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氮在水体中以氮气、游离氨、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其中游离氨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水体中只有以NH4 、NH2-和NO3-形式存在的氮才能被植物所利用。水体中其它形式的氮不能被浮游生物所利用,并且会对池鱼产生危害。一、水体氮的来源鱼池中施入大量畜禽  相似文献   

2.
养殖水体中“富氮”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贵雄 《内陆水产》2006,31(6):20-21
氮在水体中以氮气、游离氨、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其中游离氨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水体中只有以NH4^+、NH2^-和NO3^-形式存在的氮才能被植物所利用.其他形式的氮不能被浮游生物所利用,并且会对池鱼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3.
如何控制养殖水体氨氮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元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总氨氮(包括分子态NH3和离子态NH4+)和氮气(N2)。这儿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在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作用下,氨氮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个过程被称为硝化反应;反之,在反硝化菌作用下,亚硝  相似文献   

4.
正1.水质的好坏对淡水养殖的影响1.1水体中氨氮存在的影响水体中一般存在着诸如氮气、游离氨、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等化学物质,而氨氮是游离氨和离子铵的合称。氨氮主要来自于水体中的营养物,如肥料和饲料、排泄物,以及当水体的温度、盐度和pH值升高时。底层有机物的分解,一般来说水体生态中氨氮浓度与饲料蛋白含量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何精养池中常发生"富氮"有害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养殖池塘含氮物质中毒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养殖单产的提高,近年来的春季、晚秋和初冬不断发生鱼类氨氮中毒或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有的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渔业生产带来了危害。一、原因分析池塘中氮的存在形式有:氮气(N2)、游离氨(NH3)、离子氨(NH4+)、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有机氮(存在于动植物体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氮)。其中游离氨+离子氨=总氨氮(TAN)。引起鱼类毒害的氮有两种形式:游离氨(NH3)和亚硝酸盐(NO2-)。游离氨来自鱼类的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水体中的游离氨和离子氨建立平衡关系(NH3+H+→NH4…  相似文献   

6.
养殖水体中的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是有机物的主要成分,鱼类的粪便及残饵中都含有大量的氮。据研究,饲料中的氮有60%~70%排泄到水体中。氮在水体中以氮气、游离氨、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残饵、动植物尸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②当养殖水体中氧气不足时,水体发生反硝化反应,亚硝酸盐、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分解而产生氨氮;③鱼类可通  相似文献   

8.
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存在、危害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氨氮在水中的存在及危害 氮元素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氨氮(包括分子态NH3和离子态NH4 )和氮气.水生植物直接吸收水中的氨氮和硝酸氮,水生动物通过摄食获得氮,生物死亡后,有机物被分解,氮又回到水中.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基塘氮磷的含量分布及与水质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珠江三角洲顺德基塘水和底泥样,测定NH4+-N、NO3-N、NO2——N以及水体中的TOC、DO、BOD,研究基塘水体中氮的形态分布及其水化学影响因素.测定结果表明,氮几种形态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但在水体和底泥中的分布差别很大.水体中的硝酸盐氮含量比亚硝酸盐氮含量高,底泥中硝酸盐氮含量大幅度降低,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含量升高,表明底泥对硝酸盐氮释放通量较大.氮和水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DO与硝酸盐氮呈负相关;TOC与总氮呈负相关,与亚硝酸盐氮呈正相关,总有机碳与氮相关性显著;回归方程显示水体环境中的氮主要和BOD关系密切.总氮与硝酸盐氮呈正相关,与亚硝酸盐氮呈负相关;基塘水体有效态无机氮的变化主要是由硝酸盐氮决定.磷和水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DO与正磷酸盐呈正相关,BOD与正磷酸盐呈负相关;COD与总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推广和发展,对虾养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由于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配合饲料的大量使用及对虾排泄物的积累,导致了水体中无机氮等环境胁迫因子的大量积累,严重影响了对虾的生长和繁殖。在对虾养殖水体中,无机氮主要包括氨氮(NH_3~-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硝酸盐氮(NO_3~-N)。一般认为,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对虾有毒害作用而硝酸盐氮无毒害作用。其中,氨在水体中主要有2种形式:离子氨(NH_4~+)和非离子氨  相似文献   

11.
在水产养殖中,氨氮(NH4+- N)和亚硝酸盐氮(NO2-- N)是危害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为评估小球藻在调控水体NH4+- N和NO2-- N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普通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了小球藻去除水体中NH4+- N和NO2-- N的适宜条件,其次探究了小球藻作用下水体中NH4+- N和NO2-- N的变化规律,最后解析了小球藻去除水体NO2-- N的途径。结果显示: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小球藻具有极佳的氮盐去除效果,在18000 Lux时对NH4+- N去除率最高(96.23 %),在9000 Lux时对NO2-- N去除率最高(99.19 %);小球藻去除氮盐顺序为NH4+- N>NO3-- N>NO2-- N;初始藻密度在2.5×105 cells/mL时对NH4+- N、NO2-- 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4.92 %、99.05 %。NH4+- N下降阶段小球藻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显著低于NO2-- N下降阶段,表明该还原酶对小球藻去除NO2-- N的关键作用。综上,普通小球藻能显著降低水体NH4+- N与NO2-- N含量,NO2-- N由藻细胞内亚硝酸盐还原酶还原成NH4+- N进而被同化吸收。  相似文献   

