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蓝靛果忍冬在我区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北部岭南地区,当地群众俗称“羊奶子”,把变种宽叶蓝靛果忍冬称为“狗奶子”,黑龙江省勃利县群众形象地叫“山茄子”。蓝靛果忍冬属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灌木;生于湿草地、林间或山溪附近树高1~2m,枝条无刺细软;花对生、稀单生...  相似文献   

2.
蓝靛果的人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靛果又名鸟啄李、山茄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各省的山区半山区。在植物分类学上,蓝靛果是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10厘米;花期5—6月,花冠黄白色;果期8—9月,果实蓝黑色,近球形或椭圆形,长1.5厘米,果味酸甜。蓝靛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  相似文献   

3.
蓝靛果,学名蓝靛果忍冬,俗名狗奶子、黑瞎子食等,为忍冬科忍冬属的一个变种,是一种分布广、营养丰富的野生小浆果类植物。蓝靛果树高1米~2米,枝条无刺、细软,果实椭圆形或长圆形,果粒长10毫米左右。蓝靛果忍冬喜冷凉湿润性气候,抗寒能力强,在自然条件下休眠期气温为零下50摄氏度时亦可安全越冬。花能忍受零下8摄氏度,对热量要求不高,只要0摄氏度以上积温达到1300摄氏度-1500摄氏度,  相似文献   

4.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是蓝靛果的主产区之一.通过对伊春林区蓝靛果资源调查发现,其主要分布的品种为蓝靛果忍冬,但同时还分布着另一个变种,即宽叶蓝靛果忍冬,这一品系在伊春林区的分布范围相对狭窄.另外,还在海拔623 m左右发现宽叶蓝靛果忍冬的一个变异.通过生物学特性与形态特征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品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5种忍冬科植物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5种忍冬科植物为试验材料,移植1a后进行观察,研究其开花、结实特性,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叶芽萌发最早的是接骨木,最晚的是蓝靛果忍冬;花期最早开始的是接骨木和蓝靛果忍冬,花期最晚的是藏花忍冬;果实最早成熟的是蓝靛果忍冬,最晚的是蒙古荚蒾;花期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金花忍冬,达到了15d,最短的是接骨木和蓝靛果忍冬,只有9d;果实发育期最短的是藏花忍冬,只有29d,最长的是金花忍冬,达到了94d;总体来看,金花忍冬的生长状况最差,最好的则是接骨木。  相似文献   

6.
在牡丹江地区进行蓝靛果忍冬品种‘蓓蕾’的引种栽培试验,对2018~2019年蓝靛果忍冬蓓蕾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品种‘蓓蕾’能够正常生长和结果并表现出较好的植株和果实性状、较强的丰产性和抗逆性,可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蓝靛果忍冬栽培园地选择、建园、栽后管理、果实采收、运输、储藏等方面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蓝靛果忍冬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引进俄罗斯蓝靛果忍冬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东 《林业科技》2021,46(2):16-18
以引进俄罗斯蓝靛果忍冬不同品种果实为材料,对其果实形态性状、主要营养物质和重要功能物质等指标进行了观察测定,结合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其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引进俄罗斯蓝靛果忍冬不同品种果实形态性状、主要营养物质和重要功能物质等指标存在着显著品种差异,其果实品质优劣顺序为蓝纺锤>别列里>阿索里>格尔达>伊利亚特...  相似文献   

9.
<正>蓝靛果(Lonicera caerulea L.),俗称野葡萄,又名蓝靛果忍冬、山茄子、羊奶子、黑瞎子果和鸟啄李。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果实多汁,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味酸稍甜,多有苦味,可鲜食,还适于提取天然紫红色素、加工饮料、果酱、果露、果糕和酿酒等,被称作"笫三代果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充分发挥我县特有蓝靛果资源优势,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县政府在充分  相似文献   

