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对哈尔滨市香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香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从农民、政府和医疗机构三个方面来维护参保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制度运行绩效、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家为改善农民健康保障、减轻农民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大举措。本文以萝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现状为例,浅析新农合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二、为什么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为了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帮助农民抵御大病风险。三、如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只要按照规定以户为单位缴纳一定费用,办理参合手续,领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即可从下一年度开始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看病补助。四、困难群众如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愿意参…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的目的在于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目前,医疗费用虚高仍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保障参合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李欢  王爱国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193-19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投入、农民参与、卫生部门配合的一种医疗互助共济机制.在广东省一个村进行的典型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建构一个以政府、农民和卫生部门为顶点的等边三角形模型,才能使之和谐健康发展;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是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重要因素,党对基层自治组织的信任度是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又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惠民工程,从1998年试点至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众多问题,这些问题已威胁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久稳定运行。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更加持久、有效、稳定运行,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产生效果的三方——政府、农民、医疗机构加以分析,并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玲霞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28-130,16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于传统合作医疗制度而言的,他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个人和集体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认真研究解决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问题,对于保障农民的健康、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京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长期以来,农民因负担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小病拖,大病扛"在农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切实解决广大农民就医难,自2003年北京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此项制度建立运行三年多来,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增强了农民集体抗风险能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中国农村的一大社会问题,因病导致的贫困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甚至影响到中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积聚的经济实力,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为解决中国9亿农民的看病难题,2002年10月中国政府做出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计划到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2004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于10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园地制宜,完善试点方案,并不断探索和总结,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推进试点工作。新型合作医疗的特点1.政府支持的力度加大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财政都给予支持。以家庭为单位按每人每年10元(部分东、中部地区稍高)交纳合作医疗金,同中央和地方每年每人补助的20元一起形成合作医疗基金。参与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每次到县、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凭合作医疗证可直接按比例报销部分医药贽。2.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是解决农民看大病支付不起费用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大病的概念包括住院治疗或者大额的赞用,也包括门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一项惠民政策,在对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中发现,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遗留影响、农民的意识水平、村集体经济实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的门槛、政府的服务态度与方式都是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为此,通过加大宣传、提高农民意识、探索个人筹资渠道、完善制度设计、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投入等措施,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结合政府主导下的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筹资成本及管理成本机制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的实例,得出商业保险机构的参与对新农合政策的有效实施有着正相关作用,即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存在一定的必要性,由此从政府、企业及农民自身角度出发提出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丽琴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28-129
从需求和供给2个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分析,指出参加新农合是农民的理性选择,但其供需矛盾仍旧比较突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旧困扰着广大农民。对此,提出了供方和需方双重激励模式以期促进新农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录贵  陈禄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79-17681
通过走访调查"新农合"制度在广西的实施情况,并在充分听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和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找出了"新农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农民存在抵制情绪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过8年的发展,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期。笔者以延庆县的农民为调查对象,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SPSS软件,采用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北京市新农合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这对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出结论是:参加新农合农民的年龄、去年是否报销新农合费用与延庆县新农合的整体满意度显著负相关;去年人均收入水平、实际报销比例与延庆县新农合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下的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云  王秀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80-13182
在分析农村医疗服务现状及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完善现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财政支持等政策,改善农村医疗服务状况,使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健康保障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方法,对贵州山区新农村建设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合作行为现状与原因,提出加快合作组织建设、完善项目管理等措施,以探寻政府、企业和农户个人等利益相关方多方共赢的合作形式,进而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新农合工作现状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寻求科学决策参考。[方法]量表设计及问卷调查后建立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借助SPSS17.0和SAS工具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需求满足程度、制度可靠性、疾病报销种类和服务态度为新农合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满足主体需求、完善制度、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化手续流程是提高满意度的主要方面;该模型方法具有科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分析,认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被削弱;并从供销合作社的农民盟友、组织特性和体系方面,分析了供销合作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方面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其思路是把握农村信用特点,以生产经营合作为基础,将信用合作融入经营服务体系,构建以专业合作社成员间资金互助为基础的农村融资服务新体系.提出了把握基本定位、着眼于体制和机制创新、与涉农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做好风险防范、政府应给予扶持等促进合作性金融建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铁军  来志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51-11552,11565
综述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以往经验的积累,提出了新型农民专业应继续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和坚持农户自愿入社,以期通过合作社改革与创新,使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并达到农民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制约因素与改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侠  戚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37-6239,624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运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制度设计上,以大病统筹为主,致使参合农民受益面过窄;以收定支,自愿参加,造成新农合基金结余率居高不下;实际运行中,资金筹集难度大、成本高,管理存在缺陷;对定点医疗机构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农村医疗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改进建议:完善制度设计,扩大受益面;广开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加强基金监管;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