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玉米种植大省,玉米种业的发展关系到吉林省的玉米产业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吉林省玉米种业高质量发展,总结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找出了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业市场发展迅猛,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生产严重过剩、“套包或套牌”等现象愈演愈烈,如不及时彻底解决,将演化为我国玉米种业市场危机,进而影响我国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模型,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玉米种业市场危机情况及深层次原因,并从政府、企业和农户角度提出解决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戴晋 《中国种业》2018,(4):15-17
近年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种业改革,任务紧迫。对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准确把握了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思路,以构建育种创新体系、育种创新高地,形成种业利益共同体为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展望了我国玉米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模式、新思维、新技术,并提出培育玉米创新育种新技术是未来提高玉米种业效益的有效路径,为玉米种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重要支撑。在近日举行的“加快生物育种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国媒体报道沙龙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指出,原创性的基因、种质和技术是玉米种业发展的基础,应不断强化优异种质自主创新,确保我国玉米种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协会专版     
中国种子协会召开首届玉米种业峰会为分析我国玉米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加快玉米种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推动玉米种子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中国种子协会于2006年12月15日在辽宁沈阳召开了首届玉米种业峰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主持了会议。会议由辽宁东亚种业集团公司承办,来自中种集团、山东登海种业、北京奥瑞金种业、北京德农种业、合肥丰乐种业、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等6  相似文献   

6.
种子是农业的基础,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玉米种业的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玉米种子产业是朝阳产业,从其产业特点、特征来讲,它属于高技术产业.因此,要不断进行品种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国际竞争力,坚持非均衡发展原理,推动中国种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种子科技》2007,25(3):78
为探讨我国玉米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当前玉米种子经营和生产形势,加强玉米种子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种子协会于2007年3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玉米种业峰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主持了会议.会议由大北农集团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中种集团、辽宁东亚种业、山东登海种业、北京奥瑞金种业、北京德农种业、山西屯玉种业、合肥丰乐种业、三北种业、辽宁丹玉种业、河南农科院种业、吉林吉农高新、河北承德裕丰种业、吉林吉东种业、山东冠丰种业等十五家大型种子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稳定玉米种子市场、推动民族玉米种业发展、组成玉米种业分会等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8.
种业安全问题不只是民生问题,更是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外企玉米种业进入中国,一方面严重挤压了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又加紧在中国进行研发布局,对中国的种质资源和种子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针对外企玉米种业进入我国后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种业》2007,(1):60-60
[本刊讯]为分析我国玉米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加快玉米种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推动玉米种子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中国种子协会于2006年12月15日在辽宁沈阳召开了首届玉米种业峰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主持了会议。会议由辽宁东亚种业集团公司承办,来自中种集团、山东登海种业、北京奥瑞金种业、北京德农种业、合肥丰乐种业、  相似文献   

10.
立足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的新形势,阐述了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呈现出的诸多变化,全面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针对玉米种子市场的主要问题,从创新体系建设、差异化产品开发营销、技术支持与服务、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玉米品种推广和产品营销对策,将有效促进未来玉米种业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先玉335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极大地提高了全省玉米产量和质量,耐密品种得到全面普及,精量播种技术得到农民认可,品种广适安全的概念被强化。先玉335促进种子企业建立工程化育种体系,提升企业育种技术与方法,种子质量全面提高,玉米品种示范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本文简述了先玉335对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对吉林省种业的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06,25(12):23-23
为分析我国玉米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加快玉米种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推动玉米种子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中国种子协会于2006年12月15日在辽宁沈阳召开了首届玉米种业峰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主持了会议。会议由辽宁东亚种业集团公司承办,来自中种集团、山东登海种业、北京奥瑞金种业、北京德农种业、合肥丰乐种业、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等6家副会长单位和辽宁东亚种业、山西屯玉种业、三北种业、辽宁丹玉种业、河南农科院种业、吉林吉农高新等6家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的负责人,协会副会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陶承光,协会副会长、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局长申雅娟,以及协会秘书处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组建玉米种业分会、建立种子企业定期磋商机制、加强企业间的联合等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3.
《种子科技》2007,25(1):79-79
为分析我国玉米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加快玉米种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推动玉米种子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中国种子协会于2006年12月15日在辽宁沈阳召开了首届玉米种业峰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主持了会议。会议由辽宁东亚种业集团公司承办,来自中种集团、山东登海种业、北京奥瑞金种业、北京德农种业、合肥丰乐种业、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等6家副会长单位和辽宁东亚种业、山西屯玉种业、三北种业、辽宁丹玉种业、河南农科院种业、吉林吉农高新等6家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的负责人,协会副会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陶承光,协会副会长、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局长中雅娟,以及协会秘书处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组建玉米种业分会、建立种子企业定期磋商机制、加强企业间的联合等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4.
山区玉米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应该有自己的玉米种业? 这是一个有争义的问题。本文研究表明:历史上的山区确实没有发展玉米种业的条件。退耕还林、还草以后,发展种业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玉米种业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发展。农业推广也应为发展山区玉米种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玉米种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玉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种植面积高达5亿多亩,总产2亿多t,深刻影响着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玉米种业是我国种业的主力军,玉米种子销售额占我国种子企业销售总额的35%以上,市值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总市值的40%左右,全国经营玉米种子的企业1500多家,种业大企业中玉米占一多半。2016年东北玉米临储政策取消,非优势区大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玉米种业遇上重大  相似文献   

16.
种子种苗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我们在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同时,就余姚市种子种苗业发展的主要成效、现状加以总结,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玉米种业发展趋势与当前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竞争日趋激烈,种子产业如何发展?种子企业何去何从?本文从历史发展过程、科研发展动态以及现代企业发展状况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阐述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趋势,并对2007年度玉米种业市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种业》2007,(4):69-69
为探讨我国玉米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当前玉米种子经营和生产形势.加强玉米种子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种子协会于2007年3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玉米种业峰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秋主持了会议。会议由大北农集团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中种集团、辽宁东亚种业、山东登海种业、北京奥瑞金种业、北京德农种业、  相似文献   

19.
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聚焦现代农作物种业,从政策、垦区、市场 3 个层面依次分析种业发展形势,剖析苏垦种业发展优势与不足,并从积聚品种资源、改善品种良繁现状、拓展品种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加快我国现代种业发展、构建苏垦种业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广西高度重视玉米生产,玉米是广西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广西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种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玉米品种科技创新能力、良种供应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取得一定的成效。通过对 2011-2021 年广西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品种审定、玉米品种权登记、玉米种业获奖情况、品种推广应用等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广西 2011-2021 年玉米种业创新成效概况、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