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专用控释BB肥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稻专用控释BB肥在青紫泥为主的土壤上应用,早稻配方以N 18%、P2O5 12%、K2O 10%,晚稻配方以N 20%、P2O5 8%、K2O 12%为宜。全氮中速效氮和控释氮的比例为3~5:5~7。基施用量375kg/hm^2,并结合施用一定的速效氮肥。施用后早稻增产319.5kg/m^2,增产率为5.2%;晚稻增产429.0kg/m^2,增产率为6.4%,并具有省肥省工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稻应用喷施宝肥表现为增产。均以处理4(基肥+追肥尿素(15kg)+喷施宝增产效果最好,比处理2(只施基肥)亩增产40.5kg、25.1kg、增幅6.12%~5.38%;处理4比处理1(常规施肥)亩增产14.2kg、22.3kg,增幅2.19%~5.0%。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果美”植物增产肥在不同作物上不同时期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幅度小麦5.3%-7.59%,菜豆4.26%-7.59%,可以在小麦、蚕豆等作物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过两年水稻控释肥在水稻抛秧栽培上的应用试验表明,水稻施用控释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平均比常规施肥增产4.99%,经济效益提高5.88%。水稻控释肥做基肥一次施用,可满足水稻一造的营养需求,简化了水稻施肥技术,达到“省工、简便、低成本、增产、低污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元化成复合肥对番茄生理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康派三元化成复合肥对番茄的生理效应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肥供量在300~900kg/hm2范围内,番茄产量随供肥量增加而提高,增产9.09%~16.84%,复肥比等养分NPK处理增产5.88%。适量复肥不仅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呼吸强度,还激活了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了番茄粗蛋白9.62%~19.23%,总糖5.14%~14.73%,维生素C14.29%~21.90%,脂肪4.76%~14.28%,粗纤维17.86%。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作物增产增收新途径,改善品质,进行了“金农肥中肥”作底肥3kg/667m^2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金农肥中肥”可使作物生长健壮,平均增产15.1%~44.5%,并可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7.
葡萄什么时候喷施叶面肥、喷什么肥、喷多大浓度,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如幼果和浆果成熟期喷磷肥,能提高抗病能力,含糖量也显著增加;浆果生长前喷钾肥,增产7%~10%,含糖量增加1.5%~2.5%;浆果开始变软期喷施稀土微肥,增产10%以卜,含糖量提高0.6%左右,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浙江南部山区山高水冷.虽然土壤中含硅量较高,但由于二氧化硅风化缓慢.溶解度较低.无法被水稻吸收,造成土壤中有效硅营养缺乏(二氧化硅低于100毫克/千克),晚稻每公顷施用硅肥150~450千克能增产15%~18.5%。增产原凶是增施硅肥能增强水稻抗逆能力,提高水稻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专用缓控释肥氮素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5^N标记超级稻专用缓控释肥料,研究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氮素的利用率在超级稻上高达68%,比尿素撒施的高出25.2-32.9个百分点,在常规稻上达47.5%,比尿素撒施的高出13个百分点,而施用氮肥对土壤供氮有一定的影响,施氮后能促进土壤中原有氮素的矿化,在两年的大田试验中缓控释肥比对照用肥平均增产4%~8.23%。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配方施肥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陇东旱塬地区有机肥、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旱塬地区马铃薯每667m^2施有机肥4000kg,施N9.2kg,P2O5 4.2kg,K2O14.4kg的处理最优,较无肥对照区增产鲜薯990.6~1056.5kg/667m^2,增产率88.4%~99.6%,每千克纯养份可增产鲜薯35.6~38.0kg;同时农艺性状趋于良性化,较对照无肥单株块茎重提高129.4g,商品薯率提高20.3%,病薯率下降1.2%。  相似文献   