10.
<正> 蓝靛果忍冬是一种食用野生浆果类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且出汁率高,系优良的酿酒和营养饮料原料。1982年,我们发现我县的野生蓝靛果忍冬资源分布集中,产量较高,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从1983年开始,对野生蓝靛果忍冬的形态特征、生物生态学特性、养分含最、资源分布及经济储量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对野生蓝靛果忍冬进行了移植、繁育和栽培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蓝靛果忍冬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靛果忍冬果实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医疗价值,是第三代水果家族中的新成员。对蓝靛果忍冬的栽培史、生态习性、实生苗培育、无性苗培育及果园营建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蓝靛果北方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靛果忍冬果实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医疗价值,是第三代水果家族中的新成员。对蓝靛果忍冬的栽培史、生态习性、实生苗培育、无性苗培育及果园营建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蓝靛果忍冬(Lonicera edulis Turcz.)为喜冷凉湿润性气候的多年生野生浆果类灌木,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探讨了高寒地区的光、热、水、土资源对蓝靛果忍冬的生态效应,综合分析与评价了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旨在为我国高寒地区良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家系间果实纵径和横径存在一定的变异,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17%和1.89%。以果实性状为主要评价指标,兼顾生长势,遗传表现和种粒数量,确定LQS 05和LQS 03为优良家系,果粒较大,变异较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用GA_3、IAA、IBA等3种植物外源激素对蓝靛果忍冬种子进行浸种试验,以探索不同浓度的不同激素对蓝靛果忍冬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GA_3、IAA、IBA对蓝靛果忍冬种子的萌发作用有不同的影响,浓度为500 mg/L的IAA对蓝靛果忍冬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促进效果最好;浓度为250 mg/L的IAA对蓝靛果忍冬发芽势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蓝靛果忍冬又称蓝靛果、黑瞎子果,是一种食用野生浆果类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出汁率高,系优良的酿酒和营养饮料的原料。文章对其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分根繁殖、水平压条、平茬繁殖及栽培管理的方法作了简要描述,并拟定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建议,为蓝靛果栽培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蓝靛果忍冬是伊春地区的乡土树种,随着伊春森林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蓝靛果忍冬人工栽培前景看好。本文主要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概述了蓝靛果忍冬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不同基质和激素对比试验得出:蓝靛果忍冬嫩枝扦插中,ABT效果最好,所采用的3个浓度处理插穗,其中浓度300ppm效果最佳;采用激素ABT处理效果最好,300ppm处理过的蓝靛果忍冬生根率达可到98%;三种激素随着浓度的增加对蓝靛果忍冬的生根率影响越明显;以河沙为基质的嫩枝插穗生根率可达80%;河沙+蛭石较适合作为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基质,生根率最高;激素对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生根率影响较大,ABT生根粉300ppm对于提高蓝靛果忍冬硬枝扦插生根率效果最好,较对照提高61%。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宽叶蓝靛果忍冬种质资源在小兴安岭林区的遗传多样性,运用ISSR-PCR方法对小兴安岭林区三处不同海拔梯度种群共46个宽叶蓝靛果样本进行遗传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运用经过筛选的10个引物检测到的宽叶蓝靛果基因条带清晰,稳定性高。(2)不同分布宽叶蓝靛果种群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大菁山种群和黄花山种群亲源关系较近。(3)宽叶蓝靛果组间基因流动性稍差,但组内基因流动性活跃,初步判断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包括土壤、气候等自然因子和种群内基因流动及杂合程度的复杂性,使宽叶蓝靛果种群形成了自身的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寒地浆果蓝靛果忍冬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蓝靛果忍冬杂交育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的远源杂交育种的成功率很高,12个杂交组合试验中有11个组合获得成功;授粉的最佳时期在去雄的第2天、第3天。  相似文献   

20.
以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新品种蓝心忍冬(L.caerulea‘Lan Xin’)、伊人忍冬(L.caerulea‘Yi Ren’)、黑林丰忍冬(L.caerulea‘Hei Lin Feng’)为材料,对其果实的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纵径/横径)、果柄长度等形态学性状进行调查,并测定了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等品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新品种在果形指数(纵径/横径)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而在单果重、纵径、横径、果柄长度、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方面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