、幼树整形技术等关键问题进行连续讲解,以饷广大基层苹果技术员和果农朋友。  相似文献   

19.
利用矮化砧有能使果树便于密植,提早结果早、丰产,易于管理等优点。选用抗寒的矮化砧能提高果树的抗寒能力。现在北方寒地栽植苹果普遍采用抗寒的GM256(吉林省果树研究所培育)矮化中间砧苗栽植大苹果。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培育由于环节多,育苗时间长,一般2~3年才能出圃,影响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为了探索矮化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是苹果生产大省,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第三位和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模式也经历了稀植大冠、乔砧密植到矮化密植的过程,矮化中间砧是我省苹果产区矮化栽培的主要应用形式。矮砧栽培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是许多苹果发达国家的主要栽培模式。矮砧栽培在我国引入较早,但发展缓慢,目前我国矮砧栽培面积占总栽培面积的不足10%,河北省不足1%,矮砧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提高苹果高效生产栽培意识,普及苹果矮砧栽培知识,推动苹果产业发展,本刊特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技术骨干鄢新民撰稿,就矮化苹果栽培的意义、矮化砧木知识、苗木标准、栽植技术、幼树整形技术等关键问题进行连续讲解,以饷广大基层苹果技术员和果农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