12.
波吉卵囊藻对养殖水体溶解态氮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N稳定同位素标记物,研究在不同盐度下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对溶解态氮的吸收速率和选择性。结果表明:盐度对波吉卵囊藻氮吸收速率影响显著(P<0.05)。当盐度为15时,波吉卵囊藻对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等均有较大的吸收速率,分别为1.69、0.112、0.028μgN/(g.h);盐度为30时,对尿素氮(Urea-N)有较大的吸收速率,为0.074μg N/(g.h)。不同盐度下,波吉卵囊藻对4种溶解性氮的选择性吸收的先后顺序为:氨氮>亚硝酸盐氮>尿素氮>硝酸盐氮。因此,可通过在对虾养殖环境中接种波吉卵囊藻,以吸收水体中过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改善虾池养殖水质,促进健康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3.
硝化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珏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3):130-134
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产物,对生物体有毒,亚硝酸盐还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如何降解这两种物质,是水产科技工作者一直所关注的研究课题.硝化细菌是一类具有硝化作用的自养菌,包括硝化菌和亚硝化菌两个生理菌群,其主要特性是生长速率低,具有好氧性、依附性和产酸性等,可通过NH4+·NO2-·NO3-这一过程将NH4+转化为NO3-,从而降低水中氨氮及亚硝酸氮的含量.因此,它对水产养殖业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养殖水体环境中,氮元素以-3至+5多种不同价态存在,在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无机氮和有机氮之间相互转化。无机氮形式主要有溶解分子态氮(N_2)、氨氮(NH_3-N)、硝态氮(NO_3~--N)、亚硝态氮(NO_2~--N)以及一些中间产物等;有机氮形式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腐植酸等。亚硝态氮即常说的亚硝酸盐,可以被水体中的藻类作为氮肥吸收同  相似文献   

15.
李奕雯 《海洋与渔业》2010,(10):40-40,52
水体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总氨氮(包括分子态NH3和离子态NH4)和氮气(N2)。一般认为,硝酸氮、氮气对水生生物是无毒的。在养殖水体中,亚硝酸氮对养殖动物有较大的毒性,通常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养殖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淡水养殖集约化规模的扩大,水体氨氮的控制成为水质控制的关键。本文由水体的氮循环过程阐述r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成因及危害,简单介绍了利用生物控制水体氨氮方法,并提出了菌藻联合调控新技术。1水体的氮素循环构成氮循环的主要环节是: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自然水体中的氮来自水生动植物尸体及排泄物的积累及腐败,含氮有机化合物通过营腐生细菌分解成氨氮、硫化氧等小分子无机物,然后由各种自养型微生物主要为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3种氮素一方面被藻类和水生植物吸收,另一方面硝酸盐在缺氧条件下被反硝化细菌通过脱氮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逸出水体,大气中的氮被固氮菌利用重新回到水体。  相似文献   

17.
一、氨氮的产生和毒性氨氮是指以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其中对水产动物毒性比较大的是非离子氨(NH3)。池塘中氨氮的来源:①投入池塘中未完全消化利用的饲料,施入池塘的含氮有机肥料,池塘中死亡的动植物,在分解代谢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氨氮。氨氮的产生,与蛋白  相似文献   

18.
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全程自养脱氮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种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不同脱氮特性,研究了微生物对养殖水体的全自养脱氮.结果表明,水温25~30 ℃、pH 7.0~7.3及最大DO 3.5 mg/L时,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1:1的接种水平,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5.4%、89.5%,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全自养脱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甘蔗渣作为载体填料用于海水曝气生物滤池中的可行性,在海水曝气生物滤池中培养生物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海水养殖排放水处理系统。通过监测水体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等水质指标浓度变化,水体游离细菌与载体附着细菌密度变化,评价甘蔗渣载体生物滤池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以甘蔗渣为载体的生物滤池挂膜所需时间为26 d,挂膜完成后甘蔗渣附着可培养总菌和芽孢杆菌密度分别为3×108cfu/g和7.8×107cfu/g。在处理养殖水体时,生物滤池中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分别控制在0.2 mg/L和0.05 mg/L以下,同时,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由3.3×103cfu/L增加至7×104cfu/L,弧菌数量由4.9×103cfu/L下降至3.1×101cfu/L。研究表明,以甘蔗渣为载体的海水曝气生物滤池能快速有效地完成挂膜,并在海水养殖排放水处理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水体中的氮氮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水体中的氮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两大类。有机氮包括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腐殖酸中所含的氮,某些藻类和微生物可直接利用有机氮。在工厂化育苗池、温室精养鱼池中有机氮占有较大的比例。无机氮包括溶解氮气、总铵(包括离子铵和非离子氨)、硝态氮、亚硝态氮,溶解于水的氮气只有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