11.
对广西主要作物种植区土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木薯、大豆和花生的缺硫土壤分别占41.3%、38.5%、37.1%和31.6%。施用硫肥后,甘蔗、木薯、大豆和花生分别平均增产7.4%。11.1%、5.2%~7.9%、6.6%~8.7%和7.1%~9.5%。施用元素硫肥与施用硫酸根态硫肥的增产效果基本相当。甘蔗、木薯、大豆和花生对硫的吸收量约为50~60kg/hm^2.30-35kg/hm^2,22-28kg/hm^2和23-30kg/hm^2。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混合专用化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小麦专用肥、玉米专用肥、马铃薯专用肥在8个试验、示范点上的试验,表明施用专用肥均有增产效果。小麦专用肥平增产10.3%~14.66%;地膜玉米专用肥平均增产11.54%~16.88%,马铃薯专用肥平均增产13.14%~18%。增产效果依次为马铃薯专用肥〉小麦拟用肥〉地膜玉米专用肥。  相似文献   

13.
大豆增产8法     
1.追施花荚肥。大豆开花结荚期生长发育最旺盛,是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施用花荚肥能减少花荚脱落,促进籽粒饱满,提高品质。据试验,施花荚肥可增产15%以上。花荚肥宜在初花期施用,以氮、磷肥配合施用为好。每667平方米用尿素3公斤~5公斤、磷肥7.5公斤~10公斤,于大豆根侧5厘米处开穴施入,施后培土盖肥。  相似文献   

14.
闫新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291-12292
[目的]为验证控失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同时为控失肥配方优化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开展玉米控失肥对比试验,设10个处理。[结果]玉米施用5种28-6-6控失复合肥825kg/hm^2,比等养分三元素混肥(基施)增产10.5%.20.5%,比等养分BB肥增产0.7%-9.8%。平均氮素、磷素、钾素农学利用率分别为27.4%、40.1%、76.6%。濉溪县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施肥量为N300kg/hm^2、P2O5100kg/hm^2和K2O45kg/hm^2。[结论]控失肥增产效果明显,肥料利用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施用硅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稻施用硅肥试验表明,氮磷硅肥配合施用比单施氮肥生育期提前3d,分蘖率提高86.5%,增产19.4%;比氮磷肥配合施用生育期提前4d,分蘖率提高115.5%,增产10.6%;比氮硅肥配合施用生育期提前1d,分蘖率提高70.5%,增产6.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在不同土壤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草甸黑土、黑土肥力高,增产潜力大,土壤提供玉米产量为88.6~96%;白浆化黑土和破皮黄肥力较低,增产潜力小,土壤提供玉米产量为60~70%;因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增产潜力对作物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氮肥施用量与产量相应,施量继续增加增产幅度下降。不同土质对氮肥的增产效果:草甸黑土和白浆土每公斤尿素增产玉米2~3公斤。黑土每公斤尿素增产玉米3.32~6.56公斤  相似文献   

17.
作物施硫效应与土壤硫素平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几种主要土壤类型上,对几种主要作物进行了施硫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硫经济效益较好,小麦增产3.5%~13.4%,玉米增产3.5%~11.7%,大豆增产7.1%~13.5%。在施硫量相同情况下,小麦、玉米施硫磺增产效果大于石膏,而大豆施石膏的增产效果则优于硫磺。如要维持当前土壤硫素水平,每年需通过施肥补充3.1~5.6kg/亩。  相似文献   

18.
应用水稻专用长效控释肥在抛秧栽培上进行小区和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施用控释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比常规施肥处理增产0.85%~13.16%,最高苗数每hm^2减少了22.05万,而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有增加.施肥经济效益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用加拿大产硫95中量元素肥在大白菜上进行施硫和硫钾混合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增施硫肥叶色明显变绿,并抗霜霉病和炭疽病。增施硫肥比不施硫肥增产18.02%,硫钾混合施用增产40.7%。  相似文献   

20.
特大干旱年旱地冬小麦施肥效应及需肥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结合大田调查与土壤肥力测试,于1994~1996年在浮山县张庄乡,对特大干旱年旱地冬小麦的施肥效应及需肥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严重干旱情况下,氮、磷、钾及有机肥的增产效应都大幅度降低,从而使产量水平仅为142.1kg/亩,较丰水年(1995~1996年)减产57.4%。在需肥特点上,大旱年则表现出严重的失衡现象,即磷、钾肥的增产效应显著大于氮肥,有机肥则介于其间。有机肥在3000~6000kg/亩范围内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施钾肥可提高小麦产量16.8%~67.2%。进一步提出了优化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